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19 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 2000 年以来最低,总和生育率破警戒线,持续低出生率会带来哪些影响? 第2页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一个真空中的球形国家人均寿命100岁,以60岁为老龄化标准,当这个国家人口稳下来之后,老龄化率就是40%。

如果它的人均寿命是40的话,那它永远都不会老龄化。

所以解决老龄化最好的办法是强制安乐死,次优选择是强制执行不那么安乐的死法。

最烂的选择当然是鼓励生育

你今天为了廉价劳动力、消费市场而多生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是向马尔萨斯银行借的高利贷,60年后是要还的。

这么多年来,中国向马尔萨斯银行借了起码6亿人的高利贷,然后把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挥霍在了各种各样的内卷行为里,如果说20年前的血汗工厂还勉强称得上是为了原始积累 ,那如今的“不干就滚外面有的是人想干”,就好比用高利贷的钱买了一堆既不能吃也不能用的奢侈品。

而今还债之期不远,也多亏中国多少投资了一些产业,还有点家底,这6亿高利贷勉勉强强还能对付的上,等到尼日利亚、尼日尔、埃及他们还债的时候,是要死很多人的。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分配问题。


出自《勾践灭吴》: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

(禁止老少配,增加生育概率)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强制适婚年龄成婚)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要分娩的,公家派医生来接生,增加存活概率)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生男的,奖两壶酒一只狗;生女的,奖两壶酒一头猪。生女的比生男的要奖得多,因为女性有生育能力)

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生二胎,公家出粮食;生三胎,公家再配个奶妈,降低哺乳压力)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嫡长子死了,免三年赋税徭役,帮助家庭恢复)

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庶子死了,免三月赋税徭役。但丧葬态度要和嫡子一致,以示人命珍贵)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单亲、大病、贫困的家庭,国家承担抚养任务)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有学问的,住大house穿supreme切牛排,专心搞研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过来投奔的,钓鱼台国宾馆招待,勾践送你一船的米和肉)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流浪儿童,都管吃管喝,都要问名字。估计是能找回父母的找,找不到的国家养)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勾践只吃自己种的粮食,只穿夫人织的衣服。身土合一,统治阶层必须消费本国产品,拉动本国经济)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减税降费,鼓励家庭储蓄)


上文不少政策,我们今天肯定是不能做的,但我们要领悟勾践的文件精神:

你们不愿意生,那国家来承担生育成本的大头,国家来营造鼓励生育的社会生活成本。

说到底,国家大力调节分配。

这逻辑对我们已经高度工业化与金融化的现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货币的价值来源于国家的信用,而这个信用其实就是外界对国家未来的预期。

一个垂垂老矣、年轻人日益稀缺的国家,能有什么未来预期?

别拿日本说事啊,我们没有美帝这个爹罩着。而且现在我们是美帝正式的战略对手,想认爹也晚了。

其他国家处于美帝核心的周围,可以通过转嫁现代化与与金融化的代价来缓解老龄化社会的矛盾,感觉是一种“小阵痛”。

美帝纸面人口是3.3亿。但是美帝如果愿意,她可以是个4亿、6亿、10亿人口的国家,因为在她的全球霸权下,全世界的优质人口都可以是她的潜在国民,她的老龄化代价也能轻松转移出去。

我们能转给谁?每少一个年轻人,都是国有军事、科研、治理等体系的一点点萎缩。在中美对峙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唯一的盟友就是中国人民。


再说得难听点。

国家存续是最根本的债权,有活力的人口结构是最真实的发债依据。

咱不求中国人口20亿30亿,那大概真的突破了国土承载能力。但是生育率维持在替代线的基准上,还是要的吧?

工业化与科技进步可以提升单个人的附加值。但在没有代差的前提下,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科研基数,永远都是数量理念优于质量理念。

人口是基数,其他那些都是系数。

5000万一套的房子确实很炫目。但你光盯着住房、医疗、教育的市场化收益数字,最后谁来买呢?

虚拟账户和自动量化交易系统吗?

硅基生物万岁咯?


user avatar   wang-jun-yi-73-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的年轻人,其实多多少少都明白了,社会财富分配体系的畸形。

我炒房赚了200万,那就有一个人多背了两百万的房贷。房子还是那个房子,并不会因为涨了两百万就多一个卧室出来,居住价值是不变的。

变的是什么?变的是有一个人乃至他背后的六个钱包等等一圈社会关系,都背上了30年的还贷压力。这个压力再渗透到社会上去,就形成一种畸形的风气。

还记得这两年大公司压榨工人的新闻吗?要我说疫情真的把这些资本家给救了,去年讨伐资本家,996的声浪已经滔天了。突然来了个疫情,把这些注意力都转移了。

为什么会声浪滔天,就和为什么会有畸形风气是一样的,所有事情都在无形中联系起来。

金融业搞一个拍批2批暴雷,就有无数韭菜遭殃,钱不是凭空而来的,我们又不是特朗普印钱。金融业巧舌如簧,财富就被卷走了。网络上的营销号发发财富密码,韭菜就把饭钱捐贡了。

有没有想过这些事情之后呢?

有些人成天后浪后浪,多关心一下后韭吧。后来那些韭菜都怎么样了?

中国有几亿人月薪不足1000呢?别说买房子了,高铁都不敢坐。卖命赚来的钱,一下没了,这压力谁来扛?

你以为是穷人自己扛,其实是整个社会都要扛——除了那些先富和前浪后浪。而社会其实是由海底的这些被挤压的海水组成的。

你站在金字塔顶端,踩着下面的人问他们为什么佛系,丧系,为什么不生孩子不结婚?

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就算是圈养的猪,也没奶水下崽了哇。这么简单的道理。

要不了多久,生育就会跌破1000万。

我记得日本喊老龄化喊了十年了,韩国今年好像只有几万来着?

只要资本还在剥削,只要房价还这么高,那都是一样的规律。

当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是吗?

如果你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请你明白

不要让资本挤压你,你要去挤压资本家。不要相信什么先富,后浪,他们绝少绝少数会帮你,绝大多数都是贪得无厌的。

无产阶级要关心政治,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要表达和斗争才能形成风气,才能改变影响社会,不要随波逐流。

社会是畸形的,你不要畸形。


user avatar   wuchangsu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出生率降低这个话题在知乎上都翻来覆去讨论过很多遍了。可以说在民间,这个问题已经是很多人的基础共识了。在讨论关于房价,就业等等很多相关问题的时候,这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

这次民政部部长发文,大概说明在顶层,也已经确实将此当作一个重要事实依据来看待了——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个问题在官方的口径里都是很暧昧模糊的。在比较暧昧的态度下,关于人口政策的变化也是小步推进的,双独二孩,全面二胎等等都是渐进式的政策演变。

事实证明,原先那种小火慢烹的节奏,对于扭转人口生育率下降的趋势毫无作用——甚至有很多人都觉得现在这个统计数据其实也是有水分的,2019年实际新生儿数量在1200万以下。当然这一点我没法求证,因此还是以官方的1465万为准。

第七次人口普查后,会出一版更有信度的人口报告。到时再看人口数据会有什么变化吧。


生育率过低,造成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对社会来说当然是个大不幸。

往小了说,养老问题是当前我国人口问题最紧迫的一只灰犀牛,有好几个省已经没有养老金结余了,需要靠中央调度进行转移支付来弥补养老金的亏空;往大了说,人口结构严重失衡造成的经济结构变化有可能会超过我们所有人的预期,日本的老龄化就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而我们的底子还不如当年的日本,老龄化的情况却可能更加严重。到时候我们能顶得住么?

最近正在热议的延迟退休,就是这种人口问题下的产物——当然,当我们看到大量的应届毕业生们挤破头找工作而不得的时候也能明白,这更多还是为了缓解养老金的压力,而非为了解决人口问题。甚至这种政策进一步压缩了年轻人的就业空间,导致年轻人更不敢生孩子,反而会愈加加重人口失衡的情况。然而养老金已经火烧眉毛了,也只能选择且顾当下了。

当开始讨论各种APP的适老化问题,当城市规划开始有意识地为养老项目准备土地,当偏远地区的很多小学中学因为找不到学生而倒闭或合并,当一些村庄只留下老人留守进而最终消失,当小区里的唢呐声响得越来越频繁,我们就该明白,事情真得在起变化了。

未来这种人口结构失衡的影响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显性化。


我认知到的范围内,国家层面上这个问题真的无解。

人口问题从来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家开始正视人口问题,或许会下大力气去解决;但是国家机器不是万能的,我不相信它能解决得了。整体上的社会环境不改变,人口发展趋势已是积重难返,不可能变得了。这真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逼迫现在的年轻人多生,估计能把很多年轻人逼死,国家也没有那么多钱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引进外来移民,数量和素质不可兼得,种族矛盾也能将社会翻天;

生产力爆炸?过去的人口问题,似乎都通过生产力的爆炸增长解决了。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似乎还只是空中楼阁,先不说有没有的问题,就算真有,我们能坚持到这一天吗?

战争消灭人口?反人类,而且在现代这个条件下,我们已经没法预测战争到底会造成多么恐怖的后果了。


从个人而言,我也不打算要孩子。我是造成国家人口问题的帮凶,然而我并不打算改变我的态度。

我相信抱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在客观上,现在可称为年轻人的这一批人,并不是新中国成立后生存压力最大的一批;但是在主观上,我们可能是被剥夺感最强的一批。

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林林总总,告诉我们这世界本可以变成什么样子。但是它终究没有变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而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不要孩子是我们在现实压力下理性的选择,也是面对这种被剥夺感的感性的反抗。

我们能做的,也仅仅如此罢了。


user avatar   chen-lan-xiang-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经看过一个西藏农奴时代的纪录片,里面介绍了一个大庄园,叫帕劳庄园,鼎盛时期里面有一千多农奴,当然,这些农奴全都归庄园主所有。

除了农奴之外,庄园主拥有所有的土地,以及牛羊等所有财产,也就是说全都生产资料全都归庄园主所有。

那些农奴终日劳作,但是所有的劳动成果全部归庄园主拥有,他们能获得的只有一口饿不死的口粮。

庄园主对他们的要求跟牲畜的要求别无二致,活着,能干活就行。当时一个农奴的命价是一根草绳,而贵族的命价是与体重相同的黄金。

当时西藏95%的生产资料归奴隶主和贵族拥有,他们一生下来就可以拥有这一切,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只需要坐享其成,便可以锦衣玉食。

反过来,农奴也一样,是世袭的,农奴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农奴,世世代代都是农奴。

农奴的孩子从七八岁就要开始劳动,一旦奴隶主不满,就可以随意打骂,甚至会被变卖处死,也就是说农奴没有任何自由,奴隶主可以决定他的一切。

那个纪录片里面有个老奶奶,据她回忆她十三岁之前跟阿爸阿妈一起劳动,十三岁那年奴隶主把她卖到了另一个庄园,从此她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临走时阿妈把她身上一件破皮褂脱下来穿到了她身上,那是她所有的财物。

不仅如此,他们一生还要不断被剥削,农奴的孩子一出生就要交人头税——三块银元,下图就是农奴抱着刚出生的孩子去给奴隶主交人头税。

不仅仅是人头税,农奴一生有二十多种名目繁多的税等着他们,甚至到死亡的时候还得交税。

没钱交税奴隶主会给你提供高利贷,就如同现在你买不起房有人会给你提供房贷一样,而一旦背上高利贷,可能一辈子都还不清。

一百多年过去后,这个庄园的生产力没有任何发展不说,奴隶的人数都大大下降了,只有六百多人了。

为什么呢?

因为农奴哪怕再愚昧也知道自己的孩子生生世世都是农奴,生下来就要被奴隶主剥削,再努力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不仅人口锐减,生产力都极端低下,整个社会都死气沉沉,因为奴隶主不用努力,农奴努力也没用。

不仅仅帕劳庄园如此,整个西藏都如此。

好在后来,西藏解放,推翻了农奴制,广大农奴翻身做主人,西藏人口大幅度增加。

西藏全区人口由1952年底的11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00.22万人,58年西藏人口共增加185万,增长了161.06%,平均每年增加3.19万人,年均增长率1.67%,这一增长速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任何时期所没有的;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五普”)相比,十年时间全区共增加38.58万人,年均增长率1.3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82个百分点。事实证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促进西藏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以上数据以及结论摘自史云峰发表于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西藏人口发展变迁与特征》。

以史为鉴。

更新:

果真有人说我三观扭曲,ememem,我看的这个纪录片可是CCTV拍的,而且引用的论文也有官方加持,说我三观扭曲,那你岂不是说**三观扭曲?

算了算了,不做诛心之论,其实有的人就是语文水平依旧停留在小学水平,看文章必须有人总结中心思想,我这回答的中心思想是优越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可以提高人口出生率,而其他制度,比如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制度等会加剧生产资料分配的不公平性,从而使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底层人口丧失阶级跃迁希望,甚至生育欲望低迷。低欲望社会从此诞生,年轻人反正买不起房,结不起婚,不如躺平做一条咸鱼,佛系青年比起社畜,起码获得了轻松。

这条路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了,只可惜,还有很多国家争先恐后地想走这条道路。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在这点上,古今中外的人出奇地一致。


user avatar   wei-feng-83-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无解!主要是优生优育的观念深入人心了,这也不是坏事!~


人口数量真没啥经济意义!


user avatar   yu-hua-xia-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期错过了殖民掠夺,后期在分蛋糕战争中站错了队


user avatar   reseted15519551157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道理来说,早减晚增本身是没啥毛病的,毕竟只是个选项,丰俭由人。

大家怕的是某些人通过这些选项,再加点私货。而且这个说法和推迟退休一起出来,由不得大家多想。

按照目前的舆论情况,如果你敢允许早退减拿,估计只要不在体制内的人就统统早退了,反正也没啥规定领了社保就不能接着打工,对吧?甚至还可以把原来交给社保的那块放自己口袋。

所以,让你早退减拿是不可能的,忽悠大家晚退多拿的可能性比较大。


user avatar   hyi-tang-qi-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道理来说,早减晚增本身是没啥毛病的,毕竟只是个选项,丰俭由人。

大家怕的是某些人通过这些选项,再加点私货。而且这个说法和推迟退休一起出来,由不得大家多想。

按照目前的舆论情况,如果你敢允许早退减拿,估计只要不在体制内的人就统统早退了,反正也没啥规定领了社保就不能接着打工,对吧?甚至还可以把原来交给社保的那块放自己口袋。

所以,让你早退减拿是不可能的,忽悠大家晚退多拿的可能性比较大。


user avatar   xu-meng-meng-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道理来说,早减晚增本身是没啥毛病的,毕竟只是个选项,丰俭由人。

大家怕的是某些人通过这些选项,再加点私货。而且这个说法和推迟退休一起出来,由不得大家多想。

按照目前的舆论情况,如果你敢允许早退减拿,估计只要不在体制内的人就统统早退了,反正也没啥规定领了社保就不能接着打工,对吧?甚至还可以把原来交给社保的那块放自己口袋。

所以,让你早退减拿是不可能的,忽悠大家晚退多拿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报告显示四川打工人平均 7 点 50 起床,最能熬夜的城市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你一般几点起床? 
  为什么近年民谣特别火? 
  请问这一科幻小说内容在现实中是否存在真实性? 
  如何理解和看待中央2017年对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整治? 
  如何看待台湾节目称大陆人吃不起榨菜? 
  有些老人为什么要诬陷扶他们起来的人?这是诈骗吗? 
  中国有没有讽刺漫画? 
  听过最现实的一句话是什么? 
  如何提高人口出生率? 
  真正的女权应该是什么样的? 

前一个讨论
怎么样回答外国朋友“这个世界人人有寄托,为什么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个问题?
下一个讨论
生育率已经跌破警戒区,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





© 2024-06-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