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美元还是世界货币,美联储还是可以通过印钱来冲抵大部分通胀。
一些半吊子扯到上世纪的大通胀,完全不是一回事,当时美元还没完全找到节奏,而且能源不能自给自足,所以才造成了长达十年的大通胀,最高几乎达到15%。
现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经有了自己的节奏,而且页岩气的开发也可以能源自给自足,根本不具备长期通胀的条件。
上世纪70年代的通胀最后是美联储主席沃克尔强行加息结束的,当时的情况更加的危机。而现在美联储手里随时捏着加息的钥匙,如果通胀继续走高,年内加息是难免的,通胀立马就会下来。
另外,为什么这次通胀数据出来,即便是超预期美股没什么动静?说明花街各大人士都有自己的判断,选择相信美联储的说法。
当然,毕竟花街的学术和实战水平堪忧,屡次在金融危机中失手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某些关键时刻,不得不说还是知乎大神看得准,既然知乎大神统一认为美联储在瞎扯,那么就让我们看着美联储一点一点打脸把。
这事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解释。
大家先掌握一个逻辑关系,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复苏)越好,就业越充分(劳动供给越紧张);就业越充分,工资越得涨,通胀率越高。
而工资就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达成均衡的价格。
接下来看美联储6月2日发布的褐皮书。
褐皮书表示,从4月初到5月下旬,国民经济以温和的速度扩张,增速略高于前一个报告期,自上一次报告以来,整体价格压力进一步增加。销售价格温和上升,而投入成本上升更快。美联储企业联系人预计未来几个月将面临成本增加并提高价格的局面。
褐皮书显示,劳动力需求保持强劲,但供应受到限制,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供签约奖金和提高起薪以吸引和留住工人。
根据彭博对经济学家的调查,预计5月份就业报告将显示当月新增就业65.3万人,失业率降至5.9%。这个失业率其实不算太高,已经在迅速接近潜在就业率水平。
所以,美联储的判断是,经济复苏成果不错,但并不稳固,因为这个复苏是建立在劳动力市场紧平衡基础之上的结果。
这个紧平衡是怎么来的呢?
显然是因为疫情。
换言之,是因为疫情的存在,限制了劳动力投入市场,导致劳动力市场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紧张,而这一紧张推动的工资上涨,以及相应的成本上升和通货膨胀(还有大宗商品涨价的影响,不过不影响这里的分析,所以忽略),都是低水平的复苏表现。
这个时候美联储面对的经济局面其实类似于滞胀——增长停滞+通货膨胀。
这是最麻烦的局面。
因为从开篇给大家说的那个逻辑可以看到,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是互相矛盾的,你救这个就得牺牲那个,你救那个又会牺牲这个。
怎么办?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供给侧改革”。
政府要通过生产端举措,把生产限制打开,让生产转起来,把产能释放出来,才可以在保持经济增长(复苏)的同时压降通货膨胀。
那么怎么把生产限制打开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疫苗。
因为只有让疫苗覆盖劳动力人口,才能让劳动力走出来,从而摆脱疫情对生产的限制,释放产能。
但这一段不归美联储管。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只能在需求端进行调控。因此美联储只能竭尽全力为其他部门争取时间。
所以,美联储现在要做的是:
在紧平衡的基础上,容忍通胀保护经济,为其他部门创造时间,赶紧落实疫苗。
而不是为了打掉通胀来牺牲经济。否则等疫苗打完了,劳动力进入市场一看,企业已经完蛋了。
为什么美联储坚持认为通胀是短期的,因为美联储不想升息缩表。
为什么美联储不想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因为美联储在抢时间。
美联储为什么在抢时间,微观上是因为美联储要给劳动力进入市场创造条件(见上一节),宏观上是因为疫情让中美博弈呈现出对美不利的一面。
按常理说,美国要等疫苗接种完成,疫情下去,再正式启动生产。
但现在来不及了。
目前的情况是,疫情期间各大国的经济表现中,只有中国表现出恢复,而且增长还非常强劲,而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俱显颓势。
这种竞争态势不是谁跑得快谁跑得慢的区别,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表明就是美国退步和中国进步。
这就让美国有点头疼了。
谁跑得快谁跑得慢,还可以说这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特点的竞争。既然是不同的方法,那么就不能以一时一刻之胜败论英雄。
但你一个往前跑一个往后跑,就无论如何淡定不起来了。
必须尽快扭转这个颓势。
那么,要尽快扭转这个颓势的话,美国的刺激政策就不能轻易退出。
尤其是美联储。
因为铸币税这个东西是一个存量利益的再分配工具,这意味着美联储每多印一美元,就会削别人一元钱物资来补贴自己。
让自己跑得快固然有利于保持竞争优势,但是如果在利己的时候能够做到损人,显然对自己更加有利。
这不正是美元霸权的价值所在吗,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所以在美国经济恢复正常之前,在美国经济能够回到跟中国的正常比赛轨道上之前,美联储眼下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更为重要。
往好了讲,这是给恢复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
往坏了讲,我不好过,你们也别想好过。我最好是把中国给薅了;如果中国薅不了,至少也能把其他人薅了。
最后,欢迎关注“财经杂感”,公众号和专栏同名。
引起讨论本就是宏观调控目的的一种。
其实观摩所有宏观层面的经济走向都要遵循一个基本法则,也即“看核心数据勿看言论”,而除去这一法则之外,其余所有的看法都不是值得关注的。
因为现代经济调控者都已经被宏观政策给搞怕了,就像以前菲利普斯里通胀和产出关系在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变化一般,不同条件下宏观政策的影响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影响。
就像经常关注财经新闻的小伙伴经常会对新出现的“名人发言”或者“新生名词”有种捉摸不透的感觉一般,这本身就是宏观调整者想引起的结果。
因为资本市场的走向最终都是由共识引起的。
只要在市场上形成确定性共识,那么事情的发展便会彻底脱离掉调控者们的掌控。
比如说韩国政府强调的“不允许炒房”甚至出台了一批“禁止公务员炒房”的法案但韩国首尔、釜山房价却顶着调控疫情期间暴涨50%一般,但即使是在韩国暴涨的房价已成既定事实之后,文在寅政府依然要强调自身对“房地产”的看空态度。
这不是死鸭子嘴硬,更不是某些自媒体为了吸粉,只是为了共识。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防止出现市场统一的共识,让市场上的人捉摸不透以防止共识的出现。
当然有些人会以“世人独醉我独醒”的心态开启对这些言论的不屑,但其实这种不屑本身也是极幼稚,美联储很清楚这些“通胀只是暂时的”的鬼话骗不了久经市场的投资客们,但只要能给普罗大众形成了影响那便足够了。
甚至于只要能在普罗大众形成足够的影响让这些“共识”不形成合力,美联储还可以在短期通过一系列手段做出宏观调控手段让短期的通胀数字变得不那么难看
....
市场的参与者要靠共识赚钱,但美联储们恰恰要抑制“共识”的形成以求政策的稳定。
更准确和精炼的说法是,除非能将潜在成本或损失转嫁给全球另一个体量巨大的经济体来消化,否则,通胀和美股,总得二选一,且最好能顺利完成二选一,而不是想要二选一都没戏了。
这一选择,更本质些,是在 “民生日常 + 经济循环” 和 “私人财富 + 民众养老” 之间的阶段性选择和重新洗牌。
以上并非是在唱衰美国经济。起码中短期内,我个人并不会无视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强大。
以上仅是在说有关过去两年的大背景下的美国通胀和美股而已。
当然,就目前的情形看来,美国依然在做 “将潜在成本或损失转嫁给全球另一个体量巨大的经济体” 的努力,暂时尚未死心。
我实名反对这些高赞扯淡的回答,这些答主看起来也是业内的,就不能不带节奏吗?我TM看着都头疼,是观众老爷爱看这些阴谋论,所以阴谋论的回答有流量?还是因为这些答主喜欢写这些阴谋论,所以观众老爷爱看?亦或者两者互相促进?
通胀为什么就不能是短期的?为什么一扯上通胀就一定是放水,就一定是为了洗劫财富,就一定是要荼毒生灵。
关于通胀,我其实写过很多科普文。通胀的分析框架中,最核心的是供给和需求,放水当然有关系,但是放水是通过刺激需求,导致供需不平衡,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所以,具体的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要看到了一个点,就认为抓住了事情的主要矛盾,这样分析问题是很容易偏颇和走极端的。
一、为什么美联储认为通胀是短期的?
以这一次的全球性通胀为例。一般通胀,是发生在经济繁荣之后,按照美林时钟的周期来看,是发生在经济过热或者是滞胀阶段,如下图所示。
美林时钟是美银美林银行总结历史的数据,根据不同经济周期对应的各资产的表现,给出的一个投资建议,当然了,经济学中还有很多经济周期,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做过一个总结,讲了一下主要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对应的投资方向,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文章里面看,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那么回到本次的通胀周期,目前的经济过热了吗?不论是中美,显然没有。
我们直接上数据。这里需要说明,我们不能简单的看与去年的同比数据,原因大家都清楚,去年的基数太低了,同比再高有啥用?和19年两年的同比,或者直接看绝对值,才能看的清楚,才能不被数据误导。
首先是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我们直接看绝对值,如下图所示,今年的累计值甚至还低于19年同期,你跟我讲这是过热?
我们再看一下社会零售总额。4月份的社会零售总额同比2019年增长8.8%,两年复合增长率只有4.3%,而正常年份一年的同比都在10%左右,这明显偏低的总需求,哪里能带动物价上涨?
如上图,黄色的线代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今年的大幅上涨是因为去年的基数太低,两复合来看,社零是明显偏低的。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出,正常年份,PPI的走势和社零的走势是高度相关的,而今年明显不是这样。
如果对以上数据分析有难度,我们直接看失业率,失业率是中美两国经济和政策几乎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数据也非常直观,没有基数影响。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中美两国的调查失业率。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目前的调查失业率仍然在6%左右,比往年高出1~2个百分点,这个数据,怎么讲都不能说是经济强势。
而中国的调查失业率虽然已经有所回落,但是和正常年份相比也略高。
所以,以上讲了那么多,就是想说明一件事,目前国内的经济也好,美国的经济也好,都在恢复,但是你说和往年相比有多好?国内可能相对好一些,基本恢复正常,但是美国和正常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和过热更是扯不上一点边。
这就导致目前不论是国内的总需求,还是美国的总需求,都没有特别高,这次的物价上涨,和历次不一样,不是由需求导致的。
那是由什么导致的,是供给短缺导致的。
大宗商品的供给国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美,但是目前由于疫情,这些国家的供给严重不足。如下图,是南美多国和马来西亚、印尼的疫情情况。
这里我们以秘鲁2020年矿产量的数据为例说明。
秘鲁能源和矿产部数据,由于与冠状病毒有关的限制,秘鲁的铜产量在2020年暴跌了12.5%,至215万吨;2020年黄金产量也下降了32%,至8730万克。锌产量也下降了5.3%,至133万吨。
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发布2020-21年铜市场预测报告称,世界矿山铜产量今年连续第2年下降。ICSG预计,继2019年下降0.2%以后,全球矿山铜产量今年下降1.5%,而21年将回升4.5%。
ICSG认为,2019年产量下降主要是因为生产问题,特别是印度尼西亚,而2020年产量下降主要是因为Covid-19疫情引起的矿山临时关闭,特别是在秘鲁。
一方面是矿山减产,另外一方面还有国际货运不畅,很多矿即使采了出来,由于疫情的影响,资源国国内的运输受阻,各港口码头效率降低,均明显导致了资源供给的不足。
一方面是供给严重受损,另一方面是需求开始持续恢复到正常水平,供需缺口导致的大宗商品持续的上行。
所以,正是由于涨价是供给不畅导致的,美联储才给出判断,通胀是短期的,不会持续,这不但是美联储的判断,我国决策层同样是持有类似的观点。
国内的PPI同样也大幅增加,5月份的PPI达到了9%,但是决策层对PPI的判断,是主要由供给导致,后续持续上行的可能性不大,同样,由于总需求没没有明显扩张,所以对CPI的传到不会太明显,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没有进行调整,这也是对美联储这一判断的佐证。
抛开意识形态不谈,仅就专业程度来说,我不认为在坐的各们知乎大佬都比美联储更专业,美联储会看不到持续通胀的危害性,而放任通胀的持续走高,却不采取措施,别说加息,连Taper(缩量宽松)都非常谨慎,市场持续之前对Taper的预期持续落空,已经验证了,美联储对于通胀的判断。
二、放水一定导致通胀吗?传到的路径是什么?
再聊一下大家关注的放水问题,还是上面提到的,放水并不会直接导致通胀,放水是需要进入到实体经济,经济回升,总需求快速回升,产生供需缺口,需求主导,物价上涨。
所以,放水一定导致物价上涨吗?不一定的。首先,放水能不能进入到实体经济,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我们以大家热议的美国为例,大家都在说,美联储去年扩表3.2万亿美元,但是没有人告诉你,扩表带动的基础货币增量仅1.3万亿美元,为什么这么少?剩下的去哪里了?
我们看一下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存款规模就知道了。
我们以2020年12月为例,美国财政存款规模攀升至1.6万亿美元以上。同期,美国财政存款增量达到1.2万亿美元,增量规模与基础货币几乎相等。
要知道,正常年份,美联储的财政存款规模从来没有超过4500亿美元,目前财政存款如此大的量,显然是美联储扩表之后,带来的财政淤积。也就是说,美联储虽然把钱印了出来,但是很多的钱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比如很大一部分就变成了财政存款,放在了中央银行。
另外,还有一部分去处是流入到了资本市场。财政通过一系列操作,把大量的资金直接发给了居民,但是居民并没有把这些钱花出去,而是去买股票、买基金、买金融衍生品。去年以来美股的大涨,各种散户和机构的大战,大家应该还有印象。
当然了,我不是说美联储的天量流动性不会对资产及大宗商品产生影响,肯定会有影响,但是是不是就像大家想的那样?事实可能不是。我不是想标新立异,我只是希望,大家在分析问题、看问题的时候,能够全面一点,理性一点,不要太极端,多听,多想,才能不会偏执。
三、通胀何时见顶?
关于这个话题,我其实聊的也比较多了,国内的通胀来看,PPI大概率5月份是顶部,后续缓慢回落,CPI后续还会上升,但是升破3%的概率非常小,这关于判断的逻辑和依据,我在公众号的文章里写过很多次,这里就不重复写了。
对于美国的通胀什么时候见顶,目前来看,三季度总需求很可能见顶,而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四季度,资源国家很可能达到群体免疫,届时供给会快速修复,总体而言,美国的通胀在下半年会逐步见顶。
只要不恶性通胀,美联储是乐于看到的。美国的所有经济调节都源于美联储,美联储实际上已经不只是央行的作用了,而是美国的发改委。
美联储不想看到的是滞胀,也就是失业率不下降,gdp不增长的通胀。如果,失业率持续下降,gdp高速增长,通胀点也没事。
通胀能使美国的资金从股市流入实体,而经济强劲增长又能稳住股市的预期。
很多人一提到泡沫就畏惧,但实际上这是消极主义的表现,不能兑现预期的是泡沫,如果兑现了,就不是泡沫了,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美国,现在多家大公司陆续提高最低收入,一旦这成为趋势,那么大宗商品的上涨将无法抑制美国的国内需求,而且美国的基建计划也将对大宗商品进行支撑。
美国民众收入增长,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经济强劲增长,那么股市的泡沫将不再是泡沫,企业的债务危机将不再是危机。而受到冲击的是一系列外围的制造业国家,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需求的抑制,进而削弱经济增长动能,用中国为主导的制造国的经济失速,换来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国家应该重视这点,一旦中国经济无法高速增长,接下来的不是中高速,而是失速。自古以来都是强恒强,弱则亡。
中国除非与美元脱钩,否则根本解决不了大宗商品的涨价问题。中国以前也通过抛售国储,干预市场的办法,试图打压大宗商品,结果都一败涂地。既然,无法解决大宗商品上涨,中国就不能独自承担这个影响,中国要做的不是打压大宗商品,而是加速大宗商品上涨,把美国的问题,变全球的问题,而不是替美国解决一个中国根本没能力解决的问题。
中国的经济失速已经初现端倪,消费升级速度不断下滑,虽然消费规模还在上涨,但是消费已经开始固化,非刚需消费持续萎缩。
资本剥削的实质是岗位在交易环节的优势地位,人的价值在不断通缩。国家应该采取强有力的货币政策,直接干预就业环节,通过向高校注资,组建产业研究院,大规模建造科研中心,吸纳就业人口,扭转岗位稀缺的局面,推动收入上涨,加速需求释放,迫使大宗商品加速上涨,把通胀变成一个全人类的问题,使得美国吸血中国的成本大幅增加。
中国打压大宗商品,就是给美国输血,降低美国的吸血成本。
近期的外交活动,个人认为只是堵上了米国的一个选择,作为目前的世界班班长,还是有不少牌可打。
除了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米国的资本渗透可能远超普通人的了解,以高科技行业为例,很多的跨国型科技企业,美资占比至少在20%,这还不算一级美资控制的二级、三级资本形成的交叉控制。
料敌从宽,一页百年,对历史来说一百年可以很丰富但也是白驹过隙。大秦不也是奋六世之余烈才成事吗。成事后带来的巨大社会变更,也摧枯拉朽把秦定格在了二世。
建设好自身的心智筋骨,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大的竞争力。
===========
洗洗睡了,中国人想看到的情况不会出现,多看看自己如何过好日子。
米国疫情导致近百万人死亡,都没有什么波澜,之前的游街是因为警民矛盾,要理解本质原因。
先看历史表现,
经济的大起大落,对美国的影响大吗?说大也大,但是比起东南亚、西欧、东欧,08年经济危机后,美国是恢复和成长第二名的存在,甚至在关键经济资源的掌控方面妥妥的第一名。
再看看一战、二战对欧亚大陆村带来多大的伤害,而米国怕过吗?没有啊。两次大战,米国总共都死亡远不到100万士兵。战前米国两边卖资源和武器,日本二战70%的钢铁,进口自米国。战争期间与战争之后,都是暴涨的债权到手软。
再看社会风貌,
米国的普遍国民意识就是敢于直面暴力、枪支和毒品,大起大落看得多了,大风大雨、龙卷风很正常的存在,通胀那都不是事。通胀2%、3%、4%、5%,不同的情况过不同的日子。08年多少普通人破产,还不是平稳的过来了?那个什么99%运动掀起了什么风浪吗?
行尸走肉这样的草履虫智力的剧集流行,很能说明一些问题,即米国近代社会早已忘却了大灾害痛苦经历,从来不会认为有饥民反军流民,有的只是数十人的村斗(说实话,上世纪上半叶的经济危机,人家排队领取的救济餐也远超现在的好多国家)。这个是它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演变构建形成的普遍社会意识。
考虑问题要换位思考,而不是想着自己期望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不了解米国社会和民众的普遍心理,这是会范大错误的,就像米国误判他国的情况一样。
本质原因如下:
米国先决的天眷地理位置,包装的好是孤立主义,但是你想想,欧亚大陆村与美国岛,以及西欧大陆与英格兰岛,东亚大陆与日本岛的天然地理与博弈可选策略就知道它会基于什么打什么牌。
B站火热的温同志,描述的社会结构反而更加接近现在的米国,整个社会抗压力强,生存危机的风险较小。粮食价格上升,没问题,自己在国土划块地自己种;热量补充红白肉占比下降,没问题,高糖补上;资源极大丰富是该国的底气。
欧亚大陆,尤其是拥挤的东亚、东南亚,能有这样的底气吗?
既然是创业,那咱们可得按照生意的思路来。
有戏么?
有戏,这是目前短视频领域为数不多的明确方向——生活短剧。
但是每个创业者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凭啥是我?
内容创作领域能成的创业者有这么几种类型:
1天生英才的
这种人一下生就主动了吃某个创业方向的饭,稍微做一做就能爆发。
有人天生幽默,张嘴有梗,声音有特色,或者脸长得好看也成。
不过人群里这种比例太少,可遇不可求。
2战绩辉煌的
行业老手,打工时间很长,简历上项目案例1~2页纸都写不下的那种。
内容领域玩到后面也是工业化的军备竞赛,有些人是大厂一路打怪升级,天赋可能稍差,但是拉拢资源、做生意、攒资源能力突出。
科班出身创业,胜率一般比较高。
3市场敏感的
内容行业的特点就是变化快。
我老说追风口不好,只要是因为很多人反应速度太慢,等他们去追的时候基本只有接盘一种可能。
但是市场上确实有风口追得好的人。发现早期市场机会,迅速入局,等到差不多的时间迅速套现出手。
回头还能靠讲课开班收割一拨二茬。
这种玩法到了至高境界,是自己就能造出风口。
说了这么多,每个内容创业者都要好歹想一想自己准备靠什么成功。
想了不一定就成,不想肯定不成,稀里糊涂的赚钱,最后会凭借实力亏回来。
更重要的是进行尝试,看看自己想的到底是不是对的。
比如给自己3个月时间,拍30个视频,看看数据上支不支持自己吃这碗饭。
去年有个大三学生问我全职自媒体,说看了一些大V成长历史颇为感动。按照学习成长方法坚持了半年多。
我问他数据咋样。
每周3篇,阅读数平均没到100。
看了几篇作品,我及时地制止了他,没啥天赋、知识储备不足,多流量不敏感。
大三学生时间有限,还是准备考研更重要一些。
如果是业余爱好,那无所谓了;如果是创业,记得给自己一个止损线。
祝愿这位朋友早日能找到“为啥是我能成功”这一问题的答案。
以上,供参考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我在知乎潜水三四年了,第一次正儿八经回答问题,没想到还有朋友追更,根据大家在评论区的分歧,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希望不要引起更大的分歧
我是独生女,为什么会找我老公非独呢,我从上大学开始我爸妈就开始给我灌输找男朋友的标准,其实都不算标准,我爸说必须人品好,家风正,当时十八九岁,哪里懂得什么家风正不正,感觉接触不了这么深层次的东西,当然他家里家庭教育是正常的,我跟老公是高中同学,就是高中三年没说过几句话,见了面只点头打招呼的同学,当时不知道他家什么情况,当然他也不了解我家,后来高中毕业同学聚会时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他高考失利,我上大学,他留在县城复读,平时也是有一句无一句的聊,越到高考越焦虑,那种自己察觉不到的焦虑,我就很少再跟他联系,怕影响人家学习,反而他有时间会主动联系我,就是普通的打打电话,给他加加油什么的,我当时觉得换作其他同学我可能也会这样,但是他不这么理解的,他觉得我陪他走过了考前最焦虑的时间,哈哈哈哈哈,他非说是我先喜欢他的,陪他聊天,给他加油,后来他上大学,时间宽松了,联系就频繁了,平时聊天知道他有一个哥哥,他也知道了我们家的基本情况,没有什么独生和非独生的分歧,相反平时他有什么事都是我替他想着,他有点大男子主义,更多的时候是引导我这件事怎么做,用他的话说,在他家轮不到他当家做主,哈哈哈哈,所以我跟他性格和处理方式上很契合,我不喜欢操心,都是他拿了主意我去执行
恋爱三年半,结婚七年,都是我俩之间的小摩擦,我不跟公婆一起生活,所以没什么大的婆媳矛盾,刚结婚的时候不管什么事他都向着他父母,他哥嫂,所以我有时候会刻意避免跟他讨论他家的事,慢慢的,到现在他觉得他父母说的不对的地方他会主动反驳,我有时候会替公婆说他几句,让他不要脾气这么大
关于房产,钱,他们家看的比较死,我们结婚一两年里,我爸经常跟他说,一家人不要争啊抢的,尤其是亲兄弟,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他哥哥家还是俩儿子,我妈说,你们自己如果困难,可以不给家里帮忙,但是也不能在给我公婆哥嫂添负担,所以我们结婚我公婆出了首付之后家里的其他房产我们就主动放弃了,家里还有两套房,一套六间两层的门面楼,家里一些看热闹的邻居亲戚什么的,每次回家过年聚一起的时候就有意无意的说,你俩真是憨,一个首付才多少钱,家里这些房产得付多少首付,我们就当说笑话,一般不接话
后期我婆婆和嫂子知道我一不为他家钱,二不为他家房,才不防着我,有时候往回想想,其实挺寒心的,好在我只为这个人,他对好,对我父母好就行了,这也是有什么问题我不跟他家争执的原因,我会自己开导自己,我公婆养了一个好儿子,拱手让给我了,这些小事就算了吧,无所谓了吧,在他家邻居亲戚眼里我一直是个缺心眼的形象,整天嘻嘻哈哈,大大咧咧
有时候我老公会莫名其妙的蹦出一句,你真是个缺心眼,我都会开玩笑说我这叫不忘初心
本来就是只图他这个人,人好就行了,不能有太多要求,患得患失容易啥也得不到
祝好~
以下是原答案
我是独生女,目前妈妈退休,爸爸还有两年退休,以前小时候邻居亲戚总说,她现在还感觉不到有兄弟姐妹的好处,长大了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就知道了,我现在31岁,看过了有兄弟姐妹的,鸡飞狗跳的家庭关系,我很感谢当年的政策,当然肯定还是关系和谐的多,这种比较就是糟糕的无比糟糕,好的也没比我好到哪去,就我观察我妈退休后的生活,我觉得我妈可能也感谢当年的政策,退休后简直快乐到飞起,哈哈哈,如果我还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估计我妈这会子得在家练习怎么当端水大事呢,我也没有感觉到童年孤独,成年无助,相反我很独立,8,9岁就学会自己做饭了,因为父母工作忙,有时不能按点做饭吃饭,毕业之后在外面工作也把自己照顾的很好,我也不用顾虑父母的房子多分我还是少分我,相反我鼓励妈妈退休之后享受生活,不用想着存养老钱,没人惦记她的退休工资,相反我老公家有个哥哥,我们每次带孩子回他们家,嫂子都有意无意的说我没负担什么的,其实我对公婆明面上还是暗地里在物质上帮助她都装作不知道,我也不想在这事上费心,感觉没必要,一家人开心健康就行,这是我的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安全感,我不需要他们家的物质和精神上因为一碗水没端平带来的空缺,刚结婚的时候一家人防着我,好像我图他们钱,时刻要分他们东西似的,时间长了知道我心思根本不在这,才对我像自己家人,我根本不在乎,我只图人好就行了,感谢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