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细胞生物在自我维持和繁殖间分配资源,将更多的资源分配到繁殖有可能导致寿命缩短。当你看到某种动物自然演化出“雄性交配后很快就会死”的性状并将其传下来,那显然意味着“让雄性交配后很快死去的性状至少没有严重减少携带者产生的后代的数量”,也就是至少能算中性性状。
多年来的研究显示,“在一次繁殖中投入所有资源、交配后死亡”的交配策略,Semelparity,对“可以在一次交配后产生许多后代,并且不太可能存活足够长的时间来进行第二次繁殖尝试”的物种来说可能是有益的:
具体到膜翅目,其雄性个体交配后死亡的情况主要有两种:
交配本身对后者不致命。例如 B. terrestris 的雄性在实验室里可以交配十次以上。这在自然界能起的作用有限,你不太好指望雄性存活得特别久。
类似的例子是巴拿马雨林里具有不同行为的蚂蚁的雄性寿命差异:
远古膜翅目的雄性个体可能是自由生活、寿命较长的,但在自然界不好期待这“长寿”程度拖到下次繁殖。
Cardiocondyla 属的蚂蚁采用“让寿命较长的雄性个体在巢穴中与较多的雌性个体交配”的策略,研究发现“频繁进行交配的雄性个体的寿命比‘处男’个体和较少交配的个体更短,一生产生的后代总数则较多”[1]。你可以预期,“将全部的交配能力聚集在一次交配上,会导致寿命更大幅度缩短、后代更大幅度增多”。那就是死于交配行为的膜翅目雄性个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