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国科学院院士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 第1页

     

user avatar   hei-an-zhong-de-guang-mi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大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普通。


user avatar   RealFidd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的建议是有道理的,原因之一是小学奥数(的大部分内容)其实就是把更高年级的知识用小学水平能看懂的语言进行下放

为什么呢?因为小学阶段学的数学也仅限于那些算术,知识水平有限,也不太好设计难题。而设计出的难题其实用高年级知识很快就能解决。

过去十几年都有许多机构培训小学奥数,光是“鸡兔同笼”问题就设计出了类似于“抬腿法、假设法、公式法”,然而如果在初中阶段学了二元一次方程,列个方程就能解出来了,非常快且不容易错。

既然像“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早晚都是要学的,某种程度上就没必要学小学奥数那一套了,技巧繁多而且【没用】(在后续学习这些技巧都是没用的)。还不如把时间花在预习高年级课程上,同样能锻炼学习能力与思考问题的能力。

还有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重要原因就是:有些机构讲小学奥数的时候完全就是在填鸭式教学,只要求小朋友背几个结论然后去解题,跳过了中间的思考与推理的步骤,这样子是真的完全没有用,还容易消磨对数学的兴趣.

但并不是说要完全摒弃奥数,因为小朋友可能不太能接受对他们来说比较抽象的数学表达式。如果小朋友确实对这些技巧感兴趣,那就让他们接触一下小学奥数,但是【不要刷题】,稍微让他们接触一下鸡兔同笼、竖式计算、阴影面积计算、逻辑推理、等差等比数列等内容就行了,培养一下初步的逻辑思维;但是兴趣过了之后还是引导他们去学更高年级的数学比较好。如果对这些技巧没兴趣,也没必要把小学奥数灌输给他们。


小学奥数问题1:100只鸡和兔共有250条腿,问有多少只鸡与多少只兔?

中学解法:设鸡与兔分别有 只,则 解得

小学奥数解法:抬腿法、假设法、公式法、……

小学奥数问题2:求出“我们爱科学”所代表的数字.

中学解法:(中学没学过数论的话把这四个字改为大学解法也行,但这不重要)设我们爱科学分别为 且 则由个位数可得 ,只有 或 满足.

(1)若 由十位可知 只有 满足. 则由百位可知 只有 满足,由千位和万位可知 故必有 因此“我们爱科学”等于“ ”.

(2)若 由十位可知 只有 或 满足.

(i)若 则由百位可知 只有 满足,由千位和万位可知 所以 因此“我们爱科学”等于“ ”.

(ii)若 则由百位可知 只有 满足,由千位和万位可知 所以 因此“我们爱科学”等于“ ”.

综上,满足条件的“我们爱科学”是16975、17650、18325.

小学奥数解法:也是完全一样的讨论,只不过没有用到同余的符号而已,本质上是相同的.


user avatar   yuhang-liu-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袁老师的角度和家长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袁老师是从教育、从认知、从成长的角度去分析,核心意思是没有兴趣就不要去学。但是部分家长在乎的是,“我家孩子不能看起来比别人家孩子差”,以及升学优惠。这个你拿奥数和围棋对比一下就能看到显著区别了。逼着孩子学奥数的家长,往往自己数学水平不怎么样。。但是逼着孩子学围棋的家长,多半自己也是个棋迷,他有一种“让子女继承自己兴趣”的想法在里面。我真没见过几个自己不会下棋但是硬逼着子女打职业段位的家长。但奥数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他的激励因素几乎都是外部因素,有时候甚至是从众心理——“大家都学奥数,那么学奥数肯定有什么好处。即使我现在看不到这个好处,我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至于奥数本身学些什么,他们不关心也不想关心。


user avatar   qinhan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袁院士是优化领域这么多年来的唯一一个院士。我来稍微从专业上,和基于我对袁老师的了解,谈论一下他的观点。

这个观点其实也不新奇。从小就是神童的陶哲轩,在自己10岁、11岁、12岁的时候就参加了三届IMO(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铜牌、银牌、金牌(现在可能还是年龄最小的IMO金牌)[1]。但他的观点也是其实数学研究需要的思维能力方面和竞赛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智力”都不是做数学研究最重要的因素(信了你就输了.jpg)。

接下来说回袁院士的观点。袁老师首先是应数出身(当然,要指出数学系的应数也要比绝大多数国内理工专业的工科数学要艰深的多),专长是数值优化、非线性优化这块(袁老师本科湘潭大学,后来研究生考上了中科院,是冯康院士的学生,最后在剑桥大学M. Powell教授手底下拿到博士;Powell教授也是数值优化领域早期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在一次访谈里,袁老师曾经回忆当年Powell对他的教导:“不要太注重于数学漂亮、华丽的证明,计算数学最本质的问题是注重实践,方法的好坏才是重要的”[2]。这或许就塑造了他后来的研究风格。

我也听过袁老师的多次报告,一些是学术报告一些是科普讲座:他非常擅长把艰深的数学问题,(尤其是科普讲座里)化繁为简,可能到了一个让小学生听了都有点感觉的地步。比如他很喜欢从华罗庚当年科普用的“瞎子爬山法”讲起,然后过渡到梯度下降法,共轭梯度法等其它的非线性优化上[3](他最重要的工作在信赖域算法方面)。毕竟嘛,最优化算法其实就是在复杂的“山峦”之间找到高峰(低谷)的过程。

我当年大二就上了数学系的数值计算课程(按照培养方案,这属于数学系的“专业课”,一般的节奏是大三上)。当时主讲的黄忠亿教授,看到我们这些大二学生还很高兴地讲:“我当年也是大二学的数值计算。我们这门课,确实不需要太多除了分析和代数之外的先验知识,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学。”在课上,黄老师也强调了应数和纯数学确实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数学当然整体是一门极度严密和严谨的学科,但是数值计算本身就不可能那么严密(所以第一堂课就要讨论“误差”的问题),这同时带来了有趣的理论问题和实际的计算问题

也因此,数值优化的研究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和奥数并不那么一致。奥数毕竟是比赛导向,更多是基于特定知识的智力、应试和技巧测试。倒不是说这些测试有什么不好,因为它确实需要你很聪明才能做的好,而是最大问题是奥数几乎和高等(现代)数学绝缘。人的一生很短,如果从小有数学天赋,有志于投身(数学)研究事业,小时候花大量时间练习竞赛不如尽早开始打现代数学基础的基本功:实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高等代数、抽象代数、点集拓扑、泛函分析、微分几何等等。我在清华数学系所认识的具有最高天赋的几位同学,大多都是如此的。

关于数值优化的介绍、科普,我也推荐一篇之前和小伙伴整理的国内另一位我非常尊敬的优化学者何炳生老师的自述:

参考

  1. ^Terence Tao, IMO board https://www.imo-official.org/participant_r.aspx?id=1581
  2. ^袁亚湘访谈 https://countrybird.com/index.php/en/2014-08-23-18-06-46/8769-2018-06-16-14-57-32
  3. ^从瞎子爬山到最优化方法,袁亚湘 https://global-sci.org/v1/mc/issues/7/no2/freepdf/33s.pdf

user avatar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观点确实没毛病。在我们那个年代(二十年前)就有人说过并且强烈呼吁。

而且事实也确实如此,数学这玩意,真不是人人都能玩的。虽然奥数只是一种数学游戏,和数学前沿还离的非常之远。

现在情况不清楚,当年学校就喜欢用奥数掐尖,这个方法确实简单易行好用。。。我们学校以前靠奥数掐尖然后培养超级做题家,几乎最后高考都在全省前1000,基本没有失手的。

所以要明白,学校是靠奥数掐尖然后予以培养,而不是学了奥数,学习成绩就会变好……学了奥数从此厌学的普通孩子我见得多了,因为奥数很难,理解不了,就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user avatar   yu-kun-2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面说的人够多了,我反过来提个问题:如果没有奥数(或其它类似的智力检测器),一个不普通的孩子如何向ta普通的们家长证明自己不普通?

很多有天赋的孩子需要的都不见得是多么好的培养,而是一个被他没有天赋的上一代们所接受的,能够证明他的天赋的权威。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楼上居然全是反面意见,我来说个不同的看法。

对战术和阵型设计的学习,很有必要,但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来学习,生搬硬套就没必要了。

来说说实际的案例:

我们是深圳的一只业余球队,网络上召集的,有40人左右,2015年是我们的第四个赛季,截止今天应该已经踢了150场比赛了。球队最大的接近45,最小的16,平均年龄应该在35左右,大叔占了绝大多数。而且这里面大部分人,是已经放弃足球很多年后重新开始的,比如我在加入球队前,已经12年没有踢过足球了。总的来说,球队里面水平参差不齐,业余里面水平偏下的。

我们对内人比较多,经常分为红白两队比赛。白队有一个速度冲击力都很快的前锋,还有一个踢过大学生联赛的后腰,刚组队踢球的时候,白队连续虐了红队有半年吧,每场赢5-6个。红队的优势只在中场有2个公司球队的主力,控球比较好,但经常是围着白队禁区前倒来倒去不进球,一旦失误被白队一个反击就丢一个。随着踢得多了,红队个人能力有所提高输球越来越少,就开始琢磨怎么赢球了。首先是红队设置了一个前置的后腰,一旦转入防守状态这个队员就去贴对方后腰,永远站在持球队员和后腰之间,不让白队通过后腰来发动长传反击,这样一来白队进攻威胁大打折扣。第二是从队内挖掘了一个没人要的小个子队员,因为这个小个子虽然球踢得不怎么样,但是在短距离爆发力极好,三步以内没人能追上他。安排他打边后卫,不许压上,专门站在对方前锋身边2米,对方拿球启动冲刺的一瞬间进行上抢,成功率很高。在这两个战术都采用并且见到效果一段时间后,做了一个最重大的改变,就是把整个防守战术调整成了全队参与的压迫式防守。除了后场2个红队后卫陪着2个白队前锋,其他人全都在对位逼抢,前锋去扑抢白队持球后卫,前腰切断后卫向后腰传球的线路,逼白队后卫直接大脚向前开。这最后一个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白队不能有序的组织进攻,让他的进攻变成盲目长传解围,再让自己的后卫和对方在小范围拼速度。自从这套战术运转以后,红队遏制了白队长传反击能力,白队的进球率直线下跌,而红队通过战术加强了自己控球的优势,也逐渐解决了不进球的问题。

通过上述自己踢球的经历,可以看到即使是在业余比赛中,通过一定的战术安排,仍然可以做到扬长避短,改变战局。顶级比赛的有些战术安排对业余比赛时有一定的启发性的,比如后腰前置就是受到了比达尔踢法的启示。另外,顶级比赛所传达的队足球的理解,才是对业余球队最宝贵的财富,业余球队可能无法踢出巴萨那样的流程配合,但不能阻止大家对于这种技术风格的模仿,对于控制皮球的追求。反过来,在自己业余足球中对于某种战术风格的模仿,也可以极大的增加看球乐趣,更好的揣摩教练意图,从技术角度观赏比赛。


user avatar   wang-hai-yan-68-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unbelievable = 无法相信


user avatar   wan-jin-y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fu-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和英国首相约翰逊的会面中,突然毫无预兆的要求记者清场,而在那段现场的视频中,似乎有一记者问了一句:“Did he shit?”(“他是不是拉了?”),而旁边的另一位记者回道:"I have no idea,hope the microphone got it。"(“我也不知道,但愿麦克录到了。”)

这段视频流出之后,全世界的舆论场都炸了锅,人们纷纷怀疑,已经是80高龄的拜登,是否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一个不小心,拉在了裤子里,所以才会突然要求清场,而现场的记者是闻到了味道或者听到了声音,才会有此一问。

这个看似荒谬的猜测,却意外的流传极广,以至于向来标榜言论自由的外网都开始大量封杀此类帖文,而美国官方也很快出来辟谣说清场跟总统拜登的身体情况无关,只是出于政治和外交因素,两位领导人必须密谈。

但网民们可不管这么多,美国政府越是删帖和澄清,他们就越是对拜登的“脱粪”深信不疑,传言越传越是有板有眼,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那句“祝他身体健康”也被拉出来反复分析,进一步佐证了拜登的“失禁症状”。

这个曾经代表着“战无不胜,众望所归”的超级大国和世界第一强国,居然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迎来了舆论的毁灭性打击,这让许多美国的敌人和反对者都大为诧异。

然而,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会发现,这其中疑点颇多,因为在那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第一位记者在提出疑似脱粪的疑问之后,另一位记者给她的回复是“我希望麦克风录了下来”,如果真的是拉裤子这种事情,被麦克风录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还不如说希望摄像头拍到了。

即便退一万步,认定确实是拜登没有控制住大小便,但其实他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稀奇,衰老并不是罪恶,也不至于为此如此残酷的嘲笑一位老人。

因此,拜登如今的被群嘲,可以说只是美国国力衰退的一个缩影,无论拜登是否真的大小便失禁,但他作为美国总统,领导着这个衰退的美国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跌下了神坛,曾经的荣耀必然会一道一道全部化作孽力反馈回他的身上。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美国今日没有从阿富汗撤军,新冠也已经完全被控制,那么拜登就是拉的到处都是,也依然会有人跪舔说他这就像廉颇“一饭三遗矢”,是有大将之风,可当美国撤出阿富汗,新冠病死七十万之后,哪怕他这位总统日日正襟危坐,我们也总会怀疑,他屁股底下,是不是粘着什么不雅的东西。​

这,就是今日的世界,就是美国从“谁也打不过”到“谁也打不过”之后,所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啊。




     

相关话题

  同样是破口大骂,真性情和耍流氓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如何看待河南考生高考试卷被调包的通报结果? 
  如何看待宁德时代捐赠 200 万股公司股票给上海交大,价值超 13 亿元,为中国高校第 3 大捐赠? 
  重庆一体育教师为救两名溺水儿童不幸遇难,事件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溺水急救应注意什么? 
  一个男生该有哪些优秀习惯? 
  英文学术文献翻译软件有哪些推荐? 
  作为任课老师在班上发现欺凌事件,但班主任不管,我该怎么办? 
  如何看待人教社免费公布全学段教材电子版? 
  如何回应课堂上学生提出「当网红不需要学历/知识,也能赚很多钱,甚至几年就把一辈子的钱赚够了」的观点? 
  如何拓展科研朋友圈?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最终走向堕落的英雄人物?
下一个讨论
哪个瞬间起你开始接受社会的「黑暗面」?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