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若人类能通过进入冬眠状态来减少新陈代谢,你这么做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个屁,国家大抵从婴儿时期就给全民普及防冬眠针了。

“减少新陈代谢”说得轻巧,冬眠期间动物的免疫系统基本瘫痪,人类的预期寿命靠这玩意能延长个大头鬼。到时候你就会在疫苗接种小本本上看到“不打防冬眠针,预期寿命缩短37年”“早期尼安德特人可以冬眠,后来他们灭绝了”。

如果这所谓冬眠状态是人类生物学身体自带的能力,从二百六十万年前就这样,那大家都是习以为常的,国家普及防冬眠那就防冬眠,国家不管那就不管,谈何做不做呢。

如果这所谓冬眠状态是技术诱导的,那这玩意吹了半天才延长预期寿命17%,连二甲双胍雷帕霉素混合使用都不如啊。你瞧瞧现实中连二甲双胍雷帕霉素都没什么人用,谁会去用这鬼冬眠啊。

人的心脏会对钙离子产生收缩反应,过量的钙离子造成心脏骤停。在低于28摄氏度的条件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离子。技术诱导人类冬眠是非常麻烦的。

现实中我们已经知道怎样激活老鼠的某些基因来让它进入蛰伏状态[1],但那也就是人类的植物人状态的类似物,对长期保存缺乏好处。这不一定能在人身上使用,也不能用来唤醒病床上的植物人。

植物人的代谢率会下降,在短期内看起来像是能安静地等待唤醒,但随着时间延长,机体各方面的问题非常多,维持费也水涨船高。植物人的身体不能自由活动,如果没有精心照顾、帮助翻动身体和维持肌肉,身体组织容易长时间受压而溃疡,肌肉也会萎缩。需要将来唤醒的冬眠者的护理要求只会比植物人更高。

现实中我们也已经知道怎样利用海藻糖让哺乳类的细胞进入类似缓步动物(水熊虫)的脱水休眠状态,可以将人血变成干粉状、保存十年左右,但这不能期待更长久的保存,更不要谈保存整个人体了。对水熊虫隐生120年还能复苏的描述是个误解:其实只是泡水之后一条腿抽动了几下。

现代低温麻醉技术只能安全地持续数个小时。时间进一步延长可能给病人造成永久损伤。一种应对急性创伤的技术将血液换成低温生理盐水来将动物体温降到10~15摄氏度、延缓脑细胞的死亡,动物实验证明猪可以被这样冷却3小时并复苏,但加热复苏的过程也会造成细胞损伤。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在人身上使用的安全限度目前还是在30~45分钟的程度。

至于现实中已经开展了数十年的人体冷冻项目,在西方是视为殡葬业或捐献遗体来处理的,冷冻者自愿将遗体捐给科学研究。如果人体冷冻公司破产而又找不到愿意接收其冷冻遗体的单位,遗体会被火化或是下葬。这和科幻小说里描写的冷冻冬眠是毫无相似性的。

参考

  1. ^ 2020年3月~5月,《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日本筑波大学的两支研究团队发现,小鼠下丘脑内外侧视前区的一组神经元对体温控制起关键作用,人为激活这些细胞可以触发蛰伏,持续约48小时。抑制这些细胞可以避免蛰伏状态,其效果可逆。



  

相关话题

  从猴子进化成人类,是否太显突兀?这期间有没有一个关键节点促成了人类的形成? 
  人类会像其他物种一样,繁盛到一定阶段后分化成不同的物种吗? 
  如何评价《自然》刊文声称:「美国加州发现 13 万年前人类遗迹」? 
  新冠以及其他病毒的出现和变异是不是大自然对人类数量的某种制衡机制? 
  怎么看待责任感? 
  为什么食草动物没有进化出当遇到食肉动物捕食冲过来时集体防御的技能? 
  如何看待中国患癌率高达 1/3? 
  如何评价一席《进击的智人》里袁硕的演讲? 
  貌似一些物品的价值只是对人类自己来说的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提高地球 自然价值的东西? 
  为什么动物几乎一致地进化成拉的屎是臭的? 

前一个讨论
在英国15天花多少英镑?
下一个讨论
以法圆天,以方象地,纳宇宙以芥粒,怎么理解?





© 2025-04-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