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缺爱的人会真的爱别人吗? 第1页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爱是习得行为。不完全是自发的。

爱当然是一种感情。但不同情况下,这种感情产生的强度、广度,以及希望接受与释放的形式,都是不一样的。

这就像饥饿。一个从小在饥饿环境下成长的人,成年后,连基因都容易让人肥胖。他们对食物的偏好,很容易极端。或者拼命吃,或者拼命节省。

而爱,这种人类更深层次的互动情感,则更复杂。

虽然没有所谓正确的爱的范式。但于人身心健康的,家庭或个体之间的爱,还是有框架。

从小缺爱的人,基本上不会好好爱人。因为缺爱,他们不懂得怎么去爱人。要么过犹不及,要么把冷漠当日常。在要求与付出之间,不容易把握好度。在感受机制上,不是过于敏感就是相对冷漠。

从小缺爱的人交往起来比较不舒服。他们心里总是有种,我从小缺爱。在日常关心、礼貌性关心、普通喜欢、发自内心的爱等等情感细致表达方面,他们需要很长时间再次习得。这就像从小饥饿的人,要学会不同美食的分级品尝,要学会不同美食的合理食用,需要很长时间习惯,哪怕拿了一堆教程,胃和味蕾不答应啊。

这个世界之所以有菩萨,无非是对众生一如既往的体恤与爱。


user avatar   shen-ke-ru-ci-s-k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说一个残忍的事实:缺爱者的爱,绝大多数都不是真爱。

换句话说,他们仿佛很容易投入感情,但这不是爱别人,而是想被别人爱

他们爱人的能力并不是比常人更加高超,而是代表他们太容易把别人当成救命稻草。

这就是缺爱者与普通人的强烈对比:

普通人喜欢一个人,一定是理由充分的:

起码对方要有足够的魅力、价值、值得付出的一面,才能得到青睐和爱。即便得到之后,表现不好也仍然有随时不被爱的风险。

但缺爱者喜欢一个人,真的可以莫名其妙:

即便对方身上一无是处,是个人渣,今天出轨明天家暴,谁见谁觉得配她不上——但只要对方善于提供情绪价值,嘴够甜,够煽情,就很容易被缺爱者爱得死心塌地。

一、缺爱者为什么比普通人更容易陷入爱情?

缺爱者的爱,与普通人是不同的。

普通人的爱是主动的,是向外的。是对对方的欣赏、占有和选择,她们有选择在一起的权利,自然也有选择说“不”的权利。

而缺爱者的爱是被动的,是来者不拒。只要被人喜欢、被人欣赏、被人宠爱,她们就容易轻易沦陷。

所以,与普通人相比,她们坠入爱河的比率大大增加。

但话说回来,她们同样具备真爱的条件——只不过,真爱的概率远远不像她们表现出来的那么多。

多数情况下,缺爱者并不是在爱别人,而是享受被爱的过程。

  • 她们付出给予,是为了得到对方同样的反馈和回报;
  • 她们努力讨好,是为了得到对方更多的喜欢和认同;
  • 她们患得患失,是恐惧对方收回现阶段用以满足安全感的情绪价值。

她们利用“爱”的外衣,去过度补偿最深处的内在小孩对爱的渴望与诉求,来满足自己比普通人缺失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谁能给她这些,她就容易沦陷。

她只不过是被自己的人格弱点掌控了,失去了一个成年人判断爱情的正确认知,更多的是饥不择食的盲从。

所以,我时常认为:如果缺爱者没有足够的好运恰好遇到一个,能做到真正欣赏她、真正疼爱她、真正懂得她的弱点和难言之隐的男人,那么今生她注定就只能在感情中受伤。

二、如何区分缺爱者是真的爱你,还是把你当成满足自己私欲的救命稻草?

很多时候,缺爱者自己都分不清自己是真的爱对方,还是仅仅享受被对方在乎的感觉。

真正的爱是种人类共通的本能,在谁身上表现得大方向都差不多。在缺爱者身上,并不比普通人有什么绝对异样。

真正爱你时,她们的区别在于:

1、她们不再计较付出

如果你与缺爱者谈过恋爱,你大概能记得,对于付出的平衡,她们总是显得格外计较。

还是那句话:她们对你的付出,是有安全范围的。过了那个范围,她们就开始乞求你的反馈,用以平衡自己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她们的爱不是无私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自私的。她们的任何付出都是为了得到你相同或更多的反馈。

但她们不会直说自己的计划,时常还把你蒙在鼓里时,就已经在心里给你扣了分。

可是,当她们真正爱上你时,就不会再一如既往地计较付出与反馈——因为光是给予,就已经能带给她们莫大的幸福。

2、违背自己的欲望,给你健康的恋爱体验

与普通人相比,缺爱者在爱情中的私欲会更多。

因为缺爱,所以才会过度补偿爱。这一补偿,带来的必然就是病态的索取和严要求高标准,往往还夹杂着情感和道德绑架。

所以,跟她们恋爱是紧张且疲惫的。你不知道自己哪个细节做得不到位,就又会伤害到了她们原本脆弱的神经。

但令人细思极恐的是:缺爱者往往能够意识到自己性格中带来的难题和灾难。但过度缺乏安全感会让她们仍然知错不改,也要索取更多。

不过,当她们有朝一日开始跟自己对话与和解,宁可违背自己的私欲,也渴望带给你更加健康和轻松的恋爱体验时,她们就是真的爱上你了。

3、强大自己,跟你并肩作战

真正爱上一个人时,缺爱者才肯正视自己身上的弱点。

她终于可以从“被爱”的泥沼里走出来,不再只做对方身后的弱者,不再只要求对方给予,不再甘愿做个被动者。

她们开始希望自己能够给你带来些什么,开始希望用货真价实的优点去吸引你,开始希望自己能成为你的骄傲。

不难发现,一个真正爱你的缺爱者,不会仅仅拘泥于自身需求,也不会因为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离开你。

也许对于普通人而言,“爱自己”和“爱对方”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但对于缺爱者而言,更多情况只能做到单方面的偏爱:要么爱自己,要么爱你。

所以,真心爱你时,她们会主动检讨自己的弱点,改善自己的过分需求,在能做到的范围内,自查自纠,致力于给你轻松愉快的恋爱体验。



我是 @深刻如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歇尔博士书籍《非暴力沟通·两性篇》《非暴力沟通·情绪篇》译者/校译者,知乎百万收藏创作者,愿意分享我的态度~


user avatar   nell 网友的相关建议: 
      

遇到这种问题,我一般都会建议去参与一些公益活动。

因为爱是这样的,它有一种马太效应,就是越做越有,越给别人,自己就越多

反之小心翼翼、舍不得给的,自己留着的那点也迟早枯竭。

你以为那些舍得给的都是不缺爱的人吗?

错了。

缺爱的人有缺爱的人的门槛,不缺爱的人有不缺爱的人的门槛。

你缺爱,找你要的也少;ta不缺爱,找ta要的也多。

就好比都是十比一的税率,你月收入一千,只要缴一百就够了。ta月收入上万,缴的数额就得上千。为什么越是富人越要逃税?就是这个原因。

你如果没有在一个很有爱的环境里长大,其实不需要一下子就去奋不顾身、舍己救人、不求回报。你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比较低的门槛,比如给家门口的野猫喂喂吃的、在网上给一些有需要的人捐款、给山区儿童送一些书、去当志愿者等等。

做这些事情的好处是你不用担心爱的不够、爱的不好,这些事情本身就是行善。不是针对具体的对象,没有人会抱怨你做得不够好。

与此同时这些事可以慢慢把你的心和眼睛打开。

它们会让你看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比你更缺乏、更贫穷、生活的更艰难。也会让你看到自己是被人需要的。你不是无足轻重,你一点一滴的善意都在影响着周围的世界。

这其实就是爱的回报,也是为什么越爱越有的机制。

因为人不能去爱,很大一个原因是认为自己不配、不值得,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那个,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价值。不是不想爱,是觉得自己没资格去爱。

这种时候如果一下子进入亲密关系,爱一个具体的对象,就很容易出问题。会患得患失、疑神疑鬼,也会很容易受打击。

所以最好先从不认识的人做起。

在参与公益的过程中,慢慢修复自己的身份认同,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建立自我接纳和爱人的自信。

“越爱越有”的机制,就是越爱你就越能体会自己的价值,越对自己的价值有信心,就越能去爱。

缺爱的疗愈,恰恰要通过“去爱”来完成。

先在关系比较远的人里“去爱”,等你重新接纳自己之后,再尝试去爱关系比较近的人。

另外。这个世界其实没有什么不缺爱的人,只不过有的缺得多点有的缺得少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起点。你的起点可能没有那么高,但只要一开始,记得那个规律吗?越爱越有、越给越多。

你越去爱,就越会发现,其实你所有的经历,包括那些“缺爱”的经历,都在帮助你去学习爱。




  

相关话题

  为什么部分女性会重男轻女甚至厌女? 
  父母的封建思想到底有多可怕? 
  重男轻女的父母将来会会后悔吗? 
  缺爱的人该如何自救? 
  中国真的有那么多应为重男轻女而生出的女弃婴么? 
  父母对你说,你要是乖乖听话,我说不定给你套房子,该怎么办? 
  母亲明确提出以后两套房子都是弟弟的,我应该怎么办? 
  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像樊胜美父母这样的人物吗? 
  为什么有些老太婆就是重男轻女的受害者,却还要重男轻女? 
  为什么21世纪了还有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 

前一个讨论
网传重庆两小学女生被家长和老师批评后竟相约跳江,如何看待此事?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下一个讨论
医生遇到过哪些“这居然都能活下来”的病人?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