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二楼的人觉得偶尔一点水灾反而是风景,他竟然从中寻出美好。因为他不在乎水位每上升一厘米,就会有一群人淹死。
前边各位大哥都说的很好了,我想补充一下:
白岩松这个人,先是吃改革开放经济起飞的时代红利,又吃了相对封闭新闻环境的制度红利。明明就是靠机缘巧合才吃的脑满肠肥,还嘬牙花子摆出一副自己很屌,你看你们怎么不努力的样子。
除了普通话发音标准,他有什么才干?如果新闻评论环境放松一些,什么台湾榨菜哥、田鼠哥,知乎键政圈屌丝都能把他爆的无影无踪。
既然是一颗肉喇叭,就别出来佯装意见领袖了,根本就是一个插上电能哼哼两声的传声筒,传久了以为自己能发电了,谁不明白你几斤几两啊,恶心。
王朔评价白岩松(原文)
一天早晨,我随手打开电视看新闻,换了几个台,大约是湖南卫视,看到白岩松在接受访问,谈他的新书《痛并快乐着》和他自己。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很得意,虽然眼镜遮住了他的眼神,使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暧昧,仍能直观到他情绪的饱满,若是小说中人物,便可形容为顾盼自雄。他的眼睛始终是冲画面右上方闪烁的,尽管画外有一个提问者,应该彼时彼刻跟他同在,他的视线却给人旁若无人的印象,甚至也不看镜头——观众,假若那不是在电视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当做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他称自己是理想主义者,业余足球健将,幸福的父亲,“坐在第一排的人”,简言之,一个对自己很满意的人。这满意流露在他的用词上,频繁使用“一定”、“总是”、“应该”这些不容置疑的句式前缀,我已经不能复述他的原话了,但对他种种突如其来的断语和始终如一的自信过目难忘,他像是一个早已洞悉生活真相并具有超常理解力的能者,几乎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并能迅速给出当然的解释,这在他谈到自己的职业时尤甚,那个时候他甚至像一个政府发言人。
《痛并快乐着》这本书我是在书店买的,这之前有一个朋友曾向我做了热情的推荐,说白岩松“有真东西”,而且确实是自己写的。我们都知道他们台某些主持人写的行销一时的自传是别人代笔,这是公开的秘密,有经历而无书写能力找人代笔,并不违反出版业的游戏规则,只要传主本人不要冒充作家就好。
这书我看了百十页就搁下了,搁下的原因不在文字水平,大多数书看不下去是见作者有话说不出来,说不利索,替他着急。白岩松的文字能力在中等偏上,老实一点就好看很多。他写自己,个人境遇,无论是“痛”还是“快乐”都算情真意切,遣词造句也还工整,一进单位,语涉同事和军国大事,话就见大,特别懂事、特别见得人、说到哪儿都理直气壮的广播词儿就出来了。在这儿,你能感到作者笔风陡转,仿佛摁了切换键,从正常人变成转播机器。
我注意到在电视台混的人都爱提大事件和大人物,好像他们知道得更多,离中枢更近。白岩松也未能免俗,书中照片和行文处处透出得亲天颜的兴奋和沾沾自喜,什么“我第一个鼓掌”,对不起,我要说这是谄媚,似这等宫闱秘闻,在你固然可喜可贺,我不关心!
离什么近,就像什么,质量越重,引力越大,沾边不沾边的都以为自己是其中一部分。在白岩松自夸的那些方面,我最不明白是“坐在第一排”这句话。我们都进过剧场。第一排和站在后边的有什么差别,不都是观众吗?只不过你看得更大,听到的锣鼓更震耳,什么演出需要第一排的观众站起来向后排观众解释剧情?你能看到什么内幕的后台的东西?怎么委婉怎么客气,也没别的词——自作多情。
写这篇小文当中,我又看了一次白岩松主持的《东方之子》,采访余华,这是他的正科,我想这里大概有更多他的本来面目,于是仔细观察此人。过去我还认为他的严肃和一本正经是对文艺节目主持人的嬉皮笑脸和哗众取宠的有意反驳,以正视听,现在我认为这仅仅是做作,因错觉导致的拿不准“范儿”,如果他自认为这是真诚,那就是骨子里的做作。
他的眼睛始终不看交谈者,对方认真回答他的问题时,他的脸上偶尔浮起一些挂在嘴角的微笑作为回应,表示他在听。他在哪儿学的这一套?他不是一个学生出身的热血青年一个热爱运动和音乐的普通人吗?我相信那些问题不是他想问的,何其愚蠢,逼得余华也只得加倍愚蠢地回答。一个聪明人强迫另一个聪明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一起露怯,做肤浅、不着四六的交流,怎么还会有那么强烈的优越感?
你真有你显得那么重要吗?我不相信电视主持人是一个独立观点的表达者,我更接受广播学院学生自己的说法:肉喇叭。白岩松在电视上皱着眉头议论了好几年中国的事儿,除了“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疾苦”这些社会共识,我不记得他还有过什么个人观点。在这样的位置上,做成这样已经是最好,但要当真,既让别人当真自己也当真,就是存心欺世了。
王朔的评价,可谓是刀刀见血。
C**V主持人,中年男人,日常犯导师病。
你为什么对具备这仨属性的甭管什么玩意有任何期待……
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和老婆关于“货拉拉女乘客跳车坠亡”事件的对话:
老婆:你能不能也凭笔杆子吃饭呢?比如应聘去报社,媒体或者投稿?我看你一天到晚在网上写,有些东西写的还算不错。
我:很难。他们应该不要我。
老婆(不耐烦):你总是喜欢找借口。
我:你先别急,我反问你一下。
老婆:说。
我:这几天网上讨论得火热的“货拉拉女乘客跳车坠亡”这件事,你知道吧?
老婆:知道。我们法务部门还讨论过这个案子呢。大多觉得那司机真倒霉,真冤。
我:那你知道关于这件事的一篇文章吗?一家媒体,我忘了具体名字,好像是啥青年报还是什么的,说那个司机还不够小心注意。
老婆:我靠!
我:你还记不记得你四舅?就是住在徐东,开车帮人搬货送货的?
老婆:当然记得了。
我:想想你四舅,再想想那篇文章,你什么心情?
老婆:心里好难受啊,就觉得哪儿不对头,但就是说不出来。
我: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要我。因为我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我们这样的层次和条件,家里有这样的亲戚,我从思维到情感都写不出也接受不了这样的文章。
老婆:……
我:你不要只看到笔杆子,其实,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中途岛战役……
毛文龙可以嚣张跋扈,屡战屡败,瞎几把吹,只要他在敌后能牵制后金,
袁崇焕可以不要监军巡抚节制,可以辽事一言而决,一年领几百万军饷钱粮,只要他能控制那帮狗日的辽西军阀,不让后金破山海关是明庭的底线。
辽事败坏的大锅在于辽西军阀卖国卖友军,几十万明军死在辽东,只有关宁军转进如风。
袁崇焕可以杀毛文龙,只要他能控制东江军配合他在辽西的筑城,在他指挥下东江军能发挥更强的战斗力。
但是毛文龙死后东江军内斗崩溃,旅顺被攻破,三顺王投清送上重炮水师。
督师平辽平到京城了,烧的不是你家房子,死的不是你家亲戚,
首先要明白努力打工、结婚、买房、买车、旅游、消费、生孩子后再教育孩子周而复始,这些主流价值观是社会灌输给所有人的成功标准,其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人努力为国家做贡献,让这个社会能够一直运转下去。而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了这种主流价值观,希望得到认可,有欲望才会有烦恼,才会需要更努力的去工作,这就是社会对每个人的设定。如果一个人可以不被这些主流价值观所困扰,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烦恼,这就是所谓的低欲望人生。成功不是只有考大学这一条路,人生同样也不是只有一种活法,到底我们来这一世怎样才不会后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答案不是唯一的,更没有标准答案,除非你能代替别人承受在其将要离开这个世界时的身体痛苦和心理痛苦,否则不要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应该多试着去理解。
第一反应:
52岁了还好意思叫姐姐,钞能力砸得小编七荤八素了吧?
第二反应:
不就是登个珠峰吗?
夏尔巴人向导都登了多少次了,里面又不缺50岁老人,不报道他们反而报导一花钱登山的凡尔赛素人游客。
吃饱了撑的吧。
第三反应:
又是辞职,
又是脱产锻炼,
又是登珠峰,
这阿姨钱很多啊?
我被工作压得,连想跟女朋友回趟娘家都不敢出来。房贷都要还不起了。
最后:
希望以后多一点这样的“正能量”报道。
什么翼装飞行啊,
什么甘肃探险啊,
什么珠峰登顶啊,
是吧。
道德经里有句话我非常喜欢: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上面这句话如果看不懂,大家可以看这句话:雪中送炭者不常有,锦上添花者大有人在!
共同富裕示范区,听起来很高大上哇。这时候,我多希望自己也是浙江人呢~
但是我不是浙江人,所以多少有些想不明白:
为什么已经那么富裕了,还要打造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呢?
所谓的共同,有没有什么比较直白的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