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攻性”的本能上。 女性有一定劣势,因为女性是高共情者,男性是低共情者。高共情者大脑所承受的压力伤害更大,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女的跟一个男的碰到一样的倒霉事,女性会更加痛苦。
在大自然的角度,女性大脑会这样,是因为女性有负担后代的责任,大自然希望女性更警觉(承受更多的焦虑伤害)。而男性就是用来冲杀的,反正你要牺牲,太警觉了你不用打架了直接吓死了。
在挫折引起的“防御反应(暴力反击)”上,男性更加冷血,你看动不动就咔嚓别人是吧。女性的报复行为一般都很温和。
这中精神差异,就决定了女性更喜欢呆在能“抱团”,并且避免“直接冲突”的社交平台上,微博和豆瓣小组就是这样的平台。
豆瓣不说了,本身小组就是以娱乐八卦为主的,就是女性消费市场的投射,豆瓣小组我看8成以上的组员都是女性——而微博是一个大型茧房,表面上你觉得“杨笠”呼声非常高,实际上一个纯直男根本看不到这些转发。因为他们首页上没有什么女性。
也就是女生,在女生“内部”疯狂转发对杨笠的支持。由于茧房的存在,男女不会“直接面对面的杠上”,这种社交平台对女性比较友好————不是说女性怕打架,我前面说了,高共情者的大脑承受的伤害更大,两边面对面冲突,女性会觉得“更痛苦”。
知乎就不一样了————因为知乎是用“词条tag”来进入热点问题的,不存在茧房问题。你看问题都是自己搜的,又不是从首页直接进的。
在这种社交环境中,由于男女都同时进入了一间会议室:而不像微博和豆瓣,分别在各自的会议室里拍桌子,欢呼,咒骂
在这种情况下,知乎的问题下面,就是一个“强对抗”环境,面对面了,要动手了。别人会直接看到你的回答,并且跟你在评论和其他回答里直接开战。矛头会直指向你,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会以答主的“个人身份”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疯狂批判。
前面已经说了,女性不喜欢个人暴露在高压环境下,喜欢抱团。自然知乎这种两性在同一个会议室里各坐一边,10分钟后开骂的环境。是不受女性青睐的。
就这么简单。虽然在互扇耳光上,女性可能有点劣势——但其他方面又有优势,比如女性因为是高共情大脑,抱团速度非常之快,协调能力比男性高多了,也更愿意“奉献自身力量”(男性虽然也抱团,但是低共情大脑是以自私为基础的,所以太麻烦的事是不会做的)。
所以不管是饭圈的古怪行为,还是各种领域的抗议,或者组织活动,落地活动,女性社群在发酵速度,发酵规模上,相比男性有压倒性的优势。
男性都是各自为战的,更像“游牧民族”那种范儿,所以什么知乎批判,B战视频批判——这种一个人扛着自己的ID就出来对着大家干的行为,更受男性青睐。
而女性更喜欢“转发,号召,形成蜂群式的大集团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