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够走下去的基础是新陈代谢,无论肉体,性状,还是文化。或是在旧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并抛掉一些东西;或是灭亡。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小篆金文,抛弃了甲骨文,是否值得痛心?我们的祖先创造了青铜铁器,抛弃了石矛石斧,是否值得痛心?现在还有一些部落停留在原始形态,又是否值得骄傲?
语言,首先是交流工具,其次才是文化。一种语言充满生命力的时候,没必要“保护”,自然会生长壮大、不断产生引入新词汇、新语义。一种语言逐渐变得阻碍交流的便利,失去了工具属性,它就死了。死了就是死了,可以去记录下他的生平,可以去追忆,去品评,但是非要摆弄它的尸身让它装作活着,才是对一种文化的最大亵渎。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在《奇葩说》《圆桌派》《十三邀》等这类节目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甚至,在电视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更甚,在电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想想上面三个问题,就知道您的问题的答案,就是两个字,不会!
那些节目又不是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甚至,就是孔子本人,也达不到这个效果。更别说几个节目。
提升思想,提升认知的方式有很多种,看电视节目,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最高效,最难以替代的途径。
比如,读书。
比如,求学。
比如,行万里路。
实践出真知。
思辨出真知。
电视节目出真知?这个,存疑吧。
所以,认真读一本好书,认真听一堂名校的网课,不见得比看一群人在节目里聊天收获少。
错过那些节目,无需太过焦虑。
把那些节目的作用看得过于巨大,反而会降低自己的思维深度和认知能力。
因为,真知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思辨,来源于探索,倒很少来自别人的价值观输出。
一点浅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