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当然会传染。但自杀不是一种简单的情绪,是一个从意念、企图、计划到行动的复杂心理过程。
当然,自杀意念、企图、计划和行动,背后有其情绪因素。
其中导致自杀的最重要的几种情绪是绝望(Panagioti, Gooding, & Tarrier, 2012)[1]、极度的心理痛苦(Pereira, Kroner, Holden, & Flamenbaum, 2010)[2]、累赘感(van Orden et al., 2010)[3]、极度的挫败与羞耻(Gilbert & Allan, 1998)[4]。
这4种情绪,又非常容易在大学生身上出现,以至于,大学生涯,特别是大一与大四面临转变的时期,其实是自杀高发的一段时期。
想想看,当你高考失利,来到一所你并不满意的大学,你对校园环境、周围的人际关系,以及学业等方方面面都不满意,觉得自己极其失败。
想要复读,却被父母阻止,你感觉到没有人理解你,支持你,原本高中的好友,都散落全国各地,大一的前几个月,你形单影只,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累赘,不配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大家都很快地融入了新生活,只有你,还在彷徨和纠结中,与自己对抗。
在这样的挫败和羞耻之下,你内心非常痛苦。自杀的想法开始出现。
我国的调查结果表明, 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2.9~20.5% (李献云等,2011; 梁瑛楠, 杨丽珠, 2011)[5]; 不过WHO (2014)的统计数据表明, 2012 年全球范围内总体自杀率约十万分之11.4。也就是0.0114%!
换句话说,当你有了自杀这个想法,到真正走到行动的那一步,其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如果,这个时候,给与那4种情绪以足够的照顾,大多数人不会走向自杀。
这个过程有多长呢?
在O'Connor(2011)的理论[6]中,自杀的心理过程有三个阶段,多个过程。
这个阶段是一个人的背景、素质和环境的诱发事件。
就自杀的大学生来说,青春期(中学时期)开始持续的抑郁、双相、焦虑等症状,一直以来缺乏人际交往技能,以及没有好朋友,高考失利或对自我能力的不自信,初次离家来到陌生城市,不适应新的环境等因素,都可能是一个人出现自杀念头的原因。
如果这个时候,高中恋爱,大学开始异地的男朋友、女朋友,在你们异地开始3个月左右时,你们分手了,这无疑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让你陷入更深的无助和绝望中。
这个阶段,你自杀的念头开始出现,并且逐步从一个小小的想法,慢慢地变大,甚至出现一些企图和计划。
这个过程中,抑郁的同学往往会有过度的反刍,不断回想那些自己感到羞愧、窘迫、糟糕的时刻,对自己一无是处的否定,
不过,每当你冒出这样的念头的时候,你会想起来你的父母,想起这个世界对你的伤害,你不甘心,也有点胆怯,觉得不能就这样结束生命。不知道如果你死了,别人会如何看待你,你猜想,不会有人记得你,认可你。他们可能只会觉得,这又是一个脆弱、胆小、没有一点抗压能力的人。你不想被这样评价。所以,你缺一点点勇气,对这些思绪不管不顾。
这个时候,你得知,校园里有人自杀了,打听之下,发现这人还是同届的同学。你感觉到一丝安慰,原来这么想这么做的,不止我一个。
你发现,自杀是可能的,于是认真开始思考这种可能性。
有些同学可能会开始在网上搜索,哪种方式不那么痛苦,哪些工具可以获得,开始计划怎么去做。
这个过程中,仍然会有绝大多数同学,发现自己能搜到的方式,都挺痛苦的,许多工具自己获取不到。因此而作罢。
于是,过了一阵子,学校接二连三又发生几起自杀事件。
你发现,他们绝大多数是通过XXX种方式实施的。这让你看到了可以效仿的“榜样”。原来这么做,是真的可以实现这一点。
如果,这个时候,你内心的绝望、痛苦、挫败仍然巨大,在某次你和父母通电话,希望说服他们让自己退学,可被他们无情地拒绝之后,你的绝望达到了峰值,你再也忍受不了这个世界。自杀的行为就可能发生。
所以,每回大学发生自杀的事情时,吃瓜群众总是愤怒不已,觉得要公开,要追责;很少有人意识到,有近12.9~20.5%的大学生,他们在绝望、痛苦的状态中挣扎,不断和自杀的想法斗争;曝光这些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只会是一种伤害。
静悄悄地处理,并不意味着不反思,不尊重死者。恰恰是尊重生命,尊重人们内心的痛苦,保护每一个有自杀想法的同学,学校才不遗余力要隐瞒,要藏起一些血淋淋的东西。
我们经常说,「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我觉得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非常贴切的。藏起那些刺痛人心的东西,是重要的。
反思,不必掀开墓布。
我们要探索的,是更好地预防,用更好的中学教育、家庭教育,养育身心健康的一代青少年,用更好的危机干预机制,在自杀念头发生的更早时期,注意到每一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