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类的演化速度是否在逐渐加快?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演化速度不一定在逐渐加快。目前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明显增加,气候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可以带来性状的变化[1],原子时代以来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化学药物和微塑料等等都可以影响演化。人类现在庞大的人口支持更多的基因多样性,延后的生育年龄(尤其是男性)支持更多的突变,可以预计目前人类的演化速度较历史上大部分时候更快。但是“逐渐加快”缺乏证据。网络上一些人拿“遗存正中动脉”这水准的解剖变异去谈论“人类的进化加快”,更是缺乏根据的。

在当前条件下,人类基因库里新出现的可遗传突变的最主要来源是精子的突变。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精子突变越来越多。这意味着男性平均寿命的增加、平均生育年龄的推迟可以增加人类的基因突变——201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男性每延迟生育1年,平均可以多产生2个单核苷酸突变。

工业革命以来,一些女性人群的更年期有所推迟、月经初潮年龄和首次生育年龄有所提前,女性适于首次生育的年龄是一项显著可遗传的性状[2],一项研究显示女性更年期每200年可能推迟1岁。女性晚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更多突变。

即便如此,人类的自然演化速度仍然难以特别期待。全人类现有的基因多样性是非常低下的,任意取两个健康人,基因相似度在99.9%以上,基因差异比西非6500只黑猩猩之间的差异还小,且这点差异还主要由中性突变和漂变贡献。出现了高差异的个体?那多半是染色体畸变造成的畸形人。

  • 低遗传多样性的人类亲身证明了所谓“遗传多样性低就容易感染传染病然后这样那样blabla”的观点是适应十九世纪认知水平的意淫,而距离真相非常遥远。
  • 2020年,一项新研究反对“更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能改善物种的环境适应度和长期生存前景”的传统观点[3]。科学家们证明了中性遗传多样性与物种灭绝风险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般关系。
  • 看来,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功能性遗传多样性、数量变化史和生态关系,来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物种保护策略。

如果读者认为多样性越高就越有可能对抗未知的环境变化,那么人类的医疗技术让各种有缺陷的个体生存下来、治愈具有繁殖能力的患病个体提高了人类的基因多样性。可是,人类靠突变去迎战病原体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并不能指望。

  • 两个健康、强壮的人产生的后代仍有百分之三到四的概率明显畸形,能完全继承父母的优良性状的概率接近零;
  • 免疫力强的人感染病原体后未必表现得好,反而比普通人更容易发生免疫系统胡乱攻击自体细胞的破事,新冠疫情期间大家见过许多例的病毒性肺炎、病毒性睾丸炎就是典型,后者可以造成不育。
  • 人类偶然演化出的能对抗特定病原体的性状往往带有严重的不利效果,会降低生活质量、减损体力乃至缩短寿命。
  • 了解一下每年多少人受到疟疾的折磨,为什么人类演化出的镰刀状红细胞之类对抗疟原虫的性状那么垃圾,既不能免疫疟疾又降低生活质量?靠随机,那确实就是这么垃圾,它根本就不是针对疟原虫做的。

大量证据表明,生物演化比文化演化(模因演化)要慢,人类的演化比病原体的演化要慢

如果读者认为“人类的演化速度包括人类社会的模因演化速度”,目前看来模因演化速度确实比历史上有所加快,可是也有过去做不到的大规模信息管制、“信息茧房”等不稳定因素。

参考

  1. ^ 其中一部分可以表观遗传
  2. ^ https://doi.org/10.1073%2Fpnas.1104210108
  3. ^ https://arxiv.org/abs/2007.02569



  

相关话题

  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生物物种是什么?又有哪些古老的生物类群仍然存在? 
  生命为什么会在寒武纪突然发生大爆炸呢? 
  为何几乎在高等生物中有性繁殖成为主流? 
  遇到下一次物种大灭绝的时候,人类能存活下来吗? 
  人类是不是没有天敌? 
  为什么没有人和猿中间的物种? 
  一个物种会和它多少代前的祖先产生生殖隔离? 
  依据进化论懒惰不利于生存那为何人都是厌劳好逸的? 
  除了螳螂和蜘蛛,请问还有哪些动物中存在“性食”(Sexual Cannibalism)现象? 
  如果是龙族(蜥型纲动物)演化出的人类,以产卵方式延续后代,那家庭制会不会比哺乳动物更容易打破? 

前一个讨论
美国为何衰败了?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半佛视频“《山海情》的胜利,是爽文的胜利”?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