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白岩松的“不会吧”言论? 第1页

        

user avatar   corbicu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惊小怪,白岩松这段话,看起来是从“不会吧”这个地方开始跑偏的,好像是这个人有问题。但其实洋洋洒洒的也只是他所在工作单位最常见的一套标准话术。他自己都未必过了脑子。

可以归结为三段论:国家很好,你很幸运,国外很乱(更差)。在我看来就是看了一段评论版的新闻联播。

一开头就答非所问,讲他当年没有择业自由,没有这种“甜蜜烦恼”,归结出国家越来越好加上你很幸运两点。把媒体和舆论场不成比例地过度营造正面舆论和被长期压制的负面现实的矛盾,先给你转移到国家给你提供的机遇和你自己能不能意识到上面。

这位年轻人一下就被忽悠了,你说国家没有发展吗?你说现在择业不如过去自由吗?好像都不能。所以就应该知足了。

这种套话实在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网上立场相左的几拨人都会用。不是国家的问题,不是社会的问题,不是制度问题,不是阶级问题、不是政府问题,不是我的问题,主要是你的问题。

后半部分就是“不会吧?”,先搞个极端化假设,这个是知乎杠精最熟悉的技巧了。这里也是最见白岩松素养的地方,玩得非常委婉。特别是“不会吧”三个字,实际上是为了消解极端化假设的流氓性和攻击性。

如果换了我平时评论区里那些知乎杠精去:

“我觉得年轻人对自己未来悲观” - “你是不是想不劳而获?”“你不就是想躺赢”“凭什么要给你白送钱和对象”

“我觉得媒体上很热血,但是。。。” - “你为什么看热血不爽?”“都是批判你就高兴了?”“美国给你多少钱我也想赚”

“我觉得年轻人精分。。。” - “青年人凭什么要被送精神病院?”

上面这些知乎朋友给你歪曲完可不会再为你加个“不会吧?”,直接就是要给你把脏水泼死。白岩松从这个意义上说,再差也比知乎杠精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最后他补了一下国外很乱,这个我觉得只是他一种完形心态,职业病。遇到负面问题如果少了强行比烂环节总觉得论述不完整。

他只是临场发挥时自觉不自觉地顺着这套套路走,往里随便塞一些论据和反问让人感觉深刻一些而已。基本上已经是一种职业习惯,换了你一辈子都生活在喉舌,这种思维习惯和话术逻辑估计也会根深蒂固。

退一万步,别说白岩松,就任何一个公众人物你们还指望在这种场合能怎么说?说年轻人精分是因为不热血的内容都和谐掉了?以及年轻人前途悲观是因为。。。?


user avatar   liu-wei-95-20-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董卿热泪盈眶地喊着“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五星红旗”,然后特地请假一年,把儿子生成了美国人。

最烦这种言行不一的人。


user avatar   xi-ci-ke-li-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王朔对他的评价很精准,白岩松是“一个有着莫名优越感的肉喇叭,还总爱紧锁眉头扮演社会良心。”

“他总是能不失时机的,以貌似第三方、局外人的身份,用“独到”的眼光发现一些“令人惊叹的亮点”,并以绝对令人信服的说辞和口吻娓娓道来,无限展开,大加褒扬。他绝顶聪明,十分清楚该回避什么,他的话题选点极为精到,相当高明,拍马绝对不会拍到马蹄上。他只干增砖添瓦、锦上添花的活儿。直面本质的东西他打死也不会说,他具有高度的选择力和超强的迎合力,虽然本质上是跪舔,但是姿势上他却能把握拿捏的相当具有自尊……”也有人这么评价他。

他是《痛并快乐着》的作者,是一个喜欢夸夸其谈居高临下以“过来者”身份指点江山好为人师的著名主持人,有句话说得好,“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白岩松已经走火入魔,曾经拼命努力并取得成绩的他已经忘记了初心,自圆其说的诡辩论和自以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个人感受冲昏了他的头脑,现在的他自信到极点,其实那是“自负”而已!

如果白岩松听到别人如此评价他会怎样?

他会眉头一皱,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摆好架势,目光炯炯有神,嘴角一丝轻蔑威胁,然后:

用滴水不漏圆滑至极的话来反问你,暗示“你有资格来评价我?”

他总是“上帝视角”,居高临下的俯视众生,仿佛时刻都在演戏,不会吧???接着演!接着秀!

了解白岩松必须看看《痛并快乐着》,这就是受虐倾向?


user avatar   xiao-jiu-si-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什么比既得利益者阴阳怪气模糊是非更加令人恶心了,用教员的话就是脱离群众了。

但恰好的是,他也说过下面这些话

我就怕我们现在很多的老年人,当他们成为既得利益者后就成了年轻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转眼间就用他曾经最不喜欢的方式来对待现在的年轻人。
https://www.zhihu.com/video/1377056872273461248

所以,这种事,哪怕心里想想呢

哪怕偷偷摸摸呢!

简直就是资本家

资本家都不如

还说让人家百姓念你们好

就是一句话,恶心

恶心,恶心!


user avatar   wen-tao-3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

很久没有白岩松的消息了,要不是最近出圈的“不会吧”,我都要忘记白岩松了。

这也间接说明,白岩松这个旧时代的文化权威人物,逐渐被时代抛弃,再过几年,估计连时代的汽车尾气都吃不上了。

说白岩松之前,我们先看一下“不会吧”是什么梗。

在《对白》节目里,一个大学生向白岩松提问:“如何看待年轻人一边刷爱国热血视频,一边对前途感到无能为力?”

白岩松接过话题开始回答,云山雾罩的说了一大通,总体意思就是,他们年轻的时候国家分配工作和房子,缺少自己选择的机会,所以感觉现代年轻人能自己选择工作,非常幸运。

而且白岩松重点强调,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紧接着高能来了。

白岩松的眉头紧锁,说出自己的灵魂思考: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同意,不会吧?”

这几句话刚说完,B站刷出来的弹幕非常统一:不然勒?

虽然白岩松补充了自己的观点,说“正因为有一定的难度,你在够它的时候,痛苦与此有关,幸福也与此有关”,但白岩松显然不了解时代的走向。

我们之前说方方和贾平凹的时候就说了,他们这些5、60后属于吃到国家发展红利的一代人。

那代人只要读书成绩优秀,就能进入大学读书,毕业以后国家分配工作和房子,稍微勤奋努力一点,便能得到超越上一代人20年努力的晋升。

如果工作领域赶上风口,还能做一把风口上的猪。

比如白岩松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几年后跑到央视做节目,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国人民的生活稍微富裕一点,能买得起电视了,于是电视行业大爆发,白岩松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这也是白岩松最尴尬的地方。

他明明享受到分配工作的红利,却说自己是不幸运的一代人。他明明享受到分配房子的乐趣,却说能自由买房真好。他明明吃到国家进步的红利,却反过来说现代年轻人不享受压力。

人都是有惰性的。

好吃懒做才是人类的本能,如果必须扛起压力,那一定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请问白老师,您顺风顺水一辈子,年轻的时候有什么压力啊,现在凭什么要求年轻人享受压力?

然后再说第二个问题。

白岩松说年轻人要求“房价很低、工作随便找”是不对的,但是控制房价继续飙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属于政府的天然职责,这么说没毛病吧。

我敢肯定,世界各国没有哪一个政府,敢说不控制房价、不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如果哪个政府这么说,分分钟就会激起民怨。

那么年轻人就有权力和义务,提出“更便宜买房、更容易找工作”的诉求,这也是人民的天然权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有错么?

所以白岩松第二个尴尬的地方,就是以既得利益者的地位,要求年轻人违背自己的诉求,还必须做出“白老师最牛逼”的崇拜表情。

拜托,你都不了解年轻人要什么,就来指导年轻人的人生,真是张口就来啊。

时代变了。

白岩松那代人年轻的时候,肯定有自己的苦衷和不得已,这都没问题。

但是几十年前的苦衷和现代的苦衷,不是同一种苦。可能几十年前的苦衷是没有选择权,现代的苦衷是没有稳定的生活

这话说的有点绕,相信大家能理解。

现在白岩松把几十年前的苦衷,强加在年轻人的头上,说你们能吃饱饭很幸福,你们能自由择业很幸运,你们能随便买房的感觉非常好。

白岩松可能没想过,他以为的幸福,和年轻人要的幸福,完全不是一回事。

换句话说,白岩松和真实世界已经脱节了,他沉溺在几十年前的世界里不可自拔,却不知世界已经走到哪年哪月了

当站在舞台中心的权威人物,和最接地气的年轻人脱节以后,就代表这个权威人物已经过气了,变成旧时代的旧权威

而旧权威往往是世界前进的炮灰,每一代年轻人都是踩着旧权威的尸骨,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新世界。



二、

最近百年的每一次时代变革,都是年轻人推翻旧时代权威闯出来的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传到中国,于是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要向西方学习,目的便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对于锐意革新的曾国藩和左宗棠来说,道学家倭仁等八旗贵族,就是掌握旧时代话语权的权威人物。

如果不把旧权威人物驳倒甚至打倒,曾国藩和左宗棠等年轻人,便不可能拿到时代的话语权,开启向西方学习的新世界。

后来我们都知道,洋务和革新,成为晚清的主流。

现在说起来,都知道曾国藩和左宗棠推动中国进步,谁知道倭仁是谁,谁又知道那些大学士和道学家们是谁?

他们统统成为被打翻在地的旧权威,而曾国藩和左宗棠,则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曾国藩们开创的洋务运动时代,培养了一大批中西结合的权威人物,比如辜鸿铭、林纾、杨度和梁启超等等。

他们的年纪不同,甚至学术主张和政治道路也不同,但在晚清“洋务革新”的大时代里,他们其实是同类人。

然而就是这些不可一世的风流人物,在1919年的春夏之交,变成彻头彻尾的旧时代权威。

因为更年轻的新型知识分子发现了,不彻底推翻旧中国的一切,给中国换机器、换制度、换脑袋,中国就不可能在国运谷底逆袭,迎来新的生机。

于是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旧权威,成了历史车轮碾过的炮灰,滋养了大地,开出下一个花季。

取而代之的年轻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毛泽东,他们最大的不超过40岁,最小的只有十几岁。

这就是百年前的年轻人,非常生猛,用推翻旧权威的行动,夺取时代的话语权,然后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终于在1949年建立起新中国。

历史走到这里,经历了两次大变革,每次都是落后于时代的旧权威落幕,更有朝气的年轻人粉墨登场。

而且那些被打翻在地的旧权威,曾经也是要改变世界的年轻人,可以说年轻人掌握话语权之后,自己也不可避免成了旧权威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1919年的那批年轻人,用自己的勇气和牺牲,以及俄国引入的思想理论,重塑了整个国家的底层结构,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奉献精神等等。

正是这个全新的底层结构,把中国带出泥潭,走上前进的道路。

这是好的一方面。

做为国家的另一方面,就是生活在新世界的年轻人,感觉自己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搬,做什么事情都不太自由。

就说包分配工作吧,那是国家在大规模建设时期,为了高效调动有限的知识分子,被迫用行政力量安排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这是特殊时代的特殊行动,基本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但是当时的年轻人就想,我连自己选择工作的权力都没有,太惨了吧。

再说分配房子,有的年轻人觉得能住就行,有些年轻人却觉得,让我住哪就住哪,都不能随便搬家,生在这个时代太不幸了。

白岩松说,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觉得分配工作和房子非常好,但他们生活在那个年代已经乏味了,感觉非常不好。

于是以白岩松为代表的5、60后年轻人,想要改变这一切,像生猛的五四年轻人一样,用自己的勇气和思想,重塑一个新的世界。

在他们的眼里,从1919年起改变中国的人已经老了,成了阻碍年轻人进步的旧权威。

那些旧权威是什么人呢?

信奉计划经济的老干部、宁愿穷死也不碰钱的老学者、工厂里的劳模、只想种地不接受新事物的农民,这些1919—1979年的中坚力量,统统变成年轻人眼里的旧权威。

不推翻这些旧权威的话语权,年轻人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选择权,以及他们理想中的国家和社会。

于是他们成为改革开放滚滚向前的原动力。

每个大时代的变革,不可能是某个人拍脑门就能决定的,一定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现实需求,推动时代向未知的前路出发,做决定的人只是推波助澜。

民心所向天必应之,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大家仔细品一下这两句话。

而冲在时代变革最前面的,一定是生猛的年轻人。

以白岩松、王朔、张艺谋、二马等人为代表的年轻人,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不同程度的重新塑造了国家和社会。

比如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文艺舞台从样板戏变成多元的电影、嘻哈和街舞,休闲娱乐从滚铁环变成动漫、电竞和手机。

短短40年的时间,中国完全不一样了。

这次时代变革解决了白岩松们的苦恼,所以他们觉得自己不幸运,现代年轻人有非常多的选择,属于最幸运的一代人。

但是时代变革同样会留下新问题,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房价高、工作难找、内卷、以及阶层固化

白岩松用几十年前的眼光,来看现在的问题,当然觉得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苦恼。

白岩松们只在意自己的青春遗憾,觉得只要年轻人有了选择权,那么一切都很OK,根本不在意现代年轻人需要的是什么。

这也是白岩松和时代脱节的根本原因。

所以白岩松是真的相信“不会吧”,和去年的《后浪》如出一辙,都是用老年人和旧权威的思维方式,来评价现代的年轻人

和以前一样,曾经重塑世界的年轻人,如今都成旧权威了。

他们才是世界变得更好的绊脚石。

那么和前几轮的先辈一样,现代年轻人要做的绝不是躺平,而是把白岩松们打翻在地,用年轻人自己的方式,塑造一个新的世界。



三、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前几次年轻人能改变世界走向,那是因为时代机遇啊,我们连房都买不起,怎么可能做大事?”

要是这么想的话,那就格局小了。

每当历史的进程走到关键时刻,就会迎来一次大的变革,而每次变革都需要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时间

这个过程中有年轻人的奋进、有旧权威的复辟、有新旧的激烈对抗,甚至会有惨烈的失败,但是不管怎么说,世界总是在曲折前进的,从来没有停下变革的脚步。

混乱是深渊,也是阶梯

比如在英国爆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整整用了100年才完成。

那些在大航海中积累无数财富的旧贵族,以为靠海外抢劫和贸易就能醉生梦死,结果珍妮纺织机带动的技术大爆发,成就了伦敦和曼彻斯特的工厂主。

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财富积累,最终在工业革命的进程里,夺取英国政权,逐渐把旧贵族控制的王权国家,变成资本家和新贵族控制的资本国家。

美国用30年时间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900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国的时候,原本富可敌国的农场主、奴隶主和纺织厂老板,基本被拍死在沙滩上,新崛起的是洛克菲勒、摩根和爱迪生。

伴随新贵的崛起,美国也完成一次大规模的财富转移。

那些旧时代的权威人物,同样变成历史前进的炮灰。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最近的一次,可以从发明原子弹算起。这些年新崛起的人物,大家都非常熟悉,包括比尔盖茨、巴菲特、马斯克和中国的二马等等。

跟随他们实现财富自由的是大批码农、股民,甚至很多较早买房的人。

现在回头看洛克菲勒和罗斯柴尔德,都在哪啊?网上阴谋论说,罗斯柴尔德家族有50万亿美元,这是扯淡的,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信。

回顾几次工业革命,大家也都看到了,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世界,也没有永远胜利的赢家,毕竟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一劳永逸就是个伪命题

而且每次世界变革,都是以新技术为核心驱动力。

新技术衍生新经济,新经济需要新文艺、新思想、新制造和新生活,当这些全部完成以后,才算完成重塑国家的历史任务

现在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新技术是远远没有普及的,大家不要以为大厂都去卖菜了,就觉得技术革命到头了,虽然很多概念比较虚幻,但那些概念提出来,就说明未来依然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火车刚造出来的时候,都跑不过马车,后来不是照样闯荡世界么。

新技术没有普及,导致所谓的新经济,不过是用上二维码、现金基本消失、可以网上购物......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至于新文艺、新思想、新制造和新生活更是没影的事,你要是觉得遍地抗日神剧就是新文艺、能刷抖音和B站就是新生活,那当我什么都没说。

所以现在已经很明显了,我们国家还有很大的前进空间。

而要推动国家向前走,进而完成重塑国家的历史任务,当然不是白岩松等旧权威能完成的,只能靠年轻人。

就像1919年和1979年的年轻人一样,我们面前是未知的未来,我们做的每件事,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未来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起码需要几十年,需要整整一代人来完成,这就是我们这代年轻人的天然使命。

而在推进新技术和新经济、进而重塑国家的过程中,年轻人必然会把旧权威们打翻在地,牢牢掌握时代的话语权。

换句话说,我们面临着一个不亚于5、60后的时代机遇

当然,房子更难买了、工作更难找、社会环境更内卷了,这些都是现实,但是对于国家和大时代来说,其实没什么区别。

生活在这样一个大时代,怎么能躺平挨锤呢。



这些年不少人说,互联网时代结束了。

仔细算一下,正儿八经的互联网时代才走过10年,这才哪到哪啊,我怎么觉得才刚开始啊。

前路漫漫,年轻人,你得支棱起来。


user avatar   zhi-xiao-hu-50-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纸曰:道貌岸然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总能看出来。

老纸又曰:现阶段网络社会上的主要矛盾,是公知们话术日渐陈旧、良心日趋稀薄、鸡汤越熬越馊与网民们被忽悠值下限水涨船高、泪腺日渐萎缩,肠胃对馊鸡汤越来越不耐受的矛盾。

公知们日常声情并茂地教育韭菜们要感恩,被割秃了的韭菜不敢动但也真的感不动了。

别的先不说,说到日本买房这事,我可就不困了!

先发几个在日本买房的朋友的真实数据:

朋友A:东京都买房,房子总价约7千万日元,首付20%,房贷利率1.5(因为她是刚来日本就买房所以利率比较高)

朋友B:千叶县买房,房子总价3700万,首付20%,房贷利率0.8。

朋友C:大阪买房,房子总价约2000万,首付500万,房贷利率0.4多。

朋友D:千叶买房,总价3800万,因为是永驻所以零首付、利率0.6左右。

这些还是歪果仁在日本买房的数据,如果是日本人或者永驻,可以零首付,利率也可能更低!

看看这些数据,再想想你身边房子的房价、首付、房贷利率、以及你的工资。

然后我们再来看白老师的言论,我倒想看看中国的房产有什么我这双钛合金狗眼看不到的优势,然后我们听到白老师是这么说的:

白老师吭哧了半天,说出一个结论:“中国年轻人买到拥有自己产权的房子是最早的。”

纳尼?!就这???!

这句话啥意思?

不就是说:中国年轻人是最早买房的吗?这是啥巨大优势??!

怎么,必须早买房、必须早早背上房贷都成了巨大优势了?!

矮大紧老师告诉我们:你们年轻人不要早早被房贷困住,要有诗和远方,然后白老师告诉我们:在天朝,你们年轻人能早早背上房贷,多幸福!

我说:你们公知能不能统一一下话术?!你们这样让我们韭菜很难办的!到底听谁的?!

白老师说能早早买房是巨大优势(掏空6个钱包的前提下),那为什么别的国家的年轻人不早早买房呢?是买不起、不让买吗?!

别的国家我不知道,但说起日本,只要是日本国籍,只要有稳定工作,买房零首付是众所周知的吧?日本房贷利率极低,一般都在1%以下,这是众所周知的吧?这说明什么?说明日本人(或者在日本有正经工作的歪果仁),大部分,都买得起房!

那为什么日本年轻人不怎么买房?

因为没必要!

在中国要早早买房,是因为户籍政策的捆绑,只有买房才能落户,只有落了户才能正常享受医疗、教育、养老等福利!尤其结婚有了孩子,这些尤为重要!

另外,房价一直飞涨,早一点买到就是赚到,有可能晚一步就再也买不起了,所以这才是中国年轻人早早咬牙买房的真正原因。

而在日本,租房和买房都享有同样的权利。日本也没有户口之说,搬到哪就享受哪的福利,教育、医疗一个都不耽误,租房还有很大自由度,房价也一直平稳,你说有什么早买房的必要?!

明明是被逼无奈、明明是早一步被割的韭菜,白老师愣把这说成了中国年轻人更幸福,丧事变喜事,白老师这嘴,啧啧,钛合金做的吧?!

这还没完,为了进一步提高韭菜们的幸福感,白老师又说:“您去日本试试,看到多大岁数的时候,您才交完房供”

确实,在日本,买房因为不是那么迫切的需要(甚至终身租房也没问题)所以晚买房自然成了主流,房子买得晚,自然还完房贷也晚,40岁买房,还上30年,可不还到70岁去了?!天朝年轻人如果30岁买房、还上30年,60岁还完房贷,确实早个10年,但是还款总年限都是一样的30年啊!这有何区别?!就如同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一样,白老师到底在诱导和模糊什么?

我们来看看日本买房和天朝买房的总体比较:

天朝:房子和户籍制度深度捆绑,不买不行。

日本:房子租售同权,可买可租。

天朝:买房30%首付。

日本:零首付。

天朝:房贷利率4.9(很多国内小伙伴纠正我:已经到了6点几了)

日本:房贷利率一般1.0以下。

天朝:70年产权。(小伙伴们提醒:是使用权)

日本:永久产权。

一比较,只要是正常人,都能知道哪个对年轻人更友好。

然鹅,面对这些,白老师都不提,只告诉你:你能早买房,很幸福哟。为什么幸福,他不说,接着继续暗示你“年纪很大还要还房贷是很惨的”。

此时我只想手里有个话筒,递到白老师面前,问:

除了“早早背上房贷更幸福”的论调,房产中更深刻更核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年轻人不得不买房”、“为什么房价这么高”、“为什么年轻人靠自己买不起房”,白老师绝不触及。

是因为白老师看不到吗?当然不是!韭菜们都能看到,白老师贵为央视名嘴,怎么可能看不到呢?那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还是王朔老师说得精准:

白老师的“不会吧”言论:

网友回复:

白老师的这番“不会吧”言论里,真是槽点满满。

比如:他把房价、工作这些东西和一个情感类的东西(喜欢的女孩一追就同意)放到一起。

情感这个东西和物质没有直接的关系,即便社会压力小,工作好找,房价低,喜欢的女孩也不可能一追就同意,这些项是无法并列的,但白老师把它们莫名其妙地并列在一起,展现一个荒谬的画面,观众一听,当然觉得不对,但是,前面的“房价很低”、“工作随便找”、追求这些难道是荒谬的吗?这个难道不正是我们国家的目标吗?!

年轻人面对的残酷现实是:

“房价高到离谱”、

“996是福报”(天天加班压力山大

生活中连恋爱都不想谈了(剩男剩女大增),

但白老师说年轻人想的是:

“房价很低,工作随便找一点压力也没有”。

就好像你和他说“我快饿死了,要怎么才能活下去?”,他训你:“你想天天吃山珍海味?!不会吧?!”

——这种故意曲解的驳斥实在是无耻!!

不过,做为既得利益者的白老师,即便可以用诡辩蒙骗得了现场的年轻人,但只要一散场,年轻人还是会回过味来的。即便他们诡辩不过白老师,但持续走低的生育率和盛行的丧文化,就是年轻人对他们结论的最好驳斥。

最后,给我来一打白老师的“不幸”!!!!(房子工作均包分配但只能祖国让去哪去哪)




user avatar   guchuanzhu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白岩松的言论是2015年的。

不会吧,2016年居然又翻了一倍。

不会吧,怎么一直上涨?。

不会吧,2021年又涨了30%。

确实记错了,这货2021年还来这一出,确实诡异。毕竟在2015年前,媒体上经常批判你穷因为你懒,你弱你有理,批判啃老。记得2015年白岩松也分析过房价,要年轻人放松心态。

但是2016年房价爆炸以后,批判啃老的消失了,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抱怨你穷因为你懒的也少了,毕竟“懒”的人实在太多,以前农村人天天挨批,就是在城市买不起房。

说好听一点,以前叫人口红利,现在变成了工程师红利,以前的“人口红利”买不起被批,今天的“工程师红利”加入买不起的大军,自然没人批判,都在夸耀几个钱包。


他的言论被翻出来,估计是转-移-矛-盾;也有可能是得罪某些小团队,被人找了出来。

有一点敢肯定,要是回到2015年,很多反对白岩松的人,会马上借钱买房,哪怕买棚户区也行,因为接下来就是货币化改造。

房子没有持有成本,一直是看涨。

白岩松说话,做不了主,他哪怕鼓吹房产税,房产税也不会来。

抱怨谁都没有用。

攻击一个主持人,没劲。叫一个主持人“老师”,也没劲。

土地开发,大头是土地出让金,根据容积率,得到最大建筑面积,计算出楼面价,楼面价除以0.6,基本就是房价,大头都是税费。

工程造价占比很低,一般33层高层住宅的毛坯房不超过3000每平。

土木工程从事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最尴尬的就是工程建设费用占比实在太低,一个很优秀的结构设计师,一个平米只能比一个只会软件操作的初入行设计人员低20块钱不到,这类行业没有前途。


user avatar   xiao-chao-ren-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白岩松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这一代人(50~70)年代出生的这批人。完完整整的吃了国家经济腾飞的红利。

他们那一代人的迷茫和烦恼,绝大部分并非依赖他们自身的奋斗解决的,而是倚靠了时代发展的洪流。

白岩松,把时代气运的加持,误当成了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他才会认为,当代年轻人只要努力也可以得到好的结果。

但是时代不同了,中国经济还在发展,社会还在进步,但是类似之前那种火箭发射般腾飞的日子不会再有了。个人的努力没有时代红利的加持,想要取得和前辈类似的成绩是难上加难甚至毫无可能的。


补充一点吧,回复里好多人说时代红利还在,我简单论证一下时代红利为什么没有了。

首先,要用整体的眼光看问题,某个时代出几个富翁那不叫时代红利,个例不能说明整体。同理,2000年初下岗潮里的下岗工人群体也不能证明那个年代的时代红利不存在。

那么什么叫时代红利?2000年~2015年,我国人民整体经历了阶级跃迁。农民变成了市民,无产阶级步入了有产,有产家庭晋升成中产家庭。这种大范围的,国内无差别的整体变化才是时代红利的体现。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中,你就算什么都不做都可能实现阶级的跃迁,而阶级跃迁是极其极其极其困难的!

未来不再可能有这种大范围的时代红利了,难道能提升成全民资本家?可笑至极。


最后再补充一点吧,我是八零后,吃到点时代红利的尾巴,家庭收入也勉强超过知乎平均水平了。所以我对这种时代红利的现象仅仅是作客观的描述,并无抱怨和批判。回复里那些说我抱怨的,说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大可不必。


user avatar   zhang-bu-yu-12-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下面请欣赏相声,《不会吧》。

表演者:白岩松,于谦。

白: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

于【斜睨】:什么呀?

白:房价很低。

于:不是吗?

白:然后工作到处随便找。

于:不好吗?

白: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

于:废话!

白: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同意。

于:你想说什么吧?!

白【震惊脸】:不会吧?

于【轻蔑笑】:你快挨打了你这。

入关壬/奋斗比:不会!

于【一指】:那男的跟着起什么哄!

白:对,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是,正因为有一定的难度,然后你够它都时候,

于:怎么样?

白:痛苦与此有关,幸福可能也与此有关。

于【便秘脸】: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白:相比较之下,据我了解,很多我们周边的国家当中,大的国家当中,中国年轻人买到拥有自己产权的房子是最早的。

于【伸手拦】:哎别瞎说啊!

白:您去日本试试去。

于:哪有这么比的呀。

白:看到多大岁数的时候您才交完房供。

于:差不多得了,你这什么呀!

(以下是原视频)

不会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1377268751599988736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在1949年到1978年完成了第一次技术革命。建立了基本的工业体系。中国在1978年到1998年完成了第二次技术革命。拥有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中国在1998年到2008年紧跟着欧美国家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具备了一定的IT业和互联网产业基础。中国在2008年到2018年和欧美国家同步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和欧美国家并驾齐驱。甚至在手机制造,5G技术方面领先欧美国家。

因此上,你只要在1978年到2018年参加工作,你会至少赶上一次技术革命。吃到对应的红利。但是自从2018年以后,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没了。。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是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石墨烯,量子计算这些新技术,目前来看,没法触发新一轮技术革命。人类文明的科技树卡住了。。

这就是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差异。




        

相关话题

  在餐厅吃饭最反感服务员做什么事? 
  如何一针见血地彻底击溃熊孩子和熊家长? 
  恐怖主义的根源是什么? 
  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有多重要? 
  如何看待李国庆质疑瑞幸咖啡买断 90 多吨花魁咖啡豆涉嫌垄断,瑞幸回应 90 多吨 10 天喝掉一半? 
  这个社会是不是不再适合普通人生存了? 
  如何看待长春开展党员干部 「晒晒我家蔬菜包」活动,两名相关责任人员被处罚? 
  那些大众眼里更适合男性的工作,女性是否同样可以胜任,甚至做的更好? 
  如何看待对外经贸大学回应学生校内被碾身亡,系倒车时被撞倒碾压,涉事司机被警方控制? 
  如何看待有人「月薪 2500 花 800 请保洁」的行为? 

前一个讨论
有人说「一旦离开了电,现代医学就只剩一堆破铜烂铁」,你怎么看?
下一个讨论
假如熟鸡蛋反生的实验确实真的成功了,那么足以颠覆现有的科学体系吗?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