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第一条信息,喊话特斯拉CEO:大众MEB平台的ID. 3已经赢得了欧洲市场,将继续夺走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彼时,特斯拉刚刚成功完成了2020年的销售目标,并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了Model Y车型,正处于如日中天的阶段。
而后,大众CEO迪斯的“宣战”,在国人看来则十分好奇—— 上汽大众ID.4 X有何不同,就能在特斯拉口中虎口夺食呢?
虽然从智能化的角度来讲,小鹏P7很像是Model 3的直接竞品;但从“大牌子”的角度来讲,就会觉得大众ID.4 X更像是Model Y的直接竞品。
下面分享一下我眼中的ID.4 X的亮点,视角可能与你之前看过的分析不太相同。
特斯拉能获得如今的品牌定位,除了它在电动化与自动驾驶领域的先行者形象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它在电子电器(E/E)架构领域的领先地位。
博世对汽车电子电器架构进行了经典的阶段划分:分布式控制 → 域集中式 → 中央计算式。
Model 3上的E/E系统仅由三部分组成:中央计算模块CCM、左车身控制模块BCM LH和右车身控制模块BCM RH。相对于大部分还处于分布式阶段的传统车企来说,Model 3可以说是领先了两代。
作为德系产品,基于MEB(Modular Electrification Toolkit)平台的上汽大众ID.4 X的E/E系统开发过程肯定遵循ISO26262,而且也从分布式阶段升级到了域集中式阶段,由负责整车控制的ICAS1(In Car application Server 1)、负责自动驾驶的ICAS2、负责数字座舱的ICAS3三个域控制器构成[1]。
据我所知,这也是根据博世划分的E/E架构阶段中,除特斯拉之外走在非常前列的E/E架构了,既保证了安全可靠,又可支持更强大的功能。
下图是六年前我在上汽工作时,根据ISO26262进行的场景分析工作,诸如“电池SOC过低从而动力变弱,仪表故障未提示驾驶员,而当天恰好是雨雾天气能见度低,驾驶员错误判断路况想在双向车道超车时,遇到对向来车发现动力不足,想退回时恰好后方跟车占据了原车位置” 这种一百万辆车全生命周期都遇到不到一次的极端场景都能考虑到……
诚然,对先行者来说遵循ISO26262容易陷入“窘境”[2],但不遵循的代价就是可能存在不应有的安全隐患。
@42号车库 对大众ID. 4的评价是:一款难得的没有东施效颦特斯拉的平价纯电动车型[3]。我的评价则之相似:这是一款坚持大众本色的平价电动车。
什么是大众本色?简单回顾一下大众历史上的两款经典车型:甲壳虫与高尔夫。
首先是大众甲壳虫。彼时名不见经传的大众汽车,在底特律三巨头站稳美国市场的不利情况下,敏锐洞察到了“小型轿车”这一细分领域,依靠“非主流”的甲壳虫车型成功打入了美国市场。甲壳虫车型的特点:
然后是大众高尔夫,这是在甲壳虫销量日渐疲软之后的接力之作。高尔夫有如下特点:
“配置不豪华但品质高”、“低调而不失礼”,这就是70年代的大众汽车对“未来汽车”的一个平凡而深刻的洞察。高尔夫历经换代始终畅销,46年销售了3500万辆[5],成为汽车史上的长青树。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甲壳虫与高尔夫都是以“非主流”车型成功打入美国市场的,可见大众在定义跨时代产品的时候自信且有主见,这可能是源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 —— 这也就是所谓的“大众本色”。
MEB平台的第一款车型ID. 3在欧洲交付的第一个月,就实现了单月销售近万辆的好成绩,跻身全球前五[6],有望成为继甲壳虫、高尔夫之后的第3款大众传奇车型。
在我看来,在中国上市的首款MEB车型ID.4 X,依然坚持着“大众本色”:实用且品质高、低调而不失礼的大牌子平价电动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安全第一,但也给足了续航
无论是某些德系豪华电动车,还是日系平价电动车,大部分传统跨国车企的电动化产品,都仅提供了400公里出头的续航。
厂家声称,首先这是注重安全的代价,其次城市通勤不需要那么多续航。实际上呢?更有可能的原因是非纯电平台,电池包布置空间有限、能量密度上不去。
难道传统车企做电动车,就只能在安全上占优势,续航、能量密度一定比不过那些造车新势力吗? 大众汽车首先给出了答案:上汽大众ID.4 X能量密度175Wh/kg,达到了第一梯队的水平。
虽然头部造车新势力的最新车型普遍都达到了这一指标,但对于安全至上的传统车企电动车来说,做到这一点相当不容易 —— 一般只有120-140Wh/kg的水平,差距很大。
配置83kWh大电池的上汽大众ID.4 X续航高达555km,绝对够用。特别是,这是一款19-25万元的大众品牌电动车时,真的很不错!
MEB平台可兼容更大电池容量,以实现WLTP 550km续航[7],换算成NEDC大概是650km,可以期待一下后续会不会推出更长续航的ID.4 X.
ID.4 X最大充电功率预计将达150kW,仅需要40分钟就可以充到最高电量的80%,从而尽可能地缩短充电时间。
此外,大众承诺将在美国为ID. 4用户提供免费充电[8],我们也期待在中国也可以推进相似的政策,以打消用户购买电动车的最后一层顾虑。
2. 空间:实用至上
我们以ID. 3举例与基于MQB平台的Golf做对比(ID.4 X同理),来看看MEB平台是如何做到实用至上的空间的。
a) 长轴距、短前悬
如图,在MEB平台的整车布置中,前悬更短、轴距更长。将空调鼓风机移动到发动机舱,释放更多车内空间,使仪表板更加纤薄。同时,轮辋更大,也更帅气一些。
根据 @42号车库 的描述[3],就在这已经缩小的前舱中,ID.4 X还布置了尺寸为428 * 327 * 269mm的AR HUD科技配置,可以说将实用至上的空间设计贯彻到了大众的极致。
说到空间利用率,我的那辆同为短前悬长轴距的自用车哭了出来…… 于是我安慰了一下自己,也许这就是美的代价吧!
b) 无中间传动轴凸起,释放更多车内空间
c) 怀档取代传统换档杆,提供更多前排空间
我觉得电动车天然适合怀档…… 不知道那些还使用传统档杆的电动车是出于什么样的设计考虑。
3. 辅助驾驶与AR Hub
上汽大众ID.4 X标配L2级辅助驾驶功能,这是目前技术水平制约下的理性选择。在技术更加成熟的情况下,大众ID系列电动车会及时更新到前沿的自动驾驶技术。在ID Vizzion概念车上搭载了L4级自动驾驶技术,正是这一决心的体现。
让人眼前一亮、科技感倍增的就是布置在前舱的增强现实投影(AR, Augmented Reality)的抬头显示功能(HUD, Head Up Display),可以将前车距离标识/地点标识/转向指示等投映在驾驶员右前方挡风玻璃,既实用又酷炫。
下面一个视频可以表达得更清楚。说实话,真的很酷!希望实车功能与视频一样不打折,那光这一点就足够吸引消费者了。
MEB平台的第一款车型ID. 3在欧洲交付的第一个月,就实现了单月销售近万辆的好成绩,跻身全球前五[9],有望成为继甲壳虫、高尔夫之后的第3款大众传奇车型。同平台的上汽大众ID.4 X的SUV属性更适合中国市场,有望取得更好的销售成绩。
虽然声量不大,但实际上大众电动车在2020年就完成了38.1万辆的交付量,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特斯拉[10]。考虑到MEB平台车型在未来2-3年才放量交付,期待大众能够以节节攀升的销量成为汽车电动化进程的主力军。
从加速汽车电动化的角度考虑,像大众这样全力投入电动车的传统车企越多越好 —— 毕竟,仅靠新势力来实现每年2000万辆电动车销量的愿景,还是太慢了啊!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