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二战后为何俄罗斯和波兰只用了数十年就同化了东普鲁士?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想过台湾统一的“东普鲁士”模式,唯一就是输入地到底是四国比较好,还是萨哈林岛?


user avatar   wo-shi-liu-he-x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完全同意现有高赞的说法。"留地不留人"的确是最快速的同化方法,但是会导致当地人出现“历史断代”和身份认知的问题。在苏联处于扩张时期时这也许不是问题,但当俄罗斯处于衰退时期时,这些都可能被无限放大,从而变成问题。

具体到加里宁格勒这座城市,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战后加里宁格勒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历史与战前柯尼斯堡普鲁士统治者的历史”之间的矛盾与“本地俄罗斯人维持俄罗斯认同与融入欧洲一体化”两个冲突。

以下部分节选自加里宁格勒大学(注:现为伊曼纽尔·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Valery Galtsov教授于1996年发布的文章“The Problems of People's Identification in the Kaliningrad Region”,虽然年限已经较早,但对题主的问题仍有启发意义。(注:两个标题均为方便讨论而添加,原文没有分章节)

德国人的撤退与苏联人的挺进

二战对东普鲁士的人民是悲剧性的,因为他们不再拥有故乡。据1945年苏联红军的不完全统计,柯尼斯堡城中尚有十三万德国人。1947年,斯大林签署《关于将德国人从俄罗斯联邦的加里宁格勒地区驱逐到德国苏联占领区》秘密决议,在随后4年里,约10万德国人被迫离开柯尼斯堡。

与此同时,苏联开始了在这座城市的建设。第一波移民(约有五万人)大多为工程师和工人,由苏联从全国各地(二十个俄罗斯地区、七个白俄地区以及马里(注:不是非洲的那个马里)、摩尔多瓦、楚瓦什三个自治共和国)征集,同时赋予他们一系列优待(比如免除牛奶外的农产品义务交付、所得税和在之前居住地欠下的债务)。因为主要的征集地都是受战争摧毁严重的地区,当地人除了移民也没有其他出路,所以相应号召的人非常多。之后的几年里,前往东普鲁士的移民不断增多,到1951年时,该地区已经人口达到了40万人。这一批人便是加里宁格勒的第一代移民,他们平均年龄只有30岁。相应的,五十年代(以及之后的七十年代)是当地人口自然增长的高峰。六十年代后,苏联停止了对当地的大规模移民,当地的人口随着回归正常增长。七十年代后,当地人口陷入老龄化。到九十年代时,该地区已经有80万人口,其中40万人生活在加里宁格勒市。因此与俄罗斯其他地区不同,高人口密度和高城镇化是加里宁格勒地区最显著的特征。同时因为国企体制的残留和驻军的影响(波罗的海舰队驻地),加里宁格勒有4~15万军人。这些数字可以说明军队对加里宁格勒经济和人民性格的影响力。

新的社会形态是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否定形成的。1947-1951年期间对德国人的驱逐导致了柯尼斯堡人口结构和民族成分的突变,在本地区繁荣了一个世纪的德意志文化完全消失。而取而代之的是苏联移民,他们中既有从二战中幸存的普通人民,也有冒险者、罪犯与囚犯。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满了胜利的骄傲,同时又对濒死挣扎的敌人怀有一丝怜悯。这时期“反德”是苏联宣传的主旋律,当这些新移民踏上柯尼斯堡的土地时,他们认为自己是进入了“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巢穴”,而这里曾经是斯拉夫人居住的土地[1]。同时随着冷战开始,苏联当局掀起了反对“世界主义”和“媚西主义”("cosmopolitanism" and "obsequiousness before West")的运动。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对普鲁士风格的老城进行重建有很大的风险,当地政府便决定拆除柯尼斯堡城内被战火摧毁的废墟,只保留了一些保存较好的部分。因此,这座城市14~16世纪的建筑成就毁于一旦,只有一些20世纪的建筑保留了下来,这其中包括康德墓。同时,他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席勒纪念碑,哥白尼大街的名字得以保留,但是他的雕像却被拆除了,同时旧城堡(注:应是柯尼斯堡宫)也被认为是恶毒的“条顿精神”的体现。就这样,在“反德意志”、“冷战”和“反世界主义”三座大山的重压下,柯尼斯堡旧时期的文物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此外,人们也认为德语旧地名应被俄罗斯化,所以德语的Droozden、Domnau和Vershen变成了俄语的Drozdovo、Domnovo和Vershini,只有少数街道名称保持不变。新的地名主要有几种来源:1. 本地环境特点,比如Berezovka(桦树)、Zelyoniy Bor(绿林);2.移民者的故乡,比如Muromskoye, Saranskoye, Mordovskoye;3. 俄罗斯和苏联英雄,尤其是二战和东普鲁士行动的参与者,比如Chernyachovsk, Gusev, Bagrationovsk;4.俄罗斯和苏联历史名人、科学家等,比如Mayakovskoye, Mendeleevo等。

第一代迁入加里宁格勒的居民认同社会主义文化准则,他们认为自己所投身的东普鲁士是一个充满了“有害资本主义文化”的环境,距离“咄咄逼人的北约”和资本主义国家非常近,可能会对后代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避免先前文化残余(即普鲁士文化遗留)的影响”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于是在最初的二十年间(1950~1970年),加里宁格勒地区的“自我定位问题”主要集中在“建立新社会和新经济结构”上,多数移民依然遵循祖籍地的文化传统(主要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为代表的斯拉夫文化,以及立陶宛文化、伏尔加和乌拉尔文化)。

后来,这些第一代移民带来的祖籍地传统随着他们的老去而消退。他们的后人虽然仍认为自己是“(苏联)统一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因为他们缺乏对加里宁格勒这片“新故土”二战前历史的共同记忆,从而导致了公众意识的混乱。对这一问题的“矫正”开始于60年代,当时,加里宁格勒的部分(自由派)人士组织了一场反对“拆除柯尼斯堡国王城堡废墟”的运动,虽然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柯尼斯堡的国王城堡废墟被宣布为是“红色普鲁士灵魂的象征”,但这场运动标志着加里宁格勒人开始保卫自己从历史过往中寻找文化价值的权利。

加里宁格勒人民的公众意识中还包含一个特质,即他们对新家园的感知充满矛盾: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认为自己是这一地区的创造者,但其中又结合了隐蔽不安的不确定感,如同他们只是暂住在这里。即使后来1970年的《苏德条约》对现存边界进行了确认,这样的感觉依然广泛存在于民间。一方面,加里宁格勒的公众意识中有一种对本地残存德意志文明的尊重甚至钦佩。另一方面,他们又觉得苏联文化优于西方。

我们知道,人们对本国形象和人民形象的认知是通过教育完成的。在加里宁格勒,青年一代(他们大多是俄罗斯人)却在教育中发现了自己的故乡与俄罗斯其他地方的不同,并感到自己所处的地方与俄罗斯古老的历史无关。即便他们受到的教育是基于俄罗斯和苏联的历史和文化,他们仍受到来自普鲁士的“先前文化”的影响。加里宁格勒人从小就知道“俄罗斯本土”与他们所在的地区是不同的,因此两地人民之间也出现了心理距离(比如加里宁格勒人会说“去俄罗斯”)。

维持俄罗斯认同与融入德国主导的欧洲一体化

加里宁格勒人的公众意识认为他们应该变得更欧洲——尤其是在年轻人中。而当地人还有一个著名的特点,那就是“爱国爱军”,本地政府和居民都以热衷于本国军事史出名。当地每年有四个纪念日:胜利日(五月九日)、柯尼斯堡解放日(四月九日)、海军日(六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渔人日(七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在当地登记的182座纪念碑中,有159座是表彰苏联士兵的,这在东普鲁士这样“被鲜血浇灌”的土地显得尤其普遍。

加里宁格勒人自我定位的新周期开始于八十年代中期,此时戈尔巴乔夫改变了政策,当地开始向所有外国人开放,所有禁令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解除。关于本地区历史的信息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之前加里宁格勒的高校并不被允许进行二战前本地区的研究),并带来了新的思潮。但随后苏联便在很短的时间内解体,加里宁格勒变成了一个孤岛。它与母国的关系变得复杂,但同时与外国的关系变得简单。因此,它很快迎来了波兰和立陶宛的代表处。

直到几年前(注:九十年代初),加里宁格勒人的自我定位还取决于地区环境因素和他们对自身的定位(包括苏联文化和历史),现在,他们可以很方便的到波兰和德国留学,古老的加里宁格勒房屋也可以迎接自己原来的(德国)主人。考虑到这些新因素带来的影响,加里宁格勒人觉得自己有义务理解他们所拥有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同时他们认为自己对被从这里驱逐的德国人负有责任。这样的想法在当地知识分子界(比如康德学会)非常流行,于是他们参加了重建柯尼斯堡大教堂的运动,同时呼吁重建相关的建筑、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从而展现该地二战前的历史。当下正值苏联瓦解、各加盟共和国陷入战争的时期,战争制造了大量流民,同时俄联邦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势力,所有这些政治进程都会加剧加里宁格勒人的不安感,他们担心失去自己的家园,于是开始推行保守主义政策,这其中以经历了二战的老年人居多,他们普遍怀念苏联。但该地区贫困、高失业和犯罪的现实让“莫斯科没有忘记我们”这样的口号无法派上用场。

虽然加里宁格勒没有人会反对与欧洲进行融合,但他们惧怕外国(尤其是德国)的政治和经济扩张,他们相信,只有军事存在才能保证他们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存在。这是现实。加里宁格勒必需在维持俄罗斯认同与成为欧洲世界的一员之间寻找自己的定位。

完整版文章请参考:

Galtsov, Valery. “The Problems of People's Identification in the Kaliningrad Region.” Anthropological Journal on European Cultures, vol. 5, no. 2, 1996, pp. 83–95. JSTOR, jstor.org/stable/432348. Accessed 15 Feb. 2021.

参考

  1. ^这要追溯到十二、十三世纪时的“德意志东扩运动”,在这之前,东普鲁士地区是斯拉夫人的土地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stsiedlung

user avatar   mao-tai-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尼采是个哲学家。

后来发现他还是微观心理学开创者、历史上最强的古修辞学家。

再后来发现他除了经济学之外均有涉猎,而且年仅24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马克思是个哲学家。

后来发现他还是第一国际领袖、历史上最强的历史学家。

再后来发现他除了心理学之外均有涉猎,同样年仅24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恩格斯是个哲学家。

后来发现他还是女权主义开创者。

再后来发现他在当年属于全球顶级富豪,却为了无产阶级的幸福奋斗终生。

再再后来发现他奉行不婚主义这种顶级女权价值观,并且跟一对双胞胎姐妹同居共度了一生。。。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列宁是个革命家。

后来发现他更突出的是理论家,共有著作2600万字。

再后来发现他的革命成功才真正奠定了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并且奠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思路。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切格瓦拉是个很帅的印在衣服上的性感大叔

后来发现他是个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顶级战士

再后来发现他带着80多个人挤上一条荷载11人的小破船去推翻古巴军政府,登陆后三天就死剩12个人,然后这7个人最后居然真的把古巴军政府推翻了。。。



最后。。。

以前知道毛主席跟我差距大的无法跨越,我真的知道

但这件事让我把这个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毛主席24岁的时候。。。靠嘴,就缴械了3000北洋馈军。。。

我活几辈子也没信心能靠嘴把3000士兵缴械。。。


user avatar   yu-yun-wen-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是一个全民健身的时代,相信很多人都跑过五公里,五公里跑分两种性质:一种是竞赛类,另一种是健身运动类。而竞赛类一般都会有专业的教练老师去指导,并且非常科学合理,方式方法分类的特别详细。非竞赛类跑步者绝大部分是遵循所了解的比较狭隘的方法去运动,如果你去问一个非竞赛类的跑步者怎样提高五公里速度,或者怎样提高配速,估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

我比较系统地训练过两年多的五公里跑,因为有专业的老师指导,速度一般保持在17分钟左右,配速一般是3分30秒,其实五公里并不是跑的越多越好,跑的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一些不良的拉伤扭伤,会不同程度上磨损半月板。利用一些时间整理出一套可以提高五公里配速的方法,与朋友分享,希望能够帮的上你。

一、小腿力量的训练

小腿是整个身体的支撑。练好小腿的力量,能够不断输出力量。

1、跳绳:如果你是一个新手的话,想要锻炼小腿的力量,那么跳绳是最好的。跳绳不占场地,有一根绳子就能跳了。每天1000个。

2、深蹲:如果你想要锻炼你的小腿力量的话,那么可以深蹲。如果你觉得力量不够,可以一边举铁一边深蹲。

3、半靠墙:如果想要训练小腿的力量,那么你可以尝试半靠墙这个动作。保持深蹲的动作半靠在墙上。

二、大腿力量的训练

如果说小腿是整个身体的支撑,那么大腿是起着带动小腿的至关作用。

1、蛙跳;蛙跳可以在平地跳,也可以在楼梯里往上跳;其方法是将双手放在后背,或是双手抱头,跳的时候最好是将脚后跟踮起,尽量跳高,跳远,跳的过程中要调整呼吸节奏,以30个为一组,进行多组训练。

2、篮球场上往返跑;以篮球场篮筐一头的边线为起点,第一次往返以半场的三分线为终点,第二次往返以中线为终点,第三次往返以另一个半场的三分线为终点,第四次往返以球场另一头的边线为终点,四次往返要全速跑且要一次性完成,进行多组练习。

3、深蹲起跳;站在原地,将双手抱住头,下蹲时,要蹲到底,往上跳时,以最快的速度爆发往上跳,越高越好,以每组50个,进行多组练习。

4、肩上负重上下蹲;将杠铃平衡的扛在肩上,杠铃的重量根据自己需要配置,当下蹲时,速度要慢,下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当上蹲时,速度稍微加快,可以提高大腿的爆发力。

三、腹部力量的训练

以腰腹部为中间点,下半身为力量型,上半身多为协调型

1、卷腹

平躺在瑜伽垫上,屈膝,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脚踩地。双手可以扶在耳侧,或者提高难度,双手交叉抱于胸前。保持双腿放松,用腹肌的力量抬起上半身到30度-45度之间,在最高处停留一下,再缓慢回到初始位置,注意感受腹肌的发力。卷腹时呼气,下落时吸气。

2、悬垂举腿

握住单杠,让身体与单杠垂直,双脚并拢。收缩腹肌,屈膝向上抬腿,直到大腿与身体呈90度,停留一下,控制双腿缓慢恢复原位。抬腿是吸气,放下时呼气。

四、掌握正确跑步的姿势

有一个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正确的摆臂动作,在运动过程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头部:跑步时应该目视前方,头部保持水平,这样才能很好地缓解脊椎的压力,防止脊椎受力过大而造成的疲劳损伤。

手臂:跑步时手臂应该前后摆动,这样才能很好的带动我们的身体,节省身体的能量,让我们跑得更快更远。

腹部:跑步时,应该挺胸收腹,让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不要弓腰塌背,否则很容易造成脊椎压力过大,导致脊椎受伤。身体上半部分应该稍稍向前倾,这样可以让我们跑得更加省力,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减少落地时的冲击力。

腿部:跑步的时候大腿应该带动小腿,这样才能很好的缓冲,从而减轻膝盖的压力,防止膝盖受损,步幅自然有意识地稍大一点。

脚踝:跑步时脚踝一定要活动起来,千万不能太硬,防止脚踝受损,脚踝扭伤。要用脚踝的活动性来带动足弓,从而进行缓冲。

脚部:落地时应该用足弓来进行充分的缓冲,最好前脚掌着地,这样可以很好的利用脚部吸收落地时的冲击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好我们的膝盖!








user avatar   aus-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蜀地广人稀呀,就像现在中国胡焕庸线以西领土占64%,人口占6%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乌克兰一男子变卖家产、捐款给国家用作抵抗俄军攻占的军费? 
  怎么看待苏联新305炮? 
  苏联存在黑社会吗? 
  市面上的苏联科幻小说为什么非常少见? 
  如何评价勃列日涅夫? 
  能否简单讲讲托洛茨基主义和托派,以及为什么托洛茨基被斯大林主义者视为叛徒? 
  如何看待俄罗斯代表团抱怨东京奥运村条件简陋,称「没有电视、也没有冰箱…这简直是中世纪的奥运村」? 
  俄罗斯的寡头到底是什么东西? 
  俄罗斯为什么不按照美国的剧本走攻打乌克兰? 
  如何看待 8 月 11 日普京称他的一个女儿已经接种了俄罗斯注册的首款新冠疫苗? 

前一个讨论
如何快速学习并掌握国际关系理论?
下一个讨论
室友睡过头你会喊他们吗?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