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我对东航 MU5735 坠毁无感?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rui-kang-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收到了提醒,这篇文本出现在了其他平台上。谢谢各位的告知。我需要告诉各位,我没有把这篇回答发在知乎以外的平台上,并且目前没有授权别人这么做。

----------------

看完了你的问题描述,不,我没有感觉你麻木不仁。比起假惺惺的“共情”的人,题主你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陌生人的生命的失去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当你感到担忧,认为自己是不是过于麻木时,这就已经不能称之为“无感”了。倒不如说,你可能是一个对自己更为诚实的人。

在灾难面前,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当人们感到悲伤时,他们不完全是为生命的失去感到悲伤,车祸每年带走比一百多人多得多的生命,战争更是会带走上万人的生命。但人们并没有为那些生命的失去天天感到悲痛。可以想象,如果真有那样的人,他的生活可能除了悲痛没别的东西,真是那样的话人就抑郁了。

当我看到灾难时,我会感到悲伤,并不是因为生命失去了那么简单。它只是让我知道了我的日常生活并不是那么坚不可摧,只是让我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人力可为,当它发生了,我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它,它必定会带来糟糕的后果。这种悲伤的结果会让我以一个更广阔的方式看待日常,放弃计较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减少那些“不善良”的时刻,从而让我变得更积极,更乐观,有更好的心情。我想这就是人们对待灾难最好的方式。

所以我还是会说,题主并没有麻木不仁,麻木不仁的人不会思考这个问题,而是想着如何利用灾难赚钱,利用情绪变现,那才是人性的灾难。


user avatar   wwww-96-1-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新闻上出现的死亡人数没有被人格化。

如果是你认识的一个人死于这次空难那就不一样了。


user avatar   cao-zhe-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也还行吧……

其实与其说是无感,不如说是没有实感。

就像同样的无辜者遇难,去年大连劳动公园门口的恶性车祸给我的感受就是强烈的愤怒、悲伤和错愕,而本次空难遇难人数更多,给我的冲击却没有那么大,当然也会感到悲伤,感到惋惜,感到想要帮助他们却无能为力,但是远没有达到去年那种头皮发麻想找人打一架的程度。

是因为132<7?显然不是。

我想更多的是因为我曾无数次从那个路口走过,或许那个小姑娘就是曾经在我眼前笑着跑过去的孩子,因此那起车祸对我来说更有实感而已。

而这起事故多很多人来说缺乏实感也是正常的,因为这些遇难者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普通人而言并不是具体的人,我们不知道他们曾是怎样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不知道他们曾经怎样生活,不知道他们曾经与我们一样经历怎样的喜怒哀乐。

很多人时看到「平安扣」的时候才有点绷不住了,这也是人之常情。

事实上我并不赞同过多的挖掘遇难者的个人信息,把他们描述的更加具体当然会引起更广泛的共情,但这对遇难者及其家属并没有什么帮助。

很多时候,缄默未尝不是一种尊重。

至少比那些绞尽脑汁写煽情文案博眼球的人要更加尊重。


感情丰富而敏感的人当然是善良的,但如果真的缺乏实感,那么至少要做到理解这是一场悲剧,尊重死者,不乱调侃,不乱蹭热度。

这其实也是一种善良。


user avatar   NLSZ-an-ha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知乎最难的问题了。

没限定条件,没背景介绍,没头没尾得问我为什么这个那个…

自己的事我tm哪知道?


那你知道我为什么对1957年6月在大西洋上遇难的欧洲之星号游轮及其359名游客和工作人员的死无动于衷吗?

因为这条信息是我刚编的。

我不知道你,正如你不知道我。


你让我强答也行,你对此无感可能是因为:

房价太高,压力太大,防疫太严,赢得太麻,俄乌太惨,孩子太难养,所以你不想和有钱坐飞机的共情,不想在这个传统灾难叙事结构充当小砖小瓦,不想再让自己的情绪在集体从众的状态下奔流不息…

等我编完一通之后。你把衣服一撩,露出二十八个触手,七十六个孔洞,并对我说:

“傻了吧,因为我是外星人。”

我咋办?我岂不是白编了?


那或者为了保险起见,我把你劈头盖脸骂一顿…

我告诉你你没感觉是因为大脑坏死、小脑萎缩、脑容量减半、脑神经紊乱、脑垂体与泌尿系统置换、脑电波十万伏特乱窜。对什么没感觉都很正常。

而实际上呢,你可能没做错任何事。

那时的你并不是不痛苦,你看了太多遇难者的遗物,看着仿佛昨天还在用的充电宝,火车票,钱包,还有那没能带来平安的平安符。

你已经很痛苦了。但在这些留言的网友面前显得不够难过…你怀疑自己是不是心冷了。是不是世上太多自己这样的人,才让这个社会变成今天这个b样。

于是你潜意识在惩罚自己,写了一个一定会在知乎被骂的问题。你要的不是答案,是惩罚…




你到底是哪种人呢?

只有你自己知道。


user avatar   lu-yang-new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了直接关联者

说难过想哭的大概率就是秀共情的罢了

对灾难报以同情和恐惧这是人之常情

这种情形下想哭却不是

想哭无非就是一个可以套用到所有类似场景的修辞罢了

没有哪个说想哭的人会真的提供一滴眼泪的

你是正常人的正常反应

仅此而已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倒是觉得很正常……


我等着有人来责难我的不正常,我正好可以宣泄一下:

隔壁香港每天死两飞机的人,美国每天死几十个飞机……

你们整天在聊些什么呢?


东航上的乘客是无辜的,难道不想跟着香港人一起死的人不是无辜的?在美国医院等死的不是无辜的?


现在全球的天然气和粮食价格都涨了50%以上,这意味着接下来冻死的,饿死的人可以装满全球所有的飞机和火车……


我要有点良心,岂不是要去跳楼?



这几年太魔幻了,感情麻木了……

毕竟眼看着全球因为瘟疫、饥荒、战乱而死亡的人眼看着朝着千万上亿去了,这些人还在讨论汽油加不起了,哪里停电了,飞机坠毁了,黄俄作乱了……


鳄鱼的眼泪罢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理解,很正常,不过在大家共情哀伤的场合时请保持沉默,这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

这就像你的邻居老王家出了车祸,一家几口人全没了,现在正在办丧事,警察在各种取证

这时候共情能力强的人会伤感,有过开车惊险经历的人会害怕,一些平日里和老王家交情甚好的人瘫坐在地上哭泣

作为一个普通人,不管有没有感,都是正常的提主不用疑惑,因为老王一家平日里和你也没啥交情,你也没啥开车的惊险经历引发代入感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沉默,关上自己的门,这也是对逝者的尊重

但这时候要是跑去老王家,或者到对这件事议论纷纷的群众中,叨叨一句我无感,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可能会收获一筐问候家人的国粹

总结就是:这是很正常的感受,只要别去办丧事的老王家,或者正在哀伤感叹的群众里抖机灵就可以了,除非你抗压能力max想听群众的国粹


我个人比较胆子小,乘过飞机,每次那两小时对我来说都是生理(晕机,吵)和心理的煎熬,因为飞机上不可以用网络,所以每次呆呆坐着,都会脑补一些不好的东西

所以这次飞机失事其实给我的打击挺大的,至少这几天我一想起来就难受,可能接下来都不敢坐飞机了,我知道飞机失事率极小,但我真的很胆小很害怕


但有一说一,比起朋友圈里那些保险公司推销,还有微博上那些卖天真的恶心热评,那些丧事喜办的营销号,那些一拥而上的无良媒体,真的正常多了

尤其是微博那些卖天真的文案,看一次恶心一次

什么“一定是下雨了所以你们都躲起来了吧”,“都给老子滚回来做核酸”等

甚至昨天黑匣子没找到,还有评论说:“小黑快出来吧,别淘气了”

?????

我真想隔着屏幕给两拳,好好说一句默哀,希望能快点找到之类的这么难吗?硬要抖机灵,觉得童真的话能赚到眼泪?还是满足你们点赞上热评的欲望?

那矫揉造作的评论,才是真的恶心,那些无良媒体明明隔着板都要钻进去,才是真的恶心,那些保险和房地产公司,连夜出广告的样子,才是真的恶心


user avatar   guujiandongl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你不常坐飞机。

甚至说,全中国99%的人 都会对东航MU5735无感,因为他们这辈子坐飞机的次数,屈指可数甚至为0。

那么为什么新闻上的飞机坠毁看起来事情很大呢?

因为编辑新闻的人,审核新闻的人,甚至是管理新闻的人,他们是坐飞机的。

而且,经常坐飞机。

所以他们就会很有感,因为这是他们的“日常交通工具”。

就像前段时间的“老坛酸菜”一样,你看相关部委的人关心这件事吗?

为什么不关心?

因为他们不吃啊。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user avatar   boost_immunit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在调查结果出现之前,这只能算是偶发性事件(上次是12年前),中国人或者人类的命运总体上并不会被这类偶发性事件所影响。相反,人类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性的问题,大的有西方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小的有全国中考五五分流(除北京),这些对上百万上亿人口命运的冲击远比这种偶发性事件要更有影响力。就算是汶川地震,悲剧也是背后长期的豆腐渣工程,防灾减灾措施不到位造成的,天灾本身并不值得我们去反思。


user avatar   si-da-wa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制议题化本来就是「后现代进步者」的习惯之一。通过强行向他人灌注议题,占据他人思维空间来达到思想侵略。而对于尚未了解不便表态者,会使用「共情」借口之类实施道德绑架,借而循环论证自己的目的之正确(大是大非)。至于对方表态不彻底,那更是支持不绝对就是绝对不支持。

知乎这样的平台本来就是以提问-回答模式进行的类似帖子论坛的文字社区,那么,对于「强制议题化」,简直不要再容易。

如果想要从议程设置上进行更高一层的作战,建议多关注提问本身的动机与发起者、支持者,以及提问被推荐的权限与算法渠道。




        

相关话题

  男子将泰迪犬暴虐摔死尸体藏花盆里,这是什么心理?知情人称「施暴者应该是发泄情绪」,如何评价这种行为? 
  女孩极少发朋友圈,而且从不发自拍,是不是封闭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绪,不「抬杠」? 
  手淫真的会导致学习不好吗? 
  如何看待「成都8岁男童被17岁男子拖入地下室暴打」一事? 从这件事中反映出来哪些问题? 
  为什么听到别人说重话就会忍不住委屈掉泪?怎么办? 
  学生一年报复性消费八十万,视频自述从小被家人穷养,造成了终生的影响。如何评价其思想与言论? 
  「不要公开宣布你的个人目标」有没有道理? 
  为什么总害怕麻烦别人? 
  如何与班里的“边缘人群”交往?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芳华》中的刘峰那么惨?「奉献性」人格是否更容易被社会淘汰?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ASoul 粉丝群体的饭圈化现状?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