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控制的方式,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喜怒无常和高压式的控制甚至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形成各种人格障碍。
但抛开这些复杂因素不谈,有一个核心影响是在任何强力控制的关系里都会出现的,那就是次等感。
因为家长要去控制,就必须要剥夺孩子的话语权,这会导致孩子失去表达情绪和感受的权利。而我们感受自己在关系里的重要性,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我的感受是否可以被理解和接纳”。
比如孩子很想要一个玩具,但是家长说玩物丧志,不给孩子买,那孩子就会感觉到很受伤和无助,会出现一些表达情绪的行为。如果家长不知道孩子的感受,就可能会责怪孩子不懂事、贪玩。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反过来形成一种经验:“不管我的要求是否合理,都是让人厌恶的,同时在关系里只有先满足别人的感受才是安全的,所以,我是次要卑微的、肮脏不可爱的。”
要知道,如果一个人真的是这个样子,那是很容易被排挤和遗弃的,即使是成年人都很难对抗这种恐惧,而对更弱小的孩子来说,最可能的选择就是尽量满足父母的期待,保持优异,确保不被遗弃。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用道德高尚感来抵消卑微感,甚至是把道德作为武器来为自己争取更多话语权。
要提升自我道德感,最简单的策略就是压抑和隐藏欲望,更极端一点的甚至可以“欲望阉割”。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既然“我是因为自己有很多欲望才被讨厌,才显得不高尚,那去掉这些欲望,我就彻底改变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某研究生在商场偷女性内衣”之类的新闻,其实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扭曲行为,就是因为过分压抑造成的,其背后的心理逻辑如下:
1、我必须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并且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才不会被人看成“下等人”。
2、为了确保成功,我必须把所有精力投入工作中。
3、欲望很麻烦,越控制,越要冒出来。无法被满足带来的焦躁,严重干扰了我的工作,这让我很恐慌,所以我必须尽快找到一些发泄口,暂时把欲望平复下去。
4、如果我去买女性用品,别人会把我当怪胎(次等感再次出现)。
5、只要我最终在工作上取得了成绩,我就安全了!
正是这样一步步的扭曲,导致了最后会跑去偷东西。
而且因为压抑会让人情绪低沉,而偷盗激发的肾上腺素会让人精神振奋,效率提升,更有助于取得工作成绩,所以这样的行为就有了奖励,会逐渐成为一种应对痛苦的条件反射——或者叫瘾,工作累了、遇到事情不顺心了,都可能会本能地用这样的方式去发泄情绪。
当然,这只是为了演示这种压抑的危害所给出的极端案例,绝大部分孩子在成年后是不会扭曲到这种程度的,但即使是没有那么严重的行为扭曲,依然会给他们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而且这些困扰还会恶性循环地自我强化。
其中最主要的恶性循环有以下几个:
循环一:习得性无助。
因为很少有表达和自主的机会,都是在满足父母的要求,这会让孩子很难锻炼识别问题的能力,在日后的生活中他们也只能人云亦云地观察“大家会怎么看,怎么做”,机械化地执行所谓的“规矩”,很少能够自己去定义自己遇到的问题。
总是用别人的意见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非常失控。比如大家说“不爱学习就是懒,该被惩罚”,那孩子也会在自己学不进去的时候自我惩罚,而不是停下来分析原因。
但事实上这些惩罚并不能真正让自己变得勤奋,问题反复得不到解决,痛苦又在不断涌现,这就会更加让人绝望和无助。
为了避免无助感,孩子会变得非常害怕遇到问题,负面情绪很多,也非常害怕承担责任,而这样的个性在真实社交场合中又恰好是最容易受到排斥的。越融不进社群,就越无助。而且回避问题就无法获得经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无能感的出现,觉得自己愚蠢无能,卑微次等。
循环二:回避——停滞。
因为在原始的成长经历中,总是在担惊受怕地满足父母的要求,这会给孩子形成一种经验:“如果我不能满足别人的要求,让别人愉悦,我就会被讨厌”。
至于为什么他们不去争夺话语权,而是只能去迁就讨好,其实第一个循环已经给出了答案。因为争夺话语权就意味着要负责,要去给方案、给要求,这对于习得性无助的人来说是办不到的。一方面是觉得没有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去争夺话语权只会被群起而攻。
但是讨好也不是真正能避免焦虑的策略。要知道,总是对别人的态度保持高强度的警觉性、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这本身就很折磨人,于是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又容易回避社交。
无论讨好还是回避,孩子的关注点都是在自己的表现和别人的反应上,思考的重点都在于“我该如何表达,才能既不会惹恼对方,又不会被对方觉得软弱可欺,同时还不能让对方觉得我愚蠢。”
要知道,这三个问题其实是很难被同时照顾周全的,所以这样的行为模式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交焦虑,导致“卑微”的孩子根本没有足够的脑力去倾听和思考别人的表达,经常思维“卡壳”,很难真正给别人积极、准确的回应和共情。
不能准确回应,就很难在情感上和别人形成共鸣,这样一来也很难让别人感觉到谈话的乐趣(分享和共鸣,是社交乐趣的主要来源),一旦无聊了,别人就可能会不自觉地转移话题,或者找其他人交流去了。
但这个客观现象往往会被“自感卑微”的孩子理解为自己是真的嘴笨、不讨喜、受到了轻视,从而会变得更加人际敏感、回避社交。
这种回避给孩子的心智带来的最可怕的影响,就是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学习人际关系中的“潜规则”,无法理解“立场”、“利益”等元素,认知水平永远停留在孩童时代的“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层面,同时也只能调用一些最简单粗暴的规则去思考问题,比如“对了就该奖励,错了就该受惩罚”。
这种认知模式让孩子很难处理复杂的多元人际关系,比如“我的同学作弊,我揭发了他,然后我被孤立了,我错了吗?”这样的问题,是用单一的对错标准可以解释的吗?自己的情感被忽视的孩子思考问题的时候,自然也无法考虑别人的感受——你是没错,但同学们谁能保证自己完全不犯一点事?身边有这样的告密者,谁能感觉安全?
所以这个死循环真正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像一个永动机一样,会把一个人困死在自己的命运里:
回避、无知、无能、简单粗暴、被讨厌或者防备、被孤立、更加无知、更加无助和卑微、更加回避。
对于已经被父母控制到陷入无能卑微感的人,要走出来就需要明白的第一点是:社会并不是自己原来那个强权家庭,城市就是一个陌生人协作体系,大家其实都是无助和焦虑的,没有人会愿意无缘无故多一个敌人。
所以,必须清晰意识到:当你在人际关系里感觉到不安全时,那只是你习惯性的焦虑情绪出现了,并不意味着这个环境真的有那么危险。当你在害怕别人的时候,别人其实也在害怕你。友善开放的态度,永远比讨好、个人优异和过分防备更容易让你得到接纳和认可。
而且这种开放的态度能让你不容易回避错误,真正可怕的错误只有“违规和犯法”,平常的“失误和试错”其实都是重要的经验来源,让它们成为你成长的路标,告诉你该如何改进,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生的绊脚石。
即使是真正在面对强权领导的时候,你也必须清楚意识到,这并不是无法抛弃的原生家庭,你随时有脱离这个系统的权利和能力。换一个部门,换一个工作,你是有选择权的,而你平时试错越多,经验越多,你的选择权反而就越大。毕竟能力就是一种习惯和经验,并不只有天赋才叫能力的。
第二点,不要像你的父母那样简单粗暴地认知这个世界。
遇到问题,习惯性地多思考几种可能性,无论这个可能性你有多不相信,要养成这种多维度思考的习惯。其实很多时候破局点恰好是最不可能的那个选项。
很多事情之所以难以处理,并非是真的没有办法,更多的原因是识别错了问题,或者切入点选错了,导致办法用错了。比如一个投诉客户,如果你的切入点是“他是一个找麻烦的人”,那你只能死怼;而如果切入点是“他是一个没有能够给孩子买到合格的生日礼物的失望家长”,那你的办法是不是又会不一样?
越感觉无能,就越容易焦虑,越焦虑就越容易用强力的控制去解决问题,碰壁到头破血流后又会开始回避问题。所以要学会在焦虑面前习惯性地停一停,而不是习惯性地根据情绪立即做出行为反应。
第三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接纳自我。
很多人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接纳自我,觉得无视或者忍受自己的缺点就叫接纳自我了。这很显然是被那些不动脑子、按字面意思去解读的营销号给带偏了。
真实的接纳自我其实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结果。要做到接纳自我,就必须要具备“自我的灵活性”,啥意思呢?
要从非黑即白的认知中走出来,辩证地看待自我。比如:
我就是一个比较胆小的人,在哪些方面这个自我认知其实是好的?比如,这个认知是否让我非常遵守社会道德和法规?是否让我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更加容易全神贯注、认真负责?
但是在哪些方面,如果我过分坚持这种谨慎,就会造成问题?比如,在与朋友交往时,到底是防备别人的轻视更重要,还是交流感受、达成共识更重要?是选择志同道合的人更重要,还是取悦所有人更重要?
而那些我认为强大的人,有没有因为过分自信而造成的缺点?比如,在善于听取建议这一块,谁做得更好?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没有真正糟糕的、需要被消灭的自我,只有用错了地方的自我。自我接纳,就是要随时清楚地意识到,比起消除不安全感,有什么是更重要的?
“我有好有坏,但总体上是在不断适应,不断变得更好的,就可以了。这样的我是美好的,而别人为了这份美好,也愿意对我的缺点更加包容。”
想想看,这个世界上谁不是在为了那一丁点珍贵的美好,在心甘情愿地接受着生活的艰辛呢?
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简称:智障)(MR)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由于大脑受到物理、化学或病毒、病菌等因素的损伤使原来正常的智力受到损害,造成缺陷,则称痴呆。
病因
1.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愚型等占弱智儿童5%~10%。基因突变如先天性代谢异常病属于此类。
2.产前损害:包括宫内感染、缺氧、理化因素如有害毒物、药物、放射线、汞、铅、吸烟、饮酒、吸毒、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或孕妇患病。
3.分娩时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早产儿、低血糖、核黄疸、败血症。
4.出生后患病,包括患脑膜炎、脑炎、颅外伤、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脑病,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等。
临床表现
1.感知速度减慢,接受视觉通路的刺激比听觉刺激容易些;
2.注意力严重分散,注意广度非常狭窄;
3.记忆力差,经无数次重复方能学会一些知识,若不重复学习,又会忘得一干二净;
4.言语能力差,只能讲简单的词句;
5.思维能力低,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更不能举一反三;
6.基本无数字概念,靠机械记忆能学会简单的加减计算;
7.情绪不稳,自控力差;
8.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9.交往能力差,难以学会人际间交往。
其实这完全是意料之内的翻车。
有心的朋友其实可以去翻找一下MIUI的部门等级变化,就会发现一个极其有趣的现象,目前翻车的两个版本,包括13和12.5,基本上都是内部等级降级后的MIUI团队制作出来的。
可能有人不是很懂这跟内部部门等级升降有什么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部门内部等级越高,它的部门领导距离核心层也就越近,甚至直接就是核心层,它能得到的资源也好,能得到的重视程度也好,都不是普通中高层执掌的部门所能比的。
MIUI作为小米起家的重要支撑,早期等级是相当高的,雷军和部分联合创始人都曾经是它的负责人,所以在小米公司的内部,它的权重无疑是很高的,甚至于其他部门需要配合MIUI部门展开一些工作。
但在后来,MIUI的部门被分拆了,主要负责系统开发的联合创始人离开小米,取而代之的是金凡。领导地位和部门地位双降意味着MIUI的权重大大降低,至少已经不复以前风光了,而版本更新,在有限的资源投入的前提下,自然也只能做修补性的工作,亦或者是一些市面上友商已经有的功能进行技术性移植。无他,这样成本最低。
但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友商的系统,即使同源,也会有不同的开发逻辑和技术实现逻辑,强行技术移植,带来的就是不稳定甚至是出现严重问题。
很多人说金凡负责的前几个版本也没问题啊。那是因为问题没有爆发,当时的MIUI还享受着前期资源带来的红利。只是到了12.5,红利已经吃完,问题开始显现而已。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也简单,把MIUI的开发部门恢复到以前的地位,让一个懂技术的核心高层去负责,然后,砸钱去开发、重写、调教,并适配。
表面看来是技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只是小米部门调整策略出现问题了而已,只是这个后果是消费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