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定义「学生欺凌」,具有怎样的意义?是否能有效防止校园霸凌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dong-ming-fei-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周冬雨凭借《少年的你》斩获亚洲影后的时间点上,「校园霸凌」问题的确应该获得更多关注。

正如我之前在讨论未成年人性教育问题时候说的那样: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很多制度,既有助于减少受害者,也有助于减少加害者。



对于「校园霸凌」进行定义,也是同一个道理。

一旦法律层面上有了规定,那么相关部门必然会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实施办法,其中既有对受害者的保护措施,也有对加害者的惩罚规则,更会有未雨绸缪的预防犯罪教育工作。

因此,我也期待《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尽快跟进。

仔细读一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就会发现,其中不仅涉及「预防犯罪的教育」,还包括了「对不良行为的预防」。霸凌现象就是如此,即使没有严重到构成犯罪,哪怕只是造成一定的「精神损害」,也是一种「恃强凌弱」的不良行为。

基于现有的法律制度,对于「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监护人和学校都有教育的责任。更何况,校园霸凌中常见的「打架斗殴、辱骂他人」,都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定义的「不良行为」。

换句话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只是把目标放在「减少犯罪」上,更是希望「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这是该法的立法目的,也是防止校园霸凌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

即使霸凌行为未必个个都构成犯罪,也应该从社会公德的层面开展防霸凌教育。

此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多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的身份,既有可能是潜在的校园霸凌受害者的监护人,也有可能是潜在的加害者的监护人。因此,学校工作既要受到家长的监督,也应当就如何教育学生不要霸凌他人的问题,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进行积极的指导。

只有从预防不良行为做起,才能更好地预防犯罪!


附:相关法律法规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1条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第2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第14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第24条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座谈、培训等活动,针对未成年人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介绍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导教师、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有效地防止、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日本10岁孩子在铁轨放置石头,导致火车脱轨? 
  为什么很多人无法接受付费咨询律师,反而对那些不负责任的免费回答赞不绝口? 
  怎么评价《致还在沉睡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这篇文章? 
  参加所谓的「网瘾电击治疗」后的少年后来都怎样了? 
  如何看待网传拼多多员工加班后猝死一事?拼多多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如何看待了解反实在论观点后对物理信仰的崩塌?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什么? 
  陪审团那么容易被律师摆布,为什么还有那么大权力? 
  酒后涉性侵事件频发,醉酒后发生性关系应该怎么认定性同意?怎样算主动?怎样算被迫? 
  懂科学的人是不是应该把专业知识平民化? 
  湛江吴川十二恶少案已经再次起诉,请问之前的判决是否合法,合理?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诠释「懂你」?
下一个讨论
男子打游戏队友太坑连续失败气到「肺炸」,为何生气会引发自发性肺气胸?连败该如何调节心态?





© 2025-04-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