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害怕在同一个朋友圈里,看见同一个对象。
有的人旱死,有的人涝死,有的人见光死。
2. 手机没电了。
早上出门满格电,一整天都在拍拍拍。
吃饭拍,景点拍,自拍,找路人帮拍。
拍到晚上刚想发个朋友圈,发现没电了。
3. 节日疲劳。
现在的年轻人,节日过得太频繁。
基本上每年从元旦开始,一直到年末的圣诞节,每个月都有节日。
让孩子们歇歇吧。
4. 你年纪大了。
比如我。
昨天我的朋友圈里有一半是在说“詹姆斯牛批!”,一小半在发广告,甚至还有一个在纪念武大郎。
5. 没有合适的文案。
知道昨天知乎的热榜是什么么?
你让那些打算秀恩爱的说些啥?
6. 把你屏蔽了。
这种情况分两种。
爱你的人把你给屏蔽了,是因为怕刺激到你。
不爱你的人把你给屏蔽了,是因为怕你找他们借钱。
当然了,说了这些原因还都是外在的。
很多像我一样的人,我们问心无愧,我们豪爽大方,我们满腹文采,我们慷慨激昂。
我们不秀恩爱只是单纯地因为
没有对象。
以上。
这些内容你喜欢记得点个赞关注我
如果你不喜欢,那么
代表大伙不想被割韭菜了
因为会被人身攻击。
就这么简单那,幸不幸福是你自个儿的事,你自己偷偷乐去吧。
你摆在朋友圈,不但不会收获到祝福,反而会被人质问,秀个什么鬼恩爱呢?
你秀520、1314转账。——你不对劲吧,这么有钱,那我给你借钱的话你别装穷呀。
你秀两个人的合照。——不会出现999,反而会招来恶感,大伙儿心里会觉得,我特么就看你俩什么时候分手。
你秀礼物。——就你有礼物?你有对象你骄傲?别看我单身狗,把你对象给我,我还看不上呢。
别小看现在人们对秀恩爱人的恶意之深。
社会内卷了,每个人都过得苦,爱情求而不得,你还在朋友圈张扬的揭人伤疤,这不找骂?
我就见到,520前夕,有不少人在朋友圈发——
“待会儿秀恩爱的,祝你们都得分!”
于是,很神奇,我的520朋友圈居然没几个秀恩爱的,大多数都是自嘲自个儿今年又是单身狗,或者打游戏,出去和闺蜜玩,念叨的全是与爱情无关的事。
即使我明确知道有对象的,昨天也没什么动静,好像都在刻意避开秀恩爱这个点儿似的。
可我要是一问,我发现人家当天就是出去约会了,可偏偏没有发朋友圈。
我问为何?
人家回答,老夫老妻啦,没必要秀了,没意思。
换句话说,要是年年都是一个人,那没有秀的意愿。
可要是年年都是不一样的人,你秀……你是寻着让别人吐槽么?
反正,当天我发现,虽然朋友圈风平浪静,但大街上情侣却陡然增多了起来。
一到晚上,酒吧街人满为患,男男女女混迹在灯红酒绿下,他们没出现在网络,却聚集在了现实中。
这反映了一件事——
年轻人在网络的表达欲和展示欲的消退。
以往,人们遇到个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在网上吐槽一番,甚至大半夜的网易云,都会在朋友圈发表一通非主流的感慨。
可后来,人们发现这很尴尬,非主流语录感伤的只有你自己,别人看了只觉得你好笑,你喜欢的人看了更觉得你幼稚,至于你的吐槽碎碎念,在别人看来,也是占用了朋友圈版面,各种烦。
于是,有人开始把朋友圈当成名片经营,豪车、酒店、温泉、红酒……这些东西,更多的是社交属性,在朋友圈给自己拉升一下价值。
可到现在,年轻人发现,这些高大上的东西他们也已习以为常,什么上海名媛都成了笑话,可真实一点的话,又容易被人烦恼,怎么办呢……干脆啥都不发了吧。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影响下,现在的年轻人表达欲望失去,现在不只是朋友圈不秀恩爱,是连朋友圈都不怎么发,完全就是累了,毁灭把就。
所以,这在本质上,是年轻人在社会的更新迭代中,逐渐走向自我成熟,开始了犬儒主义的自嘲,什么520、什么仪式感,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自己把自己日子过好,管他什么乱七八糟的节日。
再说了,只要爱对了人,天天都是520,不是么?
我是资深上岸海王 @富贵儿馆长 情感世界里,有问必答。 总有一天你会关注我。
反映了一种很不好的趋势,说明很多年轻人只盲目批判消费主义,而不讲政治意识。
37女生节、520、618等四百多个由海量企业专家精确计算出来的节日,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生产总值。要是你不消费,我也不消费,我们的人民富豪还怎么先富;没法先富的话,如何带动我们后富?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钱放在你口袋里,和托管在马云口袋里有什么差别?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当然还是做大蛋糕,和邪恶的美帝国主义作斗争。
要知道,消费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我们的消费,远远不够!
大家都意识到:
未婚的话,晒转账像性交易,比较low。
已婚的话,晒转账说明女的没拿住财政大权,为这么点屁事还能发个朋友圈,特别low。
大家都理智多了。
好事儿。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因为节日太多了,这个新创的情人节已经没有激情了。
本来中国人是不过2月14情人节的,但是现在在中国基本已经是个必过的节日了,谁敢情人节不过,那肯定是要注孤生。
情人节过完不算,还来了过七夕,美其名曰中国情人节,七夕感觉不问候一句,你又是对不起女朋友。
中国的圣诞节现在已经繁华的跟春节差不了多少,一到圣诞,商场店铺绝对会提前一个礼拜布置的到处都是圣诞气氛,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套餐,圣诞优惠,这又成了一个必过的节。
女友生日,这一天在中国也是必过,少不了。
除了这些,原来的三八妇女节给改成了女神节,又是感谢女性的一天。
结婚的,还会有结婚纪念日,交往的还会有交往纪念日。
这些明显的有关情侣的节日外,双11和双12现在鼓励给女性清空购物车,这又是一年对女性重要的时刻。
随随便便算算,一年就至少有3,4个节是必过,另外4,5个是可过可不过。
好家伙,现在再过520,那521过不过?
这些个日子,有几个是女性给男性过的,不都是男性给女性过,店家想尽办法让男性给女性花钱,不花就是对不起女友的节日气氛?
这玩意你说不是商家的阴谋才见鬼。过一个2月14情人节已经可以了,一年7,8个节,谁家过得动啊?
年轻人理性了,根本不受迷惑了!
毕竟现在年轻人的文化教育及认知程度普遍很高。
都明白恩爱不用秀出来。
爱不是秀出来的,也不是说出来的。
而且年轻人的理性还不仅仅体现在低调,风骨也越来越硬朗。
希望能得到您的关注:
如有兴趣,赐阅一个。
今年钱难赚了吧。
往年钱好赚,使劲儿的花,使劲儿的浪,使劲儿的秀恩爱,就得可劲儿的晒。
今年钱难赚,口袋空空如也,拿什么浪漫?肾都卖给苹果了,其它的又没法割,就只能私底下冷静不少。
这不仅仅是针对于年轻人,中年人,甚至我妈发的旅游照和广场舞照片,点赞和评论也一年不如一年。
随着一个社交媒体的逐步成熟,大家更乐意在更私密的朋友群里交流沟通,而不是冷不丁像自媒体一样发一条朋友圈。
同样的,当你的朋友圈越来越没有人点赞,评论,你就越缺少发朋友圈的动力。
你发朋友圈的目的就愈发回归它本来应该的功能:
自娱自乐地记录你平凡生活的闪光瞬间。
早几年别说秀恩爱晒旅游了,晒娃的简直恨不得在自己朋友圈直播自己娃一天天长起来的过程。
你不屏蔽根本拦不住。
但到了这2年,尤其今年,我知道很多人生了娃,但我真没看到他娃日常长啥样了。
一问,都建了娃的抖音和微博,要看去那看去!
我刚谈恋爱那会儿,晒个两双筷子的周末午餐,都有几百个朋友给我点赞留言:
“是不是找对象了?长啥样啊?你小子藏得够深的啊!”
而现在,即便我发送礼,献花,发了大红包,还拼了各种恩爱聊天记录。
得到的只有亲戚朋友的友情点赞。
一条评论都没有……
那你说我发这个干啥,不是自讨没趣么?
一个在朋友圈评论区社交的时代,我觉得,真的,快过去了。
欢迎来到低欲望社会。
低欲望社会是日本社会科技家大前研一发明的词汇。
意指随社会的老龄化,经济发生停滞和衰退。社会财富分化,贫富差距加大,阶级固化的因素。年轻人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自身低分配的境遇,看不到希望,所以干脆就放弃努力,直接躺平。他们看到劳动者的艰辛和无望,不愿意再背负沉重的房贷,不愿意结婚生子。
什么520、618,Q你NM的,他们蜷缩的狭窄阴暗的出租屋里,以最低维持生存的消费度日。他们不愿意再去做燃料和代价,只求此刻的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