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在校生实习,行情价一般是一天100-150,如果说的不对请评论区指正。
我看下面回答还有同学分不清楚在校生实习和实习律师的实习哦,实习律师实习是你通过司法考试在律所工作,一年的实习期,这是一个正式的工作,劳动合同关系。
在校生实习是学生上学期间的“见习”“实习”,是兼职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简历内容,时间都不长,所以价格是按天算。
一般法学院在校生实习,都是去律所或者去法院、检察院。一线城市律所给的条件,多数情况下,相对法院检察院比较高,同时有可能留用(对未来找工作有帮助),所以如果在校生有机会去比较好的律所实习,还是有一点帮助的。
去法院实习主要的工作就是装订案卷,因为体制内迭代的速度比较慢,无论是预算也好,实习的内容也好,变化的速度跟不上社会的节奏(90后和00后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现在不少法院全指望实习的大学生做这些事情。这件事全国比较普遍,只有比较少的法院能给大学生灵活的空间:无论钱还是工作。
律所,一线城市有不少做非诉的团队会使用在校生做工作,但是对更庞大二三四五六县的万金油诉讼所来说,在校大学生实习不但帮助不大而且还挺麻烦,所以不给“工钱”不说甚至还要“找关系”之后才能找到在校实习机会也是正常的。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所处的城市就特别重要了:如果你在北京上海的五院四系,你就比较容易在北京上海的律所找到美化简历的机会,但是如果你在天津、西安或者成都,你就比较尴尬。
还有的大学生是趁着寒暑假让父母在家里找实习机会,这个在简历上出现的比例也不算低。
大部分应届生的简历都会有两段以上的实习经历,如果是和你面试的同档次甚至更好的律所,这个经历就会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来说越长越好。
如果你实习的律所一般般,律所可能既不问也不关心你实习了多久。
至于法院的实习经历,我问过比较多次之后就不太问了。
因为在校生实习无论在律所还是在法院,这个周期都比较短,很难接触有深度的内容或者得到比较大的锻炼,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在律所实习的经历,大学生能讲出来的也比较有限,很少会有让你“眼前一亮”的表述。
我记得offer里面有个女选手就被问到实习经历,突然就想不起来实习的内容甚至是实习律所的名字了,反而变成一个减分项。
想不起来太正常了,因为短短的几个星期连学生本人都没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真是精彩的实习经历,那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