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产假延长至 3 到 6 年,有落实的可能性吗?对于企业来说用人成本怎么办?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照委员的建议,不可能落实。


你这么搞肯定压缩女性就业空间,等于逼着企业加重对女性求职者的歧视。

虽然委员也表示:“一味让企业承担压力,结果可能会间接造成不利女性就业的因素增加,女性就业机会减少。”

但按委员的建议,只是给企业返还一部分上交社保,力度明显不够。

压力最后还不是转移给企业了?

那企业会背吗?肯定转移给女性啊。


现在谁都知道996压力大,生活成本高,双职工家庭就算敢生也没时间养,更没钱养。

所以生育率成了这个样子。

但到提建议的时候,“加大国家投入”这个方向没几个提,也就“把生育成本纳入社保”那位比较直接点。

整个汉服节还要国家扶植的倒是说的很大声,很有精神。

说白了,补贴汉服,顶多百亿到头,掏得起;刺激生育,特别是一边控制医疗教育的市场化,一边加大国家对公共医疗教育资源的投入,这事计算单位都得是千亿。

所以实在不好说。


但这就是唯一出路呀。

你再怎么折腾企业,市场主体的中小微企业就那点钱,七八个人的小公司怎么养的起一个三年产假?那得是老板娘吧?

把公司给这位女性员工交的社保,返还一点?那我干嘛不直接停止招聘女员工?

要想往回拉生育率,就得投入。现在打工人没啥钱,中小微也没啥钱。如果不能用体制改革逼垄断寡头们让利,压低医疗教育的市场供给价格,那就只有国家投入了。

97年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95%,19年是44%。那一半人真的是主动找私立的?还不是因为排不上队。

经合组织国家的0至2岁入托儿所平均比例是34.2%,咱们0至3岁的入托儿所比例才4%,那双职工不靠自己爹妈怎么带孩子?

如果国家能把公共资源的供给量加大,现有市场化的价格也能下来,基本供需逻辑。

但,现在国家也没闲钱,今年赤字率都定在3.2%了。


所以,再直白点,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不仅是单项政策,而是一个新方向:

中国要不要成为福利社会国家?

因为国家在国民家庭福利开支上的轻重,是能直接影响生育率的。

天天乳法,笑人家动不动上街不上班,确实,法国家庭福利开支占GDP 3.7%,算高。

可人家2020年总和生育率还在1.84啊。这么多年工业化了,还能生。

我们是多少?1.5?

是,法国黑绿群体生育率比欧洲白人更高,可白人真不低。75年法国外来移民总数390万,到19年增长到630万。人数不少,但就算他们全是黑绿,也不可能贡献这持续几十年的1.8以上总和生育率。

况且其中37%是欧洲白人,10%左右是亚裔。

福利政策就是有效,对我们这个不鼓励外来移民的国家更有参考价值。


可福利政策,是要国家投入的。更粗暴地说法,是要“贵人贱物”的。

要把人本身,看做值钱的资产,要用国家补助抬高各种低水平就业的收入,让餐厅的服务员小妹也有基本的生育保障。

什么时候服务员小妹不怕生娃,知道附近一定有幼儿园小学上,而且不怎么花钱,这生育率一定能起来。

但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只靠廉价人力进行竞争。

做不到,现在肯定做不到。

那如果还是以廉价人力竞争为主,福利政策不可能展开。因为福利意味着压力降低,这会大范围减少普通劳动者的竞争动力。

所以大概会出现“中国特色福利政策”:保证解决基本育儿和教育成本,但福利的收益并不覆盖父母,确保双职工家庭的结构。

廉价托儿所幼儿园会有的,“快乐教育”的菜小式中小学也会有的,但爹妈还是得去上班,赚奶粉钱和伙食费。

不抱怨,其实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好了。


user avatar   chen-zi-yang-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医学生成长中有一个必经过程叫做「住培」。

一般是3年,而这3年,又恰好落在23-30岁这个年龄段内,我们都知道,这个时间段,是结婚生子的黄金年龄。


住培制度非常人性化,产假是一定会准许的。

但三年期满,你通过了结业考核,仍不能发放毕业证,因为你时间没够。


怎么够呢?

当然是把你休产假的那半年上完,才能证明你培训合格。


这个例子无论是单说住培还是人生都是合适的,恰好的。

因为成长也有一个路径,无论是三年、半年或者三个月,它都或多或少的拖累女性的职场发展。

欠下的这些,都需要补回来。


我们在讨论如何保障女性权益,更多的是要让她们从「育儿」中解放出来,而不是加深她们与社会的「脱节」,

比如,日本公立性质保育所,可以提供0-3岁婴幼儿的保育服务,让女性在家庭工作中多出一个选项。像是那霸这样远离日本中心的城市,也有100天以上婴幼儿的托管服务。


诚然,日本的生育率也低,但恰恰让人觉得暖心的,是他们首相安倍晋三的一句话

我们不能逼迫年轻人去生孩子,但,要为想生孩子的年轻人创造合适的社会环境。」


user avatar   xu-z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最本质的问题?

现在的提案,看样子是在解决“我们”的问题。

实际上,是在进一步倾轧“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他们”谋取更多合法的福利?

现在的基层公务员办公室,基本上一个正职领导,一个大龄副科长,两个办事的基层小吏。这四个人里,基本上一半是女性,所以还会有一个编外人员。最后脏活累活就是一个男性小吏和那个编外的干。

学校里也大多如是,答主自己在大学有工作,学校里一半年轻女老师,但因为得带娃什么的,基本都不来学校,来也就带一周一两节大课(水平也不太行,毕竟没有精力放上面)。那导师课谁来上?男教师尽量顶上,剩下的全找外聘干了。这些女老师回来以后,也多半能不干就不干,领导也不好说啥……毕竟当时都是要关系进来的。

要想提高生育率,就多给育儿补贴,压缩tz内退休工资,鼓励女性就业而不是鼓励女性不就业。否则一个女人考上个公务员,就可以靠生孩子一辈子不用工作了,这是啥操作?


user avatar   mei-shi-da-da-t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应该不错。可能能解决很多问题。

一,首先会解决一大部分人的上学问题。主要是女生。要是产假三到六年,真没必要上大学了。要不上了可能也用不到工作上。因为毕业后得赶紧结婚了,大学毕业最起码二十来了,结婚,生孩子,就六年没了,那时得接近三十了吧。再生二胎,又六年。得,三十多四十了。之前上学那点知识早就过时了!不如不上!这样省钱,省事,同时解决了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

二,就业。如果这政策出来,不说百分百,怎么也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女性能把岗位让出来了。所以就业岗位就足了。

三,解决男女现在的争执问题。现在说男拳女拳的。很大原因就是女性有工作了,不像以前老社会那么低眉顺眼了。如果有了这个政策,女性就像很久很久以前那样,回归家庭,那就没什么拳了。男性可能再来个三妻四妾都可以。

四,可能还有很多。等我吃好中饭继续更!

看到有催更的,偷偷更一个。我们老板办公室在循环播报这提议。啥意思?虽然是女神节,但我还是好好做事吧。一时半会搞不懂啥意思。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世界各国的社会贤达都会说一些不靠谱的建议并影响到社会。我们的优越性在于社会贤达尽管说,不靠谱的肯定不采纳。


user avatar   li-jia-hang-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低情商:女人上什么班忙什么事业,不如老老实实在家相夫教子。

高情商:建议将产假延长至3~6年。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类议题,看都看腻了,不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女性生育成本谁来买单?

生育成本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你喷几句生孩子警告就自动消失。喊口号玩情怀都没用,房间里的大象就在那里,逃不了。

讨论“谁来买单”,首先要明确:谁从生育受益?谁受益当然谁就应该买单。

第一,夫妻两人受益,自不用说。

第二,夫妻两人的原生家庭也算。许多祖辈积极催生,且现在人均寿命长,孙辈成年工作以后祖辈往往还活着,无论情感还是物质都有利益。

第三,种群要延续就一定要生殖,未来老去的人都需要新血来供养、保护。每个公民无论自己生不生,都从群体的生育受益,政府当然也受益。

现在的问题在于:第三部分出现了严重缺失。我国这部分生育保障,包括税收、补贴、托管、劳动法、母婴配套设施……在全世界主要强国里,是相当于郭敬明和姚明身高相比的那种垫底

老百姓一点都不傻,天花乱坠扯了半天,就是不肯实打实的把钱拿出来,制度和设施各种保障跟上,那大家也就看看笑话罢了。

………………………………………………

知乎讨论过的好几个提案,包括增加男性教师比例、进行男女差异化教育、保留应届生身份5年、让退伍军人当教师、延长女性产假、把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降低结婚年龄,看似五花八门,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强化父权,尽可能剥夺女性职场竞争的机会,把她们赶回家中,让她们生孩子,指望在不打钱的前提下,提高生育率。

先不论这么做到底对不对,推行下去只会让女性认为选择下层男性结婚得不偿失,变本加厉地向上择偶,生育资源和性资源往上层集中,“宁做富人妾,不做穷人妻”的现象会越来越多,下层男娶妻养家越来越苦。如果你是个中产以上的男性,自然可以暗戳戳高兴;但如果你属于另外九成男性,竟然还为这些把下层男性燃料化的政策欢呼雀跃,那我就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们了。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落实的可能性。大多数中小企业是负担不了这样的人力成本。

现在的局面已经很明确了,让资本家按时发工资其他先不管,全力冲刺,扶持科技企业,先跨过产业升级大观,让一大批企业的利润额上升,能够支持给员工更好的福利,然后再来规范管理。

要是没跨过去,那就继续目前的节奏,一齐努力。

作为打工人,要抛去幻想,或者奋斗或者摸鱼。反正摸鱼的地方也多,挣得少就自己过呗。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切解决方案最终都会收敛到四小时工作制!目前能同时保障物质,科技和人口都可持续再生产,而且兼顾男女平等的可行方案只有实行每天不超过四小时,每周不超过二十小时的工作制

我建议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用三年时间严打超时加班,用三十年时间过渡到四小时工作制的建议!


user avatar   tedcj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倒不是可行性问题:

产假之所以为女性所「独享」,是因为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女性妊娠分娩依旧是生育的主要方式;但是男性参与育儿,并不像妊娠生育那样存在技术性的障碍。

因此从「便于孩子在上幼儿园或者小学前能得到好的照顾和教育」这个目的出发,至多推出应该设置两性皆可享有的育儿假,无法得到应当延长女性产假的结论。

——除非宋治平委员认为,学前育儿是独属于女性的责任。




     

相关话题

  从“铁饭碗”到“临时工” 高校青年教师现况如何?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自己不生孩子也不许别人生孩子? 
  彻底放开生育,例如沿海发达省市可以生大于三孩,这样可以扩大消费,是否可以成为经济增长又一动力? 
  因为身体原因难以生小孩,总是被同事取笑,怎么办? 
  为什么教师职业一直饱受又苦又累工资低的争议,却还是有那么多人报师范考教资当老师呢? 
  如何看待西安学生因举报震旦老师宋庚一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错误言论,而遭受众多短信电话的围攻? 
  北京一企业推出鼓励优育方案,生三孩奖励 9 万元,享一年产假,并予男员工九天陪产检,如何看待这一方案? 
  你领教过最水的水货教授是怎样的?水到什么程度? 
  为什么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大都衣着暴露、定位辅助功能?游戏中还有哪些关于女性的刻板印象? 
  学校老师有哪些公开的秘密? 

前一个讨论
14亿人对于今天的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下一个讨论
政协委员建议「适当恢复电视剧中插广告」,你支持吗?电视剧该如何平衡盈利与观众体验?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