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看待北方某大学要求本科新生参与清雪作业,而且占用晚自习时间? 第2页

     

user avatar   helan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北方人比较理解这种事情,

可能南方人不大理解吧。

如果是新到北方,出现这个疑问,

还是可以耐心的解释一下的。

第一次来北方看到漫天大雪,你以为大雪中只有浪漫的诗与远方?

那还真错了,小雪怡情,大雪伤身啊,真的,大雪太大就是雪灾。

因为大雪过后,你很快就会发现,

大雪带给我们的不止有浪漫,还有灾难。

有些人说我是唯一态度好回答的,谢谢夸奖,我还是很谦虚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吧,我也知道,提问这个问题的人估计在台北或者高雄情报部门办公室优先喝着咖啡呢。

但是既然出来了,咱们就不能被敌对势力蛊惑,造成南北对立,那我们怎么做呢?

很简单,我写成科普贴或者叙事贴,展示北方生活和风景,解释原因,北方人好客,欢迎南方同胞过来游玩,也提醒大家注意一些危险。

当然我更希望这只是刚到北方第一次见到大雪美景却不理解为啥要去扫雪疑问,

所以这篇文章,双重作用都有吧,让南方朋友知道一些东西,其实最近几年北方大部分地方大雪少了,而南方却多了,我搜的很多图片都是南方大雪,也给南方朋友提个醒,大雪美丽下面,其实危机不少的。

第一,扫雪的必要性。

在北方,下大雪后要做的第一件是就是扫雪。

甚至是天空还下着雪,即便扫完雪后马上又覆盖了,但是必须大清扫一遍的,等雪停后再清扫一遍。

当然,有的时候下着大雪的时候是不是清扫要看当天晚上的天气情况,

为啥非要清扫呢,因为不清扫第二天就成了大片溜冰场,影响出行安全。

而且东北下雪是经常的事情,一层层的冰面积攒起来就厚了,

在清理就很麻烦,所以刚下雪后的时候是最好清理的。

这种情况不限于路面,其他露天场所也会这样,操场,房顶(平顶的必须清理,尖顶的看坡度,坡度越大越安全)等等,

尤其是房顶的积雪,要及时清理,不然越积越多,冰层越厚太重会压垮房子(表示怀疑的慢慢看,下面有压垮房子图片)。

刚开始可能感觉满是冰面如就像溜冰场一般,多好玩,

但是等你走几步就摔一下,刚起来走几步又摔倒,而且是摔倒在坚硬的冰面上就……

你在路面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摔倒,

别笑话他们,因为你正笑着就可能自己也摔倒,笑一半后戛然而止会岔气的。

岔气其实都是很简单的后果,

因为这几天医院的骨科门诊和急诊室会有大量骨折病人进入医院的。

所以,下的雪必须尽快清扫,

一般是当天下的雪,入夜之前清扫一遍。

夜间下的雪,早起上班上课前要清扫一遍。

第二、北方很多地方扫雪是全人类的工作。

没错,北方很多地方扫雪是所有人的工作,

只要有劳动能力的都会参加扫雪。

不管你是在农村还是城市,

在学校,还是上班,都要参加扫雪。

我个人现在虽然也生活在北方,但是所在城市比较暖和,冬季下雪不多,

但是以前小时候在东北和冀东地区生活,下雪还是挺多的。

如果晚上下雪,一般第二天刚蒙蒙亮各家各户就都起床了,

穿厚衣服和防滑的鞋子,准备各种工具,

然后年轻男子上房顶扫雪,女人和孩子在院子里扫雪。

没有人偷懒,没有人抱怨,而且要尽快,

因为一会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谁也不想摔一跤就进了医院伤筋动骨一百天。

所以大家都尽快干着,房顶上的积雪有时候十几厘米厚,有的最底层已经冻了很薄一层坚冰很滑,

所以一定要注意(家里的最有经验和力气的人才能上去,男孩子能上房扫雪也是成人礼之一了)。

一般是房顶的雪扫到房下,道路扫出来,院子里的雪如果是土地且不上去走就不扫也行如果是其他地面要扫的,

扫完房顶的男人这时候会出门扫门口的雪,这是家里的脸面,所以要扫的很认真仔细干净(各扫门前雪墨管他人瓦上霜,古人即便很自私的都要扫了自己门前雪)。

等家里的雪扫完堆成了一个雪堆,孩子们就开始堆雪人了,

而父母等大人开始扫附近的道路,胡同一直扫到主干道,让整个住宅区到主干道畅通无阻。

大家都是主动去扫的,因为你每天也要走这条路,你家门口两边的道路没扫出来会被四邻笑话,

如果不扫,自己上班,上学太危险了,当然有一些路面居委会或者村委会或给予协助。

有的家庭,可能只有孤寡老人在家,没法自己扫雪,我家北边邻居老宋太太家就是这样,

所以居委会工作的母亲会在自家扫完雪后叫上几个邻居家壮劳力过去帮忙,居委会主任扫完自己家的雪,也会带老公过来帮忙。

都扫完后回家吃早饭(很多家庭是扫完雪再吃,我家就这样,父亲扫房顶,母亲先做饭,父亲扫完房顶出去扫门口,母亲扫院子。然后父母一起扫挨着我家的道路胡同,等回来也早饭也不是太热可以快些吃了),

之后大家沿着刚扫出来道路上班上学去。

这就完了么?

当然没有。

学生到学校,大人到单位,

第一件事就是集合发工具全去扫雪,没错,你就看到所有学校,机关,单位,公司,甚至路边摊贩等等都在扫雪。

等都扫完了,起码是主要道路和活动场所都打扫干净了,

这时才回去上课的上课,上班的上班,堆起来的雪和其他地方的积雪才是清洁工或者学校,单位的清洁人员清扫运出。

官僚主义肯定不是的,因为北方扫雪,各级领导都要上阵的,因为大雪后扫雪是媒体们每年日常报道,

领导带头作用还是需要的,有的领导扫完雪后还喜欢去各处视察,那个单位扫雪不到位要被处罚的。

而道路的积雪结冰情况,电视台会像天气预报一样进行报道,

比如那条道路冰雪已经清理干净放心同行,那些道路冰雪覆盖较多,尽量避免通过这些道路等等。

一些个体户或者大商场旅店等等也是扫雪最积极的,

因为扫雪好,店门前干净,人们愿意去,而还都是积雪的话人们为了安全就不回去的。

记得小时候如果扫雪扫的快,不到一节课时间(扫雪占用一节课),剩下的时间,班主任会带着大家分两拨打雪仗,

老师们也在一起扫雪么,所以也参加(每个班有固定扫雪区域,你上几年学都扫这一片,老师们也跟着),一般是班主任一波,体育老师一波,大家打的不亦乐乎(很多北方人打雪仗都是最好的回忆之一,尤其是初中高中,男生们保护女生,还要给女生制作雪球献殷勤,那些男孩子英勇的冲过去,虽然被打的很狼狈,甚至被对方抓住塞一脖子雪,但是那风头,那种青春气息是很打动那些情窦初开的小女生的)。

第三,为什么要这样做。

1、因为下的雪就不能踩,踩了一次踩实了就硬了成了冰了,在想扫就很难了,要用铁锹铲了。

2、不扫的话,中午温度高会花掉一部分,等下午又开始冷了就又冻上了,第二天早起就成了一层冰。

3、白天下的雪,晚上变冷温度很低的话,表面就是一层坚硬的冰壳子。

以上原因决定了必须尽快扫雪。

1、晚上下的雪必须早起就扫掉,而且不能踩踏,不然很容易成了冰块。

所以,人们早上从自己家开始,然后附近道路(主干道是环卫工人打扫),到学校或者单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大扫除。

2、白天下的雪在晚上之前清扫,防止表面冻一层冰壳子,再清扫就非常难了。

所以,下了一天雪,晚上停了或者雪小,甚至还在下,都会组织扫一次雪,防止晚上冻更多。

第四、专业清洁工来扫不行么?

当然不行,因为人手不够啊。

一个城市有多少清洁工,那数量是有限的,基本上几白米甚至上千米的道路才配一名清洁工,

平时清扫垃圾是够用了,但是扫雪不行,而且清洁工是负责主干道的,小区里面道路和自己家(平房)肯定要自己清扫。

因为主干道一般人员和车辆是不停的,下雪很大的时候,

这边清洁工正在打扫,那边就被踩实了,天气冷的话直接冻硬了。

冻硬了的地面扫把就一点用没有了,这时候有用的是铁铲,铁锹等了,

而且需要很多清洁工一起操作,甚至临时断交清理了一块出来防止被压得更硬。

即便这样,其实也只能几种人抢出几条主干道,次要的干道就顾不上了,

为了能更快清理积雪,减少人员受伤,车辆打滑相互撞击等,一般会申请附近驻军协助扫雪。

当然除了解放军外,街道办事处,甚至各级政府都要抽调人员过来扫雪,

当然战斗力方面解放军年轻小伙子们是主力。

第五,为啥不用机械化除雪。

诚然最近几年机械化除雪越来越多了,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

但是其实机械化除雪有一些限制的,比如适合路面,尤其是大面积路面适合使用。

而一些小路段,胡同或者校园里的部分地区还是不适合的,

而且目前虽然除雪机械比较多了,但是还是会有损坏路面等问题。

其实最大问题还是国内除雪机械是最近五六年才开始兴起,

也就是普及还不是很广泛,其实国外哪怕是西方国家下大雪后,个人家庭或者一些地方除雪还是人工为主。

目前国内大部分北方城市的主干道除雪都开始机械除雪为主了,

其他道路,家庭或者学校单位等还大多人工除雪,当然以后除雪机械会越来越多的。

所以啊,大学要求扫雪是正常操作,在北方很正常了,

占用点晚自习算上,这要不扫雪,万一有那个学生摔倒了(肯定会有),骨折了呢。

我初中的时候,一个其他班级学生在距离学校门口不远的路上滑到,偏偏后脑着地,然后脊柱受伤,做了七八次手术才保住命,

命是保住了,但是高位截瘫,别说走路,坐都坐不起来,大小便失禁,才十三岁的孩子啊。

幸运的是几年后,这个同学能做起来了,大小便也解决了,能推着轮椅出行了,医生都说这是奇迹,

我大学二年级那一年,这个同学重新进入初中上学, 完成他没完成的学业。

我的一个亲戚是他新的班主任,还电话过来询问我当时情况,

学校很重视,要求做好心理开导工作,本来亲戚想让我一起开导,但是我们不同班级不是太熟,也怕刺激到他就算了。


南方人刚到北方,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很可能不理解,

这个是正常的,所以我这里解释一下。

这个不是学校的问题,希望男方来的朋友们来北方上学也好,工作也好,

能理解这样做的意义。

同样也希望南方朋友能尽快学习一些在北方过冬的技巧,

比如打完雪仗,双手冻得通红通红的,但是回教室后用凉水洗手而不是热水就是有原因的。

用热水洗手的话是暖和,但是你的手会痛的很,甚至几小时内痛的筷子都拿不起来(个别会痛好几天),

而凉水洗手甚至有人用雪揉搓,疼痛能减轻很多很多。

当然,南方人到北方要适应寒冷天气,最大的问题不是这些,而是其他方面,

那就是熟悉吃北方的食物,很多人吃不惯,还是想吃南方的食物。

尤其是江浙,广东一带,习惯吃清淡的食物,北方食物高盐高脂肪高糖不是太习惯,

但是这些食物很适合北方过冬的哦。

冬天太冷需要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提供足够的热量,

冬天穿的太厚,稍微运动就出汗,所以高盐的食物也是必须的。

所以,南方过来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来适当的吃一些北方的食品。

如果出门较少,教室和宿舍食堂三点一线,那少量吃一些就行,当新鲜东西尝一尝。

如果出门较多,喜欢运动和旅游玩耍,那就要多吃一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食品吃习惯了我是理解的,

但是不同环境持不同食物,入乡随俗也是有根据的。

当然这个道理,北方人去南方同样适用,

我去南方出差,也尽量适应当地饮食和习惯。


2020年11月24日晚更新

很多人质疑为啥房顶也要扫雪,

我评论里回复了一下,不过字符限制只回复了一部分。

感觉还是贴这里比较合适,主要有图有真相可以贴图,

其实大雪叫做雪灾的这个灾很多人没有看到,其实挺恐怖的。

大雪后扫房顶是有几个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是雪越来越厚其实也挺重的,

北方大雪特别大的话,不及时清理会压垮房顶(亲眼见过无人的房子下雪多次后房顶被压塌)。

大雪和大雨不同,

大雨会顺着排水管流下来,但是大雪不行。

中午会融化一部分,但是晚上一冷就又冻结实了,再下雪越来越厚,等到房顶承受不了积累的压力就会坍塌。


你会发现,下雪越大的地方房顶越尖,老房子就没有平顶的

就是为了便利落雪掉落下来,所以北方平顶房子下雪就尽量要去扫雪,尖顶的根据坡度有的就不用。

国内每年都有大雪压塌一些建筑的新闻,

出现死伤的事件也很多。

也许有人说中国豆腐渣工程,外国人没事,

这你就说错了,大雪压塌建筑的事情,其实国外比国内还多。

主要是国内其实大雪比较大的地方真不多,最近几年北方降雪越来越少(南方倒是多了)

所以国内大雪压塌建筑的事情就少了,而国外暴雪比较多,压塌事件也就多了。

我经历的最惊险的一次是所在城市一次暴雪,好吧,我媳妇经历的,

那次暴雪一天多一点降雪大概半米多(个别地区大雪70多厘米厚,这座城市五十年一遇的大学,我生活二十多年也就遇到一次),然后市里最大的物流仓储园区大量库房被压塌。

那天媳妇作为公司检查人员正好去库房检查(公司在物流园内租了两排大型中转库房),

也被压塌了,去的人都联系不上。

同事打我电话通知这件事的时候我差点坐到地上,晴天霹雳……,好吧雪天霹雳,

媳妇公司生产的一些药品是剧毒的原料药,即便不被砸死,包装破损哪怕几克剂量也足以造成人员死亡。

我马上找领导请假,在外面出差的领导批了一辆商务车让我带着部门所有小伙子去救人,

还好,等到了现场媳妇他们已经被赶来救援的解放军救出来了。

也是万幸,媳妇他们正检查的那个库房只塌了一半,他们所在的地方没坍塌,

而手机等进门的是时候都放在门口的办公室里了,所以联系不上。


第二个原因是大雪在房顶上多次融化,冷冻会对房顶造成严重的损害,

比较好理解的就是冰川,其实北方房顶的大学就和高山上的冰川一样。

说科学点叫冰川的侵蚀作用(融化的是雪水渗透到房顶的缝隙里,晚上降温冰冻第二天又融化,缝隙就大了几乎一倍)。

如果不扫雪,第二年春天在看看房顶,即便不被压塌方,也会有很多裂隙,房顶表现破损等等问题。

即便质量再好的普通人家房顶,多次这样后房顶就废了。

现代的高楼大厦不用扫雪,是因为做了防水层,那层防水效果很不错。

那为啥有的不清理呢,

确实有不清理的地方,那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有些地方房顶每年更换一次(木板或者油毡房顶),

或者现在的钢筋混凝土+防水层房顶就没事(必须有防水层,混凝土防不住)。


第三、融化后的房檐下的水柱(东北叫冰溜子)其实挺危险的。

大雪掉下来砸人不是太可怕(冻硬了也不好说),

但是融化一部分后在房檐下的冰柱就是危险品了。

没到四五月份这东西开始容易掉落的时候,

房檐下都会被母亲围起来作为禁区。

因为几公斤甚至十几公斤的冰柱,还是尖尖的,

掉下来砸脑袋上能直接开了瓢。

有时候甚至冰柱能一直延伸到地面上,成为真正的柱子,

父亲在家的话,会定期用铁棍子打一遍,防止砸到人。

冰柱如果冬天扫雪多的话就比较少,

如果冬天扫雪少,那冰柱就会很多,很粗。

能有多粗呢?

粗的直径七八厘米的我也见过吧,一般直径几厘米多久很危险了,毕竟一小段也几公斤,高空掉落砸头上几公斤的冰块……

其实,每年都有不少被这些冰柱砸伤的人,

那场面确实血腥,我找了一张稍微不血腥的图片大家看下吧。

有些人就纳闷了,抬头就看到房檐下有冰柱,躲开走就行了了,为啥还被砸呢?

其实也简单,平房的很容易看到,可现在不是都住楼房了么,20多层楼顶的冰柱有时候真看不到。

高空掉落的冰柱有可能砸在空调外机,或者突出的封闭阳台上形成迸溅,

那会飞落到很远的地方去,还是非常危险的,加上高层楼房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平房的话,可以等融化的差不多的打落(比如冰柱融化的都酥了,刚冻好的不行,冻得很结实都和房顶冻一起了,打不动也会损坏房顶),

高曾楼房就比较麻烦了,有时候甚至需要消防人员协助清理。

小时候空气污染少,那冰柱自透亮干净,所以经常砸下来当冰棍吃,嚼的嘎嘣嘎嘣的,

当然,刚冻好的不行,更不能用舌头舔那些珠子,不然……

说到冰柱,老妈总吓唬我说小心冰柱,不然掉下来砸脑袋上就成了冰糖葫芦了,

然后我丢冰糖葫芦这种零食就一直爱不起来……

其实冰糖葫芦还是好吃的,要不……

大家尝尝,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学的专业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的,因此专业和未来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谋生方式,你的专业是你的一项谋生手段。

因此当别人选会计作为谋生手段的时候,是在他既定的能力和资源约束下,会计作为谋生手段,是他比较满意的,而评价一个谋生手段好不好,满不满意的标准当中,并不包括自己兴趣上喜不喜欢这一条。有些人喜欢一个东西并把这个东西作为以后的谋生手段,但喜欢并不是谋生手段成立的必要条件。我可以不喜欢这个东西,但不妨碍我用这个东西赚钱。

当我在比较高的性价比组合下赚到的钱,下了班,拿着钱去做我真正喜欢的东西,去真正按照我自己的意愿从事我喜欢的东西,那才是喜欢该有的样子喜欢不是把它作为自己每天吃饭的谋生方式,每天看客户和老板的脸色行事,你能喜欢的起来吗?


user avatar   jin-wei-r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又去翻了翻其他节目,我觉得亮点还有这个

《东方为什么红》


天不生教员,万古如长夜

啊这主旋律歌曲也选的的这么好?河南台真的用心了。



实话说我并没有看整个春晚,只看了河南共青团和七海悠仁up主搬运的片段。给我的感觉就是河南,中!

《唐宫夜宴》

这个舞蹈给我的感觉像是河南省博物馆里复活的唐俑,弹幕里有人刷像是文物在逃也是很形象了。尤其这一幕,很有那个感觉哈哈哈。建议名字改为《唐朝少女之博物馆奇妙夜》


截取了几个动图

在说悄悄话的宫女


对同伴使用屁屁攻击的宫女


入宫,开始表演的转场很好看


《白衣执甲》

天波府里走出来的保国臣——巾帼英雄穆桂英。就像弹幕说的,不杀安王贼(新冠),不回家门!

第一段豫剧《穆桂英挂帅》

抗疫夫妻双双把家还。

第二段黄梅戏《天仙配》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河南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第三段豫剧《花木兰》

希望女拳师不要再煽动性别对立了,河南台把真正的女权榜样给你列出来了。无论男女都一样,想要获得尊重与独立,只有靠自己努力去争取。

真正的女权是像教员说的那样妇女能顶半边天,像穆桂英,花木兰一样,像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一样,像刘胡兰,申纪兰,张桂梅和抗疫前线的女战士一样。通过为国家,为人民,为妇女解放事业,为山区贫困女学生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获得别人的尊重。


说的有点跑偏,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中华文明体系里,河南是天下之中,华夏之源。说句中原文化是华夏正统没毛病吧,古代中国人都是以中原文化为尊的,一个朝代首先要占据中原才能说自己是正统政权。但是前些年河南人经常被人在互联网抹黑,名声很不好。这本就不正常,细细想来,河南的在国内的境遇犹如中国在国际之境遇,人口众多,从事农业人口占比高,工业门类全而不强,被某些人(西方发达国家)误解抹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什么样,河南就什么样。建国初期东北被称为共和国长子,我认为河南算的上是中国远古长子。

现在河南人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发展。让中原文化回到他历史上应有的地位,让那些谣言不攻自破。又恰如今日之中国,在奋力实现中国民族之复兴。

(额,话说燕赵大地啥时候能支棱起来啊?不说别的,咱梆子戏调门可是不输豫剧啊!咱也整一出漂亮的春晚搞一波文化输出……)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因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即使一个人,他有很多领地,也没办法把它们合并,何况不同领地的继承顺位也是不同的。欧洲这些王室疯狂乱伦,也没统一欧洲。不过查理五世的领地加起来是相当庞大。算血统,欧洲那些王室都是世代联姻的亲戚。


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一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 他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广泛的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疯女)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纳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 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他在1519年战胜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个人帝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弃尼德兰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弃西班牙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弃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

子女:

腓力二世(菲利普二世),他的王位继承人,享年71岁。

玛丽亚(1528-1603),嫁马克西米连二世,享年74岁。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终年38岁。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48年至1550年马克西米利安摄政西班牙,1562年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1562年至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选为匈牙利国王(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曾试图成为波兰国王,但没有成功。

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斐迪南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至1564年在位),母亲安娜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1548年马克西米利安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至1556年在位)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查理五世同时也是马克西米利安父亲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堂兄妹乱伦)

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0年-1598年在位) 。查理五世儿子。1570年马克西米利安将女儿安娜嫁给了腓力二世,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安娜是腓力二世妹妹玛利亚的女儿,生下腓力三世。(甥舅乱伦)

腓力四世,娶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母亲玛丽亚·安娜是腓力四世的亲妹妹)。(甥舅乱伦)


user avatar   yin-shang-h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下其他回答,开始了开始了,大吃性别对立红利的选手们终于找到了终南捷径,开始蜂拥入场。

男权的狂欢?可把我逗笑了。咋什么问题都要被扯到男女对立?提到男权男性狂欢这类词汇的回答我看了一下,多数就是扯两句这个事,然后开始天马行空的扯男性猥亵强暴女性的必然性,男性原罪论,男性阴谋论,和这个事件几乎没得实质关系。反正干掉就事论事,就是顾左右而言他,现编。该群体已经找到了一个基准点来撬门,反正都是男人的问题,男权的错。wtf!这事儿最后都能拿来攻击男性,是在下输了,是在下见识浅薄,毕竟我是屏蔽了X爵的男人,对线经验没有。

一直坚持只用学姐学弟来描述当事人,院校之类的都没有带,因为我一直认为这首先是一个不懂法的事件,有罪推定,个人执法,发起网暴,结果遭到反噬,应该引起深思的是校园普法教育的必要性。

同时我一再强调女孩子遇到这种事,完全拥有站出来和嫌疑人对线的权力,向群众寻求帮助更是合理的补充,向警察叔叔求救是必须的流程。女性已经开始意识到勇敢面对侵害,不因为忍让而放纵犯罪嫌疑人,我个人一直赞成这种意识的提升是社会的进步。

同时的同时,希望女孩子们能勇敢反抗侵害但不要学某些人疯狂输出,一切应该交给公权力来执行。多余的额外操作有时候会得不偿失,到时候有理变无理。

我一直关注的点都是程序正义,却总是看到有些回答不断的强调性别区分的重要性。。。这口饭真的那么香以至于可以不顾事实颠倒是非?

在我看来,这是大吃性别对立红利的选手们的狂欢。写着写着,我感到了醍醐灌顶的力量。突然就不再奇怪学姐为何业务能力超纲,流程有那么多损人不利己且违法的盘外招了,这不就是必备技能么?

原回答:

一个不同角度。

上海和哔哩哔哩合作的这个派出所故事,这字幕每一集都有。

很巧的是,该剧开局没多久,里面就有一个地铁摸人屁股的事情,最后该嫌疑人被刑拘。

看看人家姑娘是怎么处理。再来看看这个学姐怎么处理的。(补充: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实中的女性,多数也并没有某些平台上那么疯狂无序。)

没有人会禁止女性主张正当合法的权益,但多余的盘外招造成的反噬,那就只有两个字:活该。

流程上,拉住嫌疑人,大声呼救引起关注,然后报警,这都没问题。

但是谁给她的权力扣人家身份信息发布隐私?还没确凿证据甚至没看过监控就一口咬定自己脑补的案发经过?并以自觉风趣幽默的口吻直接写定罪申明的?

谁?到底是谁?

至于后续道歉的那个操作,就更奇特了。我要推给学弟一句歌词让他多唱唱: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最后再老生常谈的废话三句。

男孩子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男孩子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男孩子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user avatar   song-yun-40-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下其他回答,开始了开始了,大吃性别对立红利的选手们终于找到了终南捷径,开始蜂拥入场。

男权的狂欢?可把我逗笑了。咋什么问题都要被扯到男女对立?提到男权男性狂欢这类词汇的回答我看了一下,多数就是扯两句这个事,然后开始天马行空的扯男性猥亵强暴女性的必然性,男性原罪论,男性阴谋论,和这个事件几乎没得实质关系。反正干掉就事论事,就是顾左右而言他,现编。该群体已经找到了一个基准点来撬门,反正都是男人的问题,男权的错。wtf!这事儿最后都能拿来攻击男性,是在下输了,是在下见识浅薄,毕竟我是屏蔽了X爵的男人,对线经验没有。

一直坚持只用学姐学弟来描述当事人,院校之类的都没有带,因为我一直认为这首先是一个不懂法的事件,有罪推定,个人执法,发起网暴,结果遭到反噬,应该引起深思的是校园普法教育的必要性。

同时我一再强调女孩子遇到这种事,完全拥有站出来和嫌疑人对线的权力,向群众寻求帮助更是合理的补充,向警察叔叔求救是必须的流程。女性已经开始意识到勇敢面对侵害,不因为忍让而放纵犯罪嫌疑人,我个人一直赞成这种意识的提升是社会的进步。

同时的同时,希望女孩子们能勇敢反抗侵害但不要学某些人疯狂输出,一切应该交给公权力来执行。多余的额外操作有时候会得不偿失,到时候有理变无理。

我一直关注的点都是程序正义,却总是看到有些回答不断的强调性别区分的重要性。。。这口饭真的那么香以至于可以不顾事实颠倒是非?

在我看来,这是大吃性别对立红利的选手们的狂欢。写着写着,我感到了醍醐灌顶的力量。突然就不再奇怪学姐为何业务能力超纲,流程有那么多损人不利己且违法的盘外招了,这不就是必备技能么?

原回答:

一个不同角度。

上海和哔哩哔哩合作的这个派出所故事,这字幕每一集都有。

很巧的是,该剧开局没多久,里面就有一个地铁摸人屁股的事情,最后该嫌疑人被刑拘。

看看人家姑娘是怎么处理。再来看看这个学姐怎么处理的。(补充: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实中的女性,多数也并没有某些平台上那么疯狂无序。)

没有人会禁止女性主张正当合法的权益,但多余的盘外招造成的反噬,那就只有两个字:活该。

流程上,拉住嫌疑人,大声呼救引起关注,然后报警,这都没问题。

但是谁给她的权力扣人家身份信息发布隐私?还没确凿证据甚至没看过监控就一口咬定自己脑补的案发经过?并以自觉风趣幽默的口吻直接写定罪申明的?

谁?到底是谁?

至于后续道歉的那个操作,就更奇特了。我要推给学弟一句歌词让他多唱唱: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最后再老生常谈的废话三句。

男孩子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男孩子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男孩子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user avatar   hong-feng-kai-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monster girl island


user avatar   shi-zai-shi-qu-bu-chu-ming-zi-la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哦?毛熊和鹰酱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愿望要成真了?

加油。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山东理工大学深夜回应,称将努力帮被人顶替女生实现重新入学愿望? 
  在日本念大学除了拿个证还能干啥? 
  机械土水几年前好像还很火,为什么现在也算劝退专业了? 
  疫情下的大学生失去了什么? 
  大一新生入学带电脑好些还是不带电脑好? 
  大学快毕业了不喜欢原来的专业怎么办? 
  如何看待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热得在行政楼门前打地铺,学校迅速开放纳凉点的处理办法?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水深么?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嘴也不会撇,学这些智慧也犹如邯郸学步学不好,怎么办? 
  有哪些“幸亏没去上课”的经历? 

前一个讨论
深圳将对未成年人全面禁酒,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精饮料,碳酸饮料须标健康损害提示标识,你支持吗?
下一个讨论
火车上有哪些不合理的设计,感觉不舒服或者加以改进的?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