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字节跳动收购 MLBB 游戏开发商沐瞳科技? 第1页

  

user avatar   rosicky3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精彩,真的精彩,中午和朋友吃饭看到新闻,

第一反应是:NB……

简单的结论是:

沐瞳可能是字节游戏业务最佳的收购标的,

沐瞳可以补齐几乎所有字节游戏目前的短板,且双方合作的结果大概率是1+1>2;

很多不关注游戏行业的人可能并不那么能理解这起收购的意义,我从头开始说:


一、沐瞳是谁?

沐瞳的当家产品是手游MOBA《Mobile Legends》(国内翻译《无尽对决》);

这款游戏主要面向东南亚市场,16年上线,18年就已经是印尼的“国民游戏”

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可以类比国内的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

在Sensor Tower的2020年全年数据统计中,所有国内出海公司的游戏产品;

按照收入算,排第10……

再次强调,这是一款已经上线了4年的产品。

而今天沐瞳创始人的公开信写的是:

Mobile Legends: Bang Bang 月活跃用户数超过9000万


二、《Mobile Legends》NB之后呢?

MOBA类游戏,用户量绝对大了之后,会搞什么?

电竞……

沐瞳在东南亚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电竞生态,

俱乐部有席位制,有常规的联赛,跨区域性质的杯赛等等;

这是在印尼的比赛现场画面……

由上海沐瞳科技主办、新加坡电子竞技和线上协会(SCOGA)协办的第二届Mobile Legends: Bang Bang全球冠军赛(Mobile Legends: Bang Bang World Championship,简称M2)于2021年1月24日在新加坡顺利收官。作为疫情期间全球首个成功举办的大型线下电竞赛事,M2总观看时长达到4200万小时,最高同时在线观看人数(PCU)超过300万人,较M1增长353%。观看人数的激增反映出了大众对于电子竞技的关注度和兴趣日渐增长。据第三方电子竞技平台Esports Charts公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M2已成为全球观看人数排名第一的移动游戏电竞比赛。
M2于2021年1月18号正式启动,比赛持续了一周时间。共有来自日本、俄罗斯、巴西、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柬埔寨九个国家的十二支战队参加了比赛,争夺总额30万美元的奖金。最终,来自菲律宾的Bren Esports成为冠军。

来源:第二届Mobile Legends: Bang Bang全球冠军赛创新纪录

电竞带着什么呢?

俱乐部-赛事的整个内容体系,以及更加重要的直播……


三、腾讯

大家应该知道王者荣耀在海外有个版本叫AOV;

(当年亚运会打的就是这个版本,几个咱们的队员当时还特意为这个版本做了几个月的特训)

而AOV目前至少看上去,并没有在MOBA十分受欢迎的东南亚地区干掉Mobile Legends,甚至在初期可以说完全处于下风。

而看到我上面贴图的很多朋友应该会有一个反应:

这游戏和王者也太像了吧?

是的,所以腾讯有了动作:

  • 1、腾讯在美国,通过全资子公司,LOL开发商--拳头游戏发起诉讼,告沐瞳抄袭英雄联盟;
  • 2、腾讯在国内,告沐瞳抄袭王者荣耀;
  • 3、由于沐瞳的创始人和CTO都是腾讯多年的员工;而且是在腾讯期间注册了沐瞳,所以用“保密”和“竞业”告了沐瞳的创始人赔偿1940万;

当时的新闻:腾讯起诉上海沐瞳CEO获赔1940万元,或将起诉《无尽对决》抄袭LOL

所以结论是什么?

沐瞳一直以来都是腾讯的“敌人”,非常明确的敌人。


四、字节游戏

字节游戏不是今天才开始搞的,已经2-3年了;

无数媒体基本上每隔2-3个月就来轮一遍他们的进度,团队配置、产品储备、策略等等;

就像这样:

字节游戏,跳不动

字节跳动的游戏:2000人、10+工作室、4大发行平台和29家公司

关于字节游戏,2021年该关注这些

都是些老生常谈,结论无非就是:

  • 休闲产品靠抖音堆量还可以;
  • 重度产品不太行;
  • 自研不太行;
  • 招人难;
  • 因为没有拳头产品,游戏外围生态没法建立;
  • 腾讯NB……

真的,写不出什么花花来了,你说这些个事情字节自己不知道么?

知道了之后怎么解决呢?

除了自己做肯定就是买买买了啊,也一直在买,不过还不够啊;

那么就应该买个大的!

五、沐瞳为什么是完美的标的?

看完我上面的描述,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描述沐瞳大致是:

  • 月活9000万的MOBA
  • 东南亚王者
  • 海外全覆盖
  • 电竞生态
  • 腾讯的敌人

还需要多说什么吗?

朋友圈几个朋友的评论是:

  • 天作之合、
  • 字节游戏业务转折点、
  • 字节最强工作室已在阵中 @水主
  • 可以类比当时头条10亿美金收购Musical.ly ……


六、交易细节

看今天沐瞳创始人的内部信,开头是这么写的:

几个月前,我们陆续收到多个兴趣浓厚的并购意向。

除了字节还有谁?目前有些游戏媒体写到,还有小米以及腾讯……

腾讯???

是的,有腾讯;

那么在多方争抢的情况下,团队处理以及价格就成为了最后的焦点;

公开信写了,沐瞳团队依然独立运营;

那么价格呢?

目前看到的说法,有提10亿美金的,有说40-60亿美金的,还有50亿美金的;

无论是哪个,对于字节来说,还是上面那张图:


七、后续

字节手里还有Tiktok,而东南亚地区也是用户覆盖最高的地区之一……

还有LOLM也在东南亚测着呢……

国内短期内不太行,就从海外开始,而且之前RO海外不也发的还可以?


最后的最后,最近因为朋友组织活动,做了一个关于游戏投资重启的PPT;

有兴趣的也可以看下:

canva.cn/design/DAEU49w


user avatar   corleoni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官宣了那么可以讲点八卦。

(1)

沐瞳一直想卖。2018年我在上家的时候就卖过一轮,当年的报价是7亿刀左右,网易也看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卖出去,比如说觉得价格太高,或者觉得生意的synergy(噢我好讨厌这个词)不够好,等等吧。

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参与的并购case,真是寂寞如雪,当时多么意气风发,ppt都可以一做60页,现在怎么住到桥洞里了呢。

所以沐瞳本身卖了不奇怪。

(2)

沐瞳的起家,对于腾讯来说,是有“原罪”的。当年跟腾讯也是纷纷扰扰不断。

但其实上周四某哥哥跟我说八卦的时候,说是鹅收了沐瞳。我当时感想是,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结果当然打我脸了。

(3)

头条当然是更适合沐瞳的。虽然我一直不喜欢他们,但这桩生意无疑算得上是头条近年来最match的一桩。

为什么?

头条游戏业务2020年的OKR(一个都没完成)

a) 优秀的游戏连接用户

b)让游戏内容丰富内容平台

c)公司未来收入增长点

现在收了沐瞳,a)终于在2021年Q1完成,可喜可贺

b)在东南亚,ml的游戏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可以让抖音系产品dominate了。

c)再看,再看,所有事情放头条那么大体量里都是小的。

(4)

那50亿是沐瞳的(老板们)的,你们真觉得你们贡献了么?

换句话说,米哈游莉莉丝赚那么多年钱,他们怎么可能大张旗鼓找资管呢?

(5)

价格问题。按照理性的,10-20倍pe的估值来看,200亿人民币比较合理。

怎么可能才50亿。

外界传的说法是50亿美元,这个其实要合理很多。

毕竟有爱也是收购,而不是投资。

(6)

最后的最后,还是。

Justin老师何去何从,听说是会去带字节游戏的海外。

字节游戏到底换不换帅?应该有眼睛都可以看出来字节游戏的问题在领导层了。


user avatar   chen-feng-jie-xia-m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user avatar   cao-ling-er-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相关话题

  电子游戏有利于孩子成长吗?你会让孩子玩什么样的电子游戏?作为父母应如何做好引导和掌控工作? 
  如何看待《原神》中的敌人无相之岩? 
  为什么《合成大西瓜》这么火? 
  你看好《英雄联盟手游》的前景吗? 
  中国是否可以诞生《天国·拯救》这样的游戏? 
  很多回合制游戏都有乱敏现象,请问该设定的初衷和原理是什么? 
  如何不养父亲? 
  各位大佬,请问我我现在是选神里绫人呢,还是神里绫华比较好呢? 
  网游让年轻人荒废了很多时间,为什么没有被限制发展? 
  ps5 还没一个手机贵,为啥那么多人一直等等等? 

前一个讨论
"谁"是不是只有北方方言说,南方各地方言都不说?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小米将在 3 月 29 日举行的春季新品发布会,你有哪些期待?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