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真是民族自卑感发明家。
我以为把什么外来的玩意都当做对祖国的文化输出,就够自卑了。
想不到还能靠自己剁diao式的自我否定出来宣泄未竟全功的遗憾。
这年头,想要瑕疵还找不到么?不就是找茬么?
只要钱给够了,我保证一个月内,你从我这儿别想走出去一个没漏洞的“文化输出”。
谁提一个点子,我就骂回去一个。
买一赠一,我连提出点子的人都给你骂哭。
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任何一种产品、作品、行为等文化载体,都不可能面面俱到。
其中单拎出来任何一项,都可以否认它是文化输出。
你要说李子柒假,你不喜欢,商业化,团队,你爱说什么说什么,没事。
但你说她这不是文化输出,是因为她没掌握中华文明真谛。
谁tm问你真谛了?
那边傅满洲摇完辫子,武则天正吃蟑螂呢。中国都被黑成这样了,轮得到我们挑挑拣拣吗?
好不容易来个像模像样的输出者,搞出完爆各大媒体的现象级流量。
你突然这边摆起中华道统的大师架子:
“李子柒在田园里练死劲儿,不好用。”
那你敢不敢来句:“我这个有用”?
我们看看各位都有什么能文化输出的。
敢拿出来给我瞧瞧吗?
你敢丢出来我骂到你和5岁时因为被老师说画得丑羞愧得撕掉自己的画一样。
(这次免费)
连个正常人的自信都没有,输出什么啊?就算哄骗来俩精中。
到中国来一看,就你这自戕不息的精神面貌,你的价值观谁敢学?
想要你理想中的输出,输出的文化载体得是个矩阵。
从大宗生意到生活方式,从获奖作品到一颦一笑。
俯仰之间皆有文化,流量来去尽是输出。
想影响别人,这些文化载体得整体推进。
普世价值不就是一套说法么,输出了什么?
美剧不就是英语教材么,输出了什么?
美国媒体又不在本土,输出了什么?
英语不就是工具么,输出了什么?
我又没美元可用,输出了什么?
美军又没打来,输出了什么?
放在一起呢?
美军背书美元
美元购买商品
英语承接信息
影视融入价值
互相印证,互相掩护,互相支持,成为循环。你说输出了什么?
都tm快给你改一套生活方式了,你说输出了什么?
单拎出《美国大兵瑞恩》我能骂三天三夜。一群人救一个的价值观根本不是美国真实的选择。但他就是让很多人以为美国是这样的国家。哪怕这次疫情也没让所有人醒悟。
当初能把我们骗过去的,根本不是这个电影本身的本事,是整个输出矩阵推进的威力。
想要这样的力量么?
你在想peach。
你连先迈左右脚都没分清楚。
什么是文化输出。
说文解字会不会。
先“文化”还是先“输出”。
当然是先输出啊。
如果东西不到别人眼前,就只能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念经:
“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不怕巷子深”
把巷子念塌也卖不出去。
不用多想,这件事第一步是东西摆在他们眼前,这没得选。
为什么原神能上讨论日程,靠的是游戏婆罗门钦点?还是知乎大v临幸?抱歉,原神靠的是“摆在他们眼前”的能力。靠的在真实世界的市场里实际表现。
当然,如果文化与输出二者兼得那自然更好。谁不是鱼和熊掌都想要呢?
可问题是,对于文化输出初学者一般的我们,哪有那么完美的事?
《三体》够能兼顾二者了吧,能让奥巴马来寻声暗问弹者谁,还能海外获奖。但翻译问题让他的热度止于第一卷,这件事还不够让我们重视“输出”这部分的么?还想再废几本三体才能醒悟?
别再强调谁的文化更老祖宗了,第一步先走远了再说吧。
你要分不清什么是第一步什么是第二步,你就只能躲在家里练化劲儿。
两步都迈出去的也有,塞尔达,这游戏哪哪都好,根本找不到死角。
但日本ACG输出世界是今年的事吗?论ACG的输出,咱跟人是一个体量吗?
哦,在你看来做不到塞尔达程度,就不是文化输出。
那和工资没够XXXX就自我开除人籍有什么区别?
人家“文化”“输出”两只脚都迈出去了。
然后你就在家里吭哧吭哧羡慕。
别忘了,羡慕的时候你已经有一只脚迈进门。已经有所成就。
第二只脚可能是中国未来的作品,也可能是其他即将被重视的文化载体。
难道就因为比不上人家,你还得把脚缩回来?
然后准备来个僵尸跳?
有病啊。
从小就被灌输什么“不鸣则已”,天天跟自己在家里“则已”、“则已”....小心憋宝没憋好,别出来一泡无。
不要在家里憋大宝。
先走出来再说。
文化输出这件事。
若有毛病,让外人挑去。这些东西都是市场选择给选出去的,不是我们拿枪逼着他们看的。自己选的文化载体,跪着也要看完。
这是我们的事儿么?
只要传播得广,影响力大,就是好的输出。
只有现代文化才能输出,不管是脱胎于历史的,还是诞生于市井的。
成功的输出往往抱着恰饭的目的,而不是文化输出的目的。
只有满脑子想的是怎么赚他们的钱,才能成功的把文化产品卖给他们。
两者输出的是文化中的不同方面。
李子柒输出的是物质部分,是代表中国的元素和符号,原神输出的则是精神部分,也就是中国式的思维方式。
我们可以先想想美日的文化输出。
在日本的动漫产业里,除了樱花,武士刀,和服这些元素符号,其中的日式思维方式,更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内容。
比如说,仔细琢磨会发现,日式动漫游戏里拯救世界的英雄、主角,身份大都是顶级官二代,人设大都是有神性的,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等人类。这和日本人传承至今的阶级社会,慕强心理是相匹配的。
但如果不仔细琢磨,观看时就很容易自动代入,会不知不觉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会觉得“世界原本就应该这样,这就是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作品里,重点展现是这种世界观里美好的那一面:有能力的强者承担起世界的责任,如此才能保护弱者。而光明面是有普世性的,容易被异质文化所接受。
好莱坞大片也是如此,几乎所有火遍全球的作品,都是一股浓烈的美式价值观,和基督教式的救世主精神,如果看的多了又不细想,也很容易就会被代入进去。
其实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辩证的,有优点的同时必然会有缺点,放大一种思维方式的美好面,忽略他的缺点,正是宣传价值观的最好方法。
美日创作者在制作这些作品的时候,应该也不是故意的,只不过他们就是这种思维方式,与生俱来,刻骨铭心,自然流露。
文化作品中的这些精神内核和思维方式,才是真正的同化、输出。
元素符号这样的物质部分当然也很重要,这是文化的两条腿,不过,我们过去输出的物质部分已经足够多了,功夫、旗袍、方块字都已经被全世界所熟悉。可精神部分是0,完全一片空白,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文化符号反而被挪用占用,被其他文化借走,搞出功夫熊猫,七龙珠这类实际是欧美日文化内核的“中国文化”。
两条腿中,其中一条是好的,李子柒是给这条好腿加了点力量,这虽然也是好事,但并不足以改变中国文化地位的囧态,因为另一条腿还是瘸的,原神则是补好这条瘸腿的开始,当然就更重要。
在原神之前,我觉得有两部电影非常值得一提,就是《流浪地球》和《哪吒》,之前我也在知乎聊过:
如何评价《哪吒》超越《疯狂动物城》 登顶国内动画票房榜冠军?
《流浪地球》把中国人补天治水、人定胜天的集体主义精神讲了出来,《哪吒》把“我命由我不由天””金猴奋起千钧棒“的中国式英雄塑造了出来。
这两部电影上映后,我就开始觉得未来可期了,也在上面链接里的回答中表示了期待之情。
之所以这么觉得,是因为这两部电影,相比之前的国产流行文化,有了几个突破式的特点:1.工业化生产,有钱就可复制 2.质量在线,浅显易懂,又有趣可吸引人,有在大众中广泛传播的实力。3.真真正正的把中式思维方式和精神内核讲了出来。
也就是说,文化输出的基础条件,具备了。但他们还缺了一块拼图:能够突破文化隔阂,在异质文化中广泛传播的实力。他们只火在国内,在国外仍然是边缘文化,有了输出的基础,到没有实际的输出。
而原神补上了这最后一块拼图。
首先,他的游戏质量在线,在整个游戏行业也不露怯,放在主机和PC上都能打一打。
开篇的蒙德剧情,本身是一个全世界小朋友都能看懂的童话故事,门槛很低,谁都能进来。再用非常高的剧情演出水准和不登大雅之堂却非常有效的软SQ,拉住了全世界玩家的心。
再之后的璃月剧情,原神开始夹出私货,把味道极浓烈的中式思维,而且是从正面进行表述的中式思维,推到了全世界面前。
比如帝君的形象,“我虽无意逐鹿,却知苍生苦楚”,展示了中国式的天下情怀:若处乱世,即举义兵,扫平天下,若得太平,功成名退,还政于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正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情怀和思维方式。
中国的历史上,这样为世间苍生撑起一片天空的大贤也确实层出不穷,比如古时的刘备、张良,本朝的教员。
再比如甘雨的形象,也很典型,呆萌的外表下面,其实是个诸葛孔明。
三顾之恩,一句然诺,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以,同时又有择明主而事的智力水平,也有示仪轨,布公道的治世大才,可以说是人臣典范了。
再加上越看越像刘备的帝君。。。整个璃月的剧情,其实就是另一条世界线上匡扶汉室终获成功啊。。。虽然没有一个字提三国,到这是中国流行文化里最好的三国二创(手动狗头)
到了逐月节的剧情,又展示出中国式的家国情怀。小小的食物,家人的团圆,文明的传承,米哈游真的很懂。
这种对中国价值观的展示方式,是从光明面切入的,是具有普世性的,能够被全世界所理解和代入,就像美日文化输出所做的那样。
但就像日式思维的反面是“格差社会”,美式思维的反面是“丛林世界“一样,中式思维其实也有自己的反面,不过我不多说了,第一是怕回答炸掉,第二呢,按现在知乎的风气,我猜赢麻党们会来我评论区里激情补充的。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辩证的,有黑暗就有光明,有光明就有黑暗。如果我们没有原神这样的正面文化宣传,那全世界在欧美媒体的宣传下,看到的就全是中国的黑暗面,那中国在他们眼里就成了一个恶魔的国度。
而原神这样的文化输出,其意义就在于:这可以让他们意识,这个世界本身很复杂,中国人和他们一样,有缺点的同时,也有优点,中国的文明存在了5000年而屹立不倒,那自然有他能够聚拢人心,积累力量,适应恶劣生存环境的强大一面,中国人也是心向光明的正常人类,不是长角的魔族,我们只是思维方式有差异,不是心肝肺都是黑的。。。
继续期待更多这样的文化作品能够出现。
客观来说,肯定是原神。李子柒无法望其项背。
首先,热度上,原神超过李子柒太多。毕竟,一个人肯定没法和商业产品比。
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原神到底火到什么程度。
我换一个说法,如果把原神这样的RPG游戏看做广义的文化艺术产品(MOBA和吃鸡游戏很难承载思想,所以不算)。
那么原神是近现代来唯一一款,大众的,普世,不分人群的,让全世界数千万人喜爱的中国出品的文化艺术产品。
能比原神更火的上一部中国作品大概是《语录》,但是《语录》流传的范围只限于特定人群。
甚至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回溯到千年水平。比如四大名著,其实流行范围只限于东亚文化圈。出了东亚范围,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四大名著的了解,都是经过日韩再演绎后的二创产品。很少有西方人会去阅读三国、西游的原著。
为什么要这么强调普世、流行、大众、不分阶层?
因为很多人一谈到文化输出的时候,想到的就是输出汉服、三国、西游、中式田园、茶艺、儒学之类的内容。
这种想法固然不能说不对。但是一个文明想要成为主导世界的文化,靠的不是自身文化中民族性和前现代的部分。靠的是现代性和世界性的部分。
西方文化占领世界的时候,靠的不是欧洲中世纪宫廷服饰,拜占庭的宫闱秘史小说和经院神学著作吧?靠的还不是19世纪以后。产生的资产阶级文化。
民族性的文化当然有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和美学价值。我们可以将他们作为文化的载体,利用其独特的艺术性魅力来吸引观众。但承载的内容一定要普世、流行和大众。
比如日本动漫,可以大量的使用武士、忍者、艺伎这些民族性的元素,甚至使用西游、三国这些外来文化元素。但是故事的内核,一定要是现代的、大众的和普世的。否则不可能获得全世界读者的认可,使得动漫成为一种世界文化。让全世界的读者认识到,日本是一个现代化的,掌握着先进文化的国家。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如果我们把李子柒产出的内容粗暴的定性为某种“东亚主义”,肯定有失偏颇。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李子柒的内容确实有着民族性过强,现代性不足的事实。
我们很难判断,西方人看李子柒的时候,到底是持有的是一种追求先进文化的心态。还是一种现代人猎奇前现代文明的心态?一如西方文亲青们对香格里拉的猎奇追捧?
其实中国从来不差中国民族性文化的输出。功夫、西藏、汉服、张家界。这些中国的文化和视觉元素早就火遍全球。但是诞生出的却是功夫熊猫、花木兰、傅满洲、阿凡达这些让人一言难尽的产物。
80%的西方人这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踏上中国的土地,60%这一生都不会阅读观赏任何中国产出的文化艺术作品。他们对于中国的印象绝大多数就是:CCCP二号+满清+功夫+香格里拉。对现代中国的印象则来自于无良媒体。
对于中国而言,当务之急不是宣传前现代的民族性的中国元素,而是如何去向西方人展示现代性的,充满先进性的现代中国。
而原神的宝贵价值在于,其所展现的,正是中国现代性的一面。这种现代性既是技术上的现代性,也是思想内涵上的现代性。
蒙德崇尚抗争和自由,他们反抗独裁的魔神,反抗寡头贵族。建立共治的体制。璃月人民崇尚勤劳、财富和黄金,重视商业和契约,强调通过人的劳动获得财富。而虚君的统治者,念念不忘还政于民。
这些都是容易被全世界所接受的现代性的价值意向。玩家不是傻子,体验之后自然会思索:这绝不是一个独裁或原始的国家能够产出的游戏。
这种对我们国家现代性的展示,才是我们文化输出的过程中最为稀缺的部分。比单纯的中国式的元素符号的输出更为稀有且紧迫。
不夸张的说,原神运营一个月,其文化价值可能比外交部一百场新闻发布会还高。
所以我们的文化工作者,一定不要误入东亚主义的误区。认为文化输出就一定是把民族性的元素带到世界上让老外欣赏。如果这叫做文化输出,那么神秘的西藏,少林寺的功夫,香港的枪战片,早就走出国门,统治世界了。但是外国人到底是抱着猎奇和参观原始文化的态度在欣赏呢还是以瞻仰先进文化的态度在学习呢?
如何去宣传现代性、世界性的中国,去体现中国文化的先进性。才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现下该思考的问题。
原神不算,李子柒是。(非其粉丝)
很多人对文化输出的定义要求很高。要原汁原味的输出才能叫文化输出。
没错,李子柒表现的根本不是真正的乡村生活。只是城里人眼中的,中国式的田园生活。
用滤镜把乡村中的狗屎给过滤掉。
但那些剩下的就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吗?
就比如武士刀,忍者。是不是日本非常强大的文化输出。
但武士刀是武士在战场上的主要兵器吗?别看那些武士姥爷整天吹捧自家的宝刀,到了战场依旧老老实实拿起长枪等长兵器。
凡是出去的都是不好的,真正好的都在祖坟里供着呢
勇敢的开团然后一转攻势把评论区关了委实没有武德。
塞尔达传说,主角和几乎所有角色都不是日本人。主角叫林克,女主叫塞尔达,全不是日语。林克是黄毛,穿着是英国游侠风,用的是西方阔剑。最大的主城海拉尔城堡是欧洲城堡,故事内核是救公主的欧洲童话冒险故事。
塞尔达传说用一群欧洲人在欧洲讲一个欧洲故事,算不算文化输出?
日本游戏最成功的文化输出,jrpg,在输出什么呢?
欧式铠甲,酒馆文化,夸张的西式双手剑,魔法师,炼金术,教堂,神官,大图书馆,骑士团,城堡,恶龙,西方传说怪物。
这里面真的输出了什么日本文化么?武士刀物哀安土桃山天下人?都没有吧。
相反这个设定本身就很讨好欧美玩家。
然而发展了几十年以后,这种游戏叫jrpg,而不是“寄生在欧洲文化上的游戏”。
通过多年的文化输出,日本把这些文化“抢”过来了。就像你发布黑神话的宣传片,老外说哟这不是日本的孙悟空么,你发了点三国演义,老外说我懂我懂就是那个真三国无双。
同理,你也能明白,为啥原神发出来都觉得像“日本媚宅游戏”,日本用二次元文化输出40年,搞得谁用二次元画风你都觉得像日本。
文化输出是什么,你小时候玩了日本的游戏,少年时期看着日本的漫画,青年时期看日本的恋爱动漫,长大后自然会对日本有好感。
这是在还之前的债。
中国的文化输出过于弱势,以至于你搞点什么都无法形成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比如音乐,真正和国际接轨的中国风游戏音乐基本是零。以至于外国人分析璃月的音乐,憋了半天无法给他归类。最后只能分成“很有味道的东亚风音乐但又不像日本”。
原神文化输出最大的问题是这种游戏还是太少,只有原神一部。以至于原神输出的“中国游戏NB”更多的变成了“米哈游NB”。虽然日本快进到了定体问,“为什么米哈游能做出原神这种游戏而日本不能?”但是也没有人问“为什么中国能做出原神这种游戏而日本不能”。
还需要一步一步来。等到中国真能做到每年掏出100部原神砸到世界脸上,事情会变得更好。
慢慢等吧。
几百个原神+几百个李子柒,才是更好的输出。
现在输出功率这么不够,你们忙着排什么座次分什么先后!?
全都要就可以了。
小氪原神+打赏李子柒两三次,不要你几个钱!
选什么选。
首先你对友谊怎么定义的,如果是指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友情,我觉得我在知乎上认识的兄弟和我几乎都是纯友谊。
我们只聊人生,工作,生活,只字不提风月,说真的,我们之间的友谊太纯了,完全没任何杂念,如果你跟我说我们不是纯友谊,我都觉得你在侮辱我们。
但是如果你说的友谊是那种互相知道对方的一切事情,已经把对方引为人生的知己了。彼此之间完全信任,发自内心的欣赏对方所有的优点,能包容对方所有的缺点,而且不出意外,两个人准备相处一辈子。
这种情况,你跟我说这是纯友谊,我不太信。或者说我是有一点点信的,毕竟这个世界太大了,总有一些人,非常的欣赏对方,但是对对方是真的没有红尘中男女之间的那种兴趣。
比如说女方喜欢大叔,男方喜欢御姐,但是男方是小鲜肉,女方是萌妹,彼此觉得对方贼优秀,但是就是不符合自己的喜好啊,那确实可能存在纯友谊。
但是我信归信,我不接受我的男人有,也不会让自己有,这是底线问题。都有灵魂上的知己了,另一半的存在是干嘛的,身体上的伴侣吗?
或者说的再直白点,我相信有,但是我不接受这种关系的存在。
简直他妈的精准爆了的代言人,你们以为海澜之家都是男人去逛的嘛?
知乎上的男人一辈子也不可能去的。
去海澜之家买衣服的都是女人去给自己老公买的,那种不逛街没衣品,结了婚衣服都让老婆买的男人。
说的再清楚点,就是那种没啥大钱,日常将将够用的经济适用男,女人嘴里没本事的郭楠。
这类女性嫁了经用男,大概率一定会对现状有不满,你说她们会去哪些地方给老公买衣服呢?
你说海澜之家为啥要找这人代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