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个问题,还是没太懂消费者心理吧。
真的会拿Plaid的加速去说事儿的群体,大概率是一个基础版Model S也买不起的群体。
真的会去扯什么内燃机车下赛道如何如何的群体,购买力的上限恐怕是各大厂的小钢炮。
严肃会考虑买Plaid的人群,会在意这个问题么?
拿高性能油车乃至超跑日常遛街买菜的人群,会在意这个问题么?
真的有3秒多甚至2秒多的油车的人,真有兴趣下个什么鬼赛道?恐怕连弹射都没兴趣吧?
一个人都要买总价200万的车了,对他重要的事儿,更有可能是零百加速呢?还是你知我知他也知这车总价200万这件事儿本身呢?
而对这种人群来说,明儿心血来潮了,往车库里随手再加一辆100万的Plaid,那也是个事儿???
怎么一个个说得仿佛油车有关信仰,而电车却要限购,早买有货,晚了不卖似的呢。
你又能想象,这样的人群,有朝一日跟你一起开比亚迪或北汽?蔚来过两年出一款对标Taycan的,那才有可能成为你的车友吧?
可真掏钱买911的人,又有谁会看得上Taycan呢?又是为何看不上呢?因为零百么?
电动车一定会是我们的未来,我国在该领域也大有机会,但这并不会改变人们在汽车领域上的消费心理划分。而一切市场营销方向的消费者划分、消费者歧视和溢价挖掘,对应的都是消费者心理划分。各大电车品牌,以及逐渐在转向电车的油车品牌,现在会跟你玩儿这种游戏,以后更会大搞特搞此类游戏,以占据全生态位的消费者心理挖掘。
而至于什么模式的进步,什么降维打击,那就姑且再重复一下我先前多次提到过的野望吧:我们对立体空间的交通利用,是几乎等同于彻底浪费的。而到了我们这代人退休后,若我们人类的 “车” 依然在搞什么贴地飞行,那才叫拉胯。
其实长久以来的一个误区是:为什么总有人把电动车的零百加速和燃油车的动力性能划等号,或者说为什么总有人把动力性能简单的归因为零百加速,我认为这是典型的电动车宣传势力长久以来的洗脑结果。
还有人总以特斯拉性能版的3秒以内破百为范例,简单划一的认为动力性好是电动车的天生属性。其实市场上大多数的电动车的零百加速在8秒以上的比比皆是,至于说家用电动车10秒以上甚至跑到12秒的都有。
在动力方面,燃油车和电动车的若干不同:
事实上,目前在8万元市场价格的燃油车,就可以在实际驾驶的时候将零百加速杀进8秒以内。十几万的B级运动型轿车可以杀进6.5秒。而市场上大量的家用电动车的零百加速在8秒以上,甚至10秒以上。而一旦和性能挂钩,又会出现前面提到的3点问题,最后你只会看到他们在性能上去宣传“零百加速”。
现在这种以简单粗暴的零百加速来定义“性能”的做法已经开始影响到汽车企业了,比如说前段时间我试驾了2家自主企业的混合动力的车子,1家是1.5T+混合动力变速箱,1家是2.0T+后驱电桥的方案,都是SUV。两个车型都有一个“运动”模式的选项。在我开起来,常规模式反而是最舒服的模式,低速时候安静平顺的电驱动和加速的发动机介入以及非常符合人体对于速度加速感知的加速曲线,我觉得动态驾驶感觉不错。那么“运动”模式理应给我更好的感受才是,结果静止全油门后,常规的水泥路面由于扭矩太大轮胎打滑,方向都出现了轻微飘逸,因为我在加速过程中还在做驾驶动作,动态驾驶过程中油门过于敏感和轮胎抓地问题使得驾驶者需要相当的驾驶感觉才能把握好车子。然后我就几乎是“质问”技术陪同,我说你们是咋想的做这么一个模式。结果两家的回答基本上说的是一回事情:刷零百加速,然后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这个感觉。XXX电动车也是这个感觉。
其实扯了这么多,不是说特斯拉Model S Plaid +版性能会差,因为毕竟1000+马力的峰值功率放在这里。我更想说明的是:
不要双标
电动车的动力特性,油车没得打。说实话,现在无论是a45还是focus rs,在model3p面前都得趴着。又便宜,又快,真是入门玩车不二之选。以后出个比m3p更小更短的车,估计所有赛道的成绩都会被刷新一遍。
问题是,玩车的人毕竟是少数。虽然我天天嘲讽雷克萨斯水军动力够用党,但是动力对于普通人来说,到了7,8秒零百,再往上动力真没大意义。一般人受不了那个加速度,也不安全。
所以,2秒的电动车出来,价格还在普通人够得着的区间
对玩车党,意义很大
对普通人,没啥意义,动力够7秒之后,普通人的需求是加空间加内饰加舒适性加安全,不会再在动力上花钱
对赛车运动,现在已经有fe方程式了。以后f1改电,中途加油变换电池,也不是不可能
不在于特斯拉2.1秒。
在于比亚迪只要想要,也能用很便宜的价格做出5秒的车。
0-100公里5秒,以前这是超高端才有的。
电动机起步大扭矩,和功率重量比,让快速起步比较容易。
同样的道理,还有静音和震动。
发动机要解决震动需要很多办法。
要解决发动机噪音,也得有很多成本。
电动车,即使用增程方案,也可以让发动机工作在一个高热效率区域,针对这个区域来控制噪音和震动。
不用增程方案,待机是没有噪音和震动的。
这以前也是高档车才有的。
电力驱动,让燃油车需要很高成本才能达到的驾驶体验变便宜了。
以前,你蒙上眼睛,坐到比亚迪和奔驰s里面,打着发动机,听声音感觉震动,能知道自己是在哪个车里面。
现在你蒙上眼睛,比亚迪也很安静。
高端车的驾驶体验优势缩小了。
现在电动车,还有一个有优化问题,是G值变化太大。
很多人坐电动车晕车,就是因为它的加速和减速太突兀。
而这个高级感还需要对动力系统优化才能解决。
这一点,大马力八缸车目前还有优势。
没看明白一群人在杠什么,2.1秒零到一百,系统效率再高,电池组输出功率也要达到400kW。
查不到特斯拉的电动机电压是多少,按500V取值的话,要770安培的电流.......
就把电池组拆下来,让电池组持续输出400千瓦,看能坚持多久呗。
发动机做耐久试验,可是直接拉到最大功率点连续运转几天几夜。
快,但是不持久。
=========================
量产车里面最快的好像是布加迪威航,零百加速也是2秒的成绩,但是在这种工况下,燃油只够烧10分钟。不知道Model S在2.1秒零百加速工况下,电池可以坚持几分钟?
用锂电池车的零百加速成绩来和汽油车对比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汽油车不会因为油箱里面有多少汽油而影响动力总成的动力性能;汽油车在红线转速内折腾很长时间(我没上过赛道,不清楚具体时间)也不会过热而影响动力输出。但是锂电池车不行,整车电量会影响电池的最大电流输出,电量越少,加速性能越弱;同时,锂电池也顶不住大电流输出带来的压力,上赛道跑圈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片面强调零百加速时间,只是厂商针对 普通大众 的宣传手段,因为绝大部分人就只能看懂一个参数。对于他们来说,这玩意就像游戏中的数据,谁高谁就强吧。
对于锂电池车来说,优势在于动力响应。100毫秒级的动力响应时间,在市区频繁加减速工况下,可以完虐一票1500毫秒级动力响应时间的涡轮增压车型。
但动力响应这个概念稍微有点复杂,不如零百加速时间那么好理解。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30多年前,我第一次和史蒂夫见面,我们两人生命中的一多半时间是同事,竞争对手与朋友关系。”,比尔·盖茨,苹果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微软创始人在一份声明中如是说。
盖茨说:“世界上很少见到有史蒂夫这样巨大的影响力,其中一些将是后来许多代人会感受到的。对于我们这些有幸与他一起工作的人来说,这是伟大的荣誉。我们会十分的怀念史蒂夫。”
盖茨夫人梅琳达在Twitter上写道:“非常悲伤的获悉史蒂夫去世的消息,他是一位真正的创新者与一个伟大的人。”
微软联合创始人Paul Allen也表达乔布斯的家人与朋友表达哀悼之词,他在Twitter上说:“我们已经失去一位特立独行的科技业先锋与领导者,他知道如何制造令人震惊的伟大产品。”
Ethernet创始人Bob Metcalfe说:“唉,愿他安息。没有他的疯狂而伟大的想法,我们要怎么做?”
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说:“史蒂夫,感谢你的成为我的导师与朋友。感谢你改变世界的做为。我会怀念你。”
Google创始人Larry Page说,即使处于病中,乔布斯仍然乐意给他提供建议,他说:“我非常非常悲伤的听到史蒂夫去世的消息。他是一位伟人,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与辉煌。他总是有能力用寥寥数语就开启你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是自己之前未曾想到的。他用户体验至上的主张总是激励着我。”
Google联合创始人Sergey Brin说:“从Google创业的初期开始,当我们和Larry需求远景与领导力激励时,我们总是朝向苹果总部的方向。史蒂夫,你卓越的热情已被任何触摸了苹果产品(包括我们正在写这段话的Macbook)的人所感受到。我们几次碰面当中,我已经见证了这种热情。”
http://Salesforce.com CEO Marc Benioff说:“乔布斯是我们行业的最伟大的领导者。我真的很悲伤。这是全世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我将永远缅怀他。他为我做了很多。”
戴尔创始人Michael Dell说:“今天,世界失去了一位有远见的领导人,科技产业失去一位标志性的传奇人物,我失去一位朋友和老乡,史蒂夫乔布斯的遗产将被世代铭记。”
AOL副总裁Blake Irving说:“鼓舞人心的领导,非凡的远见,他带来不可复制的成功与宗教。感谢你,史蒂夫。”
雅虎Twitter上的一个帖子写道:“他身后是无尽的改变我们生活的创新。”
加州州长Jerry Brown说:“乔布斯是一位伟大的加州创新者,他诠释了一个完全独立与创新的人能取得的成就。很少有人如他一样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力量与优雅。”
小米公司说:(已删除)
这是我好久之前无意间记录下的,如果是评论里提到的董玉飞,那这位父亲的年龄我记错了,印象中这位父亲黑黑瘦瘦不大高。
我的本意是,不希望看到对事件中的个体进行攻击,从当初看报道时到现在回忆,我的心情依然是难以描述,不是愤恨。
至今还记得那年感动中国里的一位基层干部,这位父亲没几天就自杀了,对,以基层党员干部的身份满载荣誉,没几天就以父亲丈夫儿子的身份默默自杀了。
汶川的一个乡镇干部,在地震时从家里成功跑出来,让老婆照看一下老母亲,自己去学校看一下儿子,家、单位和儿子学校离得都很近,一条直线上,路过儿子的学校,看学校没全塌,鬼使神差的,对,他对记者的描述是鬼使神差的想先去单位,心里在跟儿子说“儿子你挺一下,挺一下,爸爸马上就回来”,等他参加完单位救援,经历第二轮余震后,反应过来往回跑,儿子学校全塌了。
就因为这个父亲的身份:党员、基层干部,当时还是央视王牌节目面对面的采访,无限扩大,表彰成一个基层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轮回播放。
可节目中这个父亲已经被挖的体无完肤,记者一直追问这个细节:路过儿子的学校,为什么没进去。或许这个点是记者以及那整个群体引以为豪的功勋章,可这位父亲每一句话都在明显的责怪自己:鬼使神差、要是先去、要是听老婆的话。。。要有多无奈就有多无奈,能想象一个五十多岁一脸沧桑的父亲,一个家中独子,被记者逼着回忆自己面对“民族大义”时,只能自言自语一样重复嘟囔一句“要是当时”,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他俩眼空洞地在记者牵引下回忆儿子很高、很开朗,早上出门还跟他比身高高,成绩很好,经常开玩笑,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对奶奶撒娇。。。。。显然,节目出来的效果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
可是,对一个父亲、丈夫、儿子而言,这份“于灾难面前不顾儿子安危、来不及看儿子一眼、毅然决然冲入群众坍塌现场的基层党员”的荣誉,能否支撑他那个大家庭?还被评了当时“感动中国”。
他老婆看了那集报道,责怪他如果。。。
他老母亲责怪他,如果。。。
他自己也责怪自己,如果。。。
最后,在报纸的一个小角落里,报道出他自杀了。
(有些影像细节记不清了,这个父亲面对采访时不断的自言自语)
这是我好久之前无意间记录下的,如果是评论里提到的董玉飞,那这位父亲的年龄我记错了,印象中这位父亲黑黑瘦瘦不大高。
我的本意是,不希望看到对事件中的个体进行攻击,从当初看报道时到现在回忆,我的心情依然是难以描述,不是愤恨。
至今还记得那年感动中国里的一位基层干部,这位父亲没几天就自杀了,对,以基层党员干部的身份满载荣誉,没几天就以父亲丈夫儿子的身份默默自杀了。
汶川的一个乡镇干部,在地震时从家里成功跑出来,让老婆照看一下老母亲,自己去学校看一下儿子,家、单位和儿子学校离得都很近,一条直线上,路过儿子的学校,看学校没全塌,鬼使神差的,对,他对记者的描述是鬼使神差的想先去单位,心里在跟儿子说“儿子你挺一下,挺一下,爸爸马上就回来”,等他参加完单位救援,经历第二轮余震后,反应过来往回跑,儿子学校全塌了。
就因为这个父亲的身份:党员、基层干部,当时还是央视王牌节目面对面的采访,无限扩大,表彰成一个基层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轮回播放。
可节目中这个父亲已经被挖的体无完肤,记者一直追问这个细节:路过儿子的学校,为什么没进去。或许这个点是记者以及那整个群体引以为豪的功勋章,可这位父亲每一句话都在明显的责怪自己:鬼使神差、要是先去、要是听老婆的话。。。要有多无奈就有多无奈,能想象一个五十多岁一脸沧桑的父亲,一个家中独子,被记者逼着回忆自己面对“民族大义”时,只能自言自语一样重复嘟囔一句“要是当时”,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他俩眼空洞地在记者牵引下回忆儿子很高、很开朗,早上出门还跟他比身高高,成绩很好,经常开玩笑,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对奶奶撒娇。。。。。显然,节目出来的效果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
可是,对一个父亲、丈夫、儿子而言,这份“于灾难面前不顾儿子安危、来不及看儿子一眼、毅然决然冲入群众坍塌现场的基层党员”的荣誉,能否支撑他那个大家庭?还被评了当时“感动中国”。
他老婆看了那集报道,责怪他如果。。。
他老母亲责怪他,如果。。。
他自己也责怪自己,如果。。。
最后,在报纸的一个小角落里,报道出他自杀了。
(有些影像细节记不清了,这个父亲面对采访时不断的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