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4 月 24 日大量微信账号永久封禁?原因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ye-gou-zi-nuan-ye-mao-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跟你们说个冷知识。

无论电话还是快递。

只要有问题,我一定只说两个字。

投诉

就你跟着它们那个睿智操作,真的会让人想摔手机的。


一步一步来,一步错,就全部重来。

后来,我总结出经验

直接投诉,不要问,问就是投诉

3分钟之类,人工客服到位,分分钟解决问题。


因为我是个淘宝卖家。

有一次,快递出问题了。

我就老老实实按照他们的流程走。

这边踢那边,那边踢这边。

总而言之,就是,这事儿,不给解决。


我就问我女朋友,这可咋整。

我女朋友接过手机,直接邮政总部投诉。


半个小时以内,直接先赔钱,再找快递。

就,后来我发现,这个规律,可以适用于方方面面。

直到,我碰到腾讯。

真是性感老马,在线教做人。


我玩dnf,然后,莫名其妙就被禁言。

一开始,我以为是我说错了啥。

但是,仔细想想,我实在想不出哪里有问题。

因为,我压根就不和别人说话的,我dnf玩的单机。

除了打团的时候,报一下数。

我那会儿,单纯的以为是,我说了个数字

4,可能系统误认为死???


然后,有趣的事儿来了。

7天禁言结束,我那会儿为了获得工会贡献度,在工会发了个1。

又尼玛禁言,并说,我游戏信用低。

我搞不明白,按照常理来说,我能发言了,说明我的信用达标了,对不对。

然后,我发了个1,又禁言了。。。

然后,我就百度,怎么提高游戏信用。有说,多玩的,有的说

充钱


我就开始找客服。

最最有趣的事儿来了,它压根没有客服。

只有个人工智障,答非所问。


我发了投诉两个字。

还是人工智障。


后来,我就问群里的老哥。

老哥说,你钱冲少了而已。


再回到微信这个问题。

你真以为我们离不开微信吗???

不可能的

只是单纯的因为,我们就像箩筐里的螃蟹。

你拉我,我拉你的

谁也跳不出这么个微信而已。


在这种背景下,老马一家独大。

当年,靠着坑小学生,再到现在的,全民都坑。

准确的说,用户没得选。

懂嘛?

所以,它不需要给你所谓的体验感。

但是,根据我对腾讯的理解来说。

一般dnf玩家出现大量流失的时候,游戏的福利最好。

那么。。。。

只有当有很多人放弃微信了,微信的用户体验才会刷刷的往上涨。

只可惜,放弃一款游戏,你缺少的是欢乐

放弃一个全民社交软件,你可能缺少的是生活的便利。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user avatar   CnDriv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恶劣的信号,所以今天我必须把话放这:

企业代行法权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尽管现在说这个问题还略微有些早,但如果照这个趋势下去,问题就会越来越复杂,甚至变的不可收拾。


法律是国家权利,是中央政府才具有的至高权柄。就算是美国这样的联邦国家,各个州也不能随意制定所有法律,而是有着严格的范围边界。民众或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对法律的意见,但却不能自己制定和执行——这是重中之重的主权问题,在任何国家都不容碰触。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刑罚,比如监狱囚禁为什么会对犯罪分子产生震慑惩戒的功能?

因为该刑罚限制了人身自由:不能与亲友交往,不能消费购物,不能工作创业,不能胡吃海塞,不能旅游娱乐……

剥夺这些人生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刑罚的本质功能。

所以,如果有一个企业也能做到类似的事情,而且无需经过抓捕审判直接执刑,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有人肯定会反对:一个企业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权利?根本不可能的好不好?!

一个正常的企业当然不可能做到,但垄断却可以。

垄断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纵向的,在同一个领域内做到最大最强,让同行失去生存空间,也让消费者失去选择。比如90年代的电信局。

另一个维度是横向的,也就是跨行业发展,在所有行业称雄称霸,无论你做什么,使用的都是一家公司提供的服务。

类似于韩国的三星,日本的三菱,美国的3M。

在实体行业这种垄断是有限的,工业极其庞大的复杂性远超任何资本的胃口,别说资本,就连国家也无法吃透所有的工业门类。

我国已经吃透了所有的大类,但在很多细分行业上还差得很远。

不过这种情况在互联网领域被完全改变了,所有信息的载体都是服务器、交换机和网线,同一个机房只需很少的投入,就能适应不同的行业。

某巨头最开始做聊天软件。但只需要改改程序,就可以做邮箱,做游戏,做论坛。所有的业务扩张都不过是添按钮的事儿。传统工业要做新行业需要新的工厂,需要搞定供应链,需要相关领域的人才,需要开拓市场……然而对于IT企业来说,这一切都要简单的多。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一项新业务从注册到风靡往往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这样的扩张速度对传统行业来说根本是无法想象的。

对政府来说也无法想象。

因此只需短短十年,一个国家就能出现好几个规模庞大的新企业,而且其业务范围、资金流量、用户规模都富可敌国。

光是“大”其实并不要紧,真正最要命的是,这些企业控制的是所有社会行为的源头,也就是“信息”。

为什么说“信息”是行为的源头?因为任何行为的起点都是信息。

比如你要吃饭是因为你饿了,而“饿了”就是肠胃发送给大脑的信息。

你要出门吃饭,饭馆老板得知道你要吃啥对吧?你跟老板说了句:“来十斤牛肉,两罐烧酒”,这也是信息。

然后老板说:“客官,酒就不要喝了吧,后山有老虎!”

这句话还是信息。

所以,无论你最后是把老虎打死了还是给老虎送外卖了,这所有行为的源头都是由信息而起

进入信息时代之后,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你订外卖、聊天、娱乐、购物、旅游、开网店……都已离不开网络,也离不开某一家公司,甚至也离不开某一个APP。

所以,如果一个APP把你禁掉,那么也就等同于你不能订外卖、不能聊天、不能娱乐、不能购物、不能旅游、不能开网店……

跟被囚禁有相似之处了吧?

当然这些服务不止一家在做,选择别的APP也可以做到同样的事,只是你却因此付出了更多的成本,损失了更多的金钱。

所以,一个APP把你禁掉的行为,相当于几天的有期徒刑,相当于一笔罚款,相当于一顿劳作。而且有些烦劳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是永久性的。

如果将刑罚带给人的惩戒加以量化,将一年有期徒刑的的惩罚数值定为100,那么封禁一个账号带来的惩罚可能就是20。

当这种惩罚数值较少的时候我们可以忽略,但当这些数值变得很严重的时候,当其他APP的替代服务变得稀缺的时候,当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服务商品都被一家公司把持的时候……这家公司能给人施加的惩罚数值就会非常庞大了。

如果你只是出口成脏侮辱他人,作为平台可以介入管控,一般无需公权机关出手。

但若你犯下诈骗、传销、反动等情节较为严重的罪行的时候,让企业处理这些事情就会出现非常大的隐患。

一个诈骗集团横跨几大洲跨国作案,警方正在收集线索准备一锅端,结果企业这边一看不对劲啪叽全给封了,诈骗分子和警察方卧底全懵了——连带证据链都断了,怎么办?

一个涉黑涉恶团伙勾搭上了企业内部人员,通过网络实施恐吓敲诈等行为,等到警察准备追查时,内部人员把所有账户信息都删了——怎么办?

警察学聪明了,和企业建立对话机制,设置管理账户,连通专用网络。但机房和运维人员都是企业的,政府权利能深入到几分?行政措施最终能否赶上企业自决?这都是问题和风险。

就拿去年年底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账户被封来说,尽管这件事的实质并不是推特要封特朗普,但无论结果是哪种都很可怕:

一个企业敢堵国家的嘴——凭什么?

一部分人通过企业堵国家的嘴——合法吗?

当然中美国情不同,在美国人看来,总统的社交账户并不能完全代表官方,但总统社交账户的官方背景却是切实存在的。在事实上特朗普也的确将社交工具作为国家喉舌使用。只是这个喉舌的最终权利并不在他自己手中,甚至不在美国政府手中。

类似的事情在中国也同样发生过:共青团和人民日报的官方账户都被删帖或限制过,而真正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还是一团迷雾。

某些人或某些势力,通过法律和行政以外的手段剥夺国家机构的发言权,剥夺普通公民的发言权,就等同于将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利据为己有。无论这些企业到底是被操作者还是始作俑者,其行为都是对公权力红线的逾越,是不可忽视的篡权行为。

当某些人发觉可以通过这种手段公器私用,其自我意识就会得到极大的鼓舞。例如视觉中国这家公司在获得文化产品的版权垄断后,竟然敢于将五星红旗和天安门这种国家象征的版权据为己有,谁给他的胆子?又是谁在背后提供庇护?从前年事发到现在,这家公司连根毛都没掉,说背后没人鬼都不信。

今天这些公司以及它们身后的人可以让你闭嘴,可以让你社死,以后还会干什么?

结合大数据对每个人的行为进行跟踪整理,了解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然后有针对性的剥夺你的生活内容,给你造成大大小小的麻烦,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技术上的切实可行。

如果你平时总说某公司的坏话,总和其对着干,那么它就是可以任何理由直接封禁你,无需提出任何证据,无需做出任何解释,无需理会你的投诉,就可以让你失去联系多年的朋友,丢失大笔可观的业务,冻结会员账号,甚至封掉你的钱包。

如果你选择走司法程序,且不说高昂的诉讼成本,就算你占理,在大企业圈养的专业诉棍面前也会赔进去大把时间精力,增加你维权的成本。

司法系统才是法律的唯一执行者,企业代行法权则意味着法权旁落,公器私用,是对国家尊严的严重损害。即使企业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不同利益背景下的人们也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行为做出不同角度的叙事解读。所以这些具有垄断地位的巨头们必须要为自己想好前路,做好退路。要么前进,要么后退,这条路上没有左右逢源一说。

同时政府自身也要擦亮眼睛,清醒头脑,不要等到尾大不掉、事情无法收拾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因此个人在这里呼吁,应当加紧起草专门的《信息法》(不是信息产业法,包括《个人信息法》),对信息本身的归属权益做出规范。信息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构件,不加以专门管理是绝对不行的。

首先最重要的,应当将信息与信息的产出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明确解释:信息产出者才是信息权利的所有人,企业只是信息介质的管理者和提供方。例如我在知乎发答案,这篇答案的所有权是我的而不是知乎的。同理你用微信聊天,聊天内容是你的并不是腾讯的,如果腾讯要停止对你的服务,那么首先就要保障你保存信息的权利,而不能说关就关说封就封。剥夺个人权利是司法系统的事,不是一家企业能做的。

其次公民产生的公共信息应当具有公共属性,可以作为国家财富加以保护。例如齐白石画一幅画,这种美术作品的本质也是信息,并且具有公共财富的属性。

普通人的个人信息当然不会有大师作品那么重的分量,但也应当是国家信息内容的一部分。例如你的身份证、不动产证明、知乎评论等。这些内容和公共利益联系的越紧密,其价值也就越高。哪怕你玩个王者农药,你的角色信息对你的队友来说也属于公众信息,如果你的角色是公会首领战场领袖,其信息分量不一定会比某些小区的物业公告差。

最后个人建议所有的公共信息的存储介质应当被纳入系统化监管甚至国家直营。只要与公众利益有大量交集的信息都应当被妥善保管,严密保护。服务器可以是个人的、公司的,但具有公众利益的信息则是公众的、国家的。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日益成型,我们迟早会面临这样一种情形:

存在硬盘中的文字、图像、声音、影视、程序随着岁月流逝将具有无比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未来一段代码的价值完全堪比今天的名家画作。甚至一段精彩游戏操作的录像文件,也可能进入博物馆、走入拍卖会。

但随着版权技术的不断提升,这些信息的备份数量很可能并不高,也许某个机房的所在位置发了大水,就会毁掉一大批文化瑰宝。例如视频网站中的视频都是在线观看,电影文件在本地并没有被有效存储。

而随着存储介质成本的不断降低,由公权力负责公民信息的留存是完全可行的,也具有非常高的必要性。这样一来私人企业对信息的干扰就被降到最低甚至完全被排除。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

如果我们对自己创造的和我们自有的信息具备权利,那么也就等同于我们可以不受服务商限制,将这些信息发布到任何我们希望的场合。

例如你在微信上聊天,聊天内容是你自己的,那么你为什么不能把它发到UC上?为什么不能发到飞信上?现在你需要将内容复制出来,再去别的APP或软件中粘贴,但在以后,这种跨平台的信息流通都应当被允许甚至鼓励。如果企业不愿意,那么就不去使用,非常简单的道理。

信息是公共资源,是公共的,是共有的。不同的企业不同平台可以通过授权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但不能将其独占。

你发布一条求职简历,所有的APP都可以看到,只是推荐算法、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内容却是一样的。

你注册一个账户,企业不会知晓你的个人信息,只是通过ID号码、手机号码等凭据确认你的公民身份,当他们需要使用你的个人信息的时候,则必须从“国家公共数据库”(下文简称“公库”)进行调取。注册个IQY账户结果收几十条垃圾短信的时代将因此一去不复返。

淘宝卖家将无法得知你的电话和地址,因为快递公司的系统会连接到公库,根据你的ID号码和设置调取相关信息并进行自动分配,快递员的手机会通过你的ID调取你的号码进行拨号,而不是让快递员手工记忆和拨打号码。

即使企业服务器被黑客攻击,也不会泄露重要的个人信息,因为这些信息都存储在公库中,由世界上最顶级的安全措施保护。即使入侵行为失败,也会面临国家力量的网络狙击。更何况黑客在境内连线攻击,其信息对国家系统多半都是透明的。详情可以参考下文:

综上,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信息权”将成为这个世界最基本的权力之一,因此必须将其置于国家体系的监管之下。将所有人公共的信息权交给几个公司运营掌握不恰当的,也是危险的。照现在这个趋势下去,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迟早会被收归国有,但相应的代价就是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就此停滞,中国刚刚走上信息高速公路没几年,一低头就开了个40km/h的定速巡航。

所以确立“信息权”以及与之匹配的“国家数据公库”非常必要。与其等未来巨头们成为信息寡头的时候使用强力手段,不如趁现在尚可挽救的时候釜底抽薪。对公民“信息权”的保障应当成为“新基建”的主要内容之一,更应当成为与公路铁路同级的国家基础构架。也许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了,但我认为,2021年的人类依然站在信息时代的门口,还远远未曾深入腹地。在今天确立未来信息社会的基础架构,其意义不会亚于秦始皇统一六国或五月花号登上美洲。


user avatar   jin-xi-bu-n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是真是假,仅供参考

1.连续一周内朋友圈发布(金融区块链文字链接之类的)七条内并对微信视为风险提示。严重者导被收回微信使用权限

2.微信注册一年以内,好友数量在2000以上的微信用户,没绑银行卡的优先封号检测。

3.连续四周不切换IP地址,位置信息不变动的用户,视为诈诈骗风险以及资金危险。

4.群发一个月内,每周超过两次信息用户,视为营销封号处理。(公众微信号或企业微信除外)

5.每周好友增加数量在在20以上的用户视为风险推广营销号。

6.与多个陌生好友交流(非手机号或二维码加的好友)频繁互动的微信用户,容易封号导致追封。

7.每天有频繁点赞秒赞行为,或多次发朋友圈的,并持续一周的记录的微信用户,并视为频繁刷去数据以及广告推广视为危险用户。

8.同质化内容(包含违规字眼以及图片,主要针对微商)发布超过一个月以上的微信用户。存在微信诈骗用户严重永久停封。

9.大量微信转账(每周一万元以上),大量发群红包(每周超过两千以上)的微信用户,视为赌博洗黑钱需要提供认证严重者停用微信使用以及冻结资金。

10.建群数量超过20的微信用户(群很活跃聊资金投资的)视为非法集资。

12.频繁被拉黑,每个月超过30次以上的微信用户,视为骚扰以及涉黄,视为封号首选用户。

13.朋友圈被人屏蔽超过100以上的微信用户,当然了涉黄,政治的用户永久停封。


user avatar   da-shen-85-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哈哈,谢邀,本人的账号就成为了幸运儿 。

事情是这样的,2021年4月24日上午11点,我在聊天呢,突然被强制下线,再次登录就提示我被永久封号了。

突然就在我回复消息的时候,微信闪退了。我以为我手机卡了(8G),切回来就发现被判死刑啦

我日思夜想,我到底是犯了腾讯王爷哪条法哪条规而不自知。难道是我每次刷朋友圈时,看到官方广告没有阅读?还是我喜欢在广告评论区下面跟好友打趣,触怒了腾讯姥爷?

还是我在群里发红包时,没有给腾讯老爷交税?以腾讯的用户基数题量来看,说他是垄断不过分吧?

我仔细阅读了腾讯老爷颁布的王法《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细细品读了每一条有可能造成封号的原因。如果我没数错,上面有整整12个话题上百条罪名,琳琅满目,甚至配上了图,王爷真是贴心呀

我究竟犯下了什么错,竟然能够不包含在这12个话题上百条罪名当中。如果这样,我是不是还帮助腾讯增加了一条罪名?

我马上就去回答下一个问题“参与大厂项目是什么体验?

然后在微博上看到这位老哥:


微博超话社区上一看,一半的人都在骂腾讯老爷。我很不理解,难道剩下的一半人都在码字吗?

去抖yin搜索了下,几页几页的人都与我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我有罪,请告诉我犯了什么罪,而不是用一个永远打不通的客服电话和永远重复几句话的机器人来宣判我的罪行

但仔细想想,有人会骂我说,人家腾讯免费让你用微信,当然有权利把你封掉啦!你又没交钱,凭什么用微信?你配吗?

在此,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自身的错误,也恳请腾讯老爷能够给我一个上供的机会

不如,就别装了,早点让微信付费使用吧

让我也体验一下人民币玩家的乐趣吧,至少充钱后封永久号能获得一个理由吧。


评论区真有意思,来给大家 整个苏联笑话:

我:我被封号了

键盘侠: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被封活该

我:我什么都没干啊

键盘侠:一个巴掌拍不响,自己心里清楚

我:为什么封我号?

键盘侠:被封号的都有问题,所以你有问题

我:请拿出封号依据来

键盘侠:我相信腾讯风控模型,腾讯怎么会犯错?

我:我被确认了什么违规行为?

键盘侠:别人不封咋就封你呢?啧啧啧真不要脸啊…

我:封我也给个理由吧?

键盘侠:有完没完?你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没违规啊!

我:那我也得上的去啊!

键盘侠:你被封号了怎么登得上呢?被封活该!


4月26日更:

接近48小时过去了,很多事情已经顺其自然在发展了。这48小时内,我很多朋友都决定已经放弃这个微信号了,开始研究企业微信、钉钉群、QQ群的一些替代方法了。

现在这个微信号,是我亲自创建的,每通过一个好友时的心跳,收一份稿件时的期待,也是我执意采用的这种方式的。点对点的对话,更有温度一些。

评论区很多人说我刷单、微商,也很多人质疑我社团人数,甚至还要我公开社团名字的。

校团委比你们快。已经找上我了,让我消除影响。

事情本身并不涉及他们。学校、社团,跟我都是无辜的。他们没有必要承受被曝光的压力,于是我修改了答案,我一人扛就好了。

因为只有我一人执意申诉、为无原因封号而愤懑,为不公平处罚而发声。

我也认了,毕竟我们也都是陌生人,我没有能力也没有想法让你们都相信我的遭遇,可能我的言语过激了,没有达到你们心目中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标准。

通过几个小时的拨号,我也打通了一次客服热线。他不停地告诉我,微信是个人的联系,涉及工作上的东西,本身就是违规的。

但生活和工作,又怎么能完全分开呢?至少我做不到。

通过我个人的联系,找到早已毕业的学长,腾讯后端工程师,通过他的联系,我大概清楚自己被封号的原因。

重大事件、人事变动、审核机制收紧。工程师无力改变现有判罚,但是他替我反应上去了,说不定能告诉我具体封号的原因。

说得也对,风控模型并不完善,需要一些错误来更好地完善模型。

从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起,我便不停地申诉,电话也好,投诉也罢。微博、知乎、小红书,各种平台去搜集信息。在这期间我也加入了很多维权群,不乏大V们的身影。

说我博同情的,在你没看到这篇文章前,我早就做过很多工作了。发上知乎,其实已经快绝望了。

我已经非常小心翼翼地对待新号了,我也实在想不出其他的招数能让新号变“旧”,看上去不像要做坏事的号。

不管怎么样,生活还得继续。大不了换企业微信,只不过可怜我手上还没处理完的稿件,以及那500多位好友。

听说永封的号有转移个人数据的功能,但我找不到接口在哪,不知道各位知友们知道不?

人人都没错,大家都做了正确的事情,但是事情就是不如人意。

评论区有同样遭遇的,可以去微博超话社区,加一些维权群,他们貌似在组织起诉的工作。关注我的回答可能不会给你们带来好消息了。

我只是个学生,准备考研,事情很多,实在没能再抽出一整天一大片的时间来寻求真相了。

谢谢大家的关注,也正是因为你们的打气,我才不至于早早放弃维权。

也谢谢要提出帮助的人,但我实在不想再背负更多的压力了。我知道我无力改变结果,但我还是很感动你们愿意付出。

我还是会关注这件事情,还是会站出来发声,像个中二少年一样。


4月28日再更:

通过腾讯工程师的咨询工单,终于收到了腾讯的电话。

还是很谢谢这位学长,也谢谢评论区的大家,愿意帮助一个可以素不相识的人。

客服跟我说,我存在频繁添加好友频繁收发文件等行为,属于营销,广告等违规行为。

频繁的定义解释,在于腾讯官方,当然了也可能想评论区说到的,出于防止规避的考虑。老号一天加500人可以不违规,新号一天加2人就会被封号。

客服的原话是“频繁是对于在一段时间内微信使用行为的综合研判,没有具体标准”

当然了,对于广告、营销、骚扰信息的判断标准和最终解释权,也是在腾讯这边,我是无从得知的

微信属于个人的联系,用于工作上的行为本身就是违规的。

兜兜转转的解释后,最终还是给我发了两个解封链接。


不是评论区揣测的黄赌毒骗,也不是私信来骂的刷单。刚注册的小号,连头像都没有的,就别来骂我了。

有效交流下,腾讯效率还是很高的。昨晚电话,下午彻底解封,一切功能正常。

我在乎的只有回复功能。能够回复,就不会让期待的人等太久。

真的真的冤枉到死的,去微博超话社区加群,会有工作人员来处理的。但凡你干了黄赌毒骗等违法行为的,就别来了,会把你实锤到底的。

觉得罪不至死的,可以去深圳腾讯大厦,也有工作人员处理,不过要去早一点,人很多,得排队接待。

今天得知,今天微信在大规模解封一批所谓“多人投诉并被确认有违规行为”的人,冤枉的朋友们,可以稍等等,听说永久封禁的都改成限制朋友圈和群聊功能一个月了。那些实锤诈骗啊骚扰的,貌似不会解封。

客服说的对,生活和工作,还是分开吧。工作上的事情我也会转移到企业微信上,我感觉我已经得了微信PTSD了。

还是很感谢大家的关注啦。不过大家也要警惕带节奏的行为,微博维权群里也有不少浑水摸鱼实锤违规的人在带节奏,被锤前用各种稻草人谬误滑坡谬误错误归因等来伪装自己,被锤后又耷拉脸说给一次机会的。

我更愿意以善意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件事情,不是非常委屈的话,不会跑上社交公众平台来博同情的。你可以质疑我、解读我,也可以反对我,批评我。但在事情结论还没出来时,还是对一个人保持一些善意吧。

再次谢谢大家的关注,也正是因为大家的关注,才能为一些被误封的人沉冤昭雪。


user avatar   lao-wai-30-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在线教育小透明,也来说说这件事

其实微信被大面积封号这已经是第三波还是第四波了吧,WeTool被封的那会儿应该是影响比较大的一次,其次就是4.24的这一次了。每一次大面积封号的时候都有各种人来总结规则,但其实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规则可言,初心应该就是:让大家只用微信社交,不要用微信营销。

但是。。。这次好像波及到了没有违规的号,小透明尝试着分析下为啥这次封禁的力度这么大。

1、微信不想再背锅?

现在各路微商“大神”泛滥,假货烂脸面膜横着走,消费者被骗钱了投诉无门,只能来微信申诉,可是微信并不能将已经到别人钱包里的钱掏出来再还给消费者吧,久而久之,微商等靠微信为平台来获利的微信号就是第一批要“下场”的选手。不管你是正当的、不正当的,统统清理,宁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好狠的心)如果站在正能量的角度来讲,腾讯想保护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嗯一定是这样的!)

2、影响到正常的社交体验??

微信的Slogan大家知道吗?“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这是微信的Slogan,说明微信的初衷是想让人们的生活更方便,生活方式有改变,或是人与人的连接更紧密,或是使用微信会让生活变得更方便。它不是引导人们怎么生活,只是希望通过多而不杂的功能,尽量满足每一个不同用户的需求。但目前来看,微信的“乱”“杂”和“混”已经成为了代名词,已经让人觉得微信是个大染盘,想要的信息不想要的信息都会一股脑的输送给自己,微商泛滥、广告遍天,非常影响到微信用户的体验。

3、想搞垄断不敢大搞,暗搓搓。。??

很多人说微信被封的场景是分享了淘宝或者是天猫的口令之后被封的,这让我回想起过年的时候,我想发支付宝集五福的截图,死活发不出去。。后来才知道是微信屏蔽了这类图片的发送。。。(真小气)所以这也可能是一个可能哈。。

4、推广企业微信。。。???(破防了,真香系列)

据我所知,教育行业对于企业微信,大部分还是观望的状态,或者先用几十个账号试试效果。尽管企业微信出了教培的解决方案,但是推得不是那么快。

我们公司在个人微信频频被封之后,终于妥协了,转企业微信了,用了探马SCRM。一开始我还骂骂咧咧(哈哈哈),后来才发现是真香系列。首先,工作和生活完全分开了,再也不用屏蔽朋友圈了~~~(撒花)。在个人微信我就是人间富贵花,在企业微信我就是卑微打工仔哈哈哈,在朋友面前昂起骄傲的头颅!其次,联系客户和客户管理是真的香,之前的客户管理除了用CRM系统之外,完全就是要靠经验和各种表格了,现在使用企业微信之后有了很大大提升。反正就是一个字——香。

虽然这次我们的号没有被封,但是真心希望腾讯能再明确下封禁的规则,别搞一刀切。也希望大家的公司能够正视微信被封号这件事情,把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分开(过来人的经验),让我们安安静静的在微信做都市丽人不好吗~~~~在企业微信上再化身搬砖仔,一切不都还是为了赚钱吗?哪里赚钱用哪里啊,干嘛跟自己过不去呢。。。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的言论。。。如有问题。。。我也不承担。。。


user avatar   58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意味着某些平台必须要推广一人一号实名制了。

我们现在离了微信,生活成本会高到爆炸,绝大多数人几乎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

毫无疑问腾讯就成了网络的法官,是互联网的司法行政立法合一的绝对统治者。

封号等同于社会性死亡,在它面前个体只能求饶,群体联合起来才有希望抗争,集体诉讼制度有待加强。

互联网如果只是制造网络的小农经济,那他没有生存的必要,从饭圈反面看还是有可取之处。

现实里个人会因为骂人而被关禁闭吗?或者说现实里骗钱就会直接死刑吗?难道封号惩罚不是一刀切的暴政?美其名曰自由,实际上是所有者的自由,却是使用者随时被圈地的下场。

或者国家在法律法规层面加强平台管理细化,要不就直接接手管理,本来就靠一些公司制定的规矩就想比法律还要简单化管理就是奢望。

现阶段只能靠加强监管,毕竟国家也考虑到企业用垄断利润增加竞争优势和科技进步的问题,进而考虑到所谓的全球化下的网络自由化问题。如果国有化,意味着未来我们必须要出网络物业税换取个人自由和免费,同时也意味着网络主权带来的逆全球化风险。


user avatar   luo-xiang-79-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一款社交通讯类软件或者app在事实上使用规模达到全民级别时,应当视作基础公共设施。

管理和决策权,主要是监管权应当收归国有,或者至少要保证相当比例的国资投票权。

起码政府部门在出台如此大影响范围的动作之前,有一整套成熟流程,先听取专家意见,然后开听证会,再然后小范围试点,最后才是推广普及。起码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某个公司里一两个领导拍拍脑袋就能影响上亿人的正常生活


user avatar   wang-cheng-yong-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先去在微博看了看被封号的人对腾讯低三下四的乞求。

我就想问凭什么?凭什么大家要对腾讯这么低三下四?

莫名其妙被封了,影响自己工作生活了,还反过头求求腾讯,求求客服小哥哥给我解开吧,请问凭什么?






就我多年从业经验来看,这些发自肺腑的申诉,起不到一点作用。

在我看来,微信就没有封号的资格。

作为一个公众平台,微信覆盖了中国人的各个方面。

亲友,工作,商务,吃住,甚至疫情防控的健康码。

封号会直接导致一个人互联网身份的停摆。

这么大的权利,不应该归属于腾讯。

国家应该立法,个人实名认证的微信号,属于个人资产。

微信的盈利可以属于腾讯,但是人的社会关系不能由腾讯主导。

就像阿里巴巴可以由外资分红,赚最大的利润,但是涉及国家金融安全的支付宝和集团管理权,不能由外国人插手。

建议引入政府部门主导的第三方平台监督,对封号处罚做出决定。

哪怕微商刷屏,腾讯也没有任何资格对其处罚,电商法的实施,也应该把微商纳入保护范畴。

既然纳税了,我作为从业者,也非常支持纳税,但是微信的权属,也应该获得法律的保护。

不能说封号就封号,说限流就限流。

这是我两年前电商法实施时候就在微博说,但是人微言轻。

一年后,腾讯大厦楼顶,21岁的青年,因为微信被封,跳楼自杀。




user avatar   jin-rong-xiao-bai-ke-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曾经被永久封禁过一个号,上面有四五千金融业从业者。

目前有三个号在混用(以前没开放5000好友以上),不够用,三个号都有很多社会关系在。

原因说是可能讨论了zz问题,我反思了,确实是,那我也认了。所以永久丢失一个号。

近期其中一个号又被封了两次,第二次直接被封了一个月,当场气炸。

最近还回高校进修课程,所有的同学关系和工作关系都在这个号上。

所幸申诉通过了,也找了腾讯和微信内部的人打招呼。

反正之前短期解封基本没有得到回应,负责账号封禁的同事看来相当强势。

反正被封的那一天内真的是食寝难安。

支持尽职微信的封禁权,不然他可以随意让你闭嘴,社死,太霸道了。


user avatar   foxca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支持封号是觉得封了的都是微商,个别误封的也很容易拿回来。
???
你们是不认识腾讯吗?

1,腾讯从来不会承认存在所谓误判,封了就是封了;
2,就算是微商,你讨厌微商,腾讯封了就占理吗?
3,不要指望所谓申诉和客服,腾讯的客服谁找谁知道。

就算腾讯是出于微商封的,那么它也只能判断一些行为特征,很多行为特征都是和微商很相近的。这就意味着,误判的概率是很大的。
而且现在微信大量存在着工作和私人混用的情况,也就是说,社畜很容易被迫就做出这些类似微商的操作,谁都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最后,
我周围做微商的,都没被封。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黄峥卸任拼多多 CEO,原 CTO 陈磊接任,黄峥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将对拼多多产生哪些影响? 
  百度现在这么做是在自毁前程吗? 
  如何评价知乎 Live 员工爆料「被离职」事件? 
  如何看待小米手环 4 NFC 版在各大电商平台(包括小米商城)瞬间缺货? 
  如何看待微博热搜被要求整改? 
  为什么全网都在推崇计算机、写代码,难道大学除了计算机专业其他专业真的一无是处吗? 
  广告算法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有哪些堪称「神器」,却鲜为人知的软件/网站/互联网服务? 
  2014 年 360 在中国大陆搜索市场份额破 28%,百度该如何应对? 
  如何评价甘薇离婚,向贾跃亭索赔 40 亿? 

前一个讨论
外交部长王毅主持中阿巴尼斯孟六国会议,协商合作应对疫情,释放了什么信号?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4 月 27 号华为手机鸿蒙系统的推送升级?





© 2024-05-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