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网上有m1 mac 8g内存相当于x86 16g内存的结论,正确吗?请结合统一内存进行分析? 第1页

  

user avatar   skywind300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要尬吹 m1 了,我平时用的台式机:内存 96 GB

如今工作用电脑,64G 现在是起码的标配了,开个 chrome,开个大 JB,一半内存就没了,还有一些 web 技术的 “小工具” 钉钉,vscode,slack,飞书,每个吃 2G 内存,没个 64G 内存真不敢用。

上面还只是一个开发环境,如果你需要运行环境,比如本地开个安卓虚拟机,10G 又没了,或者开一堆 docker 10G 可能又没了。再开两个设计软件,3dmax,ps,blender 之类的东西又是多少呢?

别说你 8G 内存当 16G 用,你就当 32G 用,跟台式机面前也不够塞牙缝。台式机显存都 24G 了,8G 16G 的话题就是属于两小儿辩日的话题。

m1 就是能耗低,省电而已,性能甚至只有一颗普通的 12 代中端产品的 50%:

你能效比也就是好个 50% 以内对吧?问题我台式机一张 3090 功耗就 400瓦了,你笔记本整机加屏幕也才 60瓦,相当于显卡上一颗小电容的水平。

PS:显卡不忙时也不费电,但需要时能飙到 400瓦,相当于八台笔记本。


user avatar   yx-w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机械硬盘时代,内存和硬盘上的swap分区间交换数据速度很慢,如果操作系统频繁在内存和硬盘上的swap分区间交换数据,马上就会被用户感知。

使用高速ssd之后,操作系统即使频繁在内存和swap分区间交换数据,也很难被用户感知,甚至有人说出了m1 mac 8g内存相当于x86 mac 16g内存的神论。

然而,8GB就是8GB不可能变成16GB,所谓的流畅其实是以大量读写ssd换来的。m1 mac 的ssd又焊死了不能换(和轻薄无关的mac mini也是如此),这个就很有计划报废那味道了。

有国外用户在社交媒体发出消息称,经过调查发现,M1版Mac产品的SSD(固态硬盘)似乎被写入点不一样的数据,总写入量超标的似乎有点严重,去年11月才发布的M1版MacBook的SSD总写入量已经达到最大可写入量的12%左右,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用下去,大概两年左右,SSD就将达到最高写入字节数,性能就会受到一定影响。
  当然,这个所谓的影响并不是说SSD就不能用了,只是性能指数会下降,估计会体现在读写速度变慢,硬盘工作时噪音变大等方面,而硬盘将因此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允许状态,健康状况恶化速度加快,一旦硬盘性能指数下降,出现一些未知问题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整机体验自然也就变差了。
  而SSD两年左右就出现性能下降的情况,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因此有人在怀疑M1版Mac产品是不是有意被这么设置,更重要的问题在于,MacBook上的SSD是焊死且不可更换的,一旦出了问题,没有任何挽救余地,当然了,你要是能忍受SSD性能下降带来的影响,那也只能勉强继续用下去。
  可用户买来一部PC产品,使用年限肯定是会大大超过手机的,但这么一来,MacBook就成了快消品,如果苹果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产品销量,那就太不厚道了。
M1版MacBook被苹果计划报废?固态硬盘被质疑加速消耗!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分别弄一台m1 mac (8g内存) 以及 x86 mac ( 16g):


装个 VIRTUAL BOX 之类的玩意, 跑 4 个虚拟机, 每个虚拟机分配 4GB 内存。

看看结论会不会自己出来。


VBOX VMW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2863209257881600




装个 Photoshop / Audition CC/ Premiere Pro, 打开一个 16GB 大小的图片 / 录音 / 短片。

看看结论会不会自己出来。



打开一个 16GB 的 LOG 文件。

看看结论会不会自己出来。



自己写一点代码,例如用 malloc() 尝试分配 16GB 内存。

看看结论会不会自己出来。


user avatar   liu-zhi-yang-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成为美国总统?


user avatar   frank-38-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成为美国总统?


user avatar   zsq3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被各种朋友嘲笑订阅太低,比如跳舞:哥均订比你高订高,比如香蕉:我有四五万均订,七万高订,比如某表姐:日订阅破十一万人民币,比如三少:我每个月订阅都有好几十万呢,都是零花钱,比如奥斯卡:断更涨订阅,真的涨订阅……

感觉特别屈辱。

最屈辱的是经常有些新人跑过来,兴高采烈的说:蛤蟆哥哥,我均订破万了。你嫉妒的恨不得掐死他……


user avatar   sms-parr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一个比中国还成功的故事可以不?

越南vinagame


越南网络游戏市场的起步比中国稍晚一点,从2003年开始,就陆续有破解版的网络游戏进军越南,越南第一款正式网络游戏叫坦克宝贝,据新闻说

第一网游如何炼成?《剑网1》越南历程全回顾 _国内网游资讯 _太平洋游戏网

2004年9月,越南vinagame成立,2005年初,《剑侠情缘》来到越南,从此,改变整个越南网络游戏的进程。

vinagame公司市占比非常极端,比中国最极端的时候都极端,2005年,刚刚起步的越南网络游戏市场,vinagame依靠剑网,占据整个越南网游市场收入的95%,简直是超级垄断。


2005年8月,《剑网》开始收费,刚开始vinagame想用点卡的模式,被玩家激烈反对,被迫改成月卡模式。2006年全年的《剑网》总销售达到1500万美元,雷军表示

雷军讲述海外辛酸:后悔没投资越南_天极网

这应该是雷军最后悔没去投的项目之一了。


vinagame的市占率比当年盛大集团还要极端,自然会受到当年盛大的同样待遇,与中国一模一样的是,自2005年9月开始,越南媒体突然指向网络游戏,这又和中国一模一样,什么电子海洛因之类,由于vinagame市占率最高,因此受到的打击最大。


《剑网》在越南的地位甚至可以说高于传奇在中国的地位,也是越南历史最悠久的网游之一,当然《剑网》在越南不叫《剑网》,叫《武林传奇》,嗯,诡异的名字,一度占据越南网游的70%的市场,震惊了雷军,运营商vinagame非常优秀,经常组织各种对抗赛,vinagame积极学习中国市场的推广经验,尤其是网吧这块,从2008年开始,vinagame免费给网吧提供网吧管理软件,但是要求网吧的桌面必须放置《剑网》的广告。


《剑网》在越南成功的本身,除了vinagame的成功推广外,本地化做的非常扎实,尤其是翻译这块,真是功不可没,我们知道《传奇》当年在中国,翻译也起了很大作用,举个例子


这把武器在中文传奇里面叫什么?叫炼狱,知道原版的叫什么吗?就叫大斧。


由于中文本身表达间接,比如说“降龙十八掌”,这要在越南语里面,得有26个字母,直译过去只有一个下场:乱码,甚至根本无法显示,因为超出对话框了,为了这个翻译的工作,vingame和金山来回矫正,包括名字,地理,历史背景等等。


在越南市场,《剑网》还有两个特别的优势


第一,由于武侠和中国古代文化在越南传播的比较广,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在越南早就流行,因此《剑网》这种游戏对于越南人来说不陌生。


第二,这点我敢说知乎的网友没几个想到的,就是中国特有审查机制。审查机制在中国早就被骂惨了,比如说《WOW》里面的骷髅之类的,中国政府要求所有的网游不能有过多的色情暴力之类的,这点看起来很操蛋,对于中国游戏开放商束手束脚,但是当开发商开发出这类游戏的时候,投放到越南市场,那就不一样了,因为越南政府也是这么规定的!所以中国游戏到越南反而删减的部分非常少。


可能大家还不理解这点重要性,越南本身就是一个小中国,越南政府长期在中国有驻点,中国政府一旦有各式各样的改革文件,一般都会被翻译成越南文,包括限制网络游戏在内,越南规定,网络游戏时间超过3个小时以上,经验和道具减少50%,超过5小时,完全无法获得经验和道具,同时禁止播放网游广告,从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所有网吧必须关门,学校200米之内禁止设立网吧


是不是很中国style?


当然,当年在金山的雷军说没钱投了,对于腾讯来说,钱这玩意,那还算个事?

于是乎

中国企业海外大并购之进击的腾讯_搜狐科技_搜狐网

2008年,腾讯收购游戏公司VinaGame约20.2%的股份,并于2009年增至22.34%,后者目前是越南当地最大游戏运营商,并开发出一款类似微信的通讯应用Zalo。


我们翻翻当年的报纸,以《电脑报》2005年11月7日的报道为例


《剑网》奇迹与走出国门

本报记者蜡笔小新
发生在越南的 网络游戏奇迹

提起越南,大部分读者的印象可能仅仅是从东南亚旅行的介绍中得知的。这个国家,正经历着和我国改革开放一样的“革新”,IT 行业也在这个时代,悄然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生越南的互联网奇迹、网络游戏奇迹的土壤已然成熟。


2004 年 10 月。此时的越南没有任何网络运营商认为人们玩游戏应该交钱。就在这个月,越南公司
Vina Game 来到了北京寻找一款中国的网络游戏准备代理运营。此时他们竟然也面临着和中国的网络游戏创业前辈的尴尬:同样账面上只能拿出 30 万美元最后一搏,同样面临一个未知的前景不明朗的市场。
他们拿出这最后的 30 万美元选择了代理金山的《剑侠情缘 ONLINE》,由于游戏名称意译过去比较复杂,因此他们给越南版的《剑侠情缘 ONLINE》取名《武林传奇》。他们当然不知道,“传奇”这两个字对于网络游戏业界,特别是中国网络游戏业界,代表的是一个奇迹。

《武林传奇》于 2005 年 6 月正式公测,结果这一个开端惊人地与当年那个网络游戏奇迹一样:首日公测在线人数就突破了越南的历史最高记录,过了万人。在 9 月正式收费第一天 3 万多
付费用户把他们吓了一跳。而到了10 月,这个数字是 5万,到了11月初,这个数字已经是 6.2万,活跃账号有 80 多万,并在不断增长中。此时,越南各大网吧里,已经充斥着这款来自中国的网络游戏。而 Vina Game,也和当年盛大一样,淘到了越南网络游戏的第一桶金。

奇迹的另一头
这个奇迹无疑让 2005 年有些郁闷的国内业界有了当头棒喝的感觉。

“我的理想就是把金山的软件卖到全世界去。”,金山公司总裁雷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显得非常有信心因此这个成功他认为是非常自然就发生了的。

谈到《剑网》在越南的成功,他显得兴致勃勃。当时金山考虑到越南市场容量并不算大,折合起来潜在消费人口 2000 万左右,因此就抱着大家友好合作,支援越南方面的心情把《剑网》的代理运营权给了 Vina Game而在分成等方面的条件也“相当优惠”,十分灵活。


30 万美元,同等金额在中国也许是很多渠道商代理点卡销售的入门保证资金。可以说在一开
始似乎《剑网》卖得似乎太便宜了点。然而 2005 年 8 月雷军应 Vina Game 的邀请到越南考察运营情况的时候吓了一跳。“走进每一个网吧都看到里面六七成的人都在玩《剑网》越南版,我拉住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玩家询问,他说他们班上每个同学都在玩!”

“看到这个情景我就知道这游戏在越南算是成了!”雷军依然掩饰不住当时的兴奋。而越南方面则对收费还是有所顾虑,因为玩游戏收费在越南还是头一次,何况收费金额并不算便宜:月卡价格
6 万盾,折合人民币 40 元,只比中国版《剑网》便宜8元。

“我坚信网络游戏一定会响彻全球,因此告诉越方,收费后玩家过 3 万绝对没有问题,运营得好可以上 10 万。”后来的情况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现在可以说,《武林传奇》确实已经成为了“越南的《传奇》”,在越南的网络游戏市场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上周我们有员工去武汉,在网吧中看到一种没有发现过的《剑网》,以为是私服,上去调查,却发现是一个在武汉读书的越南留学生在玩。”
尽管雷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没有给记者透露具体数字,“这是商业机密”,他笑着说,“但是我们今年的确可以从越南的代理运营业务中收入不少。”

看来,奇迹的另一头,也未必不是奇迹。然而,这个奇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奇迹三要素:品质、题材、耐心

的确,国产网络游戏在内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走出去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为什么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这是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难题。

“品质是最重要的。”在和《电脑报》记者的讨论中,雷军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国产网络游戏‘走出去’要想成,要做到以下几点:别吹牛、好题材、慢慢来。”而这一切都是以品质作为核心的。

“要想在海外成功,就先不要吹牛,你就必须在本土市场成功你如果连本土市场 10 万人的市场规模都做不到,怎么做规模小些的海外市场?要在本土做成,品质就很重要。”
的确,国产网络游戏以前是走出去了不少,但是国内的玩家在看到这些“振奋人心”的新闻的时候,往往会非常纳闷:我怎么没玩过这款游戏?

很多“走出去”的国产网络游戏,往往并没有在国内进行正式运营,甚至连规模大的公测都没有进行过,像这样游戏品质当然难以保证,怎么不会影响运营商的成绩。而且这种“拿洋人当小白鼠”的心理,也极大伤害了海外合作者。因此很多“走出去”的国产网络游戏往往走的是“一锤子买卖”,在很低的游戏品质下,游戏往往运营一年便无疾而终,海外运营商也将其转为免费运行的“添头”游戏。可以说,粗制滥造是中国原创网络游戏在海外之路并不顺利的一大症结。

同时,以游戏品质为核心牵涉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题材。很多国内厂商在自身条件不同的情况下盲目模仿“韩国模式”,操作的题材大走奇幻路线,而且是在对奇幻文化不熟悉的情况下操作这样的欧美化的游戏。结果是欧美的玩家认为这些游戏完全没有内涵,错误百出,而亚太玩家又毫无认同感(特别是在一些文化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国家),两头不讨好,只有失败。而立足于本土文化或者是文化圈的认同感,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成功的经验。

而慢慢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公司选择海外代理商只看人家有钱没有,急功近利,不看对方的长期合作诚意。结果有钱的海外代理运营商不重视,往往只把这些游戏作为扩大的产品线的组成部分。而《剑网》在越南的成功就是因为金山看到了对方的诚意──后来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他们(Vina Game)的推广确实非常卖力,还搞了很多选秀之类的活动大造人气。”

看来,国产网络游戏长期以来走得出去,赢不回来的困局,并不是因为我们先天不足。经过数年的市场与玩家的考验,我们的运营与开发商在世界上对网络游戏可说是最为熟悉,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自信务实的心态,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及精工制作的品质,只有拥有这些,我们的原创网络游戏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从代理国外游戏开始,然后注重线上线下培养市场,注重网吧推广,甚至连起家的本钱都有点像盛大:都是30万,当年陈天桥从陆家嘴集团辞职,而VNG的CEO黎洪明也是一样,他是从普华永道公司辞职的,而今天的VNG比曾经的盛大集团更加成功,它不但有王牌的网络游戏,而且已经推出了ZINGMP3,电子支付123pay,输入法laban key,网吧管理软件CSM,互动社区zing me,甚至还有个即时通讯软件zalo。


它是越南的盛大,又是越南支付宝,又是越南腾讯。


而且它已经准备赴美上市

以开发游戏起家,VNG有望成为第一家在美上市的越南科技公司

目前,VNG自主研发的游戏包括Sky Garden、Farm in Paradise and Dead Target 已经陆续登陆230多个国家;其聊天应用程序Zalo在越南和缅甸,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台湾等国家拥有超过7000多万用户。其管理团队预计2017年营收为1.8亿美元,相比去年的财务数据,同比上涨70%。


而同样依靠网络游戏起家的盛大集团,哎,不说也罢了,人家上市,它退市,还说个屁。




  

相关话题

  为什么 iOS 7 刚出的时候我觉得它那么丑,现在却觉得漂亮了? 
  Windows 内核和 Linux 内核谁更复杂? 
  周杰伦霸榜 Apple Music 中国大陆 Top 100,哪首歌曲曾是你的单曲循环? 
  Win 11 什么时候可以普遍使用? 
  这种代码的思路是什么? 
  如何评价 iPhone X 的面部识别? 
  如何评价 6 月 7 日召开的 2021 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1),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内容? 
  Windows 平台的 15 寸笔记本上配置 4K 分辨率屏幕是否实用? 
  苹果自动驾驶汽车预计 4 年内问世,市值一夜大涨 4588 ​亿,重回全球第一,苹果能改变汽车行业吗? 
  网上有m1 mac 8g内存相当于x86 16g内存的结论,正确吗?请结合统一内存进行分析?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迷宫从终点向起点走更容易?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基本上听不到,老年人劝解年轻人「与其将就结婚,不如孤独终老」的言论?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