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科研人员发现中医经络存在证据,首次清晰观察到沿人体经络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 第1页

     

user avatar   fu-shi-b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乍一看以为是重大科技进步,结果又是中医媒体的“科研”自嗨。

我不认为中医全部理论和技术都是可用的,但如果用科学技术建立起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沟通的桥梁,我觉得怎么也不是一件坏事,甚至是有一定考古和文化意义的重要发现。

然而,当我看到问题描述第一句:

国际权威期刊《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近日发表的论文显示...

我就觉得味道不对......

这个杂志的名字怎么听怎么像野鸡杂志,咋就“国际权威期刊”了呢?

中科院的全部分区方法都把这个杂志归为4区(基本上可以认为学术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更不可能是顶级期刊。那么这个杂志影响因子是多少呢?我去Web of knowledge上查了一下:

行吧......

新闻吐槽完毕,我们来看看这篇论文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全文链接:

这篇论文通篇看下来虽然样本量确实不大(15名健康志愿者,11男,4女),但研究方法是靠谱的。要验证经络这种东西存在,首先要验证其物理上存在且与中医典籍中的位置完全吻合;其次是满足中医理论中描述的运输能力。最后,为了排除其他已知的解剖结构的干扰,还要排除淋巴管、静脉血管的干扰

所以研究者进行了以下几项试验:

1,穴位注射荧光染料(荧光素钠),然后在汞灯发出的激发光作用下,荧光素将在皮下发出明亮的荧光。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荧光扩散的位置。

得到的结果是:

可见注射在穴位的荧光素随着时间推移快速沿着某根“管道”向肢体的近心端延伸。而且经过对比,这个“管道”所在位置和中医典籍中记录的位置完全一致。是不是心潮澎湃了?!

别急,这个实验中的其他个体有的很慢才显示荧光染料出现移动,有的移动形态很不规则,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压根就没动

用另外一种荧光剂(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注射的结果也是类似的:

2,注射部位和根据典籍描记的经络位置是基本一致的:

3,在非学位点注射荧光染料,发现荧光没有发生扩散:

4,通过前静脉显影发现荧光标记的经络不是浅静脉:

5,通过超声成像,证明荧光标记的经络不是淋巴管:

所以总体上论文的研究方法还是符合逻辑的,但样本量比较小,而且即便是这么少的样本量,最终产生的结果也是看得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那么目前从这篇论文上得出的结论,能否认定研究人员发现的荧光通道就是经络呢?

在我看来,还不够。这个发现顶多是发现了一种我们尚不知晓的皮下物质运输通道,恰好在一些个体上与根据中医理论画出的经络线基本一致。也就是说这个研究目前仅仅完成了初步的形态学观察,还缺少功能学的验证,尚无法判定其就是经络。

进一步的验证方法可以为患者实施针灸治疗之前先进行荧光示踪检测,找出患者的经络走行(毕竟这项研究确实发现个体间的“经络”走行有差异)。然后按照荧光显示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并将其治疗结果与单纯依靠中医理论的穴位定位方法进行比较。

这样才符合可重复、可证伪的研究原则。

既然有些人希望传统医学可以被现代科学证明,那就老老实实根据可重复、可证伪的基本科学研究原则把实验做下去。而不是因为发表了论文就以为万事大吉。

更何况这个杂志,非常不入流。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支持这样的研究,反对这样的宣传。

一句话总结论文:本研究发现了臂上一条可以传递荧光染料的通道,该通道和血管通道不重叠。但是该通道是否全身存在,通道传输的参数,以及是否具有生理意义,本研究未涉及。

详细看下文:

—————支持用科学手段研究该内容——————

任何研究都有一个出发点,这个研究的出发点是:

针灸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尽管绝大多数的研究已经证实针灸的解剖学基础是肌间/肌内筋膜或较低的电阻抗相关(inter/intramuscular fascia or lower electrical impedance)。过去一些动物学研究发现通过染料在穴位刺激可以产生沿着经络的线性迁移( linear migrations ),因此这个研究在人体中进行该尝试。

因此作者开始了研究。

首先是实验部位选择:容易观察的胳膊

其次:实验用试剂选择

由于是皮下显示,因此示踪策略常见的有同位素示踪法(isotopic tracer technique)以及光成像的方法,比如本实验中的荧光示踪。

本实验选择的是荧光法。

这种方法好处是:检测方法简单,不需要同位素那样需要更高级的仪器设备,且相对安全。

3,实验结果

下图是荧光随着时间在胳膊上的路径

可以看到荧光本身的迁徙。

且迁徙过程中呈现了荧光动态变化。

第四:结论

作者发现荧光染料的确可以沿着一条通道进行迁移,该通道上并不和血管重叠


好了,到此为止,论文结束了。

可以看到,这个实验是采用现代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

1,荧光注射

2,荧光观察

3,和血管不重叠。

似乎作者发现了一条新的传递通道

(不要认为现代医学已经走到了尽头,那样太无知了,单细胞测序的近些年来研究进展了解一下?哪怕是很多人认为很均一的结构,目前也发现分为很多种细胞组成)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但是,到此为止!

为何,因为接下来很多人的过度解读会让本研究蒙羞。

首先,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1,实验样本不足

这一点其他人已经论证了

2,作者自己提到了不足

可能很多人没看论文就出来了,事实上人家作者自己也提到了研究不足。

a,局限在心包通道(pericardium channel)和健康人群

因此这种现象可能在其他身体部位或者医学情形下无法复现。

may not be replicated at other body sites or other clinical scenarios.

b,迁徙的参数没有

细心看的同学会发现,似乎这个文章缺乏了一些重要参数。

研究迁移,首先是看到迁移,但是接下来,迁移的一些重要参数呢?

迁徙速度如何?是快速迁移还是缓慢迁移?

迁移深度/广度如何?到底涉及到多大范围?

迁移相关参数,比如迁移是否和含水量,手臂高度,血压等有关。

—————反对过度解读—————

本研究未发现生理意义或临床意义

Finally, the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dye pathway and the associated low-electrical impedance points was not explored in this study. Much remains unknown about the physiological or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discovered network.

这句话是作者的原话,就是没发现其生理意义或临床意义,估计作者也担心有人来过度解读。

然而,很多人,连论文都没看,就又开始高呼老祖宗神奇了。

给人一种,每次科学努力哼哧哼哧的爬上了一座山,却发现一些神棍已经站在了山顶。

人体解剖学的确是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尤其是近些年来发现, 即便是我们传统认为是单一的结构,其实内部也包含许多组分,这也是近些年来单细胞测序研究的贡献。

所以面对传统医药,很多人喜欢直接肯定或否定,甚至拿出毫不相干的逻辑去论证,其实很不合理。

真正的做法是,研究,让事实说话,这才是科学的道理。

事实上,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对于传统医学的发掘的确发现了一些内容,比如之前被认为是可以镇痛的冰片,研究发现,的确可以激活人体的冷受体TRPM8。

研究人员发现冰片能够直接激活外周感觉神经元上的一个叫TRPM8的蛋白。TRPM8是一类细胞膜离子通道,之前被认为是生物体能够感受“冷”的关键蛋白分子,因此又被称为“冷受体”,TRPM8的激活会导致部分外周神经元的兴奋和神经信号的传导。

其他像研究植物药物的也有不少类似的成果。

这是我非常认可的一种做法,就是用现代科学来研究传统医药,而非贸然的否定或肯定。

—————不认可一些理论—————

1,研究者背景——科学不是宗教

看到有人以研究者单位来直接否认本文,这是我非常不认可的逻辑。科学的研究从来都不是完全看背景的。

否则的话,那还做什么研究,直接按照排资论辈就认定科学结果了,直接变成科学教了。

这也是为何我十分讨厌“如果打败不了他的观点,那就打败他的人”这种理论。

科学讲究的是事实说话,哪怕是一个劣迹斑斑的人,只要他按照科学的方法做科学的研究,那就是科学的。

反过来,如果一个学术泰斗采用非科学的方法做研究(比如ps?),那即便是他声誉显赫,也一样是非科学的。

科学是一种方法,不唯权威,不唯论文,只唯事实研究。所以近些年来,上到诺奖得主,下到普通研究人员,撤稿的不少。


2,过度解读

这是最让我恼火的一个事情,就是有些人总是想搞个大新闻,语不惊人死不休。

3,提前防etc

a,科学不论背景,科学家有背景。

b,发论文讲背景不等于发论文只看背景

c,科学验证中医药不等于支持或者反对中医药

d,科学验证的不只是中医药,还包括西医药也在做。

e,期刊分区不代表论文价值,但是并不代表期刊分区不重要,以及期刊分区还要看小领域。

想了想,大概是防二极管吧。


——————

顺便,本研究其实有很多地方未来可以进行研究

1,增加研究样本

比如招募更大的研究群体,性别组,年龄组,甚至族群

2,扩大研究范围

这次研究的是臂,是否可以扩大到其他部位?

3,生理意义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毕竟研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应用上,这些通道,平时是用来传输什么物质的?这些物质有什么作用?是否可以传输其他物质?目前的注射策略是否可以更好地改进?

用荧光示踪和同位素示踪是否有区别?


其实要是按照我比较熟悉的生物信息学,我非得抽一下那个通道里的液体,然后去做个代谢组和蛋白组,看看里面究竟是啥成分。


user avatar   zhang-h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国际权威期刊? 这刊名就是个大垃圾坑吧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理论不是不行。

但是,这种研究法说服力显然不足。

穴位这个东西,是实践出来的。气血运行这套系统,现代科学还没有找到证据。

证明这个东西不用那么麻烦。

找一个练过功手会点穴的,找100个中外男女老幼黑白黄的志愿者。

每个志愿者带着全套生理监控,点一下,然后解开,记录监控变化就有数据了。

找没练过的人,也点一下,或者让练过的人点不是穴位的地方,也记录。

每个人点几下,100个人有记录可查的几百个样本的生理变化,不就证明了?

中医也是,你设计试验就不能按照现代医学疾病分类设计,而是按照中医理论分类,去双盲试验,对比药和安慰剂疗效。


user avatar   ming-yun-zhi-lun-9-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自评论区要求前排申明:本人因昵称来源于塔罗牌,所以自认封建迷信,以下内容都不科学

研究所简介 闲长不看和认为我故意污蔑的直接进去自己看就行了。

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投稿论文时的利益冲突声明与类型(评论区的大型杠精现场可以看过来)

首先它是什么:利益冲突指的是一个人因为种种关系,无法站在客观立场上处理事情的情况。明显的利益冲突来自于潜在的金钱回馈或个人利益,像是如职业利益和人脉网络。不过,表面上看似正常的事情也可能引发研究项目诚信问题的争议。举例来说,有一个人,他没有任何控制实验设计或影响实验材料供给的权力,但他刚好是该研究项目实验材料供应商的好朋友,并且他没有阐述他与供应商的个人关系,那么这样的研究结果也可能被怀疑。即使这个人也没有任何影响研究实验的权限,但他却因为没有主动告知潜在的利益冲突,这就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大家可能会想 「为什么他不表明他跟这些人有私人关系呢? 如果没怎么样的话,也不需要隐瞒啊」。

其次在写论文时要标注什么

资金来源 – 说明赞助商、赞助额度和赞助商在研究过程的角色。

财务关系 – 包含顾问关系、 股权所有权雇佣合同、其他津贴,例如旅费或演讲津贴,保险基金投资。阐述发生潜在冲突的组织与其财务参与的程度。

受支援金额 – 许多期刊和机构审查委员会要求披露所有确切的项目支援金额。这里的项目支援并不一定是直接投入于论文当中讨论到的研究计划。当赞助商可能从研究成果中获得巨大利益时,所有财务支援都必须揭露。此外,由利益冲突或伦理委员会审查和批准的财务报表声明可以帮助提高财务透明度,并消除财务利益对研究项目的不良影响。

非财务关系 – 包含个人关系,例如家人与合作伙伴等等,政治关系和学术合作关系。阐明这些关系和可能引发的潜在利益冲突。

这次这个论文性质就和日常出现的白酒养生论文一样,是个人都知道白酒是一级致癌物,挨不住白酒企业钱多。。。。。

在论文中可以明显看到资金提供者为澳新基金会,利益冲突申明无提供。。。


作者单位

简介

作者单位

理念

主营产品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版面费啊,影响因子什么的我就不说了。问题是怎么证明这些“连续荧光线”就是经络?你在其中发现“气血”了吗?有子午流注吗?它连通表里吗?大量中医粉说经络是虚拟的,这会儿怎么又变成实体了?

打个比方,我随便伸手一指说:“飞碟”。你总不能说在我手指的方向随便发现啥都是飞碟吧?你看过去是一坨翔你也觉得那是飞碟?


user avatar   mu-rong-long-f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座各位似乎没有哪怕一人把原文从头到尾仔细读完的。

虽然我个人对某些所谓“中医”嗤之以鼻,但我绝对支持用科学手段研究中医

抱着科学客观的态度通篇看完,这是一项完全符合科研规范的研究——看客里若是在读或是要考研究生的,文献调研、实验设计、行文逻辑但凡能做到人家一半的水平,导师怕不是要感动得哭出来......

讲解之前,我要先批一下 @观察者网 ,听说还是 @睡前消息 马前卒入股的单位,怎么堕落到如此程度?人家《科技日报》原报道《中医经络存在添新证据!科研人员首次清晰观察到沿人体经络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开头用词明明是“国际期刊”,到了观察者网那里就是“国际权威期刊”。其意何在,不必多言,真是一粉顶十黑,腌臜至极。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是医学4区期刊,影响因子不高,但这并不一定影响文章本身的质量。

给非科研界的同志解释一下,所谓影响因子,是根据其文章被引用量计算的,该值不仅与期刊的质量有关,也和学科的热度高度正相关——如果按【影响因子=研究价值】这种逻辑,世界上只留下生化环材就够了。

替代医学本来就是冷门方向,影响因子低很正常。但任何文章的真实价值,都要仔细读过文章才能评判;引用量和影响因子只是在拓展性文献阅读时,辅助判断“该不该花时间读这文章/期刊”的一种手段罢了。


首先,人家开头就总结了当前研究对针灸所产生的影响有三大假设:

  1. 有研究表明约80%针灸穴位落在肌内或肌间的筋膜面内,而针对这些结缔组织的机械刺激会引起局部嘌呤信号通路的变化;
  2. 所谓穴位,可能是一些导电性较高的局部位点;即,同样是电刺激,这些位点的反应更大;
  3. 同理,也可能是也一些对压力更敏感的局部位点。

这种解释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丝毫没有凭空想象的玄学色彩。即便是主流医疗也有大量类似的实验证据,如冰敷、热敷、电/磁刺激通过不同生理机制产生对组织修复有益的因子——只是不像针灸对位置有限定罢了。

当然,实验结果到临床效果自然有相当差别,需要不断补足实验、分析和讨论;但这种研究思路本身是完全科学的,若要对这种思路及其产生的诸多结果加以否认,那么所谓重点学科的生化环材就会立即崩溃。

回到正题,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探索这种对位置的限定是否有科学依据。

作者在15人的小臂上按照国标(GB/T 12346-2006)标好穴位连线,并在小臂远端的穴位和非穴位皮下浅处注射荧光素钠吲哚菁绿,同时配合血管成像仪和超声波仪检测血管位置,并发现:

  • 在穴位注射的荧光素纳大多(22/28)可以沿着某条路径扩散到小臂近端穴位,而该路径与小臂穴位连线相近,扩散过程长达数小时反过来在非穴位注射的7次则全部未能扩散
  • 在穴位注射的吲哚菁绿同样发生了扩散,但其路径绕开了小臂近端穴位(相差约1cm)
  • 血管成像结果显示,荧光素钠扩散的路径和血管路径没有重合。
  • 超声结果显示,在穴位连线的皮下浅层,几乎没有脉管,直到小臂近端才出现影像,且其并非在穴位连线的垂直方向。

对于这些结果,作者进行了一系列讨论:

  • 荧光素钠扩散路径与血管未重合,且其皮下浅层几乎没有超声可见的脉管系统,尤其是对照组在穴位附近皮下浅处注射并未扩散,以及实验的扩散过程长达数小时(而将荧光剂直接注射到血管中10秒便会消失),认为实验中的荧光素钠不是通过血管扩散的。
  • 至于吲哚菁绿的扩散路径,与穴位连线有一定偏差,尤其是其并未扩散到小臂远端穴位,而是彻底绕开。此外,已知吲哚菁绿易与白蛋白结合、聚集于淋巴结,认为实验中的吲哚菁绿很有可能是通过淋巴管扩散的
  • 然而,荧光素钠的扩散却经过了小臂远端穴位,与吲哚菁绿的、推定为沿淋巴管的扩散路径不符,认为实验中的荧光素钠不是通过淋巴管扩散的。
  • 此外,考虑到超声结果显示穴位连线和肌间筋膜走向排列紧密,认为实验中的荧光素可能是通过【某种组织间隙】通道扩散的

最后的结论是,在小臂远端穴位注射的荧光素钠沿着穴位连线精确扩散到了小臂近端穴位,而该路径并非血管或淋巴管


作者没说气血走经络,没说针灸除百病,甚至没说中医如何如何,只是单单指出了体液在体内的一种非常规扩散通路——无非是这条通路恰好和国标穴位连线重合,且在解剖学上有解释的可能。

说实在的,如果这都不算科学研究,那我真不知道科研是怎么做的了。相比如今生化环材乃至AI界的各种“调参炼金术”,这种带有逻辑的文章反倒显得珍贵。尤其是能用科学理论尝试解释传统医学的现象,更是值得鼓励。

当然,其实验设计、分析、讨论的各个环节中自然不乏缺陷(尤其考虑到生物实验本身存在较大误差),但这并不影响它是科学研究的事实——因为它在科学框架内完全站得住脚,给予后人用类似思路和方法复现、推敲、补足甚至完全推倒的可能:

  • 例如,有没有可能在其它非穴位注射,同样能扩散呢?这说明能扩散的路径可能很多,而与小臂穴位连线重合可能只是巧合;
  • 又比如,如果通过某种手段阻断该组织间隙通路,是否能相应地阻止针灸的临床效果呢?如果不能,说明针灸在实验中产生的效果可能与该通路无关,亦可能说明针灸的影响重在点对点的刺激,与“经络”无关;
  • 或者说,会不会所谓“经络”其实就是淋巴管,针的机械刺激引发的组织因子释放就是沿着淋巴管传递产生的影响的,反而是所谓“穴位”标错了呢?

总而言之,只要不存在学术不端,该研究在科学框架内就是存在价值的。若将来真有临床贡献自然是好,但即便随后的研究发现,这条所谓的“通路”就只是筋膜形成的一条平平无奇的“缝”,那也至少排除了一种可能,离真相更近一步。哪怕中医的科学研究走到尽头,是将中医本身全盘推翻,研究者之前的努力也绝不可否认——这叫“科学精神”。

相反,他人明明在用科学进行检验,却只是因为检验的对象非主流、或是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不高就一味嘲笑,和那些看到这篇文章就弹冠相庆的人又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群盲目崇拜“权威”的昧徒。

科学不是人为地画一个圈,里面是正、外面是邪,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思路、一种方法。它的思路和方法或许需要经过万般训练才能掌握,但至少要理解它的精神。


user avatar   zhui-feng-yue-ying-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个人一直是不完全赞同这种实验方式的。

理由很简单:就算你染色出这么一个东西,但是你仍然无法证明你染色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和经络循行一样就可以?好吧,即使这样,很多人也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就不说现代医学理论了,就在中医理论内部,很多人以为经络是下图这样的,是吗?

错,大错特错。

这种所谓的经络图,画出来的只是把十二正经+任督二脉上的穴位串起来以后在体表所形成的线条

首先他就不是《内经》所描述的十二正经原本的模样。感兴趣的读一下原文,初中古文水平的就能读懂,然后在网上找个所谓的经络图,一对比就能发现不一样。

其次,经络系统远不止十二正经这么个东西,还有十五络脉,还有奇经八脉,还有经别,还有经筋,还有皮部,还有孙络等等等等,这些东西密密麻麻的组合在一起,才叫经络系统

反过来说,你染色出一个按照十二正经走行的东西,也并不能说明你染的就是经络,再反过来说,你染色出一个不是按照十二正经走行的东西,也并不能说你染的就不是经络。

除非,你能按照经脉篇所描述的十二正经循行从头到尾染一遍色,和内经描述分毫不差,那才比较有说服力。

很难。

所以,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我更在乎的并不是这种理化证明,而是功能学证明。

换句话说,如果某种理论能解释并指导解决某种问题,那么我们临床医生更在乎的是治疗是不是真的能解决问题,如果验证属实,那么这个理论反倒不需要严格的理化证明了。循证医学思路。

那么我们举个例子。

《灵枢·经脉篇》原文:

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那么取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合谷穴」,可以治疗这些问题吗?临床试验还是可以的。




反过来说,只要A穴能治疗X病,那它一定是有个什么原理,科学家更多关心这个原理,医生更多关心什么穴治什么病,就这么简单。

就实际的说,其实大部分穴位主治就是试出来的经验学而已,和经络这个体系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密不可分的,举个例子,灸至阴正胎位:

那你从经络学理论里能找到什么道理,来阐述「灸至阴为什么就能正胎位」吗?

其实也并不能,只是有这么个用法并且有效而已。

那他为什么会有效呢?

这就有赖于基础医学的同道们研究去了,比如这样:

其实关于针灸的现代化基础研究还是挺多的,通过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针灸的作用原理,有专门这么个学科叫《实验针灸学》,一本也不厚,不管是中医粉还是中医黑感兴趣的都可以看看。你们所争论的很多东西,这本书里都是有解释的。



稍微多说两句。

个人认为啊,没必要把经络说的玄之又玄,这个体系它一定是基于古人最纯朴的解剖学和功能学理解而创立的。

举个例子吧。

我们现代办公一族的人经常有颈肩不适感,尤以肩胛骨周围的肌肉紧张明显,常见的久坐用电脑的耸肩动作会导致肩胛提肌/斜方肌的紧张,继而影响小菱形肌、大圆肌、小圆肌等,很好理解嘛,因为都连着肩胛骨,一处出问题,其他肌群非常容易出问题。

长期肌紧张缓解不了的,很多人会刺激到腋神经,继而带着整条上肢尺侧都不舒服,更典型的,C6-7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如果刺激到神经根,会出现自同侧肩部开始一直延伸放射到无名指、小指的神经放射痛。

你看,以上是非常常见的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情况,我没有用任何中医原理或是经络学原理。

但是,我们不知不觉的就把《灵枢·经脉篇》里手太阳小肠经在外部的循行都走了一遍: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髁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

你看,这一路上有神经,有肌肉,有骨骼,有一些是真实存在的线性结构,有一些是人的主观感觉。这些东西共同组成了这么一条路,这也就是《实验针灸学》所说的「外周——脑内综合通路」的概念。


任何一种传统理论都要经过现代化验证,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不过医学这里的进度比较慢,因为很多东西就连现代医学自己都没搞清楚,所以各路传统医学作为替代医学仍然是有应用空间的。

同时,并没有任何学术概念或是政治概念要求中医必须一定是一门传统医学,不管政府还是中医内部还是整个医学界都是在积极推行和中医相关的各种现代化研究的。

这个研究的结果,仅和科研事实有关,和中医粉与中医黑之间的纸上谈兵吵架没有任何关系。


user avatar   hua-sha-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支持 @李雷 的详尽分析。

其他不用多说,只需要补充一个点:

但凡看到一个(相对而言)惊世骇俗的科研成果,不要去看什么自媒体和奇奇怪怪新闻平台的解读。最次,去看科研公众号的解读;如果期刊真的好,直接去看该期期刊中的导读论文。最好是有能力亲自仔细读一下这篇论文,以及该领域的别的综述。

倘若科研的成果,有新闻媒体嘴里那么惊世骇俗,我估计可控核聚变早就成了,现在就该作飞船去火星了(笑)。


user avatar   yanghf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证据和高赞答案都令我迷糊。

看文章似乎是民科团队干的,不足以信。

但高赞答案说经络和穴位都不存在,这特nnd与我的体验就有出入了。

本人少年时代炼过一点气功,特异功能是没有的,气感却随时可以出现(有点儿象磁场)。很难以心理作用来解释。至今不知原理何在,但你跟我说“没有”,这不是扯么?

另外穴道刺激有酸感麻感,这个自己捏捏自己就知道,难道是神经末梢?据说解剖学对应是找不到的。目前找不到可以理解。说不存在,有些穴位撞一下确实反应明显(麻筋儿存在不存在?),你特么说这就是神经末梢或血管汇聚处肌腱密度高的地方,也比说根本不存在靠谱儿些。

别质疑我的科学素养。不是生物和医学专业而已。从学校到资历经验不敢说绝对碾压方舟子,但说个只强不弱还是说得过去的。

什么叫科学态度?科学态度连上帝存在否都只说“到目前为止,不可验证”,而不能说“不存在”。民科看来不仅在中医粉中广泛存在,在中医黑中同样广泛存在。

我不大瞧得起绝大多数迷信中医的,因为他们反智与逻辑感人,现在也觉得中医黑子里面反智的同样不少。

至于对中医本身,我不是该专业的,没做过研究,虽负面感觉居多,也没法贸然评价,但觉得至少一些方法论该走向现代化。




     

相关话题

  所谓的「胎教」是否真的靠谱?真的可以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吗? 
  如何看待中医将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纳入全球纲要? 
  羊水栓塞那么危险,为什么还要生孩子? 
  如何看待瑞德西韦在第一阶段试验中失败? 
  中医黑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国家什么都不如别人,这是不是就是奴性思维? 
  中医为何不能拥有现代化的体系和学术的大幅度进步?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中医不能治病? 
  我觉得现在人们说的中医是传统医学,西医是现代医学,为什么两者的纷争这么大? 
  如何看待钟南山称「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后续防疫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如何评价云南白药等中药牙膏被曝出含有氨甲环酸?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山大学 6 年引进 8000 多青年人才?
下一个讨论
中国的师范类大学为什么叫 normal university?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