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这些年来,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否被过度夸大了? 第1页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由不同家庭领养,成年后家庭环境对性格的长期影响不超过2%。原生家庭最大的影响是基因,占50%,剩下的50%是家庭外的随机因素。

多数情况下家庭环境甚至对30岁以后的收入都没有多大影响(当然对资产肯定有影响)。

如果你认为你不行主要是因为原生家庭不行,那说明你父母基因不行,同理你的孩子也会认为你的基因不行。

不过好消息是由于均值回归,如果你的基因真的低于平均水平,后代大概率会比你强。


user avatar   liulangdeh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直觉得原生家庭对我影响不大,直到我经常跟朋友一起去吃饭……

相信科学吧。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与这个概念相应的,就是对同一性,和对标准化的高度追求。我个人相信这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有关。

很多答案都提到了比较。以及家庭存在的问题。包括对父母一辈的“追责”。

事实上,又有谁是故意要做某个类型的人呢?哪怕是人的自主选择,那么在自主选择度很高的欧美,即使是从雅典的传统开始,中间还是要经过文艺复兴,经过早起工业化时代的启蒙,以及二战后的繁荣。才有了目前看到的欧美家庭模式。

过去100多年,整个中国,绝大多数家庭是以吃饱饭、抱团取暖来谋取家庭最大收益——最多家庭成员的存活。这样的情况下,天生的家庭以及个人之间的差异,怎么去追责?

用现在的、现代的标准去要求亲人在几十年前的行为模式,这点,无论如何是不对的。要求牛顿之前的学者会微积分?

我们用“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目的是把一些特异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与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因找到。目的是为了帮助个体,在目前的社会行为方式下,更好的调整自己,改变认知。从而有更好的心理适应度和心理体验。简单来说,心情好了,做事积极了。负面情绪少了。这个改变,不是很容易。或者说很多长期的不良心理状态,是与家庭密切相关的。而城市化进程,又往往让家庭链接得以切断,使个人在新环境下有机会重新建立自己新的家庭。

但现在一群18岁,20岁的年轻人,完全生活在20年没变过的家庭里。这个时候,用原生家庭这个词都是不恰当的。因为当下的家庭,就是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家庭就是这样的。他们就是要面对,要在这个现有家庭里适应、调整,以及必要的改善家庭成员行为模式或关系。

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最近20年的夸大,是伴随着对个人力量否定和无力而产生的。制度、法律越来越健全,生活的体系化越来越细致。在过去,一个人一生可以做很多角色转换,从科学家,转为作家,再去做生意,最后从政。但现在,一切都体系化、职业化了。虽然知乎这里提出过所谓斜杠青年这个概念。事实上,斜杠青年不过是游戏罢了。因为连主业都不容易找到,且做好。即使在个人已经有的职业范围内,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隐形权力的扩张,更是让城市新生代,完全无法理解。他们看到了同代人的区别,看到了父母一辈人建立的家庭的区别。但看不到更往上,家族的区别以及形成这种家族区别的方方面面的复杂的个人、环境、社会的原因。

无论自己的家庭如何,人当下,以及未来的幸福,人自己是可以去努力的。但确实不是马上见效。


user avatar   alivetomb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认为并没有夸大。

首先,人的基因是来自于父母的,这是决定人的个性倾向的主要因素,是悲观还是乐观,是外向还是内向,有怎样的爹妈,就有怎样的孩子了。

其次,人的性格养成,以及如何发挥天生个性,都是自家庭里形成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基本上是到初步的个性与自理能力形成,才会被送到学校去,由老师接手一部分教育责任。

原生家庭,无疑会决定一个人的个性。但是个人主动性与选择,才会决定个人的未来发展。原生家庭的危害,往往在于创建了太多的错误的反射,而这些成年后再纠正很困难,比什么都不教孩子的危害更大。因此,往往是父母自负,经常瞎教育孩子的更容易把孩子养残;父母承认自己没啥本事,孩子反而会自强,主动找更强的别人作为偶像,通过社会教育成长起来。

我觉得为人父母,保护好孩子人身安全、心理基本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主成长,及时提供良好的条件,榜样啊,书籍啊,可能会更好些。但自身也千万不能做负面的事情,避免孩子学坏。

我现在对我妹家孩子的成长感到了焦虑,老大已经读四年级了,成绩下滑,也就中等,又懒又缺乏情绪自我控制管理、生活自我管理的能力,现在就经常一声不吭地去同学家玩到晚上九点才回家,作业也不写,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我给她买的实木书桌,三年没到,已经用散架了;别人给她买的电子琴,早弄坏了;去年带她一起逛街,她选东西还是出于嫉妒与比较的心理,而不是出于自己喜欢或需要的心理,而且特别浪费。寒假我们在一起时,起码按时起床,洗脸刷牙,自己洗脚洗pp,每天主动写2小时作业,然后去跟小伙伴玩耍,晚上阅读半小时打卡,还挺正常的。拒我妹妹说现在要催她几遍才会去洗脸,牙经常不刷,大牙已经几乎全蛀了,不乖乖吃饭吃甜食零食,放学了就知道疯玩,不写作业。我妹上班三班倒,常常没时间管她,孩子奶奶各种纵容她。——我不知道这孩子是要成长为什么样子,以她现在的成绩,在我们大山东,连高中可能都无法考上的。

不知道今年寒假是否还有机会带她,也不知道孩子是否还愿意跟我这个老阿姨一起过寒假。今年她生日的时候我送了书给她,迄今也不知道她有没有读。我自己的妹妹也是不爱学习爱的,妹夫更加不靠谱,大概还真是谁家的孩子随谁,我的焦虑,大概毫无道理,毕竟妹夫也有姐姐,也是他的爹妈养出来的,现在似乎也过着普通乡村妇女的生活,没啥落后,也没啥超凡脱俗。我的大外甥女,无论我们对她有多少期许,大约也就是成为这样的平常人吧。我只希望她更有能力些,以后择业可以轻松些,生活也可以轻松些,不要像我们这些一样,被生活支配着,半推半就地生活。


user avatar   knowyourself-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被夸大了,而是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有时候失焦了。

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不能仅仅局限于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因为这很容易让我们陷入无助感——仿佛我们被原生家庭塑造成了如今的模样却无力改变。换句话说,影响本身并没有被夸大,只是我们常常只关注影响,却忘记如何改变这些影响。

原生家庭只是过去,不是未来。承认过去对我们的影响,是为了更好地改写我们的未来。

01. 比起真实发生的过去,我们如何解读过去,更影响我们的人生。

我们没有能力影响已经发生的现实,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如何回忆它。不过,我们却很少意识到,每个人记忆一段过去的方式各不相同。

比如说:

  • 每件事,你都会在意、记住一些细节,而模糊和隐去另外一些细节,这个过程是无意识中就完成了的,没有人能客观记忆一件事的所有信息;
  • 你和另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经历了同一件事,但你们对它的记忆和讲述却总有区别;
  • 甚至,在不同的时间里,当你重新叙述起一件事,你讲述它的方式也都会发生变化,你所呈现出来的故事样貌也会随之改变。

这些你记忆的角度、方式、风格、特点,决定了你的过去不会是中立的、无人称的、客观的。每当你观察、记忆、感受、总结,你都是在对自己眼中的世界进行加工。也就是说,那些“能够反映出你是什么样的人”的故事,其实是你加工后的故事。而被你讲述出来的这个故事中的自己,就是你的“叙事人格”。它是我们人格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层面。叙事心理学认为,我们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身份(self-identity)的过程,而叙事则是找到自我身份的一种关键方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对一系列的生命事件进行了“自传式的因果推论”(autobiographical reasoning)。所以,被父母伤害、被分手、失去工作等种种悲剧式的过去,都不能直接影响你是谁。你如何理解、记忆和讲述这些过去,才真正塑造了“你”这个人。举例来说,让我们来看到这样一个案例:珍妮花遭遇了恋人的背叛,她会怎样讲述这段经历呢?

版本一:

版本二:

从这两个版本的讲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同一段经历,当我们使用不同的讲述方式时,过往经历对当下自我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版本一把被背叛归因于自身的人格特质,认为只要自己恋爱,就注定会是失败的结局,所以不想再爱;版本二则把这件事讲述成一时的不顺,归因于外部的不幸运的因素,因此依然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人。

02. 通过改变对过去的理解和讲述,我们就能扭转过去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弗洛伊德曾指出,对过去的叙述会起到一种疗愈的作用——它帮助来访者,把过去生命中一些痛苦的、难以接受的片段,整理成有条理、说得通、有意义的整体叙事。这种讲述,能够降低来访者内心的冲突,形成统一、稳定、正面的自我身份感(Liu, 2011)。也就是说,用一种更好的方式去讲述自己的过去,能够极大降低过去对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经历就不再仅仅是发生过的事情,而是我们所选择、解读和认为的曾经。尽管历史无法重写,它作用于我们人格的方式却是我们可以控制和调节的。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叙述方式,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我们可以在哪些维度上改变对于过去的叙述。众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每个人的叙述在7个维度上都会体现出高低不一的水平(McAdams, et al., 1997; Bauer, McAdams & Sakaeda, 2005)。接下来,让我们以前文中珍妮花两种版本的叙述为例,从这些维度来分析,什么样的叙事风格是更好的、对当下的影响更积极的。

珍妮花在版本一的叙述中说“这就是我的命”,反映出她认为恋爱失败就是自己的宿命,这样的叙述缺乏自我掌控,体现了较低的“自主性”。

相对地,版本二提到“我以后找对象会变”,认为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显示出更高的“自主性”。

在版本二最后的叙述中,珍妮花依然愿意和他人互动,向往遇到更好的人,而版本一最后却表示不想再爱。由此可见,版本二比版本一体现出的交互性更高。

版本二就是典型的“挽救性叙事”:虽然珍妮花觉得被背叛是倒霉的,但她通过那个人对待自己的态度,获得了一些对关系的理解,意识到离开错的人是为了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人。研究发现,叙事中的“自主性”、“交互性”、“挽救”的过程,都与个体受挫时保持积极情绪的能力呈正相关(McAdams, et al., 1995; Bauer, et al., 2005)。如果我们更多地把自己的经历讲述成 “自己的行为能影响到事件的走向”,我们能够感受到更多的自主性;同时,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去讲述别人给予自己的支持、带给自己的正面影响,我们就能够有更多的力量面对逆境。

版本一是典型的“污染性叙事”:只经过这一次恋爱经历,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对恋爱彻底失望。

在版本二中,珍妮花提到自己“明白了”、“会变得更清醒”,体现出她对于自己有了新的理解,获得了新的成长。这样的叙述会被认为在这个维度上得分更高。

版本二的讲述显然在这个维度上得分更高,最后珍妮花放下了错的人,依旧充满希望地期待未来。

相较于版本一更多地在讲述对方背叛和离开自己,而版本二寻找了这段经历对自己的积极意义。研究发现,“挽救性叙事”与“做出意义解释”的过程,是改变负面事件对自身影响的最重要的手段,它们与整体幸福感呈正相关。有意识地换一种方式讲述你的创伤经历,反复讲述它,你的幸福感(well-being)会得到提升。

03. 如何改变自己对过去的讲述方式?

在改变之前,你需要识别出自己一直以来的叙事风格(Bettison, 2016)。对照上文提到的7个维度,自我评估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维度上还可以有所提高。这样做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识别现有的叙事风格。

在识别出自己的叙事风格之后,你可以尝试从改变叙述一段让自己困扰已久的经历开始。书写练习能够帮助你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叙述的方式。具体可以尝试的方法如下(Wilson, 2011):

(1)你≠问题区分作为讲述者的自己与作为故事主角的自己,你会发现,问题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你并不是问题本身。这个回顾的过程也将帮助你找到故事中的“自主性”与“交互性”。

(2)想象“最好的可能自我(best possible selves)”“最好的可能自我”指的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好的自己”的样子。在重述来自过去的困扰时,练习想象“最好的可能自我”,能够帮助我们尝试“挽救性叙事”。

一个新的讲述不能仅仅停留在所叙述的故事中。你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一点一滴的证据来支持你所讲述的这个新的故事。例如,你可以问自己:

  • 是什么让你能够成为那个“最好的可能自我”?
  • 这个新的故事如何体现了你的价值观或人生目标?
  • 根据这个价值观和目标,你觉得什么才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要注意的是,在以新的方式讲述故事的时候,你也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这些都是正常的,承认并接纳这些不一样的感受。因为改变一个人习以为常的看待过去的方式,会创造出一个“新”的自己,会改变你人生中那些重要的关系。正如犹他大学的发展心理学教授Pasupathi所说的:“人生故事是用粉笔书写的,而不是墨水笔——它可以不断被擦掉、重写。你的过去全在你的手中。”希望我们能以更灵活和开放的姿态看待并书写个人历史,挖掘出那些来自过去的、珍贵的心理资源,并将其传承下去,迎来更广阔的未来。


References:

Bauer, J.J., McAdams, D.P., & Sakaeda, A.R. (2005). Interpreting the good life: Growth memories in the lives of mature, happy people, 88 (1),203-217.

Bettison, L. (2016). How to change your life by changing the stories you tell yourself. Tiny buddha.

Liu, H.M. (2011). The narrated self: An analysis of Ricoeur’s notion of “narrative Identity”. Debating China, 6, 415.

McAdams, D. P. (2006). The role of narrative i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oday. Narrative Inquiry, 16(1), 11-18.

McAdams, D. P. (2013). The psychological self as actor, agent, and author.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8(3), 272-295.

McAdams, D.P. (1995). What do we know when we know a pers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3 (3): 365–395.

McLean, K. C. (2008). Stories of the young and the old: personal continuity and narrative ident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4(1), 254.

Wilson, T.D. (2011). Redirect: The surprising new science of psychological chang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点击查看往期高赞回答:

接纳自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缺爱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怎样降低或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user avatar   qqqwwwaaazzz 网友的相关建议: 
      

30岁之前原生家庭影响大,30岁之后自己还各种赖原生家庭就有点懦夫了。小时候一个人三观不成熟,世界观的建立依赖父母。成年了以后你已经是个完全脱离你父母的独立个体了,你完全可以再建立和之前不一样的世界观,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改正各种各样父母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如果这点事都做不到,生活中犯了错就赖离自己十万八千里的父母那真的太巨婴了。

豆瓣有个小组就叫“父母皆祸害”,这种小组的火爆本身就是因为大多数人习惯了待在舒适区,习惯了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到别人身上,因为相比正视自己的问题并且改正自己,把错误全部赖到别人身上可简单多了


user avatar   cheng-yi-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经常能见到将自己的人生尤其是性格归结于原生家庭的人,网上和身边都有,原生家庭固然对一个人的成长有极大影响,因此讨论原生家庭是很有意义的,但原生家庭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性格的成因确实是很复杂的,还会包含基因和更广泛的社会因素。

比如说现在非常普遍的留守儿童问题,家庭在孩子的童年影响比较小,孩子更多受到学校中的同学老师、村镇中的社会关系、以及各类网络产品的影响(短视频、网络游戏等);留守儿童问题虽然比较特殊,但可以从中看到家庭缺位后是什么填补了空缺。类似的,大城市中寄宿学校和课外班的集中管理也让同龄人的互动开始增多,而父母施加影响的机会变少。有了手机和网络社区后,家长不如网友了解孩子成为了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家庭互动关系变得复杂化。前网络时代的80后、90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父母影响,在95后和00后之间有所淡化,而随着家庭在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的地位逐渐变迁,原生家庭在人格成长中的影响很可能将进一步变化。

那么,如果从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来看原生家庭问题,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原生家庭是社会影响的子集(或者说原生家庭是社会环境和文化的一部分)。因为父母对待小孩的方式,除了他们自己性格的因素,还有文化因素和社会时代的因素,在中国数千年来的儒家父权文化和封建思想影响下,突然进入到人本主义或精神分析的框架讨论人格的构建,这其实是非常跳跃的一个过程,因为这两个文化框架本质上就有巨大的冲突。在现代心理学框架下,你当然可以认为父母做得不够好,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可能也无法逃离历史和时代留下的烙印,父母们作为普通人,很可能仅仅反映了时代的平均水平,或许他们在同龄人中做得不算差,或者比你想象得“摆烂”、“散养”、“精神虐待”什么的要好。也许大家再早生200年,同样的养育方式和家庭条件,我们可能是时代中最幸福的人。原生家庭当然是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末梢神经”,但每个个体都只是时代洪流中的一粒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父母都是沙,我们都对自己的人生都有些无能为力。时代或社会洪流不会对我们低头让步,于是我们只能先和自己和解,再去尝试和父母以及时代和解。

如果原生家庭的问题来源于家庭之间的互动,那么原生家庭的问题就不仅仅是父母对“我”的影响,还包括“我”对父母的影响。已经为人父母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孩子生下来就会和父母产生很多矛盾和摩擦:一生下来的孩子是不会睡长觉的,每2小时醒一次,一闹半小时,父母也就不能睡好觉,要陪着他不睡,所以产后抑郁有时候也会发生在父亲身上,因为长期睡不好觉。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它只能这样生存,它也不懂任何道理,它有什么错呢?于是父母只能适应它、迁就它。再大一点,孩子在 2 岁的时候玩玩闹闹啥也不懂,你就得非常有耐心地陪着他;再长大一点到了幼儿园小学,个体的气质和天赋开始显现,一些孩子语言天赋高、一些孩子运动天赋高、一些孩子算数能力强,而有的孩子却什么也学不会,虽然基因来自父母,但在表达过程中也有相当大的随机成分,父母面对这些随机的挑战,很多时候你也不能苛求他们“准备好了再生我啊!”每一对父母实际上应对的是不同的挑战,而他们适应挑战的过程也千差万别,有的可以适应孩子带来的挑战,有的则过得十分痛苦。

因此,一个孩子来到世界上,他就是家庭里一个完全不同的新成员,他什么都不懂,啥也不会。父母不会理所当然地适应他,他也不会理所当然地适应父母,孩子和父母之间其实是相互影响和改造的。你在中文网上搜索“孩子对父母性格的影响”这几个字,几乎只能搜到“父母性格对孩子的影响”,而换英文搜,就能搜到反方向的研究了。这其实也说明,在目前中文互联网的环境中,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一个方向,也只关心一个方向,那就是父母的责任重大,却很少看到另一方面,即孩子也是在独立地面对这个世界、向这个世界(包括父母)发起挑战、在输输赢赢中适应下来的。父母并不能完全掌握你的人生,即使在小时候,很多决定也是你自己性格使然造成的,然后通过和父母或其他什么相互影响越走越远。

当然,在我们的文化中,社会规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每个个体受到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或者压迫)要比西方国家更大,因此这里我们就更要学会去思考,是父母造成的影响,还是集体主义文化,或是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造成的影响。就像我在前面写的,家庭是社会文化的末梢神经,无论我们还是父母都有很多身不由己。站在这个角度,尝试多理解一下我们的凡人父母,感受一下个体在社会、时代和文化面前的无力,这可能会带来多一份原谅吧。


user avatar   mao-ze-dong-3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的,尤其在上网多的人当中。

中国这些年发展太快,创造了太多奇迹,以至于年轻人往往忘记了这条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当他们责备自己原生家庭不好的时候,很少去考量他们的原生家庭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

人不能选择来到这个世界,但可以选择怎么离开这个世界。

人的生命就是一次性的,在非常有限的生命里,能做一些事情,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

无论你的家庭怎么糟糕,无论你怎么努力,最终你会发现,其实你什么也帮不了他们,同样,他们也什么都帮不了你。

一个人,只能在自己的时代和时代的自己中,发光发热。

同理,你也管不了你的下一代。你帮不了他什么,他也什么都帮不了你。

内因决定外因,问题总是出在你自己身上。

一般讲到原生家庭问题,人们喜欢引用这么一句话“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句话是很狭隘的,我之前就讲过,可以治愈一生的童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的确,这些人很幸福很阳光,但恰恰是他们较少的从黑暗与挫折中汲取养料,因此在风雨中更难以屹立不倒。

而这还不是最大的缺陷,最大的问题是,这类人几乎是普遍有一个“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心理。于是,当现实不符合他们的幻想的时候,因为拥有“可以治愈一生的童年”,所以更愿意回到心理舒适区而不是反思,突破,超越。

在我看来,这是很大的不幸。因为原生家庭的幸福,而失去了或者说延误了成为一个完整的、可以真正理解世界的人的机会。

相反,穷人孩子早当家。早遭罪,早成人。

有人讲,苦难本身没有意义,战胜了苦难才有意义。

我不这么认为,苦难本身也是意义的一环,如果没有苦难,何来的战胜苦难后的完善呢?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却要我报之以歌。我看他说的不对,恰恰是世界以痛吻我,我才能唱出真正的阳光。

我推荐大家读一读《冰与火之歌》,这部小说对于原生家庭和子女之间的影响关系,是我见过的论述的最好的。

逝者不死,必将再起,其势更烈。

无论你的父亲高尚如奈德,狡诈如泰温,残暴如葛雷乔伊,还是温柔富贵的提利尔配上一个能把握全局的老奶奶。

无论你的童年是温馨的流水花园,世人艳羡的黄金双胞胎,可怜可悲的仇家质子,还是一家人幸福又聪明,把阶级跃迁玩的明明白白的。

冬天迟早会到来。

到那个时候,你就不得不杀死心中的孩子,离开童年的花园。

而那些曾经羡慕过幸福原生家庭的孩子们,则调转过来,先一步的屹立在了风暴之中。

人的生命总有一天会走到终点,如电亦如露。

这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走到了哪里,而在于你走了多远。



昨天写了这个,有些人说我社达。我好像经常被人说是社达,其实我可能真的是社达。以前我想过,要是有一天,我死在某个角落了,会有人在乎么,至少为我难过一段时间。

正因如此,我不能结束,我感到必须珍惜我生命的每一秒,要好好的活着。可能社达的种子那时候就种下了,我说锅男biss,也是这个道理,因为死就死了,少你一个不少。

我从小就有很强的表达欲,但不是总有人听。我喜欢散步,一边散步,一边跟朋友讲,没有朋友,就想象个朋友。后来,连朋友都不用想象了,我自己就能跟自己聊天。晚上是比较好的,因为街上没啥人,缺点是可能会因为自言自语吓到别人。

常常聊的很激烈,有时候聊着聊着就骂起来了。无非是复述过去和研究未来,反思自己干的蠢事,想起来自己或许本来可以怎么样会怎样的。或者是反思别人干的蠢事,有时同情,有时嘲笑,有时憎恨,多了,也就比较麻木了。

精神是一朵花儿,你反思的足够多了,就会突破,花儿也就凋落了。那时候的你,也就死了。在那上面,将长出一朵新的花儿,它的根扎的比过去更深,绽放的比过去更鲜艳。当然了,这个成长吸收他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

我知道,有些原生家庭是好与坏糅杂,因此并不会那么快逼你前进。但起码,还有点好不是。

在我的世界里,堆满了我的尸体和其他人的断肢残腿。我没法再和他们聊天了,但是他们身上的伤口还能让我想起来,这一路大概是怎么过来的。

午夜梦回的时候,他们也会诈尸。那时我就会痛苦不堪,情绪崩溃,眼泪会浸透半个枕头。我不想哭,只是无可抑制的自怨自艾,悲伤和委屈在心里反复爆炸。这些幽灵的使命,就是把我拉回地狱。

与之对应的,就是白天时的躁狂。那时候,我总是过度的兴奋,乃至于狂热。年轻人都容易狂热,但是我的狂热程度要比别人高得多。

以前,大概两三天或者更短,他们就会诈尸一次。现在,可能一两个月才会出来一次,对我的影响也小的多了。与之对应的,就是白天的我也变得平和了。

之所以压制住了他们,无非是升级了。当年我读过毛选,兴奋的找列宁的书来看。毛的组织思路是直接继承列宁的,但是毛温柔多了,或者说,在我读列宁之前,我并没有理解什么是先锋队。

这和鲁迅,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一样。这是钢铁。钢铁,没有悲伤,只有沉重,没有疑惑,只有坚定。

可一个小孩,穿上全身盔甲,压也压垮了。但孩子总会长大,撑得起盔甲的时候,就是战士了。

我写过一句:

侮辱与伤害,被侮辱与被伤害。

诸神的恩赐,是在尸体上寻找未来。

有一天我的生命也会结束,希望那个时候,面对我的骨灰,高尚的人会撒下热泪。

无数的花儿积累出精彩的一生,无数的一生积累成人类的历史。

绽放吧,同志。


user avatar   an-yong-5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只谈原生家庭的影响,不谈人自身的韧性和可塑性,是不合理的。

2. 原生家庭应该成为一种工具,帮助我们理解“我为何是现在的我”“我应该如何成长为更好的我”;

而不是沦为我们敌意父母、释放愤怒、不满当下的理由和借口;

更不应该沦为制造家庭矛盾的帮凶。

3. 只强调原生家庭的影响太过片面,还要强调一个事实: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没有完美的教育,没有完美的家庭。

之前看到一个漫画,非常生动的体现了家庭教育的不完美性(来源不明,侵删)

4.当我们在谈原生家庭的时候,不能只看负面影响,还要积极地寻找正面影响。

5.作为科普工作者,原生家庭的影响要提,如何看待这种影响也要提,更要科普方法手段,用积极的视角来分享知识。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夸大,只是忽视了可以对冲原生家庭影响的其他因素。

环境塑造人(对于普通人来说),原生家庭是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也有其他的环境因素非常重要。

1,在青春期,少年开始有独立决策和思考的意识,这时候,周围好朋友的一些想法和行为,会被少年作为一个标尺去衡量原生家庭给予的价值观和习惯,并且乐于发现二者的矛盾,在整个时间段,一些人会改变原生家庭给予的价值模式,甚至有可能完全逆反,这个过程中,少年完成了成长为一个独立人格的涅槃。

2,年轻人步入社会且远离原生家庭环境后,如果原生家庭的博弈逻辑和道德训练,导致年轻人经常碰壁,有频繁的同类负面反馈,那么年轻人可能会在迷茫和精神痛苦中寻找博弈失效的原因。其中大部分人会发现一些浅层的问题,并且能够改正。极少数的人会找到道德训练和博弈逻辑的根源以及从小形成的弱点心结,并成长为脱离原生家庭影响的人。

3,榜样的力量也可能有很大作用,如果有层次和思维维度高于原生家庭的人做指导,甚至只是能够被年轻人观察,那么有悟性的年轻人可能会重塑博弈逻辑和价值观。

4,读书是对冲的最优方案,可惜多数人不会选书,也不会真的读而致用。

5,长时间从事某个岗位和职业,会消磨掉原生家庭影响中表层的一部分,最深层的藏在灵魂中的缺点和弱点,很难被这种方式改变。

以上

当然,对冲改变也有可能是恶性的。

仅供参考。




        

相关话题

  为什么说「淫人妻女者,妻女必被人淫」? 
  被自己的亲弟弟猥亵了怎么办? 
  一个人吃饭很丢人吗? 
  老公想完全承担小姑子上大学的费用,我不同意,该怎么办? 
  如何看待《都挺好》中原生家庭对成长的影响? 
  你觉得自己牛在哪儿?为什么会这样觉得? 
  我工资是我老公的两倍,我给弟弟十万买房怎么了? 
  父母做过的什么事情让你觉得自己不是被爱而是出于社会关系的义务,或者给他们一次选择就不会选你。? 
  手帐怎么用?跟日记的区别是什么? 
  老公姐姐让她十三岁的孩子来北京过暑假,一分钱不带合适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希望在以色列与俄罗斯进行谈判」?
下一个讨论
东航 MU5735 客机在广西坠毁,机上载有 132 人,最新情况如何?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