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BAT,现在叫TAB吧。
评论区有人建议我改成TA…
长文预警。
腾讯,现在已经是中国国内公认的最具“产品”基因的互联网公司。在腾讯的帝国版图下,曾经拥有国内价值最高的产品——QQ,现在还拥有另一款价值更高的产品——微信。
腾讯的产品很强,以至于在互联网圈内,常年有“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腾讯的产品”一说。
2016年5月19日,腾讯公布了截至2016年未经审核的第一季度综合业绩。在这一季度里,腾讯的总收入为人民币319.95亿元(49.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
你我都知道,时至今日仍在高速发展着的腾讯,作为一家产品驱动型的公司,从成立至今,不过短短18年。这是充满传奇故事的18年,这18年,已经被很多人反复谈论过。但,作为一个聚焦于产品和运营的学习社区,我们同样好奇,假如更加侧重于产品的视角来为腾讯梳理一下它的这18年,是否会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
于是,才有了这篇由三节课策划的作品——《腾讯的18年产品发展史》。古人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更多产品人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本文将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QQ的诞生和腾讯对商业模式的初步探索。第二部分关注腾讯产品线的拓展和危机的来临。第三部分解析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潮下,腾讯的开放策略和微信的胜利。
一、QQ的意外起家与突围 1998-2002年
1. 一款本来只是为了“卖掉”的产品
据可查询到的信息显示,腾讯公司是在1998年11月注册成立的。但要严格追溯腾讯的起源,似乎要往前推移到1997年。
1997年,时年26岁的马化腾接触到了一款名叫ICQ的即时通讯软件,它由以色列人开发,支持在Internet上聊天、发送消息和文件等,ICQ意即“I Seek You”。
当时的ICQ作为IM软件的缔造者,一经推出便在全世界拥有了大批用户,但其全英文的操作界面,一直都是其在中国市场用户使用数进展缓慢的一大阻碍。
彼时,已浸淫电信及IT相关领域多年的马化腾萌生了要“做一个中文版ICQ”的想法。
带着几名伙伴,马化腾很快开发出了一款名叫“网络寻呼机”的软件,最初,并没有什么野心的马化腾只是简单地想把它以90万元的价格卖给广东电信。然而,时运不济,最终在广东电信的招标中,马化腾的“网络寻呼机”名落孙山,未能中标。于是,半不甘心半被迫之下,马化腾和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张志东决定自己试着去经营这个业务。
就这样,带着他们的“网络寻呼机”,1998年11月,腾讯公司注册成立。成立后,他们的“网络寻呼机”更名为OICQ(意为,更加Open的ICQ,后被ICQ指责侵权,再次更名为QQ,从以下部分开始,我们统一称其为“QQ”)。
2. QQ的初生与成长
某种程度上,QQ最初的成功,既有点“天命注定”的意味,也是其团队和策略等各方面综合实力的体现。
所谓天命注定,指的是若“网络寻呼机”成功中标,并由此成为广东电信力推的IM产品,那QQ的极限,至多可能将以“一个更早几年出现的飞信”而止。故而产品世界里,很多事情也常常是“焉知非福”的。
然而,作为一款新兴产品,如果QQ在当时混沌且激烈的市场中,只是一味照抄ICQ而不做任何创新,则其很可能不会有“冲出重围”的机会。
1999年2月,QQ正式上线,一经推出便呈星火燎原之势,获得大量用户喜爱,用户快速增长。同年11月,QQ用户注册数已突破100万,次年4月,QQ用户注册数已突破500万。
在ICQ在前,网易新浪等国内各大聊天室在后,且网民们都还用着“猫”,下载个软件简直难比登天的1999年,QQ的飞速成长背后,自有其独到之处。
以后来的眼光看,作为一款半工具半社交的产品,QQ在其产品上线之初,除了比ICQ更加亲民的中文界面外,其至少在产品设计和体验方面完成了以下几点大的创新——
彼时的ICQ,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其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这意味着一旦用户更换一台电脑登陆,那么以往添加的所有好友及聊天记录将就此消失。
而QQ的机制,则是将用户信息存储于云端(虽然当时还没有“云”这个概念),而非单机上。
这意味着,即便你使用同一账号在不同电脑上登陆,好友名单也是自动下载同步的。
这个小小的,今天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产品创新,却成为了QQ在普及过程中最为坚实的基础——对于那个绝大多数用户上网的场景都是网吧的时代,这个功能对于用户的意义简直不言而喻。
1999年,那时候中国网民平均线上下载速度在5K左右。
然而,QQ的很多竞争对手,其软件包大小都在1-2M之间,这个今天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大小,却意味着当时的网民们下载起来需要花费近1个小时的时间。
但,对比起来,QQ的大小是——220k。
是的,220k,这个大小一度创造了行业最“轻”的即时通信软件记录。也正是这个大小,让QQ可以成为成千上万用户的“通讯软件”首选。
1999年的互联网技术并不发达,甚至稍显落后,很多设备的运行并不稳定。所以,那个时代,“掉线”是常态,对IM软件来说更是如此。
但,腾讯团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加上CTO张志东在技术上的深厚造诣确保了QQ掉线后总是可以迅速恢复,恰恰就是这节省出来的几秒钟恢复时间差,让QQ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信任。
且,早期在大规模并发请求响应相关技术层面的积累,也奠定了腾讯做云服务的基础。
QQ在早期的另一层面创举,就是在很多细节层面给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体验。
比如说,相比其他很多同期IM单调的头像,QQ早期在软件设计上给用户提供了很多可供选择的卡通头像。在一个数码相机还未普及,你又缺乏信息了解对方的时代,腾讯此举,给了用户一个想象空间——你可以凭借头像去想象这个网友到底长什么样。
这种“在关键细节层面提供差异化体验”的能力,此后逐渐成为腾讯的核心能力之一,此后的聊天皮肤、字色字号个性化、QQ表情乃至QQ秀等,都一脉相承。
回顾早期QQ的产品发展,你会发现,QQ敏锐地抓住了一个工具类产品前期快速增长所需要具备的一切要素——稳定、效率更高、体验顺畅,再加上一点点个性化元素。
而在社交和运营的层面上,我们也可以听到诸如马化腾为了能够增加QQ的活跃度,甚至有时要换个头像,假扮成女孩子来活跃社区气氛等一类的故事。
正如我们熟悉的那样,任何一个产品的早期,都是艰难、辛酸而又富有乐趣的。
事实上,QQ真正开始发展壮大起来,是在2001年。到2001年2月,短短2年过去之后,腾讯QQ的注册用户数已增至5000万,这一数字放在当时很多家庭还没有上网条件的大背景下,尤其可贵。甚至可以说,当时的QQ已经基本上统治了国内整个PC电脑的即时通讯。
顺带说一声,大约在2000年年底,又一个著名的QQ功能上线,它就是QQ群。
同年,紧紧依靠QQ产品之上的其它产品也开始得到发展。坐拥海量用户的腾讯,在这一年推出了TT浏览器,其IM软件-浏览器试图从两端来绑定用户入口的产品策略,与后来搜狗所谓“三级火箭”式的战略,颇有点异曲同工之处。
在那个互联网还很早期的时代,腾讯凭借着自身敏锐的嗅觉,开始了自己的产品布局。以QQ为中心的腾讯产品生态,从此开始逐渐有了雏形。
3. QQ商业产品的探索与成功
2000年,第一次网络泡沫席卷了整个互联网,腾讯陷入资金最为困难的时期,马化腾一度四处寻求出售腾讯,最终因无合适买家而无果。
正如此前我们提到的,福祸总相倚。没有低价把QQ和腾讯卖出的马化腾被迫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并最终在IDG和盈科数码处获得了腾讯的第一笔投资。
此后,度过最大难关的腾讯,发展慢慢步入正轨。
2000-2002年是QQ用户呈爆发式增长的时期,一直没有商业收入来源的QQ,也恰好在这一时期迎来转机。
当时的腾讯刚刚摆脱资金困境,而中国移动也在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基于QQ庞大的用户数和恐怖的用户活跃度,双方几乎一拍即合——腾讯开通了通过中国移动短信通道每月支付5元的移动QQ业务,用户可以用手机短信与QQ好友实现信息互通。
QQ依靠着这一无线增值业务,挣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如果说这时腾讯的营收完全来源于中国移动,那此后“QQ会员”这一商业产品的蓬勃发展,则彻底让腾讯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中。
2000年年底,作为一款时至今日仍然很成功,令无数互联网人耳熟能详的著名商业产品,“QQ会员”正式上线。自上线之日起,它的核心产品逻辑和架构此后稳定运转了很久很久,经十余年未有改变。
其实,QQ会员的核心逻辑,就是给予付费会员一些外显的特权。这些特权,小的有红名、等级等,大则有游戏特权、票务特权、聊天记录漫游、更高好友上限等。
这套体系,前无古人,乃是腾讯独创。
据说推出QQ会员之时,腾讯自己也心中无底,更多只是想要测试,但未曾想,会员自推出之日起,就进入了持续火爆的循环中,成为了此后十年里,中国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商业产品之一。
承接着QQ会员,腾讯在2001-2002年间连续推出了Q币、QQ秀等其它一系列商业产品,继续大获成功,使腾讯进入盈利时代。
其中,QQ秀这款产品,恐怕连腾讯自己都没有想到,它会那么受欢迎。作为一个用户在QQ上的虚拟形象,QQ秀是第一个让用户愿意持续为之付费的产品,同时也是腾讯早期赚钱最多的商业产品,它的出现,让腾讯摆脱了对中国移动的商业收入依赖,对于腾讯的价值是战略级的。
回过头看,腾讯的商业产品成功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假如一个地方已经充分承载了你的社交关系和各种圈子,以至于你已经对它形成了某种依赖,那么以此为基础,提供一些让用户在这里能让自己身份、存在感都变得更加突出的增值服务,用户是愿意付费买单的。
二、以QQ为中心的“在线生活帝国”与“山寨”腾讯的蜕变 2003-2010年
1. 腾讯的产品线决策
通过QQ会员、QQ秀等商业产品探清了盈利模式的腾讯,路走得越发坚定。
2004年6月16日,腾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作为腾讯联合创始人的张志东曾在演讲中提过,2004年,腾讯也面临着一个产品规划甚至是企业发展上的重要选择:关于此后腾讯的产品线,是专注于自己比较熟悉并且确定能盈利的即时通讯领域?还是把视野放得更广阔一点,把版图画得更大一点,搭建一个前景和风险都未知的,所谓“在线生活”的概念?
经过漫长而严肃的讨论,腾讯团队的选择,是后者。自此,腾讯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 腾讯的产品布局与规划
事实上,围绕着“在线生活”这个概念,腾讯的产品布局从2003年,就已经开始。
2003年,腾讯第二代IM平台研发完成,这是对初始第一代平台的升级和重构,为腾讯从单一IM到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撑。
2004年,腾讯网上线,腾讯发力媒体&广告业务。到2005年,仅短短一年时间,腾讯网就已经赶上了拥有先手优势的网易、搜狐和新浪,跃居国内4大门户网站之一。
2005年,QQ空间推出,经历了从类似QQ秀的虚拟化产品,到博客、社交网络,再到开放平台的转型,Qzone至今仍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平台之一。
2004-2009年间,腾讯陆续上线的产品还包括腾讯TM(2004)、QQ音乐(2005)、QQLive(2005)、Foxmail(2005收购)、腾讯电脑管家(2006)、QQ拼音(2007)、QQ旋风(2008)、QQ影音(2008)……以QQ的海量用户为基础,这些产品中的大部分,在相应领域内都迅速冲到了行业用户数第一的位置。
3. 游戏产品——腾讯大厦的商业基石
在隐约已经有了“在线生活”的这个概念方向后,腾讯所有陆续上线的产品线里,最值得单独拿出来说的,是游戏。
2003年,QQ游戏大厅上线,主打各种棋牌类休闲游戏,目标直指当时国内休闲游戏领域的霸主——联众。
与联众相比,腾讯进军休闲领域的优势极为明显——
以此看来,腾讯当时正面宣战联众的逻辑,颇有几分类似于今日的滴滴出行逐次干掉“拼车”、“代驾”这样的“高频打低频”的逻辑。
以此为基础,加上出色的产品体验和细节,从2003到2004,短短一年之内,腾讯就已超越联众,成为国内第一大休闲游戏门户。此后,曾经的休闲游戏霸主联众,一路走低,直到慢慢退出主流互联网世界,消失在大多数互联网用户的视野中。
在休闲游戏之外,彼时在互联网世界里“最赚钱”的网游这块蛋糕,腾讯自然也不会放过。无论是自主开发还是代理运营,腾讯都进行了多方尝试。2004-2008年间,腾讯自主开发了《QQ幻想》、《QQ飞车》、《QQ堂》,同时代理了《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等游戏,全面铺开战线。
这其中,QQ所积累下来的用户数与用户活跃度,始终是腾讯的“核武器”。2009年,Copy而来的QQ农场中“偷菜”的火爆,更展现了社交+游戏的巨大力量。
同年第二季度,腾讯首次超过盛大,坐上了中国网游行业的第一把交椅。
2010年,腾讯代理《英雄联盟》,在网游的受众宽度与电子竞技的行业高度上,同时占领高地。2015年,腾讯收购LOL的开发公司Riots Game……
从休闲游戏到网游再到电子竞技等多方齐头并进,腾讯在游戏领域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扎实。而这也为腾讯帝国建立起了一个无比坚实的收入支柱——从2004年至今,游戏类产品已经贡献了腾讯总体体量中超过一半的收入来源。
4. 腾讯的产品基因局限
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会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基因”,这个基因是核心竞争力,但也会成为自己的局限。
对腾讯而言,这个基因,是“社交”。而因为社交而产生的局限,就是“搜索”和“电商”。
行业内,BAT三家都不止一次互相打过对方的主意,早就百度做“有啊”,后有阿里做“来往”,乃至支付宝大改版。但所有的这些企图,最终都受困于“基因”而败。
对腾讯,也是如此。在腾讯庞大的产品规划中,SOSO和拍拍就是分别瞄准搜索和电商而做的两款产品,他们也都没有例外的失败了。
2006年,腾讯SOSO上线,在搜索这块土地上,腾讯自此纠结了7年多时间,直到2012年,SOSO并入腾讯战略投资的搜狗,算是告一段落。
2005年,腾讯拍拍上线,开始了腾讯在电商领域的漫长探索和尝试,但从未大成。2012年,腾讯收购易迅网,继续以一种不甘心的立场对于电商领域进行着尝试。一直到2014年,在腾讯战略投资京东后,易迅和拍拍都并入京东,这个故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在自己缺乏基因的搜索和电商两大领域内,腾讯最终都选择了通过战略投资缔结联盟的方式为自己筑起防御的城墙,而不再是拧巴的继续进攻。这或许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5. 腾讯的蜕变
时至今日,互联网圈内人士提起腾讯,大多会持肯定态度。“懂产品”,“开放”是常见的对于腾讯的评价。
然而,在2004-2010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对腾讯的评价却并非如此。
彼时,腾讯凭借着QQ的绝对战略地位,发展出来了数量众多且跨度极大的一系列PC端产品,这使得腾讯在大众生活中的存在感空前强烈,这一局面到2009年前后,达到一个顶峰。就当时的格局而言,基本上在每个领域内,除了电商、搜索以外,“生、死、腾讯”是互联网创业者的唯三选择。
这一情形,却不断催生起了腾讯的粗暴和自大。作为一家万众瞩目的巨头,抄袭、垄断、恶意竞争……这些开始成为了人们在提到腾讯时出现频率更高的词汇。
这样的局面,终于在2010年被引爆,当年,在互联网业内颇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世界》杂志封面公开发布题为《“狗日的”腾讯》的商业评论,内容列举了一系列腾讯依靠抄袭相应领域内领头产品以及凭借再凭借QQ的海量用户和绝对优势,甚至不惜采用排挤、封杀等流氓战术挤走竞争对手霸占整个市场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指责与声讨,一时引起了强烈的“倒腾讯”声浪。
而后的3Q(360vsQQ)大战,QQ拒绝在任何装有360的电脑上运行,则再一次把腾讯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腾讯的舆论危机空前强烈。
但,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起来,恰恰是这一次看似“危机”的风潮,促成了腾讯从“封闭、山寨”到“开放”的转变,逐渐成为了一家互联网业内真正受人尊敬的公司。
三、开放和“连接一切”的腾讯产品帝国 2010-2016年
1. 从“野蛮”到“开放”
经历了2004-2010前后的“野蛮成长”,以及2010年的这场不大不小的舆论危机,腾讯开始改变在每个领域内横插一足的模式,相反,它开始做减法。一些次要的业务被剥离,比如在百度与阿里的阴影下生存艰难的搜搜和拍拍,比如一些O2O和边缘业务。
与此同时,更加重要的一个转变是,腾讯开始改变了此前那种“与每个领域的领头羊都一战到死,不把你搞死誓不罢休”的态度,转而走上了一条开放之路,用合作代替竞争。
建立在QQ空间基础上的“开放平台”,作为一个新兴但至关重要的产品线,在2011年前后开始面世,并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给为腾讯用户接入了来源于第三方开发的诸多服务,极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自此,腾讯开始正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和多元,之前的圈地跑马变为了更多的战略投资与合作。而,事实也证明,开放和合作事实上为腾讯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甚至是新的盈利方式。
同时,自腾讯此时开始,“开放平台”此后一度成为了各种互联网大型平台类产品的标配,从人人网到百度到阿里再到新浪微博,无不如此。
这种基于“开放+合作+战略投资”,“做好关系与社交,然后大量接入第三方为用户提供服务与价值”的整体思路,被腾讯坚定不移的贯彻至今。包括此后腾讯对于嘀嘀出行、大众点评、58同城、万达电商等完成的战略投资,都是这一策略的衍生产物。
但,如果腾讯始终是2010年以前那个“野蛮”的腾讯,你很难想象它能完成好这一系列动作。
2. 腾讯的“移动”基因与移动时代的开篇
2009年开始,随着智能手机的诞生和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开启了互联网时代一个新的篇章,它给了互联网人新的机遇,也带给腾讯新的挑战。
作为一家最早的商业产品就与“移动”有着密切关联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在移动端的嗅觉是敏锐的,也是最早关注到“移动端”的互联网公司。
早在2003年,在手机大多还是功能机、塞班机的时候,QQ就已上线了手机版。且,据腾讯内部称,从2006年开始,腾讯内部就已经在持续思考“移动时代”转型与革新。
2009年开始,腾讯的“产品移动化”策略开始得到执行,QQ手机浏览器,QQ手机版和腾讯网手机版都在这个时期诞生。基于智能手机上的手机QQ凭借着良好的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顺利延伸了很大一部分QQ用户的产品使用场景,完成了用户从PC端到移动端的平滑过渡。
此后多年,手Q一直都维持着不错的用户活跃度。
3. 移动端的第一次All-in——腾讯微博
2009年到2011年,这也是另一种产品风靡一时,大杀四方的时代。这种产品,就是微博。
彼时,新浪借助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名人资源和强大的运营能力,迅速上线了新浪微博,并在短短1年多时间里取得了蓬勃发展,从2009年下半年起一直到2011年,很多现象级事件的发源地,纷纷从传统媒体变成了微博。而微博的用户数和用户活跃度,也一直居高不下。
以至于,有一段时间里,居于微博关系下的通讯产品——私信,使用量和使用频次也开始节节攀升。且,微博这种“140字”的碎片化内容,本来就特别适用于移动端的场景。
这无疑让以“社交+关系”为城池堡垒,且高度重视移动端发展的腾讯感到了一点点危机。
于是,2010年5月,腾讯微博上线,正式开启了自己对于新浪微博的反击。且,腾讯微博自上线第一天起,就得到了腾讯内部的无保留资源导入——包括QQ用户关系、腾讯网入口等等在内的各种资源都全方位对其开放,向其接入,看起来,自上线第一天开始,腾讯微博就是被作为一款“战略级产品”来对待的。
此后2-3年里,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开始了一段你追我赶互相争夺的发展历程,并渐渐把饭否、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等等一系列竞争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
2011年2月5日腾讯对外宣布,历经十余月的潜心发展,腾讯微博注册用户突破一亿大关。不到一个月后的3月2日,新浪微博的CEO曹国伟就声明,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数也已超一亿。
此后,两款产品分别往不同的方向发力,腾讯以社交为中心,加强了微博与QQ、QQ群内容的双向互通并搭建了微博等级系统,而新浪则从媒体的角度入手,优化了入口(启用新域名http://weibo.com和http://weibo.cn)和内容分享(启用短连接http://t.cn)。很长一段时间内,“腾讯微博粉丝数更高,新浪微博粉丝活跃度更好,腾讯微博更多90后用户更关注娱乐动态,新浪微博则是70、80后为主,更喜欢讨论时事”普遍形成了业内共识。
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2013年,事态突然发生了一点点变化。这个变化,我们接下来就会讲。
到2014年7月,腾讯内部正式决定战略放弃微博,撤销微博事业部,微博这个产品,也就此在腾讯的产品发展史上划上了一个短暂的句号。
4. 移动端的自我革命
这里,我们要开始讲述另一个令人激动的故事。
2010年,一款名为Kik messenger的国外产品出现了,这是一款专为移动端而设计的IM产品产品,支持多平台,功能简单,能基于手机通讯录迅速建立关系链,自出现以来,发展迅速。
此后,在国内,迅速出现了模仿它的产品,典型如小米的米聊。依靠IM起家的腾讯自然也不会无视这一切,据称,当时除了手Q以外,腾讯内部至少还有一款叫做Q信的产品正在研发。
而微信这款伟大的产品,在一个传奇人物——张小龙的带领下,正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下。此后多年,它都被视为是腾讯内部完成的一次自我革命,被互联网人广为称颂。
还是在此后很多年里,产品界争论不休的另一个焦点,就是为什么腾讯在已有手Q的情况下还要去做微信。
站在现在往回看,任何一个通讯、社交软件在发展到了极致后,都不可避免地会给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使用负担和打扰。在当时,对很多已经用了十多年QQ的用户们来说,那些多不胜数又不好意思退出的QQ群,那些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昵称还总改来改去以至于你完全认不出来谁是谁的好友,都是这些负担和打扰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当时的新浪微博,由于各种段子营销大号的泛滥,这种“负担和打扰”感,也已经越来越强。
每逢此时,你总是会特别需要一个干净、简单而又不失便利,可以给你机会,让你开始“重新维护一个社交圈子”的地方。
关于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故事,已经被人提到过太多。但,人人都知道他创造了微信,却很少有人深挖他在微信之前的经历。
在微信之前,张小龙负责过还算知名的产品,是两款:Foxmail和QQ邮箱。
但凡老一点的互联网用户都知道,邮箱,是互联网上垃圾信息、广告最为泛滥的地方,没有之一。
而,正是在这种漫长的与垃圾信息相伴相斗的过程中,张小龙积累起来了大量与“信息过载”、“营销广告”、“垃圾信息”等等搏斗的经验。甚至是,我们猜测,他今年才公布说出来的那个产品观——好的产品应该是让用户用完即走的——很可能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以至于,在关于微信的生态维护,包括朋友圈和微信公号的反垃圾反低俗营销等产品策略上,你能感受得到一贯的雷厉风行,以及N多邮箱时代的产品策略影子。
好了,现在站在产品层面,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微信的产品迭代和发展历程。
2010年11月,微信项目正式启动,短短两个月后,微信1.0版本发布,当时的功能极其简单,仅有即时通讯,分享照片和更换头像等。
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产品打磨,至确保可以提供顺畅的使用体验后,微信在1.0-1.4的初期版本中陆续开放了导入QQ现有联系人和导入手机通讯录联系人。对照起当时微信的主要竞争对手米聊,“导入QQ关系”成为了微信打出的一招胜负手——有了现成的关系后,一款移动通讯APP,自然会开始引发用户更多的使用场景。
2011年5月10日,微信2.0发布,上线了语音对讲功能,自此时起,微信的用户数开始出现显著增长,开始在诸多同类产品里脱颖而出,绝尘而去。
今时今日,几乎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产品界教父的张小龙,在对于微信的产品功能规划和掌控方面,可以说是精益求精,几近完美。
对于微信,每一个功能的增加都格外谨慎,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意义。2011年10月,微信3.0版本的摇一摇、漂流瓶和查看附近的人是为了拓展用户在微信上的关系链,进一步巩固关系链堡垒的同时,也作为事件带动了微信的产品传播和用户量上升。
2012年4月,微信4.0上线朋友圈,自此开始,朋友圈正式开始抢占微博的市场,很多在微博已经被营销号段子号骚扰得不厌其烦的用户在来到朋友圈后纷纷有了一种重回净土的感觉——至少,这里看到的都是那些我身边最密切、最真实的朋友们的动态,相比被各种营销段子号强奸视线,与他们互动要有乐趣多了。
而上文我们在聊及腾讯微博时所提到的“事态开始发生了一点点变化”,正是微信的出现与飞速成长,让腾讯内部猛然意识到,要战胜新浪微博,可能无法依靠另一款微博类产品而做到,而更可能是凭借微信而做到的。
正如互联网圈内常有人讲:杀死你的,常常不是一个更好的你。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为微信开启了一个新篇章,自此开始,用3-4年时间,构建起来了一个良好的,且可向服务、关系等实现进一步转化的内容生态。而这3-4年间,也有越来越多的微博大V、知乎大V、网络名人等来到微信,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号——他们都越来越意识到,微信公号会成为一个自己与粉丝、外部世界去建立关系,实现价值变现的重要渠道,正如微信公号的Slogan所表达的:再小的个体,都会拥有自己的品牌。
而,从此开始,微信和腾讯也喊出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口号——连接一切。
的确,今日的微信已经不再是一款简单的通讯或者社交产品,而是一个连接器,连接人与人,人与咨询,人与服务,乃至其他更多。
而微信,也彻底取代了QQ,成为了腾讯手中新的“核武器”。以微信为中心的一系列布局,从支付到对滴滴等的战略投资和引入,再到朋友圈广告等商业化探索的上线,微信的步伐,坚定且有力。
且,这个路径始终秉承了腾讯自2010年起确立下来的“开放”的产品策略,这尤其难能可贵。
四、最后的最后
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腾讯的终极目标是:连接一切。像马化腾提到的,腾讯未来只做两件事:连接器和内容产业。
前者是指通过微信、QQ通信平台,去连接人和人、人和服务、人和设备。后者是指,内容产业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无论是QQ还是微信,腾讯一直在做人与人的连接,近年来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其它的探索(包括与滴滴、大众点评等的合作)在尝试人与服务的连接,而人与设备的连接可能需要腾讯再折腾几年了。沿着这条路径,腾讯或许会在未来1-2年内开始在“设备”这个方向下加大投入和布局。
对任何一个互联网业内的产品或运营而言,回顾腾讯18年的产品发展史,都是件很有趣的事,这背后,既有关于产品规划、产品策略层面的妙手,也有很多产品体验、产品细节上的扎实细致,还有很多产品理念、价值主张方面的确立和一以贯之。
我们也再次感叹,任何一家巨头级的互联网公司,以及任何一款“独角兽”级的产品,其发展历程一定都是既有“命中注定”式的运数,又伴随着很多优秀的决策和完美的执行。我们也希望,腾讯可以在未来继续秉持着“开放”的立场,创造更多优秀的产品和用户价值。
本文由三节课出品,作者 @付慢慢 和 @吴越XD ,指导 @黄有璨 。
三节课(微信公众号:sanjieke)是面向0-3岁互联网探索家的学习社区。这里提供最系统的产品 + 运营课程学习,定期出品有深度的产品观察 + 评论。
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才是最大金矿,然而facebook并没有赚到中国市场的钱。腾讯用极端的迎合中国市场的态度去做,确实效果很好。而外来的和尚不会像腾讯一样把中国网民的心理摸得那么透,从这这样的意义上来讲,腾讯无疑是成功的。
从互联网态度上来看,腾讯的帝国式扩张有的产品是同行的笑柄,例如QQ校友之流。但是更多时候,一旦发动了腾讯帝国式的用户,那很多互联网创业都将成为泡沫。从这一点上,腾讯似乎又成了互联网界的毒瘤。然而,网民、手机用户和电视剧的观众是一样的,你拍得好我就会看,你拍得不好,如果是大导演大明星,我一样会捧一下场。
腾讯那么多产品,有很多产品定位还是非常准确的,而且腾讯的一些拳头产品也的确很优秀。微信什么的就不说,有一个产品是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腾讯的QQ音乐,为什么呢?腾讯做音乐软件的时候,其实音乐软年的市场上已经有很多成熟的产品了,比如酷狗。这时候腾讯准确地把QQ音乐定位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身上,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还有一个例子是腾讯代理两款主打游戏,英雄联盟和穿越火线。有用户基础是不错,但是没有好的推广和公关,一样是白搭。至今都有人说Dota2的可玩性比LOL强很多倍,输在进入市场时间和宣传上,我觉得这样的说法不全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dota2的定位太高,锁定在了原有的玩家基础上,新手根本进不去,从一开始定位就错了。
说来说去,BAT是公司,是卖东西的,服务也罢、商品也罢,都是市场说话的,在互联网市场上没有 谁能永玩笑下去,可能今天你看着强大的公司,倒下也只是一瞬间。因为手机用户和网民永远都喜欢新鲜的东西,诺基亚当年没有人会觉得他们要完蛋,最后还是倒了。不要觉得腾讯阿里已经那么成熟了,还有风险吗?说完蛋,只是一瞬间,比诺基亚还快。想想之前那么多互联网公司,看着很牛,只是昙花一现,开心网、人人网、瑞星、快播,都是瞬间就没了。
阿里、腾讯与华为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三家本土企业,和马云的张扬人生不同的是,马化腾与任正非都是极为低调的思考者。
任正非一直在警惕着冬天的到来,在高歌猛进中担忧着方向的迷失,这是智者的清醒。马化腾同样如此,在腾讯的成长中,其实有过无数的坑,而他一直都在小心翼翼的躲避着。
2001年的时候,纳斯达克崩盘,所有未盈利的创业公司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腾讯在这个时候,声誉已经起来了,每日的新增注册量有90万人,每个月的运营开支需要200万元。但腾讯没有钱,于是只能想办法从用户那里挖。怎么挖呢?第一个办法是广告,可是QQ的广告位不比门户,就只有那么一丁点大,又没有层层叠叠的频道和内页,实在榨不出几个钱。
于是第二个,他们开始打QQ号的主意,2002年3月,腾讯推出了“QQ行靓号地带”的业务,将一些好听的号码资源,收费推出。然而,买的人并不多,毕竟那时候支付手段很麻烦,整个市场也没有付费习惯。既然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半年后,腾讯悄悄的停止了免费注册功能,所有新号都必须付费购买。
那时候的腾讯,其实已经垄断了中国的即时通讯工具市场,排名第二的朗玛UC也不过只有数十万的用户量,和QQ的过亿用户量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理论上,腾讯是可以为所欲为的,用户没有任何的选择,他们唯一可以反抗的,就是网上的叫骂而已,于是一篇名为“腾讯QQ,你做的太绝了”的文章瞬间在网上风靡。
面对这种局面,行内通常都会置之不理,就像当时的电子邮箱21cn、263一样,纷纷转向收费,并坚持认为唯有收费才是可持续之道。但腾讯的自省精神在这个时候展现了出来,他们几个月后就重新打开了免费注册的通道,并且将挖钱的重心转向了第三条道路:发展QQ秀增值服务。
多年之后,坚持收费的邮箱们,都已经不见了踪影,而唯有QQ生命力依然。
通过增值服务赚到第一桶金之后,腾讯很快就将这个商业模式复制开来。
游戏、门户、电商、搜索、安全工具……任何有利可图的矿井,腾讯都不放过。这种赶尽杀绝,走你的路,让你无路可走的行为,其实是自由市场下垄断巨头的典型特征,IBM、微软、淘宝都干过无数遍这样的事情,即使在西方,有着成熟的反垄断法,巨头们仍然有恃无恐,聘请豪华的律师团就足以将任何上诉者拖垮。
面对着垄断者,弱势的一方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的生存办法,也就只能在网上骂骂,发泄一下情绪而已。于是当年轰动一时的“狗日的腾讯”就这么出炉了,奇虎360也以与腾讯的“选边大战”而成为一时的英雄。舆论总是同情弱者,却不知道,其实那些骂他们的人,一旦拥有了同样的权力,也会毫不犹豫的走上同样的道路。
和360的大战过后,腾讯的企业战略忽然发生了180度大转弯,那个曾经被指责为“抄袭”的腾讯,开始大量采购版权,那个抢同行饭碗的腾讯,开始大量放弃非主营业务,转而采取联盟方式,将整个业务线聚焦于最重要的“社交-娱乐-金融”业务上。
今天,那个曾经赢得了舆论喝彩的斗士,依然还在四处缠斗,那些垄断者们的傲慢、假货和全家桶,依旧被人诟病,而腾讯却已经成了所有同行都想追随的盟主。
四处扩张的腾讯,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如果只是用户和同行,倒还好,如果是国家呢?
2012年的微信,崛起之势迅猛,很快就冲击到中移动的业务,一边是短信等业务流量的萎缩,一边是信令资源的大量挤占。据砖家们所说,微信占用了中移动60%的信令资源,却只带来了10%的数据流量贡献,也难怪国家监督部门都看不过去。一次采访中,当时的工信部长公开表示:“工信部已经要求运营商提交相应的解决方案,监管部门总体上会站在用户的角度,微信有收费的可能,但不会大幅收费。”
微信没有表示过任何要收费的政策,而政府老大已经为他指明了出路,言下之意就是,我必定要收你微信的过路费了,我也帮你挡了舆论,你自己看着办吧。于是当时所有的舆论矛头都指向了中移动,再一次群情激奋,叫骂之声四起。
以腾讯的地位来看,他完全可以挟舆论倒逼中移动,或者拿政府的声音作为挡箭牌,轻松就化解了过去。但腾讯的自省精神在这里体现了出来,他既没有向用户收费,也没有跟中移动摊牌,而是默默的调集资源研发智能心跳方案,试图用技术的手段来消化问题。
腾讯的伟大就在于此,在他已经拥有足够巨大的力量,可以垄断市场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足够的清醒,时刻反省自己的问题,在那些可能触发危机的风暴来临之前,小心翼翼的躲避着。
这种自省的力量,是怎么来的呢?
——源自腾讯的独特KPI考核机制。
人们都说BAT三家中,百度擅长技术,阿里擅长运营,腾讯擅长产品。为何说腾讯擅长产品?产品谁都会做,尤其是QQ、微信、游戏这些东西,技术其实并不复杂,门槛只在于设计者的目标设定。
大多数的设计者着眼于短期,于是为了得到更多点击量,一篇文章要切成好几个零碎的页面,为了得到更多收入,广告无限堆砌,为了得到更多下载量,不断用无耻的手段欺骗用户……他们的KPI,只关注短期利益。
但在腾讯这里,他们的KPI设定是着眼于长远利益的。
腾讯的合伙创始人之一张志东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家餐厅A位置很好,客流量上佳,本来午餐只要30元,但是餐厅为了业绩,经常搞推销,将平均消费拉到了50元;另一家餐厅B,只执着于出品和服务,点餐多了还会提醒顾客,建议吃完不够再加。
短期来看,餐厅A的业绩会很好看,但长期来看,一定会失去顾客的信任,一旦附近有了别的选择,流失就是难免的;餐厅B给人一种克制的感觉,反而能够建立起信任感,顾客往往宁愿走远一点也要过去吃。
这种着眼于长远利益的KPI设定,反映到小处,就是产品的克制,反映到大处,就是企业的自省。领导者永远在思考,怎样的方式,才是基业长青的生存之道。
很多年前,网上有一个问题,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者?
人们列出了三个候选人——
英特尔的安迪·葛洛夫、IBM的郭士纳、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
大家讨论之后,认为三者都很伟大,但仍然是有高下之分的。
安迪·葛洛夫有一本书,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是他一生理念的总结。他在芯片产业的风口从存储芯片转向逻辑芯片的关口,抓住机会奋力一搏,以“偏执狂”的意志和行动力,将企业带向了全球瞩目的中心。这种伟大,很强,但每一个时代都有这样的弄潮儿。
郭士纳有一本书,叫《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他将IBM这个百年老朽,从1993年亏损高达81亿美元的困境中带出来,第二年就神奇的实现了30亿美元的盈利,并且在此后的十几年重新获得了生命力。这种妙手回春的伟大,确实令人惊叹,但同样伟大的人物,历史上也不乏其人。
杰克韦尔奇却是这样一个管理者:在他上任之初,通用电气就已经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业务庞大,地位稳固,但在辉煌下隐藏的点点问题,却被杰克韦尔奇一一捕捉。杰克韦尔奇虽然发现了问题,却没有像个普通医生一样,忙着修补裂缝,而是将管理的重心放到最关键的部分,着眼于最长远的宏观架构——
第一,“聚焦核心业务”,只做可以成为行业第一的部分,比如金融、航空设备、动力设备等等,而对那些低竞争力的领域,则毫不犹豫的一律砍掉,确保身体上的每一块骨骼都是强而有力的;
第二,“聚焦关键人才”,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有好的领导者,所以人才晋升的机制非常重要,这是大企业能够保持活力,避免官僚化的关键。在杰克韦尔奇这里,通过制度的设计,让优秀人才总是能很快的上来,让他们去带领队伍冲锋陷阵,去修复毛细血管的问题。
这种清醒的认知,和着眼于长远战略的关注,将通用电气从伟大带向了更伟大。
腾讯离那些最伟大的企业还有距离,但在本土,你不得不承认,他的管理制度和对长远战略的思考,一直都是业界的楷模。身处高位而不自傲,独霸江湖仍在反省,这样的力量,是无敌的。
“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这个问题下面竟然没有人提尉迟敬德吗?
著名的“三次救主”了解一下?
第一次,李世民征洛阳期间亲侦敌阵猝遇单雄信,尉迟敬德横刺之落马:
因从猎於榆窠,王世充出步骑数万来战,贼将单雄信恃其骁悍,领骑直入,以趋太宗。敬德乃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中之。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围,因率骑兵与王世充交战数合,其众大溃。擒伪将陈智略等,获排槊兵六千人。——《册府元龟·帝王部·推诚》
第二次,河北对阵刘黑闼期间,李世民为了营救李世勣身陷重围,尉迟敬德率领敢死队破围而出:
又从讨刘黑闼于临洺,黑闼军来袭李世勣,太宗勒兵掩贼,复以救之。既而黑闼众至,其军四合,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太宗与江夏王道宗乘之以出。——《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李世勣:真正的名将敢于直面最黑的黑历史,“发现我的笑容成长在你哭泣里”就是写给我的没错。)
第三次,在玄武门当天射杀了正要勒住李世民脖子的齐王元吉。
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繣,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嗯对,之后“擐甲持矛”地去“保护”李渊的也是他,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就不说了。
要说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大概就是不太符合题目中“无论兴衰”的要求,因为李世民没有给过尉迟敬德衰败的机会。
只有当唐军众将都怀疑尉迟敬德投降的诚意时,李世民会将尉迟敬德引入卧内,对他说:“大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
当尉迟敬德果真救主报恩,李世民会在战斗结束憩于古丘的间歇,对他说:“天诱我意,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
当闲来无事,李世民与玄甲军众将漫步汜水滨顺便考察敌营时,会独独对尉迟敬德说:“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贼见我而还,上策也。
惜字如金的史书从未记载那天天气如何,但是每次看到这句话,脑海里浮现出来的,一定是一个晴朗得可以奋衣而云翔,回雕戈于日光的四月天(别想多,真的是阳历四月。)
以及,当尉迟敬德回朝之后遭人构陷,被高祖李渊“下狱讯验,将杀之”,李世民会不顾自身亦处于猜忌之地,跑到高祖面前去“固谏”,终获保释。
这大概就应了那句著名的心灵鸡汤:没有人值得你为他去死,因为值得你为他去死的人是不会让你死的。
不过呢,在尉迟敬德的生平事迹中,最为传奇的不是三次救主,不是背锅逼宫,而是一场“无关生死兴衰的小事”:
王世充兄子伪代王琬,使於建德军中。乘隋主所御骏马,铠甲鲜华,出於军前。太宗眄之曰:“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敬德曰:“请往取之。”因与高甑生、梁建方两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引其颈、持其肘以归。贼众无敢当者。——《册府元龟·将帅部·勇敢》,并《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没错就是这个虎牢关决战当天「阵前夺马」的故事。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最为传奇,是因为:
战场厮杀,是将军之职;
临危救主,是部下之命。
“阵前夺马”属于哪一种???
若说“两军对阵,气势为先”吧,然而先声夺人可以有无数种方式,比如窦建德派人来“请选锐士数百”先小试一个回合的时候,就可以陪他玩玩嘛!何必非要选择如此高难度如此挑战想象力的玩法?
这就好比什么呢?
最初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值红得发紫的小甜甜布兰妮刚刚发表了《Oops I did it again》(暴露年龄系列)。其中间奏部分有一段对白是这样的:
当年尚不能理解歌词的我,听完之后满脑子就记住了这一个经典句型 "Oh you shouldn't have~~~"
你品,你细品。
“岂可以一马丧猛士?”——李世民如是说。
实际上心里是不是甜到爆炸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也很能理解为什么后来尉迟敬德会变得那么轴,直至在国宴上因为座次问题当着李世民的面大打出手。
天下太平已久,那一段“只要敢冲上去干仗就能牢牢占据主君身边最重要的位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李世民再也不需要尉迟敬德为他栏枪夺马了。
这对于当年主君亲口盖章“天下有我们两个人就能搞定”犹在耳畔的人来说,的确很失落吧?
好在后人并没有忘记尉迟敬德。
北宋名臣田锡在其《鄂公夺槊赋》中用一句「非太宗不能得我之死力,非我不能赴太宗之指踪」高度概括了尉迟敬德的一生。直到现在这种认知依旧是大多数历史爱好者心中对尉迟敬德的形象注解。
这是某著名直男引战论坛前几天搞的投票贴,尉迟敬德如果泉下有知,想必会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