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家是怎么看待《V字仇杀队》这部电影的?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yong-76-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正的战斗发生在面具的前后,发生在面具前面的“思想”,与面具后面的人类之间。

一: 颠倒的自我

我总觉得纯粹的英雄主义的电影不太符合过沃卓斯基的风格。如果《V字仇杀队》这部电影只是一个传奇故事,那反派人物显然过于虚弱了。男主人公“V”一边杀死坏人,一边在日程表上打勾打叉,毫无反手之力的对手们就像一只只被捆扎好的小鸡都在伸着脖子等死,这样的人物设定是说不通的。因为这不仅缺乏实力上的对等关系,而且男主角过于轻松的胜利也难于使人信服。作为沃卓斯基巅峰时期的作品,电影的叙事深度显然不应到此为止。


但是在看第二遍,看到男主角摘下面具撞碎镜子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原来这一系列设定都是有深意的:电影里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发生在面具的前面与后面,发生在面具前面的“思想”,与面具后面的人类之间。二者的对立关系也是电影真正的叙事核心。


而最巧妙之处在于人与思想的同为一体、却互为颠倒的处境:思想因为面具有了形象。面具背后的男人因为失去了容貌,记忆,名字而变成了一个抽象的存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伴随着面具前后两重人格的对立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维度,迫使我们重新反思一个现实:也许思想根本就不是人类手里驯服的工具,而是一种反客为主的、掌控人类的力量。


“V”能够以思想的名义在电视上辞煽动民众、挑拨积怨已久的矛盾。在400年来的欧洲历史中,这样的事情真的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了。史书中相似的记载比比皆是:一个大人物在书房里提出了思想——思想在民众之间广泛的传播——当思想倡导的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只需要稍加煽动,就会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


也许历史的前进并非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意识形态的狂热同样可以扭转它的方向。思想的可怕之处也正在于此。它能够在接受自己的人群中形巨大的向心力,以思想的名义,人类的种种恶行会在形形色色的偏激的理论中找到它的合理性,极端的行为,残暴的行为,也以保卫思想的名义渐渐的肆无忌惮。直到一切开始脱离控制,陷入混乱。

V的第二重人格——面具背后面的男人曾经就是此类混乱的受害者。很久之前他因为意识形态的罪名被关进监狱饱受酷刑。就在他对一切不抱希望,认定自己会在仇恨中死去的时候,却意外的读到了一个快要死去的女人的回忆录——故事被写在草纸上,从老鼠洞里传来。这个为了爱情不顾生死的女人的悲惨处境,以及她在一份爱情的执念里走过的人生,让牢房里的男人读懂了人类的卑微:原来每个人都在一种身不由己的力量的拖动下活着。爱情如此,意识形态的控制亦然,有人为了爱情不顾一切,也有人心甘情愿的为思想献出生命。爱情让人不畏死亡,正如思想驱使人们走向疯狂。人是茫然的,脆弱的,思想却充满了血腥与罪恶。经历了这样的一个顿悟的过程,这个男人下定决心要杀死面具前面的思想,这也成为了贯穿电影始终的、别出心裁的主旋律。


斯嘉丽.卡森玫瑰,不仅象征着爱情,在影片里更进一步的成为了身不由己的外力的象征。V每次执行暗杀的最后一步就是赠与死者一朵斯嘉丽.卡森玫瑰。其寓意在于:虽然你是一个无辜的人类,但你要为支配你行为的思想负责。



也还是出于同样的原因,V在装满炸弹的列车里摆满了鲜艳的斯嘉丽卡森玫瑰,作为自己一生的纪念。


二:杀死思想的方法

首先“杀死思想”本身是一个悖论。在近四百年的欧洲历史里能够总结出一个近乎不变的定律:思想总是伴随着阻力成长。当权者越是打压思想,思想就会越发的强大。对于新生思想的口诛笔伐,反而会促进它在民众之间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更为深刻的铭记。不论是欧洲历史上的宗教改革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极端民族主义思潮,都是如此。



思想到底是什么?

四百年来人类的世界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对于人生的意义、善恶的评判,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都各个不同,但是思想的基本特征却始终如一:它们都是时代的叛逆者。

作为一个时代的新生事物,“思想”产生于对立关系,在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中成长,因为自身的绝对性,因为争论,触犯禁忌,惊世骇俗而深入人心。在V的自白中这一点可以被非常明显的发现:

“对我的所作所为创造了我

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一个作用力会

导致同样的反作用力。”

所以,“思想”的本质特征就是一种反作用力。也就是说对思想的否定恰恰证明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对思想的野蛮打压,试图杀死它的企图,恰恰是维持它继续存在的能量。


当杀死思想,看似就要成为一个无解的悖论的时候,电影却给出了一个极为巧妙的回答:中和。让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中和。让思想与象征敌人的国会大厦同归于尽,也就是让V与它400年前的宿敌——国会大厦一起在爆炸与焰火中毁灭。

电影的自始至终,这个计划的每一步都在面具后面的男人的掌控下被精确的执行:首先,他通过福克斯盖伊的面具,赋予了自己思想的第二重人格。然后以“思想”的名义在电视上讲话以煽动舆论,撒下仇恨的种子并且留出了一年的时间让觉醒的思想在民众的心里传播、酝酿,形成了势不可挡的力量。(这也是在电影的结尾每个人带上一模一样的V字同款面具的原因)。而做出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同归于尽的结局:在万众瞩目中,装载着男主角的尸体和炸药的火车与国会大厦一起在爆炸与焰火中毁灭,所有的在场围观民众同时摘下了面具,以迎接思想的死亡,真正的自由的来临。(其实,这个结尾与沃卓斯基的另一部系列电影《骇客帝国》的大结局是极为相似的)。


而电视主持人戈登的故事则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思想不仅会以直接而暴力的形式,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扭曲我们的价值观。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今天的娱乐、流行文化的泛滥。导演在许多细节中暗示了电视主持人戈登的举止动作、住宅布局与V的相似之处其用意也正在于此。

只需稍加反思我们头脑里的那些来自外界的价值观,我们就会发现媒体,舆论对现代人的控制无处不在。当它们倡导的价值观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家的品味也就开始变得相似,对于人生的期待也趋于一致。每个人都以相同的流行语言去抒发自己的情感,一种食物是否比另一种食物好吃,一本书是否比另一本书好看,一个服装品牌是否比另一个更能彰显社会地位,一个国家是否比另一个国家更接近于正义,这一切早已被作出定论,对此有微微的质疑,便是在暴露自己的愚蠢。就这样,相似的价值观,同样的人云亦云,给我们戴上了同样的面具。以此来宣告在今天这个信息发达,物质生活过分丰盈的年代里我们不得不向娱乐流行文化做出的屈服。正如电影里不畏强权,敢于调侃当权者的戈登先生,看似活的无拘无束,但却早已向娱乐流行文化俯首听命了好久了。



三: 面具背后的男人


Evey:你报复他们,是因为他们对她的所作所为?还有对你的?

V:对我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我,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每个作用力造就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

Evey:你就这样看待它,像一个方程式?

他们对我做的事情是很恐怖的。”

“而他们也创造了一个恐怖的人。”

“你知道你要去哪里吗?”

不知道,如果是以前我会害怕,现在我想应该谢谢你。






Evey离开暗影长廊之前得知了隔壁字条上记录的故事是真实的,两个人欣赏着故事的主人公的画像,展开了这样的一段对话。其语句简短,却颇为耐人寻味。我感觉这段台词处理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男主角V身上交替出现的的双重人格的精准的刻画:

Evey:你报复他们,是因为他们对她的所作所为?还有对你的?

V:对我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我,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每个作用力造就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

此时,V看起来是把自己设定为“思想”的人格。可是Evey分明的感觉到面具背后有一个自相矛盾的男人。也许是出于怜悯,她说:

Evey:你就这样看待它,像一个方程式?

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你不是一个方程式,你赋予了自己一个虚假的人格“思想”,却不敢面对真正的自己,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这句话戳痛了面具后面的男人,他语气急躁地打断了Evey:“他们对我做的事情是很恐怖的。”

显然,面具后面的男人想起了自己在监狱中的痛苦的经历。Evey也毫不示弱:“而他们也创造了一个恐怖的人。”

注意Evey的用词:"恐怖的人"原文是“monster”。而非“horrible”或者“terrifying”。“monster”更为确切的含义是“怪物”,“畸形”,所以这句台词的含义更接近于“他们也创造了一个心理扭曲的怪物”。

话锋就这样直指面具后面的男人。无疑Evey的话刺伤了他。短暂的沉默过后,这个戴面具的男人抬起头来,以略带威吓而低沉的声音说:“你知道你要去哪里吗?”这句话的姿态有点居高临下,他又回到了“思想”的那一重人格里。

Evey继续以倔强的目光看着V说:不知道,如果是以前我会害怕,现在我想应该谢谢你。

Evey走上前,把脸贴向面具,似乎是要亲吻,又犹豫了一下,她以一种一般是怜悯,一半是困惑的目光,细细的打量着眼前的这张面具。然后又后退了一步,向这个戴着面具的男人告别。


Evey离开了,V站在镜子前凝视着自己的形象,然后摘下面具撞碎了镜子。这个面庞沉浸在阴影中的男人开始哭泣,扔在桌子上的福克斯盖伊面具,嘴角依然挂着微笑。



因为爱情面具后的男人开始觉醒。也还是因为爱情他悲哀的发现自己的人生空无一物,没有面容,没有名字,没有身份来享受一份爱情。

《基督山伯爵》里的复仇的故事每次都会让V感动不已。主人公唐泰斯复仇之后的新生活更是让他唏嘘,看到唐泰斯与自己的女人在树上嬉戏,这个带面具的男人难免有点顾影自怜。因为这不再是属于自己的快乐,如同他的自白:”没有树在等着我。“




电影结束于一场庄严的仪式:所有民众一同前来瞻仰国会大厦的毁灭。在壮丽的焰火表演中齐刷刷的摘下了面具,目睹着思想与他的宿敌同归于尽,两种相反的力量相互在此中和归于虚无。人与思想的战争,人与思想的颠倒关系此时此刻从一个戴面具的男人“V”的故事上升到了普遍性。正如整部电影Evey说出的最后一句台词“他是基督山伯爵,他还是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哥哥,我的朋友,他就是你,和我,他是我们每一个人。”



这里的“他”指的就是此时此刻摘下面具的人,就是每一位曾经被身不由己的意识形态的力量所支配的人(也正因为这一点,许多死去的人物也出现在了人群中)。

Evey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曾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反抗暴政的崇高的事业里,难道不同样也是以思想的名义去反抗另一种思想吗?Evey的哥哥在懵懂无知的年纪就成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牺牲品,固然也是让人感到痛心和悲哀。在思想的世界里,人不过是一颗颗可以随意摆布的棋子。去争论,去战斗,去献出生命。也不过是在外力的支配下身不由己地前行,很伟大,也很卑微。


芬奇警督和他的助手严谨小心的行动方式让他们看起来有些呆萌,可他们却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头脑清醒的人。虽然站在反面的阵营中,可两个人的姿态却更像是与世无争的旁观者。故事即将结束的时候芬奇亲自去了一趟科拉希尔集中营,他经历了一些神秘的体验(在原版漫画里,服用了迷幻药,出现了幻觉),感觉到自己正被卷入一场人与思想的战争中,这一点已经在他神情倦怠的独白里流露出了出来:

我突然感觉到 所有这一切都是有联系的

就好像我能看到整个事件

一连串的事件 一直追溯到拉克希尔之前

我感觉好能像看到发生过的一切

和将要发生的一切


就像一幅完美的图案 展现在我的眼前

我意识到 我们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都被困在里面




芬奇没有阻止Evey启动装满炸药的列车,其实也是对于“杀死思想”这一行为的默许。



伟人的灵感变成纸上的文字,印刷成书籍被历史铭记,这一切却并非思想前进的终点,而是它反作用于人类的第一步。思想的力量正在于此,在于它的社会实践过程:

“我意识到 我们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都被困在里面”



自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人类学会了使用个人的观点去评判世界。哲学家在思考时写下的文字也不再局限于篇幅短小的文章,格言警句。而是渐渐扩展成为严谨复杂的体系。当思想的羽翼渐渐的丰满,夹杂在理论中的偏见也随之被广泛的传播。等到思想具有了发动民众的力量的时候,灾难接踵而至:人类开始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而自相残杀。

十六世纪以后的战争往往与意识形态层面的对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近四百年的欧洲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仅仅因为对于世界认知的那一点点的不同,就彼此视对方为全然的异类。不同的理念,或是同一种理念的不同的理解,或是同一种理解的不同的侧重点,都足以将他们分列在不同的阵营中,促使他们举起着不同色彩的旗帜兵刃相见。


在使命即将完成的时刻,V却小心的抹去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痕迹。他认为自己作为相反力量的化身,必须毫无残留的与自己400年来的宿敌同归于尽。唯有如此,才能开辟一个崭新的世界。

反派人物被清除,国会大厦被炸毁,所有的观众摘下了面具,V在爆炸与焰火中被遗忘。就这样,这个中和过程纯粹而又完整。V以自己的死亡为几个世纪以来种种意识形态的交叠更替的轮回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

英雄主义,无以伦比的优雅,无私忘我,无畏凶险的敌人,牺牲自我去成就世界,这部电影作为英雄传奇故事大概已经进入了最高境界吧。

可在镶嵌金色花边的天鹅绒幕布背后,却依稀地传来美国人不怀好意的笑声。

主题之外,导演也不忘调侃一下英国人的酸腐自大。和人与思想的“理念的”战争相比,这个话题显然更加的饶有趣味,在原版漫画里这都是是没有的。对英国人若隐若现的讥讽,某种程度上贯穿了电影始终。






感谢阅读,期待您的评论与分享




杜仲:在青岛的室内设计师,爱好看电影,读书。



user avatar   lai-xian-qi-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几张图我能用到知乎倒闭









  

相关话题

  有哪些公认经典你却完全没有共鸣的电影? 
  中国电影未来票房的顶点估计会达到多少?1000 亿夸张吗? 
  为了让演员表演得逼真,在拍摄时给演员施加真实的痛苦、折磨,这种做法是否人道? 
  谁知道这图片里的任务是出自哪部电影 ? 
  总感觉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之剧情经不起推敲,为什么还成了豆瓣电影评分Top1? 
  景甜到底好在哪? 
  你最喜欢哪部英国动作片? 
  《绣春刀2:修罗战场》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恐极的细节? 
  如何理解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 
  电影《寻龙诀》的观后感如何? 

前一个讨论
淘宝上俄罗斯巧克力10块钱左右一块,是真的这么便宜吗?真的是含可可还是代可可脂呢?…?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明星志愿者等随韩红爱心基金会亲赴前线驰援河南?





© 2025-0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