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0年科学探索奖评选了哪些技术新风口,对未来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hao-zi-yi-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医学专业的人士,看到这份获奖名单,下意识的关注了一下生命、生物领域的获奖者。果然是大佬云集,有从事镜像分子研究的、有从事非编码RNA研究的,还有的大佬曾经颠覆了教科书的说法----证明了植物提供给真菌的主要的含碳营养物质是脂肪酸,而非糖。但是作为临床医生,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复旦大学的鲁伯埙教授和他的发现:有望治疗亨廷顿舞蹈症的小分子胶水。

说到亨廷顿舞蹈症,该病位列四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患者常常在40岁左右发病,表现为短暂不能控制的装鬼脸、点头、手指跳动,随病情加重,不随意运动进行性加重,患者会逐渐丧失说话、行动、思考和吞咽的能力。病情大约会持续发展10年到20年,随着患者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持续受损,最终导致患者死亡。虽然这种病并不会马上致人于死地,但由于先前对该病研究的局限,临床上对于亨廷顿舞蹈症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往往只能根据出现的并发症见招拆招。所以这是一种让患者痛苦、医生无可奈何、家属疲于奔命的疾病。

亨廷顿舞蹈症为什么难治?简单来说,这是因为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病, 由4号染色体上的HTT 基因序列的突变引起。 而变异HTT基因表达的变异HTT蛋白(变异亨廷顿蛋白)具有神经毒性, 对神经元的损伤达到一定程度后,导致了亨廷顿舞蹈病的发生。而难治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变异亨廷顿蛋白的生化活性未知,无法靶向,传统依靠阻断剂以阻断致病蛋白活性的方法并不适用。

既然运用阻断剂阻断或抑制致病蛋白的传统道路行不通,研究人员决定另辟蹊径,着眼于驾驭细胞自噬这一细胞内蛋白降解途径以有效降低变异亨廷顿蛋白水平。然而,自噬的降解功能强大,若自噬功能整体增强而缺乏特异性,会降解所有包裹进自噬小体的蛋白,这样一来,承担着神经保护功能的正常亨廷顿蛋白以及其他发挥重要功能的蛋白也易被“误吞”。

如何在不伤及正常亨廷顿蛋白的情况下,精确地让致病蛋白进入自噬小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小分子绑定化合物ATTEC经过无数次艰辛的探索,终于出现在研究者们面前。这种小分子绑定物,有一个在后来更为直观贴切的称呼:“小分子胶水”。小分子胶水能够直瞄靶心,牢牢地将致病蛋白(或其他致病物质)黏在一起,进而将致病蛋白包裹进入自噬小体进行降解。同时,“小分子胶水”并不黏附野生型亨廷顿蛋白,使其得以安然无恙。这样就可以在不伤及正常亨廷顿蛋白的情况下,清除致病的变异亨廷顿蛋白了。

总的来说,虽然这个发现若想实现真正的临床应用,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但是鲁伯埙教授的研究,还是为亨廷顿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也给被亨廷顿舞蹈病深深困扰的病人和家属们以新的希望。

当然,除了各位大佬的研究,说到“科学探索奖”本身,也是一个科研界“不知道就会OUT”的新风口。

比起其他一些官方的科研基金评选,提到科学探索奖,可能很多人、甚至包括不少科研圈内人士,都并不熟悉。其实这很正常,因为这个奖项2018才开始设立。科学探索奖是由腾讯集团投入 10 亿元设立的、旨在奖励从事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科技研究的青年科学家。该奖设立之初,就以其奖励未来的崭新姿态,秉持不唯出身、不唯帽子、不唯派系的评审原则,采取科学家决定评审机制、流程和结果,获奖者自由支配奖金的机制,获得了如潮好评。不少科研界大咖也对该奖项的设立表达了期许,徐匡迪院士就说:“科学探索奖”能成为青年科学家投身科学事业、攀登科学高峰的一种力量,带动更多青年对科 学研究产生兴趣,把民族的创新精神发展起来。”

作为初涉科研的小硕,对于广阔、精深的科研世界,依然只能算个门外汉。但是由于有过实验室搬砖的经历,对于一些研究者在科研中遇到的“痛处”,还是有所体会。其中,科研经费是研究者们面对的老大难问题了-----研究者申请课题和资金时,要早早把未来研究中的花销一一罗列好,如果出现差额,常常只能自己想办法。可是,想要把未来的花销罗列的分毫不差,这本身就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这也出现了,万一研究者在未来的课题进展中需要额外的投入,只能自掏腰包的窘境。而科研的报销,也成了硕博们的噩梦----不仅手续复杂,还经常找不到经办的人,或者好不容易找到了经办人,却又不给好脸色。。。对于初出茅庐的研究者来说,万事开头难,如果想要开展独立研究,钱袋子是最重要的问题,没有钱,什么远大的计划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所以,个人还是非常看好“科学探索奖”的,这笔奖金由获奖者自由支配,这正是解决一些青年研究者资金短缺的一剂良药,如果科研界的后浪没有了后顾之忧,相信他们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探索未知。正如“科学探索奖”联合发起人、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表示的:“我们选拔出的这些年轻人,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未来能够脱颖而出。我们的工作,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长远的意义。” 当然,我也注意到,获奖者多是已经有一些成果的大佬。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也许很有潜力的青年研究者,却受困于经费缺乏而无法做出成果。如果能将奖励的范围扩大,将资助范围适当的扩大到嗷嗷待哺的不知名“青椒”,也许更有助于缓解目前这个群体的一些困境。

参考:

1、张超,田沃土,詹飞霞. 亨廷顿舞蹈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8,45(5):461-464.

2、安平,鲁伯埙. 亨廷顿舞蹈症研究现状[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8,45(5):1622-1631.

3、小分子胶水或能停下“痛苦的舞步”-新闻-科学网

4、第二届“科学探索奖”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平分1.5亿奖金(科学中国人.2020年19期第76-77页)


user avatar   youngfish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

刚踏上读博之路的人工智能领域科研萌新、一名普通的90年代生人、科普创作者


看到这个问题,其他专业领域的朋友们应该会介绍具体的科研方向。而作为一个科研萌新和科普创作者,看到这个奖项,我想分享一些专业领域之外的感受。


首先,我觉得这是多方共赢的一个好事情。

国家在重视民间和社会力量对于科技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也乐于看到这样的具体实践。

 2017年7月颁布的《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支持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为民间科技奖提供了重要指导基础。2018年1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联合资助、慈善捐赠等措施,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最近一年有好几个奖项破圈,比如阿里达摩院的青橙奖,这个问题下腾讯的科学探索奖,甚至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其实也算企业对科技人才的激励。

企业方面设立科技奖的做法[1],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另一方面其实也在履行社会责任,帮助、鼓励从事基础科学、应用技术研究的优秀青年工作者,引导青年崇尚科学研究、促进企业持续创新发展、倡导企业支持基础研究和完善我国科研投入结构。


这样的奖项是很好的科普机会。以往阳春白雪的科研工作,能以一种较为亲近的方式同大众见面。大众可以从这些奖项的相关宣传和说明信息,更多地了解到科研一线的工作,也能接触到这些研究者背后的故事。

比如,谁能想到研究太阳系外行星、微引力透镜、动力学、超新星及时域天文学的学者东苏勃老师,他也是读着《十万个为什么》[2]长大,他的研究生涯源于小时仰望星空的兴趣[3]。而研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全球变化的史大林老师,也常自称“养海带的”,会忧虑“海洋如果继续酸化下去,我们可能就吃不到海蛎煎了”[4]

从这样的接触中,“科研工作者”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大众会认识到科研工作者也是活生生的人,就会更有利于培养倡导科学的氛围。



从研究者个人层面,说起来其实很简单,科学探索奖可以为青年研究者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荣誉和跨学科学术交流圈


说起做科研的,以往的大众主流观点都是不屑于谈钱,觉得搞研究就得安守清贫生活,坐冷板凳十年,然后一朝成名天下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感受到资金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读博或者做研究来说,资金同样重要。 @霍华德 学长曾在 如何看待「穷人不应该读博」的问题下曾说:

我读博之后最大的感慨,倒不是穷人该不该读博,而是读博的机会成本太大。
过去十年,中国房价涨得太快,早一天工作,早一天挣钱,早一天攒钱,就能早一天买房,然后跟随房价腾飞产生的高速资产增值和巨大财富收益,可能超过一个博士毕业后奋斗十年能积累的资产,而现在博士毕业的我,只能看着如此高昂的房价望洋兴叹。这就是读博的机会成本。
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要承担这巨大的机会成本。只是富人的孩子错了就错了,富人家的孩子有试错的机会,家里给个五百万,一样买房。穷人家的孩子,错了就要自己承担代价,愿读服输。


而作为一个90后,我深深感受到时代压力和同侪压力,也常体验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困窘。

并不是所有实验室或者研究所都能有顶尖的资源的,而学术圈的马太效应是非常强的。很多情况下缺乏资金会导致难以添置设备,进一步无法高效开展实验没有足够多的试错机会,再影响到复现实验结论或发表新想法的速度,难以发表一流论文或成果,最后拉不到足够多的项目,又拿不到足量的资金,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而如果在一位青年研究者刚开始进行独立研究的时候,在他研究生涯最有想法、最具活力的时间段,给他一笔足够多的资助,让他从养家糊口的生活压力中脱离出来,能全身心投入研究,我想提供资助的一方确实做了一件大善事。


我也查阅了去年科学探索奖项目让获奖人做的年度进展报告,其中有个问题是,获奖对他们的科研和生活什么影响。回答主要集中在科研和生活两个方面:

科研方面主要就是这几点:一个是老师们觉得做科研更大胆了,不用为了经费跟热点,可以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另外一个就是老师们拿到这钱也不光是自己花,还用于一些实验室的建设,比如请研究生吃饭,搞一些团队活动。再一个就是,他们觉得获奖起到了对学生的一种正向引导,学生觉得很受鼓舞,然后觉得做科研,也能得到社会的正面反馈,这样整个实验室的风貌就很好。

关于生活上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缓解了生活压力,因为也有很多科学家面临着一些还房贷的问题[5][6]。还有的科学家风趣地说:“我在家里的家庭地位提升了!



那么,对于我个人,这个有什么启发呢?

我想,通过一两个奖项来解决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不现实的,但既然有机构和企业站出来愿意做这样的尝试,我对此肯定是表示支持。

从各位获奖者的人生经历中,我可以看到一个个很鲜活的成长历程实例,这将启发我在科研领域继续进行探索。

我很期待获奖人这个跨学科的小团体碰撞出来的交叉领域的创新火花,也期待他们面向大众的进一步的科普宣传。


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视频观看地址

2019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

深度对话2020科学探索奖得主(知识分子)

参考

  1. ^阿里达摩青橙奖VS腾讯科学探索奖 谁的奖励更具前瞻性与激动人心?  https://zhuanlan.zhihu.com/p/87138093
  2. ^【石家庄一中70年70人】青年天文学家——东苏勃 http://sjz.hebnews.cn/2017-11/23/content_6690198.htm
  3. ^ 中国“牛人”东苏勃“捕捉”比5700亿个太阳还亮的“超新星”
  4. ^科学松鼠会首次来厦开讲 传播并普及科学知识  http://www.fjsen.com/d/2012-03/19/content_8033224.htm
  5. ^ 为什么该奖项设计为每年60万,5年300万?有传言为了帮助青年研究者们应对一线城市的供房压力,测算结果是一年如果有50万的现金,就能够非常好地解决他们实际面临的生活压力。
  6.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user avatar   wang-xiang-yu-59-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年的2019年科学探索奖,给我留下最深的就是杨老的讲话了:

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一生有两个最困难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就是在做研究生的时候,要选题目。因为在做学生的时候,你是在学习已有的知识。而要做研究生,要改变,要发展一个新的方向,这个是困难的。

第二个困难的时期,在拿到博士学位以后五年到十年的期间,这个期间要选择一个领域,要在这个领域里头做出来一个能够站得住的工作,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其实杨老这就是在告诉大家,做科研什么最重要?“方向最重要”啊!!!

在研究生之前,中学和大学,努力都是能很容易取得成效的,付出就是有回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在读研之后,努力固然重要,但方向远比努力更重要!

只有“方向对了”的博士生,才能成为优秀的博士生!

只有“方向对了”的博士生,才能开启科研人生!

现在很多博士生之所以毕业后不会继续投身学术,除了大环境的博士生过于饱和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读时看不到未来,比如方向过于传统,跟不上前沿,那基本就得考虑另辟道路了。

今年的科学探索奖,开场演讲请来的是201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本庶佑教授。其演讲首先简要回忆了自己的科研生涯,然后谈了做科研很重要的3C原则,好奇心curiosity,专注concentration和信心confidence,好奇心是驱动力,专注才能出成果,有了成果,然后就有了信心,从而形成了正反馈。

在演讲中,他着重强调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不要迷信权威!

“如果你相信教科书里写的一切,那是不可能做出创新性的成果的。”本庶佑教授如是说。

这可能就是日本人获得诺奖更多的原因之一吧。

本次大会邀请的另一位嘉宾,是姚期智老师,姚老师分享的内容有三点:

一是关于科学的融合的理解,融合是所有不同学科的交融,是比学科交叉更进一步的存在。在解释科学的融合时,姚老师举的例子是当下诺奖评价边界有些模糊,有些奖可能同时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这就是融合。另一个就是信息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利用信息科学和其他学科融合的事情越来越多。科学的边界过去分的十分清晰,未来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交融,多学科融合,然后迎来一个“大科学时代”。

二是科学对人类的意义,讲的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比如对抗新冠等,依赖的就是科学的发展。

三是科学对中国的意义,科学创新,基础科学是第一动力。而如何在中国把原始创新做的更好?那就是需要创造优秀的环境,让出色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颁奖典礼很快,之前就听说过饶毅老师和潘建伟老师,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真人(在荧幕上)。

其实,今年从九月份就开始关注“科学探索奖”了,因为刚好大课题组毕业的师兄获奖了,大家在群里发了很多的恭喜。

获奖的师兄是前沿交叉领域的宋柏老师,本硕清华,博士密歇根大学,博后MIT,19年回国,目前在北大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工作。

其科研成果能够用来解决日益迫切的芯片散热问题!

宋柏老师和合作者发现并制备了一种超高热导率晶体-硼同位素富集的立方氮化硼晶体,具备与钻石相近的导热特性。表征导热特性的就是热导率,钻石是自然界中热导率最高的晶体,钻石热导率为2000 Wm-¹K-¹,而该晶体的热导率可达1600 Wm-¹K-¹,该成果今年一月份发表在Science上,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看。

高热率就意味着在散热更好,如果未来能实现量产的话,对于解决很多特殊场景下的散热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各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就不太懂了,但其实能源领域相关的,还有一些多相流和湍流相关的,有的略懂一点儿,有兴趣的大家自己了解吧。

如果你对电子元器件散热等感兴趣的话,那近期的另一项十分出色的科研成果,是前段时间的Nature上发表的微流体冷却技术的电子器件工作。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提出的一种流形微通道(mMMC)散热器的单片集成器件,能够同步实现器件的设计和散热片的制造,他们将冷却通道直接嵌入在芯片的活动区域下方,冷却剂直接接触热源,能提供更高效的散热。

优势就在于直接接触,以前芯片是芯片,散热器是散热器的时候,由于二者独立,芯片和散热器之间存在着不可消除的热阻,散热效果就会受到限制。

这应该是未来芯片设计和散热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关于科学探索奖,这肯定是好事呀。其实在大家所在的细分领域内,应该也都有类似的奖项吧,反正我们这边的几个院士的基金会,用于资助有创造性成果的青年工作者,但是资助额度没有腾讯这么大,宣传效果也仅限于圈内。

而腾讯资助的科学探索奖,对于获奖的年轻老师们,真的是很大的一笔收入,300万,差不多能顶10年左右的收入了吧。光是这波奖励,就能让这些老师更安心踏实地投入科研,而不是“搞钱”中去了,有助于未来产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对于大众来说,最直观的认识就是“好好搞科研,就能赚大钱”,看到做科研能致富,会更加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吧!

对于科研中的超级后浪们来说,每年资助50人的话,这也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吧,尤其是做出了超级牛的成果的,比如科研超级后浪:曹原,如果之后回国工作的话,那这300万,基本就是囊中之物吧。

科研探索奖对于主办方腾讯的好处就是,有助于塑造更好的口碑,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也有助于腾讯在研发中,与这些新兴的科研工作者们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希望这“科研探索奖”能长远地举办下去,能够为国内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扶持,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user avatar   asura-3-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2.6亿老年人,至今没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2021年上半年,我朋友圈子里议论最凶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出炉。到了5月11日,靴子落地了。

千百条数据中,一行字尤为瞩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中国发展速度一同狂飙猛进的,是人口年龄。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这个群体在网络和纸媒没有太多声量。低调,安稳,是老年人平安度过余生的底色。

信息化和老龄化,长期并存交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网民数量发展至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却只有6.7%。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懂得怎么用手机扫码买下一块豆腐。

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脱节,失速,加剧。互联网世界是割裂再缝合的。在虚拟的一侧,我们已经在月球上规划城市天际线;在现实的一端,我们仍需要在流动摊点排队购买煎饼果子。一定程度上说,当今社会早已步入文明和繁华,而在暮色四合之际,回望身后,也有一些人被数字的洪流裹挟着踽踽前行。

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场景:老人站在公交的投币口,颤巍巍地数着手中的硬币;站在地铁口的自动售票机前,圆瞪双眼辨识密密麻麻的站点信息;向收银员递过去几张边缘磨得发毛的票子,却被一句彬彬有礼而拒人千里的“对不起,不设找零”将现金挡了回来;要去大城市探望儿孙,却不懂得如何用智能地图导航……

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子设备和软件是专门设计给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他们会使,就等于所有人都会使了。

这个“规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像是站在一台倾角在25°以上、时速10公里的跑步机。他们虽然已经在努力前行,然而自己还在不断后退。

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未来,二十年后,是否就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水银泻地一般的VR、AR和脑机接口,哪怕是走在旷野和荒漠里,也像是在小区中散步一般,处处可以歇坐休息,时时都有清凉饮料供应,永远不会担心迷路,一个彻底消除电量焦虑的梦境。

然而,真有那么一天,你我还能跟得上趟吗?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牵头,更需要科技厂商们参与。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显然无法应付科技的迅猛更迭。为了少犯错,少损失,他们宁可一成不变。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助老、适老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而想让老年人一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援手由科技厂商伸出,是解题的关键。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和“无障碍”名单中,就网罗了115家热力值极高的主流网站和43个高频使用的app,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领域,堪称网络时代的“引水入户”工程。

互联网出行平台火速响应,上线“一键叫车”、“老年人电话叫车”功能,针对视力障碍人群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则覆盖主要城市74座,使携带导盲犬的乘客不再有被拒载的苦楚。

到了医院开门的时间节点,也正是早高峰期间,老年人去医院取药,也能靠网约车顺心直达医院药房。

而各大通讯交互平台,也都推出“屏幕共享”和“远程协助”功能,将老年人与子女千里连携。子女只需要抽空和父母连线,就能通过手指轻触直连老人的电脑,消除“病灶”,避免了叫人上门维修的不必要花销。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随之跟进,在手机中搭载“简易模式”、“屏幕共享”和“远程守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掌握新机核心用法的学习成本。

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春蕾初绽,却已满山红遍。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也如同在冰窖中前行,处处是黑暗和冰冷。在这黑暗与冰冷中的微弱光辉,是由智能手机照亮的。离开家门后,地铁长廊里、医院药房外、银行柜台门口、郊野公园候车处,它可能是唯一的、指引回家方向的光。

学会用智能手机,就等于学会上网。

除了在产品层面做适老化改造,大公司中,贝壳找房还在公益层面做了许多工作。

贝壳找房从2019年起开始发力“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行动,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和实操课程,逐个社区地扫除盲点。培训课堂和到店咨询双管齐下,帮助老年人掌握手机基础用法——尤其是与生活相关的功能。公益教学持续开展,已遍及全国14个城市的352个社区,累计开展手机学习课程超过3500节,参与量多达11万人次。

贝壳教给老年人的操作方法是更为本源的模式与套路,是一种标准制式,而非专门与特例。大量的重复教学,对贝壳员工的耐心提出严苛的挑战。这场教学,既是泛读,也是精讲。

可以想象,在未来,一键报警、亲友代支付、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更多适老化服务的提供和接入,也将逐步建立。科技绝不仅是算法与机械,它还是进步的思维与心怀弱者的温情。有人说,技术的进步是在黑暗中踩在坚冰上前行。正因如此,才要向黑暗和冰冷回敬以冷冰冰的代码。然而科技的内在应该是温暖的,因为不讲人情的科技是速朽的。

现在,真正通向科技新纪元的道路,也许正在搭建中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11 月 13 日阿里巴巴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手淫与早泄有关系吗? 
  鲁迅是不是民国「键盘侠」? 
  如何看待百度贴吧所有 2017 年以前的帖子暂时无法显示? 
  如何看待大多数科研工作者“不谙世事”? 
  南京要求社区团购平台不得低价倾销,阿里美团滴滴等已签字,这场烧钱大战何时结束?最终受影响的是谁? 
  大一新生,被导师要求寒假在家写综述,还是要投sci 那种,离谱吗? 
  为什么百度贴吧还不凉? 
  有没有一种可以模似人类所有动作的小人偶? 
  你在网上见到过哪些“惊为天人”的短视频博主?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适合小孩子看的动画片,电影,电视剧?
下一个讨论
高三女生留长头发会影响学习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