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社区团购会夺走卖菜商贩生计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jl-63-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个题外事。前两天坐滴滴,师傅吐槽,说滴滴垄断市场后不再给补贴,杀熟,压榨司机。而且专注卖车,利用平台控制数据的优势,减少双证齐全司机的派单量,派单倾斜给新司机,诱导他们“上车”。司机不想开了,还不好转让,因为平台要收1.5万元的转让费。司机如果不参加公司的特惠,他就不给你派单。可特惠单司机跑个30多公里的活,才收四十多块钱,但乘客却向平台支付了60多块钱,钱都让平台赚走了。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对这些先进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刮目相看!!!

听了之后,我突然对互联网大数据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之前我更多看到互联网大数据的好处,但现在突然有些醒悟,大数据时代的垄断更可怕!!!

所以一定要严厉打击那些通过倾销消灭竞争者的巨兽,警惕垄断,否则有一天他们会控制我们的生活。另外,中国需要对数据的使用进行立法,限制头部公司对数据的滥用,尊重个人隐私,促进数据的公平使用!

今后,我决定多坐普通的出租车,因为他们辛苦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招手即停的出行模式。同时,滴滴如果再给我从很远的地方派单,我坚决取消,让他觉得我是个不好伺候的客户!

————————————————————————

其实写这些,不是为了反对谁,相反我是大数据革命的忠实拥趸,我现在也在努力使用大数据改变我所在的行业。但我们要反对垄断,因为再好的企业或者行业,一旦形成垄断地位,对消费者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曾经的出租车也如此,但有了竞争,感觉比以前可爱多了!

所以,保护竞争就是保护我们消费者自己。————————————————————————

刚发现,系统可以自动折叠一些评论么?

有评论说出租车的诸多不好,我想大多人都感受过,其实今天的问题也不是针对网约车和出租车的。

大家都还记得出租车的前世今生么?

九十年代城市里刚有小黄面的时大家的新奇和喜悦,那时候大家都没有私家车,它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欢乐。

再后来,拒载,绕路,换假钱,各种不良形象充斥媒体,出租车的形象变了。但我觉得很好理解,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决定他的从业群体并不能达到飞行员和空姐的服务标准,逐利让很多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从业人员想尽办法赚快钱!

今天,当网约车逐渐站稳脚跟后,激烈竞争下出租车慢慢淡出了公众关注的视野。可限号时,刮风下雨时,他们依然默默的为我们提供服务。

其实,出租车和网约车都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是在垄断后,会无限的放大营业者的恶,在充分竞争时,能充分展现从业者的善和优质的服务!

希望社区团购或者其他的新兴竞争者能够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通过科技进步,而非倾销和垄断,让消费者和从业者共赢!

————————————————————————

看了很多评论,声明一下:

每个人考虑问题的思路不同,其实说滴滴和出租车的目的只是想说明大数据时代对数据信息的垄断很可怕,让消费者和从业者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所以警惕垄断,政府打击倾销,维护公平合理的竞争,让屠龙少年永远不变成恶龙,这才是我们面对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需要做的事情。

至于之前出租车垄断时代出现的问题,其实在其它垄断者身上都能看到。反对垄断,而不是反对某一个行业或者群体,才是我们探讨问题的目的。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 效率与公平 的问题。

如果静态地看市场容量的问题,显然,社区团购多卖一份菜,商贩就少卖一份菜。

尤其,平台在货源和渠道的控制上,将来很容易形成向上打压生产者、向下欺压消费者的局面。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国家的生鲜市场是不是真的饱和了?

市场空间还有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现有的生鲜(包括蔬菜水果肉鱼禽等)分配和销售是不是最优化的?

以我个人为例,我们小时候很少吃水果,肉类也不多;现在日常的水果肉类不成问题了。但是对那些比较优质的水果,还是有敬而远之的,自己安慰“营养成分和普通的差不多”。

但我父母生活在小县城,过年回家,明显看到水果的质量和种类与大城市比,还是差很远的。而且销量看起来也不旺盛。只有本地产的水果质量好、又便宜。

而无独有偶,我们老家有出去在大城市做水果蔬菜小生意的,赚得不亦乐乎。

我们小区楼下卖水果蔬菜的小店生意普遍也不错,基本都是外地人租了门面在经营的。

所以,这里大家不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对当前自己消费的水果蔬菜,是不是很满意?

个人的感觉,生鲜这一块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平常在快递那里买团购的,就明显比超市和小商贩那里要物美价廉得多。这种散户的团购,未尝不可。

至于大型资本和网购平台插手进来,这个倒是要警惕的。

不过,当前提高效率,让人们享用到更多、更好的生鲜产品,应该是更有意义的。也有利于让生鲜产品更顺畅地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手中。

至于将来出现公平的问题,造成小商小贩没有出路的问题,到时候从抓垄断、抓渠道上也可以加以控制。

防范平台出现像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美团类似的那种垄断,十分有必要。一方面压榨司机,一方面欺骗消费者,这种经验教训不能再容忍出现的。绝不能在关系到人民生计和食物保障的方面,被资本控制。

目前我们国家的蔬菜水果不论在种类丰富、价格、产销量等方面都不逊于发达国家。就是因为我们的分销系统还远没有达到西方那种垄断程度。这一点我以前就讨论过。我国的生鲜食品消费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将来资本大量进入这个领域,以后会怎么样,是更好,还是更差(日韩那样量少,或欧美那样没有多样性),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个人有期待,但感觉不乐观。这就是我一直说殊途同归的原因。最终我们可能还是会要么变成日本那样,要么欧美那样。


总之,效率与公平是社会治理中永恒的问题。


user avatar   cao-hao-pe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聊聊这些社区团购最终想实现的吧。

首先要说的是,这些平台的背后资本是绝对没有看上社区团购表面利润的,因为这些利润太薄,而且吃力不讨好,毕竟咱国家对物价的重视程度大家是有目共睹,这点钱没大家想的那么好赚。

社区团购真正想要的则是背后的整合和迭代。

而这种整合的模式则有很多,我就简单说说我能遇见的吧。

1.社区团购是可以整合商家的。

就像电商平台出现之后大电商平台对各种厂商强行迫使的整合一般,社区团购首先是可以把这一块的利润给拿到手的。

2.社区团购不赚钱,但可以导流给赚钱的生意。

就像大家了解到的百度、头条系一般,这些搜索和内容平台本身是不值几个钱的,但他们可以做的就是去引导流量往他们想要的地方去引。

社团团购不赚钱,但社区团购背后所涉及到用户是很赚钱的,就像很多夜店打着不收女性钱旗号一般,大家可以想想如果京东系真正赢得了这场战争那么他们会不给他们的京东健康导流嘛?

卖菜不赚钱,但卖药可不是。

3.社会团购拥有吃掉整个产业链利润的潜力。

但这是比较初级的,大家可以再想想如果这些最终胜出的资本拿到了整个区域居民的购物熟悉跟购物习惯之后会不会再根据用户画像导入到相关电商产品呢,而他们拿到这些数据之后会干什么呢?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前些日子医保集采把医疗集采利润打没了的那个新闻,如果咱把社区买菜消费的整体定价权交给了平台,平台会如何做呢?

大家真不用觉得平台会像集采那样直接打没利润,平台不傻,平台第一步要做的肯定是先拿着这些数据去找那些卖菜的博弈多吃点中间价,但这不肯定完。

就像所有平台都像朝着最后垄断一般。

当平台不再满足于中介利润的时候,平台就会自己自己下场了,就像是小米现在所搞的贴牌一般,平台会先搞贴牌,后搞直营,把这些利润一层层蚕食下去,当然这个过程中平台是一定不会承担代价的。

美团外包快递员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而在这个过程中平台也是绝对会把所有人员给外包出去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夺走生计不一定,但看巨头心情。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何要给巨头这个机会?


user avatar   gu-yue-52-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的,不仅仅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还会夺走水果店,小超市,便利店的生计,就连60多岁的阿婆们的生计也被无情夺走了!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社区团购跟各方的利益关系,各方对社区团购的态度。

01、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与之前网约车大战,外卖大战不一样的是,这次社区团购,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老百姓们对巨头们的套路已经看透了,更多的不是担心自己买菜是否便宜而是担心未来市场垄断后会不会像今日的外卖、打车一样,每一年的价格都在悄悄上涨,拥有话语权的只剩平台,消费者、中小商家们都成为了鱼肉。


不仅仅是普通百姓们担忧巨头的垄断,管理层更是忧虑社区团购是否会与民争利,是否会涉及民生问题。


12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参加2020年金融科技节上发表了讲话,郭主席说:“大型科技公司利用数据垄断优势,阻碍公平竞争,获取超额利益。”


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务实农业基础,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其中这句话“强化反垄断调查,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个提议,成为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而且旗帜鲜明,很直白,一针见血。


会议最后强调:一定要在执法办案上下功夫。


意味着新的《反垄断法案》会尽快出台,互联网巨头们晚上真要睡不着了。


02、别惦记着几捆白菜


与其同时,人民日报也出手了。


12月11日晚间,人民日报正式发文评论近日火爆的社区团购,劝诫互联网巨头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不要痴迷于急功近利、不热衷于短期变现;在科技创新上要有更多担当、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为;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


“各大互联网巨头企业利用海量数据,先进算法和雄厚资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区的生鲜团购。近年来,美国接连在芯片领域制裁中国企业,互联网巨头们拥有雄厚的财力,大量的数据资源、领先的数字技术,应该推进起科技创新的责任……”


人民日报的批评很犀利,巨头们先玩补贴后垄断,控制着线上流量和话语权,形成垄断后逐步提高价格,最后买单的是却是全民百姓。


这样的信息流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对民生各个环节并没有产生创新的模式,也没有诞生全新的组织方案,只是在传统的生意上取消了二三级经销商,却让平台成为了最大的经销商,差价被平台吞噬了。


有钱没有错,有钱还整天想着掏光老百姓口袋里的几块钱,成天和老百姓抢饭碗,那就是太没出息了!

03、只想着搞钱


我们的互联网巨头们,是财力最雄厚的大企业,可是他们却正在琢磨怎么从菜农、果农手里抢走最后一枚银子,六十多岁的阿婆们,每天辛苦种菜,天微亮就拿到菜市场,蹲在地上,只为了一天十几块钱的收入,她们除了会种菜卖菜之外,啥都不会。


有网友们说道:“国外的大公司没钱?苹果没钱?微软没钱?亚马逊没钱?他们做贷款业务了吗?他们去抢菜饭们生意了吗?”


马斯克没钱穷尽家产都在搞电动汽车特斯拉和SpaceX,从猎鹰9号到超级高铁,到太阳城,而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手握大把资金,不去想着如何赚国外老百姓的钱,却整天盯着国内老百姓口袋里的几块钱,想着如何贷款给年轻人


最近有个大学出了一份报告:我国月收入2000元以下有9.64亿元,月收入1000元以下有6亿人。而那些在街头摆摊卖菜的人,就是这6亿人中的绝大多数。


我是个餐饮人,也是一个爱逛菜市场的人,经常看到一些老头老太太们,蹲在地上摆摊卖菜,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


我有个65岁的大娘,每天早上清晨五点半起来,走半个小时,到达菜市场,那时天还未亮,就是为了抢占一个摊位。

冬天的早上尤其寒冷,我不知道他们能赚多少钱,但是一块钱一把的蔬菜,哪怕全卖了,想必也不超过50元。


而这些人均薪资4万元的互联网公司们,这些日收入过亿的互联网巨头们,为什么连这钱都要去赚?


虽然说那些五六十岁的人,正在被移动互联网时代抛弃,可是他们不靠偷,不靠抢,每天辛勤种菜,靠着劳动光荣的活着。


他们有错吗?他们又做错了什么?


我不敢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


那些老头老太太们,在寒冷的清晨早上,打着手电筒摘菜,冰冷的溪水冲洗着带泥的蔬菜,天未亮,便挑着沉甸甸的蔬菜,进城摆摊,突然发现无人问津,原来大家都在网上买菜,一天一颗蔬菜都没卖出去。

这个画面想想都让人心酸。


10年海底捞工作经验,红餐网、餐饮老板内参等多家餐饮媒体特邀作家,想要了解更多餐饮资讯,想要看更多的有趣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餐饮新纪元!

user avatar   long-yu-42-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认为不会,毕竟没有疫情的情况下我还是想出去买菜。菜米油盐酱醋茶肉这些东西最好是亲自去买。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学的专业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的,因此专业和未来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谋生方式,你的专业是你的一项谋生手段。

因此当别人选会计作为谋生手段的时候,是在他既定的能力和资源约束下,会计作为谋生手段,是他比较满意的,而评价一个谋生手段好不好,满不满意的标准当中,并不包括自己兴趣上喜不喜欢这一条。有些人喜欢一个东西并把这个东西作为以后的谋生手段,但喜欢并不是谋生手段成立的必要条件。我可以不喜欢这个东西,但不妨碍我用这个东西赚钱。

当我在比较高的性价比组合下赚到的钱,下了班,拿着钱去做我真正喜欢的东西,去真正按照我自己的意愿从事我喜欢的东西,那才是喜欢该有的样子喜欢不是把它作为自己每天吃饭的谋生方式,每天看客户和老板的脸色行事,你能喜欢的起来吗?


user avatar   chen-nian-da-z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又去翻了翻其他节目,我觉得亮点还有这个

《东方为什么红》


天不生教员,万古如长夜

啊这主旋律歌曲也选的的这么好?河南台真的用心了。



实话说我并没有看整个春晚,只看了河南共青团和七海悠仁up主搬运的片段。给我的感觉就是河南,中!

《唐宫夜宴》

这个舞蹈给我的感觉像是河南省博物馆里复活的唐俑,弹幕里有人刷像是文物在逃也是很形象了。尤其这一幕,很有那个感觉哈哈哈。建议名字改为《唐朝少女之博物馆奇妙夜》


截取了几个动图

在说悄悄话的宫女


对同伴使用屁屁攻击的宫女


入宫,开始表演的转场很好看


《白衣执甲》

天波府里走出来的保国臣——巾帼英雄穆桂英。就像弹幕说的,不杀安王贼(新冠),不回家门!

第一段豫剧《穆桂英挂帅》

抗疫夫妻双双把家还。

第二段黄梅戏《天仙配》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河南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第三段豫剧《花木兰》

希望女拳师不要再煽动性别对立了,河南台把真正的女权榜样给你列出来了。无论男女都一样,想要获得尊重与独立,只有靠自己努力去争取。

真正的女权是像教员说的那样妇女能顶半边天,像穆桂英,花木兰一样,像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一样,像刘胡兰,申纪兰,张桂梅和抗疫前线的女战士一样。通过为国家,为人民,为妇女解放事业,为山区贫困女学生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获得别人的尊重。


说的有点跑偏,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中华文明体系里,河南是天下之中,华夏之源。说句中原文化是华夏正统没毛病吧,古代中国人都是以中原文化为尊的,一个朝代首先要占据中原才能说自己是正统政权。但是前些年河南人经常被人在互联网抹黑,名声很不好。这本就不正常,细细想来,河南的在国内的境遇犹如中国在国际之境遇,人口众多,从事农业人口占比高,工业门类全而不强,被某些人(西方发达国家)误解抹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什么样,河南就什么样。建国初期东北被称为共和国长子,我认为河南算的上是中国远古长子。

现在河南人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发展。让中原文化回到他历史上应有的地位,让那些谣言不攻自破。又恰如今日之中国,在奋力实现中国民族之复兴。

(额,话说燕赵大地啥时候能支棱起来啊?不说别的,咱梆子戏调门可是不输豫剧啊!咱也整一出漂亮的春晚搞一波文化输出……)


user avatar   wang-xiao-ba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商场运营方的本质是物业公司,

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流过来,接着招商,目的是收取租金,然后涨租金。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来福士想要吸引的大批顾客群体,他们是不是在意棒棒入内。

如果他们其实希望棒棒不入内,那么来福士不过是个手套防火墙而已,抵挡了来自网络和外界的骂名。

如果他们反对禁止棒棒不入内,那么就算没有这个报道一段时间后来福士自己也会被用脚投票的顾客教做人。

商场是否以为棒棒影响了形象不重要,最终用户怎么想的才重要,想想谁掏钱?



所以,到底是顾客有这样的需求而商场才这么去干?还是商场自以为是的猜测了顾客的需求呢?这只有顾客自己知道了。



user avatar   huang-yang1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汉族/华夏族自古以来就是伐山破庙,屠神灭佛的民族,砸个佛像而已,还重罪?我不给他定罪就不错了!




  

相关话题

  社区团购会夺走卖菜商贩生计吗? 
  为什么宅男喜欢标榜“我就是垃圾”? 
  美团会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吗? 
  一个人旅行比一个人宅家有意思多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宅家? 
  社区团购会夺走卖菜商贩生计吗? 
  C2C、O2O、B2B、B2C 的区别在哪里? 
  关于家政 App 「阿姨帮」有何想法? 
  为什么很多人明明有机会见见外面的世界,却一直宅在一个地方? 
  如何把o2o模式运营到蔬果类的农产品上? 
  有一个死胖宅哥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如果中国现在有清朝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会怎样呢?更好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贵州新郎接亲被逼喝白酒当场摔花走人”?





© 2024-06-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