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全国人大代表成新湘建议:拟定每年三月初三为中国汉服日,你支持吗?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瞎整,反对。


蒙古族的胖友要整个“蒙服日”呢?苗族整个“苗服日”呢?“藏服日”呢?“回服日”呢?

只是发展汉服,我不反对,现在也没多少人反对。但要注意,这位代表要求的是建立“中国汉服日”。

这是国家法度,不是民间双十一,你搁这瞎胡闹呢?


“中国汉服日”这五个字,已经埋下了基本矛盾。

中国是不是只有汉族?不是;那给汉族设立了服装的专门节日,其他民族能不能得到同样的待遇?

有自己鲜明服饰特色、历史传统厚重的少数民族,我国至少二十来个。照平等原则,汉族开了这个头,其他55个民族都有同样的主张权利。

这尼玛就得空耗一堆资源。

其次,这位代表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头,她还要扶植“市场上相关企业”,说白了就是要政府专项投资。

我能理解这位代表弘扬传统文化的热切(成新湘是湘绣非遗传承人),但这个方向我不认同。

到时候其他少数民族的胖友依葫芦画瓢,也要政府扶植,也要专项投资,我们当如何处理?

人家就一句话:“比对汉族政策就好”,君当如何处之?这些钱掏的最多的,你觉得会是谁?


我对代表提案里最反对的,是这句:

“激发群众民族意识”。

你是不是以为只会激发本民族意识?


很多事情,要考虑边界和长远影响。

官方就不会踩这个坑。现在各地汉服产业已经在拿政府补贴,各地方在文创项目里也会优先倾斜(例如会展)。蛋糕,政府已经在给了。

但人家就有政治高度。拿什么理由给你这些蛋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实施性”。

汉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钱?给。因为你呆在这个大义名分下。

现在你主动要从这个大义名分里跳出来,要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你的独特地位。短期看是有红利,但长期下来积弊必深。


说到底,在“中华民族”这个身份没有彻底成型之前,我个人,不支持在官方层面突出汉族身份。

估计骂声如雷,骂就骂吧。

有些民族如油,到哪都能保持自主;有些民族如盐,撒到别的民族里就不见了。

汉族在中华民族的成型过程中,应当如水。上善若水,来都来了。

农业时代这事得折腾几百年。但现在是工业时代,工业化现代化在摧枯拉朽地扫荡民族性,这事能大大加速,估计也就是再来个五十年。

都是打工人都刷抖音快手都怕结婚生娃。

当年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可以互相残杀百万,现在最大的差异不过是菜系,连各自的方言都在缓慢消逝;现在南北方无非吵吵春节吃不吃饺子,贴吧里再南征北战一下。当年长江上没有桥,江岸对面就是实打实的异乡。

你这碗水离融合成功不远了,结果你想做油?

我要是CIA我现在就开香槟。


有个逻辑我很喜欢:

菩萨像是老百姓摆上去的,也只能让老百姓自己摆下来。

任何有所作为的基础都是顺势而为。

汉服也是如此。你就好好搞,专心做款式做质量做价格。文化故事可以讲,但千万别上纲上线,就做个添头。

等到二三十年的发展下来,全国各族人民都觉得这身好看,都愿意穿,这身衣服自然会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到时候不需要折腾什么“汉服日”,凡是在重要的节日和好看的风景里,都会有人把这身穿起来。

水到渠成。

汉地十八省大还是亚洲大?

欲速则不达,千万不要为了地方产业的那点私心,搅乱国家层面的基本原则。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汉服圈还是始终在强调汉服与汉族的关系,那么设立这种汉服日绝对是弊大于利的——更不用说这背后还有很多说不清的商业因素。

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语境下,中国对外传播所展现的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概念。如果说要给汉服设立一个汉服节,那其他少数民族的服装该怎么办?赫哲族是不是要设立个鱼皮服节?鄂伦春族是不是要设立个狍子服节?干脆一年50多个星期,一周一个传统服装节,全年不休算了。

如果只设立汉服节,而不设立其他少数民族的服装节,那么这可就直接坐实了中国政府“压迫少数族裔”、“对少数民族进行文化灭绝”等的指控。欧美国家在这方面玩的最6的地方,恰恰是对少数民族我可以给你节日、给你文化上的“尊重”,但不给你什么实际利益。中国在少数民族政策方面给的实际利益非常多,但如果因为汉服节这类的问题,让这些实际的成果在舆论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那可就亏大了。

要是让我来提议,我就会建议把三月三设定为黄帝诞辰日(可以起个合适的名字),然后在这一天搞全民公祭。这样一来,穿汉服就名正言顺,而其他少数名族也同样可以穿自己的服装来参加活动。如果搞好了,也是一个加强民族团结的有效方式。

另外,我最近几个月收到的私信里,很多汉服党都在据理力争甚至于谩骂,认为我之前有关汉服的一系列回答是在诋毁汉服以及汉文化。但实际上对于所谓的汉服,我的观点是,汉服的发展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大路,一条小路。所谓的大路,是借鉴中国传统服装设计中的元素、理念、工艺等,将之用于当下的服装设计,也就是将汉服时尚化、生活化。比如有些人发的类似这种,就是没问题的。

而所谓的小路,就是比较严格的遵循传统应有的礼制、文化、妆面等方面的要求,真真正正的去搞汉服。单从服装与妆面的搭配来说,现在很多人所谓的“汉服”,真放到当时,说是奇装异服也不为过。

如果走这条路,那就要求各种汉服党们不但要会穿,而且要穿对。穿错了身份、场合,还不如不穿。这就好比我之前举的一个例子,“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陶渊明的诗,也是汉魏六朝诗歌里比较出色的篇目。可要是别人结婚的时候,你上台说祝词来这么一句,被人打死都不冤。你说“我念的可是古诗,我这是在复兴传统文化”啊——没事,传统文化照打不误。

在我看来,走大路也好,走小路也好,都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传播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只不过一个偏时尚,一个偏传统。但现实是,大多数的所谓汉服党,是在以走小路的名义走大路。都不用说那些转么研究古代服装形制和文化的人了,就是在我这种业余的人看来,很多人号称要“复华夏衣冠”的人的穿着跟在别人婚礼上念那首《挽歌》也差不了多少。他们似乎根本不理解古代服饰文化与礼制之间的对应关系,明明有些人就是出于好看或者装X的心理在穿汉服,却偏偏又要立起复兴传统文化的牌坊,这就很搞笑了。

为什么现在声称要复兴传统文化的汉服党这么多?废话,这不是省事么。

一个人真的要说复兴传统文化,也不多要求,最起码《千家诗》、《古文观止》能背出个一半左右的篇目吧?稍微进阶点的,《文选》、《史记》、《战国策》这些也要通读几遍吧?要是想更多地了解一点,《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这些也得粗略了解个大概吧?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无数的典籍文献,就做这么点要求不过分吧?

可现实是,别说背《古文观止》了,你把一篇《洛神赋》、《枯树赋》、《哀江南赋》甩给他们,他们能不能把字认全都两说。跟费心费力的认字读书比起来,穿汉服多省事啊。看着哪个好看,直接买过来就行了,最少几百块钱就能享受“复兴传统文化”的优越感,这不比读书好玩?


user avatar   mlleyy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支持!

汉服是我们传统服饰,要保存文化遗产。

开心就穿着过节,大街小巷也是道风景。

可我欣赏不了没事没场景,穿着汉服上街的上课上班的,不知道为啥觉得很作。。。可能我双标吧。


user avatar   alivetomb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民间有说法,三月三,过神仙。虽然说得好听,是过神仙,实际上过的是鬼,三月三这天,太阳一落,家长就不允许小孩子在街上玩了,以防被鬼撞到,发生意外。这个事情我记忆如此深刻主要是因为我有个傻二舅,他就是小时候从某个三月初三傍晚开始抽风,变得更傻的。当然,这个只是民间说法,说是民俗或迷信都可以,没有科学依据。我的傻二舅娘胎里下来就抽风断气了,被人抢救过来又活了,一直长到会走路会玩耍也没啥大病,智力上欠把劲。但是某年三月三他在大街上骑板凳当木马,然后抽风晕厥过去后,就时常抽风,且更傻了,大家都说他是被鬼车撞了,由此,我才知道原来三月三过的神仙,是指鬼。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选这么一个鬼行的日子作为汉服日呢?讽刺汉服爱好者像鬼么?非要设立汉服日,已有的七月初七不好么?历来也是男女盛装打扮,交友约会的日子,而且那时候气候适宜,不用穿大棉袄汉服,不是更好吗?再者,纪念日之类的设定,是民俗,又不是政治事务,有必要拿到人大会上去说吗?这样的代表,是不是在浪费提案,浪费群众赋予的“代表权”?


user avatar   yu-ye-71-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意义。好汉不提当年勇。这种行为只是一种商业行为,而且中国是56个民族,不是只有汉族。


user avatar   lang-tu-lu-si-kun-t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这么多回答,我觉得,直接定条准绳就好:

一切违反构建中华民族认同、可能导致国内任何一个族群出现民族主义倾向的行动,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当支持。

所谓的汉服运动也是如此。

如果说“汉服运动”只是小姐们萌萌哒穿衣服,和LOLITA区别不大,那倒没问题。

但问题是,现在的“汉服运动”本身就没有这么单纯,它背负了太多似是而非的“历史包袱”,又有太多脱离实际的政治诉求。

所谓的“汉服运动”想在未来的中国行稳致远,不解决上面的问题,始终是存在隐忧的。

不仅是对于这一运动本身,更主要的是对于整个国家。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议把汉服日改为古典日,通过服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正面的那些。

比如

先秦士人的服装,讲春秋大义。

汉朝军户的服装,讲天下布武。

唐朝平民的服装,讲开放包容。

宋朝文人的服装,讲勤学奋进。

明清贵族的服装,讲落后挨打。


user avatar   ming-jing-mo-xi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华服运动归根结底,是国学复兴、传统礼仪复兴等大潮中的一条支脉,最终目都是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成新湘表示,尽管各地华服组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建立,但因缺乏官方纪念性节点的推动,民众普遍承认和支持度十分有限,弘扬华服及其延伸的中华传统文化缺乏抓手。
当前,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诞辰,部分地方机构、华服爱好者及汉文化传承人等都会约定俗成地在这天组织相关活动。成新湘建议将农历三月初三定为“中国华服日”。
“完善华服及相关汉文化的知识梳理及传播,完整保留传承准确的传统文化。”成新湘建议,政府可设立相关监管部门,辅助、帮扶、监督社会团体和相关企业、机构在汉文化传播上的相关行为。同时通过培育扶持相关龙头企业,挖掘市场上仍待开采的产业链条。
此前,成新湘所在的湖南省湘绣研究所与以国风摄影起家的盘子女人坊展开跨界合作,将湘绣精妙工艺和深厚文化融入中式礼服,孵化出全新的湘绣非遗华服系列,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推广。
盘子女人坊董事长杨健表示,从国民大环境看,随着民族自信的觉醒和崛起,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上了国风,也乐意穿着华服展示自我,国家和企业在此时共同推动汉文化传承将是非常好的时机。


两件事。

  1. 湘绣这样的非遗,确实需要一个时尚的载体进行传承和市场发展。
  2. 警惕代表成为企业的代言人,警惕我国代表演变成美国议员那样,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传声筒。

user avatar   fu-chou-zhe-16-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不改成国际汉服日呢?

这样一来,可以向外推广汉服。

而来,又不会牵扯到一碗水端平不端平的问题。


user avatar   shaung-zi-shi-zi-z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大概率通不过,但我仍然支持。

不喊着拆门,怎么会有人老老实实和你讨论开窗的问题?

汉服现在仍无官方承认,连去拍个婚姻照片都不顺利,而与之相反的是某些少数民族服饰拍照连帽子都不用摘(婚姻照就是看脸不看身)的。

汉服和少数民族服饰是不同的。

少数民族服饰不管多猎奇,一出生就有官方背书。有些少数民族服饰“发明”历史也就二三十年,有的甚至是十几年前才“设计”的,比某些人所谓的“淘宝汉服”历史还要短。然而他们有官方背书,所以一开始就可以官方化、正规化,哪怕是再发明的,也可以堂堂正正的说是“民族传统服饰”。

而汉服从一开始就缺乏官方背书,是从民间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各种形制混乱、野蛮生产,都是非常正常的行为。很多人并不是讨厌汉服,只是讨厌这个过程中的阵痛而已。如果让他们前往未来某个已经解决了这个阵痛的时间点,就不会讨厌汉服了——这就像大家对工业化的态度,现在各种念着工业化的好,但都不愿意接受工业化的阵痛。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往官方化、正规化、标准化。一来有足够的权威来背书,具有正式的法律地位,不会被人当做奇装异服;二来也可以制定和推行标准,消除形制之乱;第三也可以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就像日韩泰那些国家一样推出现代款,也避免了无锡结婚证照片的问题。

所以我很高兴看到有人大代表提出这一点,至少实现了汉服官方化、正规化的日拱一卒。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果他是处于单纯的民族情感和自觉,那我很高兴;如果是处于自身利益和商业目的,我会更高兴——至少有一个利益相关的群体。

虽然提案了也不一定过,但不提案一定通不过,而当将来通过之时,所有提案失败的前辈都将获得他们的功勋。

多说一句,如果未来当汉服已经完成了正规化、标准化,与和服韩服一样之后,那么后辈们固然会感念先辈们本着一团民族情感,顶着各种压力,顽强地发展起汉服体系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观。而现在反对汉服的人,以后大概也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感觉自己也一直拥有这种精神”。


PS:

至于有人说什么破坏团结,其他民族要不要服饰节日什么的。

恕我直言,很多人不明白,在当前环境下,只有提议“汉服日”,才能换来“华服日”,至少给汉服一个露脸的机会。

如果一开始就说自己非常的支持民族团结而提倡“华服日”,那你就是在想peach。或者干脆就是一个没有汉服的“华服日”。

所以如果你真的支持民族平等,支持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传统服饰——

那么,请支持“汉服日”。

还是那句话,不喊着拆门,怎么会有人老老实实和你讨论开窗的问题?


PPS:

目前有很多朋友提到三月三是壮族的节日,不利于设为汉服日。

然而很多人显然并不知道,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节日,还是汉族、畲族、黎族、瑶族、白族等民族的节日。三月三并不是只属于壮族的,而这些散布在整个南方各地的少数民族,也不可能齐齐一致地共同发明这个节日。

实际上,目前对“三月三”的来历,主流看法是起源于上古汉族的“上巳节”,古人会在这一天出游踏青。随着汉族在南方与各个少数民族的交往,“上巳节”逐渐被各少数民族接受。到了近古时期的明清,“出游踏青”这功能逐渐被“清明节”取代,上巳节逐渐淡化出汉族视线,但却在南方少数民族中保留了下来。

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起源于各地的南方少数民族能有一个一致的节日。

对于壮族而言,三月三的民歌节主要是汉族上巳节与壮人歌仙刘三姐的传说相融合的结果。实际上,宋代广西民间还会在三月三那天,举行汉式的抛绣球活动[1]

在江浙一代,魏晋隋唐之时的汉族曾流行“曲水浮素卵”的节日庆祝活动,也就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提到的“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这个“素卵”传到了壮黎畲侗各民族,逐渐演化为吃五色蛋、五色饭的习俗。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更是汉族、畲族、黎族、瑶族、白族的。这反而是一个非常适合“汉服日”或“华服日”的日子。

或者换个角度,直接将三月三恢复为传统的上巳节,并在这一天提倡恢复出游踏青、着民族服饰的传统,考虑到上巳节是各民族的共同节日,这可以说是非常“民族团结”了。

也有不利的点,那就是上巳节距离清明节太近了。历史上,这也是清明节逐渐在汉族地区取代了上巳节的原因。

参考

  1. ^三月三源流考——覃桂清(壮族)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8c3de72086f1293a083c51f21e1523b1&site=xueshu_se



                 

相关话题

  15W左右家庭用车选哪款,结实耐操性价比高? 
  广西防城港可不可能成为下一个深圳? 
  为什么感觉网上到处都是喷任正非小女儿姚安娜的? 
  如果 30 岁前实现了财务自由,你期望过怎样的生活? 
  什么材质的被子保暖效果好,而且轻? 
  学习UI设计,请问自学与培训,线上与线下培训对比,各自有什么优势? 
  底层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 
  道家佛家以及其他中华文化是如何看待仇恨、嗔心的? 
  吐槽日本吃不起西瓜是不是像台湾人说大陆人吃不起榨菜一样无知? 
  如何在家度过完美的一天? 

前一个讨论
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你怎么看?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政协委员建议「应届生身份保留年限延长至5年」?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