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美国学精神分析的占比不到10%,精神分析被认为是非科学,为何我国大部分心理咨询师治疗还是做精神分析呢? 第1页

  

user avatar   dr-mengran-x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照知乎的老规矩,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导向的咨询师们,看到这篇回答,请保持冷静,这里我只展示数据,都是客观事实。

关于“美国学精神分析的占比不到10%”这一句结论,我真的上网找了很久,但是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虽然说这个比例符合我的个人经历,但是没有统计数据,那就存在主观偏见的可能。

但是我的确找到了一些数据,和10%的比例相差并不大。

我找到的这篇报告是来自于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以下简称为APA),报告的全名是:2008 APA SURVEY OF PSYCHOLOGY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1]

翻译为:2008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调查

封面是这样的:

这份报告的确比较旧了,我也找到了APA2015年再次进行的调查[2],但是2015年的报告里没有统计不同心理治疗取向的数据,所以我们只能看2008年的报告了。

关键点在该报告的table 15和table 16,里面分别列举了心理学家采取不同心理治疗取向的比例:

请注意:这里代表的是”Primary Theoretical Orientation“,也就是说被调查的心理学家只能选择一种心理治疗作为自己的”首选的心理治疗取向“。

注释:

  • 以上可以看到,采取认知行为疗法也就是CBT的心理学家最多,占到38.9%(请看Cognitive/Behavioural那一栏)
  • 而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的心理学家并不多,占到15.6%(请看Psychdynamic/Psychoanalytic)
  • 如果我们把“认知取向”(Cognitive)、“行为取向“(Behavioural)、”认知行为取向“(Cognitive/Behavioural)都加起来,那么会占到46.9%,也就是差不多一半

心理学家可以根据学位分成三个类别,分别是临床心理学博士(PhD)、职业心理学博士(PsyD)、教育学博士(EdD),其中采取不同心理治疗取向的比例见下图:

可以看到和以上的图表结果基本是一致的,PhD中采取认知行为疗法的比例甚至更高。

所以我们的确可以得出结论:在美国,绝大多数的心理学家都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取向,而采取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的心理学家只占到15%左右。

而且这还是2008年的数据,我相信在2021年采取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的心理学家只会更少。


但是国内是否就是“精神分析独统天下“呢?其实也不是。

我们有数据证明,即使在国内,越来越多的精神健康从业人员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正在变成”少数派“,正在走向没落 [3]

我们来看一份中南大学发表的研究文章,题目是National survey of therapeutic orientation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counsellors and psychotherapists in China,也就是“全国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治疗取向及相关因素调查”。作者们在全国采访了一共1232名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他们来自于三个不同的工作系统:医院体系、教育体系、社会从业,这些被访问的咨询师和治疗师来自于不同层级的城市,其中绝大多数(60%)来自于一线城市。

其中最有趣的数据是以下两个图表:

第一份图表代表的是“最常用的心理治疗取向”,请注意同一个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可以选择多种心理治疗取向:

注释:

  • 以上表格中可以看见,最常用到的心理治疗其实是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占到了59.25%;其次是行为疗法(Behavioural Therapy),占到了38.1%
  • 而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Psychoanalytic/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只排第三,占到了29.4%

接下来这张表格更有说明性,被访问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只能选择一种心理治疗作为自己的”首选的心理治疗取向“(Primary Psychotherapeutic Orientation)。

注释:

  • 以上表格中可以看见,采取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行为疗法(Behavioural Therapy)、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一共占到58.6%
  • 而采取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只占到15.7%

更有趣的是,采取认知疗法的咨询师/治疗师中,大多数是年纪比较轻的新生代;而采取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的咨询师/治疗师,一般是年纪比较大的,这和他们当年的时代环境有关(当时国内只存在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的培训)。请见下图:

还有一个有趣的结果,但是并没有在图表中反映出来,那就是:

从医学院里毕业出来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更多选择“认知行为疗法CBT“作为他们的首选心理治疗取向。这或许也可以代表着,我国在精神健康领域的教育/培训方向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这里问题来了:为什么网络上(比如说知乎和各种公众号)会看到这么多的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的心理咨询师呢?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门槛低、来钱快、好忽悠。


总结:

  • 根据APA2008年的数据,绝大多数心理学家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只有大概15%的心理学家采取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
  • 根据国内2013年的数据,绝大多数心理咨询师/治疗师采取认知行为疗法,也只有大概15%的首选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
  • 在国内,年轻的一代,以及在医学院接受培训的,他们更倾向于首选认知行为疗法。

参考

  1. ^2008 APA SURVEY OF PSYCHOLOGY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https://www.apa.org/workforce/publications/08-hsp/report.pdf
  2. ^2015 APA Survey of Psychology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https://www.apa.org/workforce/publications/15-health-service-providers
  3. ^National survey of therapeutic orientation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counselors and psychotherapists in China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628713/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3个主要原因。

1,精神分析法和其衍生的精神动力学很容易学,很容易自洽,很难证伪。

2,精神分析法治疗周期长,按照时长收费,从单个患者那里能收更多钱。

3,精神分析法的培训和督导人可以长期割所谓咨询师的韭菜。

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lindsay-n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精神/心理健康依旧是个非常年轻的领域和学科,很短的时间内风云巨变是难免的。而在中国对精神/心理健康的探索才蹒跚起步,精神分析是巨人的肩膀,我们踩着慢慢向前走也可以理解

国内具体情况不太了解,着实是没有能力去分析,美国相对来说熟悉一些,斗胆写一下自己的理解


精神分析在美国不流行的的原因很复杂,简单分为下面七点:

  1. 精神分析为现代精神/心理治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很多理念其实已经根植在每个流派中了,对情绪,行为模式,自我意识的重视; 认识到人格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儿童早期事件的影响; 防御机制之于人的保护作用。这些耳熟能详的咨询师的基本理论都源自精神分析

2. 任何不前进的理论都是注定要被淘汰的,精神分析注重咨询师的个人咨询能力而不是循证,百年来发展相对比较缓慢,难收集证据,难进行临床试验,甚至说在培训过程中也不一定提倡,长此以往,在极度重视循证科学的美国,精神分析很难做到经久不衰

3. 精神分析基础上诞生的依附理论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John Bowlby本人的受训背景就是精神医学和精神分析。他非常重视循证科学,所以在他依附理论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和很好的发展,但是这个理论依旧被认定为缺乏对气质,生物学,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等因素的探索,为什么生物学因素很重要?因为在美国医药公司,精神科医生是精神/心理健康食物链的顶端,翻开DSM系列看看就知道了编纂人员大部分都是MD,那么就不得不说我们的第4点

4. 精神科药物的发明和发展改变了精神/心理健康的治疗手段以及政策,50年代开始大量投入使用的Thorazine彻底的改变了美国,1963年肯尼迪总统在位签的最后一个法案the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Act把病人们从精神病院里解放了出来,329百万美金的初始费用构建了一个很美好画像,解放的人们可以在社区里健康生活并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一员。去机构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没有持续的经济投入,却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可持续和不稳定性。1965年开始的medicaid开始承担精神健康的社区医疗费用,但是年年缩减的经费让精神健康服务举步维艰(18年我实习的社区精神健康机构就欠了四百万的债,根本请不起更多的医护人员)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见效快的药物和短期聚焦问题的心理治疗手法就变成了热点。(推荐两本书(《American Psychosis》《Mad in America》)

5. 八十年代是精神药物学的发展节点也是心理干预发展的重大节点,第二代药物的出现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和SSRIs创造了新的历史。1987年横空出世的prozac刚好碰上了将认知和行为治疗融合起来的CBT,他们结合的结果是革命性的。(这里不得不提一本书《listening to prozac》这本书的畅销创造了历史,1993年prozac的销售量直接上升了15% )药物的成功甚至改变了精神科医生们的培训,生物学逐渐变成了解决精神疾病的答案,心理咨询逐渐被医学院给遗忘。而CBT的崛起更是把见效慢,训练时间长,缺乏循证支持的精神分析给甩的远远的。

6. 当下的美国精神/心理健康领域专业培训百花齐放,而老一辈受过精神分析培训的从业人员也逐渐老去。 药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卫生等专业的领域内都有大批的研究产出。物质成瘾,儿童发展,校园心理健康,女性视角,社群视角,性少数视角,种族视角,心理创伤视角,婚姻家庭治疗等等等热点话题数不胜数。LMHC, LMFT, LCSW, psychologist and psychiatrist 占据了市场,CBT, TF-CBT, MB-CBT, DBT, EMDR, IFS, CADC & CAADC, somatic trauma therapy art therapy等等等训练都比成为精神分析师就业市场广,(再不济没什么训练说自己是life coach也行)

7. 最后,保险公司在其中的推波助澜。这部分就不赘述了,几十年来,为了控制价格,保险公司逐步实施成本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要求医护人员向保险公司报告他们的行为,并越来越多要求医护人员在决策的时候寻求保险公司的许可。那么见效慢,疗程长,频率高,缺少循证支持,无法结构化量化,缺少说客联盟,高校以及政客背书的精神分析自然不会流行起来




  

相关话题

  心理咨询真的有用吗? 
  心理咨询方法中有没有类似“让被咨询者脱衣服”之类的暴露疗法? 
  为什么人在绝望(困难)面前想要放弃? 
  为什么心理学问题少有专业回答? 
  为什么亲密关系里的两个人总是会互相伤害? 
  被江浙沪同学歧视了感觉不舒服如何调整心态? 
  如何评价「伟大的产品永远只有一个按键」这句话? 
  齐泽克为什么推崇贾樟柯? 
  人为什么会怕鬼? 
  家人得了帕金森病多年,每天都需要照顾有些烦躁,该如何调节心理?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扬云飞乌克兰翻车后去给沈逸辩白?
下一个讨论
中国花样滑冰协会公开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选拔赛视频和小分表,从选拔赛表现来看朱易、林珊和陈虹伊表现如何?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