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我就注意到,关于老人的新闻,但凡标题是带“大妈”的,多半都是在说大妈又怎么怎么厚颜无耻,败坏公德
而标题带“大爷”的,多半是讲大爷如何如何牛逼,多才多艺
难道真的是大爷就普遍比大妈有公德心吗?当然不是
因为大爷犯的事,标题都只会用“老人”统称
电影里有一些不太容易识别的性别歧视:
著名的「贝克德尔测验」是一个致力于使人们关注性别不平等的简短测验,通过这个测验的电影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即便是性别平权呼声高涨的今天,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市面上能通过贝克德尔测验的电影并不多。
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人员检查了 1000 份剧本里 7000 个角色的 53000 句台词,利用机器学习的方式研究角色在种族、性别和年龄角度来看有哪些不同。
调查也包含了摄制组的编剧、导演、演员经纪人。调查结果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
首先,男性比女性的台词要多得多, 37000 比 15000。即平均一个女性角色说一句台词,男性会说上两句多。
其次,女性刻画的角色比男性少得多, 2000 个比 4900 个。在 1000 份剧本里,男编剧的数量是女编剧的 7 倍,男导演是女导演的 12 倍,男制片是女制片的 3 倍。唯一例外的是选角导演,女性是男性的两倍——然而她们对角色的性别并没有影响。
号召同工同酬已成为好莱坞女演员最近的共同话题,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的 2017 年全球收入最高男女演员排行榜显示(统计时间为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马克·沃尔伯格以 6800 万美元的收入位列男子组榜首。而艾玛·斯通、詹妮弗·安妮斯顿和詹妮弗·劳伦斯,这 3 位收入最高的女演员,每人的收入仅有 2000 多万美元,不及男演员的一半收入(值得一提的是,男性榜单第五名的成龙,收入也有 4900 万美元)。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发现,在 2014 年到 2016 年年间,票房 Top 100 的电影中,女性说话的时间比例为 47%,表面上似乎发出了女性地位得到提高的信号,但研究得出的另一个结论是:女性和少数族裔正在用语言加深偏见。
据《纽约时报》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女性角色的对话倾向于更积极、更情绪化、与家庭价值观有关,而男性间的对话更多与「建功立业」和「死亡」相关。黑人更爱发誓、拉丁美洲裔更喜欢开黄腔、年长的人更多地谈宗教。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把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去掉,许多电影的情节走向并没有受到影响。
除了恐怖电影,因为恐怖电影里重要的「受害者」,大多是女性。
“编剧自觉不自觉地会将既有的性别观念投射到台词上”,研究者称。
当女性作为编剧时,女性角色出场的概率会提高 50%。因而此项研究的负责人给出了一个富有建设性的提议:让女人当编剧。
当然,这一切讨论的语境都是放在“想拍一部好电影”之下,要不然说这些还有啥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