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孩子在学习钢琴的时候,更多获得的是一种“品味”的培养。一个人小时候接触到的东西,其实会影响他在未来的喜好倾向,比如我们现在一些爱吃的东西,可能都是小时候常吃的。我们爱听周杰伦的音乐,也都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爱听周杰伦。我们不能说现在人做的菜都是垃圾,现在的歌手都是废物,只是因为我们以前对这些事物更加熟悉,所以现在的我们会更加喜欢。
钢琴,它的律制是十二平均律,乐谱是五线谱,且表现力十分丰富。可以说,目前无论器乐还是声乐,绝大多数的音乐作品,几乎都能在钢琴上演奏出来。所以,我们学习钢琴不仅是只学会“弹钢琴”,还可以通过钢琴这件乐器来学习和了解很多音乐作品和风格。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演奏,完成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这是一个熟悉和积累的过程。这其实可以弥补孩子在学校音乐课缺失的个体音乐教育,也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更多音乐的体验。学习钢琴的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可以有欣赏不同音乐的“能力”,有这种能力的孩子可以大致的分辨和理解不同乐器、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不同版本的音乐作品,这是没有学习过钢琴的孩子会缺失的体验。
其实结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再问一个问题,“音乐也不参加高考,学它有什么用?”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的同学,可以说是没有音乐课的,我们小时候的音乐课基本上都是被占用,或者只是老师一个学期教我们唱两首歌。我们这一代人长大后,特别是非音乐行业的,没有任何音乐教育的同学们,大家在聊天时并不会觉得小时候没上音乐课对现在的人生和工作有什么影响,但大家内心中都会有一个“遗憾”——要是当时有老师能教教我们音乐就好了,或许我们没事还能出去听听音乐会唱唱歌。我们这一代或许都是一个样子,大家努力学习,努力高考,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但真正觉得疲倦的时候,却没有能力来欣赏和体验美好的事物,这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我们可以这样,但我们的下一代,不能这样。
我的学生很多都是业余当成兴趣学的,虽然每个人的兴趣、天赋、能力、时间等因素都不一样,但我对他们统一的期待就是,具备扎实的钢琴技术,通过完成不同的钢琴作品,达到一定鉴赏中外古今音乐的能力,足矣。至于练多练少,这个就看自己时间吧,时间多愿意练就多练点,时间少不愿意练就少练点。每一个学生其实我会和他说清楚,在钢琴的学习中,付出就一定有回报,付出多少,看你自己。我觉得,选择权交给孩子,或许大家都不会觉得太累。
额外多说一点。
第一,以我的经验来讲,和小孩讲道理,一般效果都很小。
第二,我教过一些小孩非常爱叽歪,一说他弹得不好就掉脸子。这种情况99%孩子的父母也非常爱叽歪掉脸子。
第三,如果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没有一个规范的动作习惯,比如对节奏没有准确要求,且没有打节拍器的习惯,那突然再让孩子加节拍器,基本都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解决办法是,慢,慢,慢。先慢着把曲子练下来,再慢速的跟节拍器。节奏感,是一种“感性能力”,需要长期培养才能形成。
第四,钢琴学的好的同学,大多学习也好,一个孩子在钢琴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多也会体现在他文化课学习中。
第五,一年多弹到599第80课,有点快,如果跳了一课些没弹,可以回去再弹弹,不然后面没法接。
你家上节拍器的时机太晚了。
其实只要过了一开头培养兴趣的小儿歌阶段,就应该用节拍器了。节奏感这种东西,如果没有天赋的话,还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的。
不过说真的,一个小孩子,愿意在琴边坐上两三个小时的话,算是很难得的了。所以,如果打算让小孩继续学下去,建议换一个要求严格的老师,别浪费小孩的这份兴趣。因为你说父母五线谱都不认识,但都已经发现节奏有问题的话,极大可能在其它方面也存在问题,只是你们没发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