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个可爱的锦鲤,但这话说的很没道理。
我倒是可以理解郭宇,毕竟每一步都踩得很稳,当年在暨南大学读的政治与行政管理专业,不怎么上课,自己学习写代码,然后去支付宝实习。
有了这层大厂经历,很顺利的进入了起步不久的糗事百科,刚好公司被字节收购,自己又成了字节早期的核心员工。
任何夸郭宇的文章,都不可否认,他运气爆表,履历难以复制。
有很多比他学历更好,技术更扎实,执行力更强的人,还在默默的996,朝着年薪百万的方向努力。
而他28岁就能有上亿的期权,自然有底气说出「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没什么价值可言」,或者说善意的提醒一下:以后你们的工作会很快的消亡因为没有意义。
其实在大厂或者外企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工作分两种,一种是「日常工作」,一种是「升职工作」。
日常工作就是应该做的事情,JD里面描述的内容,但是所有人都清楚,如果埋头把日常工作做到无懈可击,只能收获一个优秀员工这样的临终关怀。
因为不够sexy。
日常工作不能做的很差,但是哪怕是做的非常好了,也只是齿轮中的一部分,上面看不到,或者觉得是情理之中。
所以大家如果观察一下会发现,很多大厂里面的愿意折腾的人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放在了「升职工作」上。
形式有很多,有时候是搞个小项目,有时候是做个特殊点,反正就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务正业,但是非常吸睛。
所以大公司里面总能听到一些抱怨,有人是PPT大神,有人是汇报大神,这些人升的很快,在郭宇这样的大佬眼里,是创造价值的人。
而真正低头拉车的老黄牛,榨干就榨干了,他们是公司正常运营发展的基石,但是是没人看两眼的基石。
这种职场规则,混上个几年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惜郭宇没混过底层,他站的层次太高了,在他眼中大部分人都庸庸碌碌,让字节日行千里跑马占地的,来自于领导层的高瞻远瞩,来自于战术SWAT团队的匠心独运,唯独不来自每天做好分内事情的人,甚至认为这些人的工作很快就不需要存在。
现在人数已经7万,马上还要招聘3万达到10万人的字节大军,在郭宇眼中大部分都是应声虫,或者说做着「守成」的事情。
如果郭宇说的是真的,那为什么我们看到字节在疯狂招聘,而不是把这些已经没有意义或者很快就没有意义的工作给取消掉,仅仅保留能给字节创造价值的少数人呢?
会不会有科技取代工作的事情?当然会有。
但这是用现在的静态来看未来的动态,每个时代浪潮都有很多工作被淘汰,比如当年认为是高新技术的寻呼台工作,但是每个时代浪潮都会产生很多新的职业,比如现在的直播、电竞、视频up主。
形式在变,但是大量基础工作就是由大量郭宇看不起或者觉得需要淘汰的人来完成的。
没了这些人的付出,什么战略什么决策都是镜花水月。
可惜,人在高位,尤其是少年得志,会忘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机缘,更多的人只能赚钱糊口而已,然后被公司精心设计的政策压榨到根本没有时间做「创造价值的事」,当然也不会有资源做「创造价值的事」。
最后说句诛心之论:
工作具体做什么, 到底创不创造价值,不就是郭宇你们来定义的么?
如果你觉得大部分工作现在就没价值,那就是你们管理出了问题。
如果你觉得大部分工作很快就会没价值,那你就是在有意识系统性的坑害这些将会被淘汰的人。
你混得好,咱们不羡慕不嫉妒,毕竟离得太远,但是好歹赏口汤喝嘛,不赏汤还骂这些人没价值,过分了啊。
我的同事里有几个财务自由的:家里有钱,或者赶上好时候,炒股/炒房赚了一笔的。他们对工作的态度相比其他人有很大差别。
工作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依次是:乐趣/成就感。空闲时间。个人成长。报酬。
而对于我这样的贫下中农,这四项的优先级是反过来的。
如果按照他们的标准衡量,99%的工作都是无意义的劳役,是即将也必将被机器取代的人类文明的枷锁。
以他财富自由的身份,说这话毫不奇怪。
没有价值不真,不赚钱才不假。
虽然《资本论》里对这种言论已经进行了深度的批判了,但这种言论和思想的复辟其实还是值得我们去仔细考量的。
因为这种言论已经给我们暗示了财富密码到底在哪里的这个问题了。
不是大多数人的工作没有价值,而是绝大多人掌握不到价值分配的权利。
种树和摘果谁更有价值不言而喻,但种树的人大概是不如摘果的人能拿到最终的果子。
生产决定消费,这是不变的真理,但如何分配却能直接到每个个人。
拿这个言论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如果咱把时间往前倒推个几百年,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都是农业国,也就是民以食为天的版本。
但历史无疑是讽刺而又现实的。
但恰恰是那些“种田”去创造价值的农民在历朝历代的饥荒中最先饿死,而那些不事生产、充当平台、骄奢淫逸的贵族们活到最后。
但谁创造了价值呢?
我想不是这些贵族,也不是靠着各种“上市”解决财务自由的郭同学。
说的直白些,不是大多人的工作毫无价值,而是真正赚钱的领域从来都是在那些“不产生价值的分配环节。”
只不过是某些狡猾的人来掩盖真相去强调自身成功的合理性罢了。
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信息:他是从大厂里出来的,而大厂里确实很多人的工作确实没什么价值可言。
英文里有一个词,叫做「bullshit job」,意思是不需要存在的职位。为什么大公司会创造一些不需要存在的职位呢?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理解谁从中得益了。
如果你想要成为经理,你手下总要有一定数量的人吧。否则的话,就算你老板想要支持你转经理,也没办法帮你转的。一个人,没有团队,占着个经理的职位,难道不会引起上面注意吗?
但如果你做的事情就是不需要那么多人跟着你一起做,那怎么办呢?你可以假装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需要那么多人,问公司要更多的招人指标,把人招来后让他们做没意义的工作。这样做难道老板看不出来吗?看出来后不会揭穿你吗?
事情到这里就变得很有意思了。一个一线经理要升到高级经理,首先要培养起几个一线经理来,证明确实需要一个高级经理来管理几个一线经理。同理,一个高级经理要升到总监,也要创造更多的高级经理在自己手下。如此类推……
在整条线上,所有人的利益都是一致的,包括被招进来做没意义工作的人。明白这个道理的人,都会心照不宣,谁也不会揭穿谁。尤其是在公司快速增长阶段,只要能够不停地往金字塔的底部塞人,大家原地不动就能跟着金字塔往上升,不需要创造太多的价值。
当然,这一切都有一个大前提,就做公司在快速增长。能够加入一家已经明显在快速增长的公司,需要能力。能够加入已经将要快速增长的公司,需要运气。说「大多数人工作没价值」的人,自己有能力也有运气,但这跟你有关系么?
如果是说长远来看,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大部分工作游戏化、形式化可能就是人类的未来,并且是一个较好的未来。
工业革命提供的是「动力」,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对牲畜的利用是逐渐加大的——马车、牛车需要动力,水车也需要动力,人越多,发明越多,就需要更多的牲畜来提供动力。但是蒸汽机来了,后续一系列的内燃机、电动机,从功能上彻底的取代了牲畜——现在牛在工业化国家主要的功能是供肉,而马则是从事体育活动。
人工智能试图提供的是「高级自动化」的能力,现在大部分的工作被戏称为「搬砖」,就是这样的——整体上是比较枯燥的,但是离开了人还就不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社会对这样的职位的需求其实是上升的。
而如果人工智能取代了大部分「搬砖」的工作,理论上每个人都能从事「创造性」的职业了。但是越是抽象、越是创造性,就越不吃「大力出奇迹」这一套。拉1000个人去研究费马定理,可能就不如怀尔斯一个人效率高。现在的人工智能还谈不上革命,没有达到工业革命的量级,如果人工智能革命成功了,那么那1000个人我们安排他们做什么呢?
人没有工作是可怕的,几百万年来的进化,我们的大脑还停留在远古时代,让人一定要有些事情做才能找到「意义」。那么作为社会,就需要能够筛选出「真能做事」的人——那这个方法就是游戏化(gamification)。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其实一路都是在游戏。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考卷去排名,感觉自己很充实,但是整个过程我们的所作所为对真实社会没有任何创造性的影响——因为总是在学习和检测对前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分班、升学和考分排名这个机制,就慢慢的筛选出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
现在这个分野往往公认是在大学毕业,结束了gamification,算是「进入社会」。如果未来已经高度自动化了,那么这个gamification的过程就会不断延长——这个延长是自然的而无痛的,每个人依然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有意义,很有奋斗目标」,但是总体上看,这些意义只是社会运行机制所赋予的。未来很多人可能一生都不创造什么真实的价值,但是依然可以快乐充实的度过一生。
这样的社会前景并不是是黑暗的。有人说「人类分裂成几个等级,互相之间不当人」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人的遗传和成长,无论怎么编辑基因,随机性总是在的。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后代是什么样的——即便是在现在阶级固化比较严重的国家,我们能看到名校里面有很大比例都是好家庭的孩子,但是也要看到很多好家庭的孩子也确实也上不了名校。
相反,这样的社会反而是更加公平的。因为当「真正的工作」越创造,越抽象,家庭的外在资源能够发挥的作用就越小,而更加依赖于「随机的恩赐」。
装B过头,飘了,普通人飘了就会失足,马总飘了都会被锤,这属于暴发户飘了。
你们大概不知道,郭老板是自己在一个无人荒岛上实现的财富自由。
郭宇实现财富自由,靠的是资本性收入,实际上就是所谓的『不劳而获』。郭宇们认为自己有钱,然而他们忽略的是:他们的钱现在只是写在银行账户上的数字而已,要把钱真正的转化成物质享受,他依然依赖他人的劳动和很多他看来『没什么价值』的工作;再退一步,他的钱转化为物质享受,起码依赖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秩序,在这个社会秩序下他们的银行账户和股票能得到承认。
我多次说过,多和自己圈子外的陌生人谈话。郭宇这种话,如果是在西方国家,他作为公众人物是要公开道歉的。为什么他依然敢于公开说这种话?很可能是因为他『圈子』里的人私下里都有类似的看法,所以他认为这样『很正常』。你圈子里看起来非常『正常』的观点,实际上很可能惹众怒的,尤其是你觉得自己是『精英 』的情况下。
作为一个前媒体人,我从发布的《推开K127那扇门--朱军“性骚扰”案真相调查》这篇文章看到,这并不是一篇中立报道,尤其是空间再现、仅提供一方证词、仅对话事件被告方(弦子的声音呢?)、分析事件对被告方产生的影响,读出了很强的导向性:弦子在撒谎,朱军是无辜的。
如何确保一篇报道中立?起码要体现真实、多方面看待问题、不掺杂写作者的主观臆测,这篇报道至少违反了后两者。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