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居然配戴【护理工作记录仪】
这个服务是否真实存在是我首先考虑的。
我想,消息里连个软件名称都没有,肯定是骗人的。
后来一搜索,还真有,叫“琴岛医护”
有手机APP、医护微信公众号、服务热线
这是靠谱媒体“澎湃新闻”的新闻稿稿。
要是让我离开医院进行临床操作,我会很没有安全感。
我又思考了一下,能保障自己的,只有全程录音录像
这怎么可能呢?
要是我是护士我绝对不去,太没安全感了,
后来发现,
他们平台的护士外出护理,居然配戴【护理工作记录仪】,
妙啊,
按照警察们的方法来落实,
挺聪明的,
所有操作和行为都被记录,
对医护患者三方都是切实有利的。
不过是否能完善的判断问题,还是有疑问的,毕竟医院里有心电监护,既往血液影像检查等客观指标能够参考,判定区分责任。
不知道对于护士的补贴有多少,不好评价
对于价格的态度暂且不表。
以下是一个年轻外科医生写的
刚和科里的护士聊完,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目前不少地区已经开始有护士成立自己的工作站,类似医生的诊所,为社区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
失能需要专业护理治疗的患者数量很大,其中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来一趟医院很不容易,护士上门可以提供专业的压疮护理、糖尿病足护理、造口的护理、更换导尿管、更换胃管、吸痰等护理服务。
其实和许多新生事物一样,重要的是要做好规范化的管理。
我觉得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1、患者实名制注册,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保障护士上门服务的安全。
2、合理定价,给予护士具有竞争力的报酬。
3、智能派单,自主接单,就和外卖小哥一样,有空有能力的护士接单上门,向医院报备,而不是医院统一安排。
4、患者可以对护士的服务做出点评,建立奖惩机制,患者也可以绑定自己专属的护士。
5、医护协同配合,护理过程中如果有特殊情况,医生应及时到场急救。
最后,豆豆对我的观点深表赞同,她表示:希望宠物医院的护士也能上门给她做做护理~喵!
没有解决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是待遇。
通篇稿件,都是方便患者,然后互评大家都满意,可护士凭什么满意?文中的例子,是护士休息在家出诊的,就算她愿意,其他人凭什么愿意?
上门预约,增加了通勤时间,却减小了工作量,绩效也往下掉。护士上门服务和医院服务之间的待遇差价,谁来弥补?
如果是全职脱产护士,那如果行情不好,业务量下滑,无功可做的时候谁来出保底工资?
我经常口嗨说自己020医疗,周末微信查房代开医嘱,能坚持下来是因为能符合各方利益的行为。
病人在周末时间,也能联系上我,他们安心,有利于稳定医患关系,
我在周末时间可以不用去医院,却能掌握病人动态,把控病情,有利于治疗效果,
最多就是我同事帮我下个医嘱,也用不了十分钟,请顿饭的事。
这样符合各方利益的事,才有推进的动力。钱的事都没说,就说满意,我是不信的。
第二就是安全性,包括医疗安全和人身安全。
我之前有讲过,有个患者临终,家属要求有医生陪同送回村子,当时去的医生护士,放下病人后被当地人围住了。
说没看好我们也不追究,你们给老人把老衣穿上,才能走。
凌晨三点几十个壮汉围着你,你敢不穿吗?
这还是去了三个人,你一两个女护士上门,一千家患者只要遇上一家傻。,怎么办?
更何况,老年病人,病情复杂,呼吸道梗阻、下肢血栓脱落、髋关节骨折、慢阻肺、心脏病、动脉瘤不一而足,
在没有预见情况下贸然开展治疗,引发严重后果的,是这一两个护士背锅,还是提这事的人背锅?
追求大众美好生活、提高社会满意度的行为本身是值得赞扬的,
但同时,也要尊重从业人员的意愿,考虑职业风险,把这些东西都制定好,再上马项目。
否则,也就是昙花一现,挣点关注度罢了
上门服务最多的是啥?钟点工、保姆、大宝剑技师、上门保养换机油小哥、快递员、外卖骑手。因为客户不愿出门,需要服务到家,所以有了上门服务。
上门服务有啥风险?
1、人身安全,无论是客户还是上门服务者,都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2、财产安全,同上
3、服务质量问题
手术病人和家属出院后总是会抱怨拆线换药每次要跑医院很麻烦,要挂号,要排队,要等待。
我曾经有这样一个想法:医生上门给术后病人换药、拆线,开发个APP,或者利用好大夫、微医等平台现有的功能,病人手机下单,医生手机接单,譬如一单200块,平时下班后晚上跑一跑,是不是很香呢?只要把自己科室的病人术后换药、拆线承包了,全都上门做,每月流水美滋滋。
还有个想法:泌尿科医生的入门手术,包pi环切术,对无菌要求并不是很高,器械也很简单,一个环切器,消毒铺单用品,两把血管钳,一把剪刀和手术刀还有些纱布、缝线、注射器和局麻药物就行了。这种手术就可以上门进行。来医院做又麻烦,还占用床位和手术室空间,曾经我院有著名的男科专家非常同意我的看法,他在手术台上和问环切的病人:”如果你自费出3K,我跑你家来给你切,你愿意吗?“,病人非常愿意。
后来跟同行交流,别人反问我,如果手术、换药、拆线后伤口感染了,裂开了,出血了,算谁的呢?执业医师法不支持医生在非执业地点进行执业行为,跑到病人家去给病人手术、拆线、换药,严格意义来说不受法律保护,甚至可以被算成非法行医,仔细一想,颇有道理,于是作罢了。
此外,公立医院换药拆线收费大概几十块钱吧,上门服务费该怎么收?200一单算多还是算少?总有一毛不拔的人会嫌贵的。嫌贵就自己来医院挂号排队,愿意自付,就上门服务,这样的结构比较合理。
目前青岛「网约护士」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只要有关部门支持,法律保护,在合规合理的情况下面,是可以弥补传统就诊治疗模式的不足。希望有滴滴换药、滴滴拆线、滴滴环切等业务能进一步推出。滴滴一下,包pi切掉!
说不一样的声音,我觉得这个做法挺好的!
一开始我也以为是乱扯犊子,这样对护士的安全性难以保障。后面我去了解一下,感觉还可以。
首先我以为随便下载个软件就随便注册一下,这样子一些有恶意的人就可以趁机骗护士上门做服务治疗。甚至有生命危险。
后面我看到了预约的人群的条件如下
1.出院后的患者。
2.高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
3.康复期患者、终末期患者和慢性病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
4.母婴人群。
5.其他有居家护理需要的特殊病患人群。
5.其他有居家护理需要的特殊病患人群。
而且做的项目是
有固定的一些常规治疗。
不是说什么都能做。之前还害怕护士处理不来,如果有生命危险或者疑难问题当然是选择120或者医院就诊,而不是找这个护士上门服务。
我点进去测试一下,看了一下留置尿管的要求。要上传病历,要非首次导尿,还限制了时间点。
相对而言,我觉得还是可以,安全问题也可以。
就是要本院住过院的出院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但对于那些住院期间就有表现出异常,例如心理问题或 潜在医闹分子等情况下,就不能通过审核注册护士上门服务,以此保证护士安全。
对于非本院诊疗过的患者,应当暂不予提供此项项目。而且应该限制服务距离,例如距离医院大于20公里之类的。
只要标准卡的好,在安全系数上还是可以保障,理论上应该由医院配专门的司机,医院司机应该护送护士,可以一个司机送三个护士,护士但仍需配有安全报警器,有问题就可以直接召唤司机等人的帮助。
与其说上门服务,不如说上门治疗。
有需求,就会有人「行险侥幸」。
这种「上门服务」当下算得上是一种“朝阳产业”,毕竟“怡情之下”,老龄化严重,医院床位紧张,从大三甲、到社区、到「上门服务」……
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进步。
毕竟“大保健”都开始玩App预约上门,「上门服务」极可能是一种未来趋势……
有时候螃蟹肉可以吃,而且非常香;但是,我也见过很多“一失足成千古恨”。
医疗是个特殊行业,风险系数不低,现在这个年代,医患矛盾还是比较紧张的,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
「上门护士」眼下虽火,但各方面管理和服务都没有保障。随着从业的人变多,我断言一定会出问题,不是护士出问题,就是患者找事。
但,还是值得鼓励,毕竟是满足了一些需求。只不过得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毕竟这还不像“上门大保健”,这服务对象可都是一些较为脆弱且高贵的人命啊。
一定要完善各方面管理和制度,不然,无异于“平地踩雷”。
补充更新下。
没多害怕
这不是新东西,18年就有人做过了,19年都倒闭过一轮了,并且没谁成功了。
和外卖这种不同,外卖入行门槛低,是制造新的就业机会,所以肯定能找到员工;
护士是有就业门槛的,属于转移就业,需要护士放弃之前的工作。
不看好。
想一想快递和外卖行业,本来是平台作恶,最终导致:
当年快递、外卖飞速上门也是卖点之一
现在又来个护士上门,也盲目追求速度。
服务却始终没抓住服务的本质。
医疗需要上门的,多少又是紧急服务呢?
比起追求上门速度,不应该更加追求的是操作本身是否合规、是否对患者本身有好处吗?
与外卖送达即走不同,护士上门需要与「付费的患者」长时间接触的,而且护士提供的服务如果把病人弄疼了(拔尿管本来就疼),挨打几乎是很容易就发生的事。
这种新闻怎么处理呢?
上个月才发生的外卖小哥上门威胁,到护士这里怕不是事后上门,当场就挨揍了,甚至可能出人命了。
解决医患供求矛盾的关键在于培养更多合格的医护人员,给予医护人员合理的薪资,从法律上保护医护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应该让更多优秀的人有志于从医。
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你是愿意让学渣给你看病,还是学霸?
应该让优秀的医生护士不愿意离开岗位,不用时刻提心吊胆,担心被人杀掉。
无需举例了吧。
这个什么191秒,纯属噱头!
看看各大医院的医护有多忙碌,这边给你到家服务了,那边的病人,谁来管?
一看就是拍脑子作出的决定,或者,脑子都没有拍过,因为,根本没脑子可拍!
有人会说,还有很多小医院,病人不多,医护人员不忙,可以从事这个工作。
先想一想,为什么小医院病人不多?
因为大家不信任呗!
所以,上门去服务,就可靠了?
难道不是应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让小医院分流更多的病人吗?
这才来得更有效!
当医疗在整体上供小于求的现状下,搞这种东东,纯属噱头,纯属政绩工程!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明朝就是近代社会了。只是现在的历史书上一直写从1840年被西方列强打败被迫进去近代社会。
大家不能理解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一个近代社会被还有奴隶制圈地掠夺人口的异族入侵是什么下场。这导致了文明的倒退。就像罗马文明被蛮子灭到中世纪一样。
在儒家的天下观里,异族也可以统治。但是这不代表不是异族入侵完成文明崩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