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 GDP 同比增长 18.3 %,释放了哪些信号? 第1页

  

user avatar   allen-83-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明显,这个数字是适当压缩了的

看得出管理层还是很稳的,掌舵的稳稳当当

一方面,不要让经济过热

另一方面,不要让外国受刺激太多

现在的中国发展,就是以前的船行三峡,

江弯水急浅滩多,风高路险行船难

一旦出了峡谷,轻舟已过万重山,那前面就是广阔道路一路平缓了

这个时间,需要5-10年

就和08-14年的中日关系一样

现在这个局面下,经济增长数字,都是浮云

主要看:

1、经济提档升级,突破卡脖子,产业升级取得大的进步

2、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从卖地招商到持续创造现金流

3、金融风险控制,金融服务实体,国资和民资金融匹配平衡

4、进一步优化国内的分配体系,老百姓更多的获得感

5、加强党建,深化改革

这几个事情做好了,未来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很多高科技、军事、文化、外交的力量,都就跟上去了


user avatar   ren-huan-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家统计局的官网上有放出明细信息,里面一些细节值得关注:

农业方面,生猪产能显著恢复,一季度末,生猪存栏41595万头,同比增长29.5%,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318万头,增长27.7%。

前两年猪肉价格持续升高、猪瘟又让局面恶化。现在繁殖母猪越来越多,对未来保证大家的猪肉是个好事。我们不像西方国家,猪肉、鸡肉、鱼肉仍然是很重要的食材。

工业方面,一季度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23.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29.2%;私营企业同比增长29.7%

工业方面因为不再疫情限制,整体恢复较为顺利,特别是外商投资、私营企业的增长率,的确比预想的更高。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2%和11.4%
商品房销售额38378亿元,同比增长88.5%,两年平均增长19.1%

让人忧心的一点,房地产行业也有了不小的增幅,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深圳、上海,整体增幅仍然让人忧心。不知道六个皮夹子还撑得住吗?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067亿元,同比增长25.8%,两年平均增长1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9%

电商行业仍然高速增长,年平均15%的增长率让这个市场在被几个巨头垄断的情况下仍然有着活力。相信疫情让很多人的活动方式更改,电商行业的增长仍然会迅速提升。

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名义增长12.4%、19.5%、17.0%、10.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43,比上年同期缩小0.09。

大家的收入涨了。好事。



整体而言,就我看到的几个主要经济体明细数据里,我们国家Q1已经吊打其他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了。

但是部分隐忧,包括房价、物价等,仍然是需要着力应对的点。


user avatar   zuting-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数据通报,表达出如下两点含义:

一、中国经济回到正常轨道。

中国GDP去年一季度增-6.8%,今年增18.3%。二者合计,再分摊到两年,相当于连续两年的平均增速为5.2%。

这个速度跟我们预设的6%虽然还有差距,但是考虑到疫情期间的停滞,这个两年平均增幅基本上说明,疫情冲击带来的损失已经被追回来了。

二、中国经济复苏的成色比较突出。

中美经济都已经步入恢复。从GDP对比来看,中国经济的恢复速度领先美国一个季度。时间虽然不多,但成色大不相同。

  • 中国的经济恢复是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美国的经济恢复是在群体免疫的基础上发生的。
  • 中国的经济恢复是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发生的;而美国的经济恢复是在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基础上发生的。

这意味着两点:

1、同样都是经济恢复,但中国GDP增长对应的居民福利要高于美国。

或者干脆说,中国做到了对经济增长和民生的兼顾;而美国对生意和利润的执着则让国民付出了巨大成本。

2、稳健的货币政策让中国的经济恢复具备较好的持续性,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美国的经济恢复是建立在美元铸币税对世界的横征暴敛之上的。

2020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6787亿美元,较2019年增加17.7%,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高。跟这些逆差相对应的,就是从印刷机上印出来的美元。

所以,美国的经济恢复意味着世界各国对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质疑和挑战。但中国经济的恢复意味着人民币信用的增强,这有助于人民币国家化和数字人民币未来的国际应用。

而中国的货币政策总体而言比较收敛,对市场主体的影响较小。这种相对中性的货币环境有助于市场主体的经济决策,最大化的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最后,欢迎关注“财经杂感”,公众号和专栏同名。


user avatar   libiub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MOO的老VIP用户路过...

MOO可能是国内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音乐APP",它和其他音乐APP最大的不同在于,当你打开MOO之后,更像是在探索了一个包罗万象的音乐世界。

时至今日,数字音乐发展到百家争鸣的今天,我们除了听歌,似乎并没有通过其他方式了解过这个世界最前沿的音乐是什么、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音乐资讯是怎样流通的、除了各大榜单和短视频火爆的口水歌我们还有没有别的选择、作为一个普通音乐爱好者该如何进一步探索音乐世界?这些问题几乎是每个人喜欢音乐的人都将面对的问题。

如果不去面对,很可能你将会被算法牢笼培育成一个习惯于被动吸收流量音乐的傀儡,机械式地收听流水线的作品,惯性地透过热门评论解决惰性的思考,最终,你好像听了很多音乐,又好像什么也没听。

因此,MOO的出现或许会通过这些因素破除信息茧房:

1、透过产品设计来弱化播放器属性,提炼呈现有效可读的音乐资讯内容;

2、淡化明星流量的制霸效应,原来脱离娱乐属性的音乐也可以异常丰富多彩;

3、淡化商业影响,不设音乐打榜功能,强调多元个性引发的音乐思考。

那么,究竟能否使国内用户的流行音乐审美习惯和单一刻板的惯性思维得到改善?

说一下我的感受(仅供参考)~

先说视觉设计:

它剥离了传统音乐APP的固有形态,用“可听”、“可读”、“可感”、“可思考”概念触碰用户。UI设计更加沉浸化,使用中性色调更易于用户专注于音乐内容本身;同时将内容栏目、电台节目、音乐人交互的部分进行封面图突出,不同属性的模块会通过不同样式的封面进行呈现区分,基本上省略了文字注释,用图形化解决和用户之间的默契。这就像你看到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就立即明白它是苹果公司的logo,而不是还得在图标底下写一串名称。

MOO给我最大的视觉感受就是"沉浸感"很强,它可以使你更容易将注意力停留在音乐内容本身,甚至你极有可能和我一样忽略掉底下的音乐播放条...

除此之外,功能交互更加简洁明了,每个可播放的模块均有播放按钮,这种设计的好处是让你清晰地知道哪些内容可以"听",哪些内容可以"看",而不是像有些APP为了诱导用户点击不提供内容可视化预览,导致你必须点进去才知道是什么。

上述的设计逻辑更具通用性,更易于广泛跨语言流通,简单来说就是MOO的界面连不懂中文的人都能看得懂,今后如果开放国际版,我丝毫不会感到意外。

最后说说MOO专栏

一周音乐简报

还真就是一周音乐简报...每周一期,国内外的音乐资讯、音乐版历史上的今天、音乐剧/影视配乐的信息、老外是怎么用音乐玩社交的等等。有一说一,过去我个人会在国外rss订阅相关的音乐新闻,但是,必须由自己整理筛查真伪,很费时间精力,这玩意儿现在就给我省了巨大的时间成本,给MOO一个好评~

和女孩聊音乐

很酷的栏目,唯一缺点是"不定期"... 它侧重挖掘年轻个性的女性音乐人的心声,她们并不知名主流,有的是乐手,有的是幕后创作人,有的是音乐教培从业者。

比如最近一期的雷雨心,她是音乐圈子里常见的女孩,但又是日常生活中很少见的女孩,你很难想象雷雨心上午会去菜市场和一群老头老太太买菜抢鸡蛋,下午她又在和朋友聊天文地理量子力学...

这种刻板场景的反差,加上采访中聊到雷雨心职业身份、社会身份、家庭身份的交错,你能深刻感受到一个从事音乐的年轻女孩是怎样工作生活的,同时,她又是如何应对主流社会对自身的评价和对未来事物的探索。

对我来说,和女孩聊音乐更多提供了深入了解年轻音乐从业群体渠道,相比主流靓丽的美幻封面,我更喜欢这种真实邻家接地气又有真本事的女孩,她们才更值得主流社会的推崇与肯定。

不失眠电台

关于失眠,我经历过"郭德纲陪我睡",也经历过"周杰伦陪我睡"和"读小说陪我睡",MOO在此又给出了另一种答案:不失眠电台陪你睡。

失眠痛苦吗?或许吧,与其对抗失眠带来的困扰,与其一个人面对孤独漆黑的夜,不如在电台里倾听来自大自然的白噪音或者治愈心灵的音乐,每个孤独的灵魂都应被音乐温暖问候。

然而不失眠电台的缺点也很明显,节目时长太短,平均20分钟的节目就想把小可爱们哄睡着?作为一个前音乐电台制作人,建议MOO的电台制作团队能深度研究一下中国年轻群体的睡眠时长、入睡所需时间、失眠的原因,可能会让电台更好。

写在最后

内敛却丰富,极简却精致,小众却走心。

如果你是发自内心地热爱最纯粹的音乐,想探索最前沿的音乐,了解音乐人和这个行业在发生的事情,MOO可能还不够好,但不得不承认它的品质在国内音乐APP中领先,希望它能一直保持初心下去。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2099 年 GDP 预测? 
  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长期稳定在了 30000 亿美元左右? 
  中国央行为何不印发更大面额的纸币(500 元、1000 元)? 
  为什么很多人出国之后生活质量下降还不回来,这是什么心态呢? 
  在中国,为什么很多时期都不允许私盐? 
  如何评价特朗普执政的这一年? 
  国家大力推进新基建,将对哪些行业产生利好影响? 
  2016年民间投资断崖下滑是统计、政策还是经济的结果? 
  如何看待纸价上涨,纸厂却纷纷停产?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如何理解「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一说法? 

前一个讨论
中方决定对冰岛有关人员实施制裁,对此你怎么看?
下一个讨论
湖畔大学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