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山大学 6 年引进 8000 多青年人才? 第1页

     

user avatar   tzar-x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我写了个回答,说什么人能留高校

一堆人喷我贩卖焦虑。

计算一下留下的几率,我给个非常简单的式子

如果该校没有明确利好消息,那么假设该校不扩编,不扩岗

一个省属重点,一般要150教授,300副教授,300左右讲师+辅导员,教研教辅加起来750坑,行政后勤350坑,总岗大概是1100-1250左右。这个我按理想状态算,实际规模许多省属重点学校比这个规模小,甚至小不少。

那直接拿坑位除以30(一般工龄30年才能熬到退休),然后乘以1.3(计入转行政、调动、外放当官、跳槽、猝死与工伤带来的岗位空缺),得出一个年均岗位空缺数。再用年招聘总数除以年均岗位空缺数,就是一般情况的留校比,即每几个人中才能有一个度过副高的考核。如果计算本系,就把数据换一下就可以。

留校比大于3的,不要那么自信能留下来,大于5,那就有变成绞肉机的风险。有些专业特殊,那就要算一下自己专业的留校比,比如外语类,男的,海外博士,在省属重点留校比可能是一点几,基本等于达标就可以留,但是天坑专业,男的,海外博士,在省属重点留校比可能是5甚至10,那基本和自带干粮进绞肉机差不多了。

中大这个留校比估计都破30了,6年引进8000多山东大葱,足够每两年换掉整个中大的教研岗一次了。这还不逃,等着被做成煎饼卷大葱吗?


要论消耗人形电池,北方确实不能和南方,特别是华南比。甭管是高校还是私人企业。华南绿色电网的生化反应炉的额定放电电流太大,伤电池。发电有风险,入槽需谨慎。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大某新院,筹建过程中就一直联系我,许诺要以学校百人计划副教授聘用我,期间我一直帮学院以国外大学相关专业标准写各种学科设计的材料,还有各种要我帮忙的杂事,我也去帮忙做了。连续三次面试,不是改时间,就是流程安排得非常糟糕,过程中极不尊重人。最后,面试前跟我说可能由副教授变为助理教授,面试当天开始前又跟我说可能是合同制的特聘副研究员。我当时都在另一所学校快副高了,我从一个特聘研究员跳去当特聘副研究员,我脑子有坑吗?面试完了直接给我发了拒信。看了拒信我也就坦然了,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断掉了和中大的所有专业和工作上的联系,贵院的领导微信全部拉黑。

其他楼的朋友,有的是3+3完了被扔,我倒好,用完了,3+3都不给,直接扔。怎么说呢,祝贵校新年大吉吧。


user avatar   shang-ke-chang-shi-m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说说感受把。 我19年入职中山大学博士后工作站,之所以选择国内做博后,而不是出国,也是看中当时入站的学院是新学院,可能有留校机会,我想这也是所有选择国内做博后都会有的正常想法。

在中大博后2年,我拿了1个博后面上,1个特别资助类,一作+通讯SCI论文5篇,论文不全是中大第一单位。

2年博后时间结束,因为有1篇比较重要的论文没有完成,想申请特聘副研究员继续做下去,这一工作出来再申请转副教授的几率就大些。

然后就是参加校内续聘答辩,答辩一切顺利,台下还有个评委对我后续研究工作给了恰当的建议。回来后我跟我合作导师汇报说一切顺利。毕竟我们学院就在去年和今年,就有2个博后顺利转专职科研岗,且都没有任何基金,转聘应该问题不大。

结果没过几天,就接到院里通知,我续聘没过,为啥没过?回答是不知道,学校只能结果,结果就是没通过且不受理申述、再答辩申请。

学院可能也觉得这个结果不太好,一直劝我想开点,千万不要闹。呵呵,他们也想多了,读书人的体面我还是有的,留不下就走呗


也是突然看到新闻,博后面上资助结果出来了,很多人说什么博后基金很难中等等,我想说,博后基金,在目前国内的大环境下对于找教职,帮助可能非常有限。对于博后而言,硬通货除了文章,只有青基,只有青基,只有青基(我就是没有青基)。


user avatar   wang-wen-bo-19-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中山大学已经充分摸清了非升即走的诀窍。让青椒们使劲干活然后到期后换一批新青椒。

青椒们会被冠上“特聘研究员”、“师资博士后”的名义进行科研,待遇保持在较低水平。通过画大饼告诉青椒们“转正了就高收入了!”来激励他们发paper,提高中山大学ESI、Nature Index的论文量,从而提升中山大学在各个榜单上的排名。另外,教师学生比在各大榜单上也有很高比例。引进青年人才越多,师生比数据也越好看。这波直接双赢。

人员流动越快,产生paper的速度越快,因为人们往往创新的点子是有限的,特别CS领域,各类方向日新月异,很多好期刊的文章由于审核时间长,时效性已经比不上顶会了。源源不断的青椒们可以不断将自己PhD所研究的最新内容以中山大学为一作单位发表,让SYSU奔驰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速公路上。建议其他高校积极效仿。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我意识到“教职”和“做数学”这两件事并不必然绑定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完全无视南京师范大学让我刷论文出站的要求了,从而无视掉在那之后可能出现的全部要求。

当我意识到“做数学”和“获得一点钱养活自己”这两件事也可以解绑的时候,我就大彻大悟,一身轻松了。

靠打官司获得自己应得的工资,不比倒赔工资以后去二本拿一点安家费更合理吗?


user avatar   zhangwuji19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不能理解中山大学的做法有多恶劣。

打个比方吧,原本top2录取线是700(假设各省同线),全国top1‰可以进top2,进去后不管怎么卷,90%以上的学生能正常毕业,或者找到工作或者继续深造。

没考上top2的,可以去七所top3(华五人大中科院大学),再没考上的可以去中九……最后绝大多数人都能进入适当的学校,通过努力获得相应的回报。

现在中山大学的做法,相当于top2把录取线降低到536分,也就是说top10%的人都能进top2,一下子录取了60万名学生,然后让他们疯狂的卷,只有前6000名才发top2的本科文凭,其余59万4000名学生全部退学(事实上某省536分进top2那位已经退学了)

这样的做法真的有人性吗?


user avatar   qzhang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鸭大毕竟是大名鼎鼎的万博计划的提出者,特聘副研究员的原创者,人才蓄水池的发明者

看最后,多少人是那1/500的卷王,还是那1/9500的韭菜

拭目以待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花钱买论文”的合法化版本~


再更,补充一(亿)点具体的:

问题关键词某社科学院,去年本院出站的三位博士后——全部留任失败,其中一位学院推荐了,被学校以“本科出身”挡掉(3年出了8篇C和SSCI,含一篇本学科世界第一刊article的二作);另外两位最后拿到其他985的副高(一位青基在研)~

功夫再高也拦不住学校的王八拳


user avatar   zhao-da-bo-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都已经不想掺合这事了,这么一上人民日报(客户端),不是又要老夫出面解释吗?

所以本人不得不再版并直接自引用以下三部作品:

鸭大往事之————搞笑版:开心是王道

鸭大往事之————现实版:数据是王道

鸭大往事之————风光版:图片是王道

鸭大是所不错的学校,楼多人强地盘大。

可是某一小撮头头们偷鸡摸狗,私盖蓄水池还要上人民日报邀功,那就应该游街示众了。


user avatar   nan-de-hu-tu-83-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这个事,中大在学术界招聘领域的名声已经臭了。

我不少师兄师姐或其他院系的朋友毕业后,都说绝对不会去中大设置的这种韭菜岗位的。

而中大这么搞,后面还有一些学校跟着学。

这就叫带坏风气。




     

相关话题

  为什么大多学生对直博敬而远之,而学校却“连哄带骗”要录取直博生? 
  有哪些留学中介特别坑? 
  如何提高英文略读学术文章的速度? 
  上了大学之后,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莫名其妙的难过,我该怎么办? 
  中山大学今年起大一新生集中培养,其他院系全部撤出,会带来哪些影响?是否值得全国推广? 
  如何评价加州大学付向东教授实名举报中科院上海神经所 80 后明星教授杨辉学术抄袭、造假? 
  如何看待「天津师范大学吴昕怡事件」? 
  大学怎么为未来职场做准备? 
  国外史学界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是什么水平? 
  硕士生和博士生应该如何选导师?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绘圈「十三岁少女盗刷父母 70 万约稿」事件?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科研人员发现中医经络存在证据,首次清晰观察到沿人体经络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