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俄元首宣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未来中俄关系将如何发展?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条约延期正常,不延期就大条了。


条约的最敏感内容,是中俄双方都同意,对现有中俄国境线保持现状。

条约01年签的,离苏联解体才十年,那时候国内民间要求收回海参崴、伯力、庙街的声势还很大。

但为了北方无事,我国对苏联解体的立场一直都很克制,并没有提出恢复清朝边界的领土主张。到04年俄罗斯向我国移交半个黑瞎子岛后,中俄之间就没有官方争议领土问题了。

条约就像一个安全缓冲,明确规定了“双方在两国边界尚未协商一致的地段保持现状”。一是因为确实还在谈黑瞎子岛、银龙岛、大岛等领土问题;另一方面是中俄边界线太长,不知道会不会冒出新的争端。

而且这个安全缓冲还有个“阀”:第一次签署,有效期20年;如之后双方没有提出异议,条约自动每5年续约一次。


所以你想象一下该条约没有延期会是啥情况?

有一方提出异议了。

很大条的。

要么是否认领土现状,提出新的领土要求;

要么是撤销不首先使用核武及战略武器不瞄准对方;

要么是否认对方国家统一;

要么是一方要参与敌对另一方的军事联盟。

总之,这个条约延期是正常的,没有延期才是新闻,大新闻,黑云压城的那种。


至于对俄罗斯,说实话,不做中国的敌人就是俄罗斯最大的价值。

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中国于苏联后期混乱之际,和其确认了友好及互不侵犯的核心原则。

85年为什么能说出“军队要忍耐”、搞百万大裁军?如果北方边界还陈兵百万,甚至哪怕就是残缺不全的二三十个师,你也忍不了、裁不了。

正是因为北方威胁暂时解除,才敢去降低军事投入,把国家资源转入民生建设。

即使到现在,“中俄无事”依然是中国能够较为淡定地应对美帝的一个前提。打开地图就一目了然:东北看住半岛,东南亚摆些精锐威慑一下,西南重点盯住印度,剩下的可以重点投入到东南海防。

要是“中俄有事”,即使是今天的中国,也很难受得了“海塞”两端的投入,威慑效果大打折扣。

在经济上也是同理。你不可能指望单靠俄罗斯来实现多少增长,但你一定要确保俄罗斯不要折腾你的潜在增长。

从中亚到中东到北非,处处都是俄罗斯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虽然二流,但搞事绝对一流。


中俄之间只能做朋友,这种体量的两个相邻的路权国家,除非就是要铁了心打三战,否则脑溢血了也不能翻脸。

但很多事情还是得脑洞大点。

普京老了呢?换了一个不那么相信对抗的领导人上台呢?能源寡头渗透了俄罗斯军方系统呢?美帝和欧洲最终出卖了乌克兰呢?

欧洲主义者在俄罗斯一直有较强的影响力,如果西线无事,欧俄见面笑嘻嘻,那到底会是欧洲彻底成为中国的伙伴,还是俄罗斯开始动摇?

概率不高,但确实不是一个乐观的剧本。因此在俄欧、俄美还不得不对抗的时间内,中国必须稳住俄罗斯,并尽可能在东南亚建立自己真正的势力范围。

有效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必然在有效的军事威慑范围内。俄罗斯就是用作减轻压力转移焦点的,不能视为任何战略的依赖。


user avatar   tzar-x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几个国情谬误就忍不住吐槽两句

谬误1:军费按市场汇率计价

这是最让人感到无语的一个谬误,合着俄罗斯国防工业自给能力为0,一切都要从国际市场上买现货是吧?按照某些人的算法,苏57成本只要4000万美元,战斗力和F35原型机差不多,岂不是说明俄国拿到天顶星技术了?

任何一个上过高中的都知道市场汇率值和实际购买力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自己骗傻子可以,别公开骗。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人就没那么蠢,早就发现对于俄国军费而言,市场汇率连个蛋的指示意义都没有。

看看人西蒙维兹曼怎么写的,人家直接用PPP重估了俄国军费的购买力,答案是俄国名义军费不到500亿美元,实际军费开支要乘以一个3.3的系数,等价于美国的1650-1750亿美元的水平。那么苏57的造价就是在1.2亿美元左右,比F35大规模量产后要显著的高,这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按照这个人均负担比例来算,中国大概军费开支要达到美国的3倍到两万亿美元左右。

不然你根本没法解释船台上同时开工的5条955A和四条885M,以及远东七万吨级核动力舰艇的船坞(以及正在建造的10510型核动力破冰船,实际上今年开始俄国的大型造船厂全被rosatom和VMS的订单填满了,包括刻赤造船厂都接到了两条两万吨级的登陆舰订单)


谬误2:“集中力量办大事”和“斯大林体制”捆绑,没有具体的斯大林体制就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俗语,学术上叫动员型发展模式,或者叫动员型经济。不是布尔什维克党人从虚空领悟了马克思的神启(事实上马克思根本就没有给出一个可行的建设方案出来,而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兵营共产主义持否定态度,不信可以去查他们怎么评价涅恰耶夫的《革命者教义问答》[1]),而是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国历史上的动员型发展传统基础上结合帝俄遗留的发展计划,搭配列宁式党的动员能力改善出的一种发展模式。这个模式什么时候出现的?彼得大帝时期。

沃隆佐夫(ВоронцовС.А.)[2]和克柳切夫斯基(Ключевский В. О.)[3]的结论是俄罗斯运用动员型发展模式的历史相当悠久。动员型发展模式是横贯整个俄罗斯近现代发展史的核心脉络,是俄罗斯文明发展的基本范式之一。

所以说兵营社会主义(казарменный социализм)和战时共产主义(Военный коммунизм)都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过程中的极端产物,因为它是俄国本地化的产物,所以必然在海外水土不服。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原因还是苏式和东德式的计划经济搞不来(只有东德在1989年前后搞出了国民经济需求总表),因为数学专家严重缺乏、自动化装备产能极其有限。

197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康托罗维奇本人就是列宁格勒学派(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数力学系)的数学家,而俄国数学界不仅只有一个列宁格勒学派,还有一个更出名的莫斯科学派(莫斯科国立大学数力学系)。

按照格鲁什科夫的说法,1930年的苏联经济需要10的14次方计算进行管理,而到1970年,需要10的16次方计算进行管理,40间年经济管理的算力需求增长了一百倍[4]。美国都不一定供得起一个大机簇(莫斯科的全国主控)、两百个大机组(大概四百台大机,两百个经济区的区域总控)、两万台小机(骨干企业中控)。不要问为什么不用X86服务器群集(指代廉价计算机组成的群集),因为全国经济管理自动化的需求和银行一样,数据必须可信、可用性必须高、整数为主,因此必须用大机承载。(说实话今年中国全国都不一定有四百台大机和两万台小机)

这个动员型发展模式就和中国人的种菜天赋一样,是刻在俄国人的文化基因里的,是俄国的社会文化传统催生了动员型发展模式,而不是布尔什维克党从虚空里获得一份设计图,然后加在俄国身上。


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谬误,比如要么俄国经济就只有国防工业,要么就是俄国的去工业化让俄国国防工业完全完蛋的二极管思维就不批了,浪费时间。剩下的视其他答案中谬误出现频率不定期更新。

国情和科技情报这类东西,不是几个本科毕业的大v就三言两语就能搞定的。有些谬误实在是让人觉得发笑。


参考

  1. ^ http://www.hist.msu.ru/ER/Etext/nechaev.htm
  2. ^ Воронцов Серге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Белоусов Виктор Терентьевич О возможности реализации мобилизационного типа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 в XXI в // Власть. 2015. №5.
  3. ^ Ключевский, В. О. 1989. Курс русской истории. —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В 9 т. М.: Мысль. Т. 5. 479 с.
  4. ^ К юбилею В. М. Глушкова, С. П. Никанорова, В. Н. Четверикова. Идеологи отечественных разработок в области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ых систем управления // Прикладная информатика. 2009. №1.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让中俄这种在地缘上有一定矛盾,社会文化截然不同,民间交往贫乏,经济交融不多的国家如此坚定的走在一起,是美匪治球,我球必完的最佳实证。

地缘政治有两种视角,一种是空间视角,一种是权力视角,权力视角下,地缘力量的最佳表现形式是制海权,空间视角下。地缘力量的最佳表现形式是对边缘地带的控制。

俄罗斯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后者。

作为身处中心地带的国家,不论是帝国时期,还是苏联时期,甚至是现在的联邦,不惜一切冲向边缘是俄罗斯的历史本能,但俄罗斯自古绵延至今的落后,又让俄罗斯要冲向边缘地带的唯一方法,就是想尽办法向先进发达的边缘地带学习。

学习边缘地带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武装自己,然后与边缘地带为敌,这种矛盾贯穿俄罗斯的历史,俄国历史上无数次拥抱欧洲,然后和欧洲为敌,无数次竭力西化,然后与西方为敌,就是这个原因。

中国也属于边缘地带,但近代以来较为落后,因此俄国对中国并无学习之意,只有觊觎之心,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是近代以来从中国夺走国土最多的国家,这是一种本能,它管不住自己的手的。

中俄之间的矛盾其实是很大的,只是因为现代中国的强大,再加上俄国的重心在欧洲,投射到亚洲的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所以这种矛盾才显得并不是那么不可调和,若是中国衰弱,俄国还能不能管住自己的手,个人不做乐观估计。

而美国,作为一个相对超然于世界岛的争端,从权力视角来看拥有巨大地缘力量的国家(掌握制海权),却通过一系列高度复杂的操作,居然让中俄能够如此坚定的走到一起,实在是不得不说,当代美国的无能和蠢笨,已经到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巨大损失的地步了。

中俄是极为特殊且极为成熟的一对国际间关系。

和其它大多数国际间关系不同,中国要想稳固和俄国的关系,主要方法不在外,在内。

关键在于产业升级。

俄罗斯缺乏内生性产业技术迭代能力,这是其地缘环境(处于国际贸易主航道末梢),人口规模(苏联末年7000万产业人口,但根本无力支撑下一次产业升级,现在还不如当初),生产要素(除了资源一无所有,且资源储量大但成本高)导致的,苏联末年曾经投了几千亿,搞了个《纲要100》计划,企图在西方国家自80年代开始的对苏总禁运下,集中攻坚100种关键物资和技术,虽然对外号称只用了3年就在90%的计划覆盖领域实现了自给自足,但解决了有无问题和解决了好坏问题,终究不是一回事,苏联的产业升级终究还是陷入困境,苏联高层末年对经济问题的巨大恐惧情绪,很大程度来源于此。

而即使是这种程度的投资,现在的俄罗斯也已经无力实施了。

它从边缘地带学习先进技术的饥渴从未如此迫切。

因此,要稳固中俄关系,最佳手段就是加快中国的产业升级,让中国成为俄罗斯的外源性产业技术迭代来源,同时,让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俄罗斯,通过它重心在欧洲且主要注意力在欧洲这一惯性,把它冲向边缘地带的目光引导到欧洲身上,这样一来,中俄关系自可稳如泰山。

哦,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也会帮助我们的,毕竟它已经帮了几十年了。

我之所以常说中国的外交现代化进程这几年才开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中国这些年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向俄罗斯出口一些关键性技术,比如柴油机,比如雷达使用的TR组件,比如高寒环境使用的复合肥,比如越野车,还有说法是俄罗斯的高速旋锻生产线也是在中国帮助下才稳定下来的,同时还能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照顾俄罗斯的自尊心,让俄罗斯社会不至于因为自身技术水平的衰败而对此持抗拒心理。

另一方面,中国最近之所以和塞尔维亚动作频频,目的大概也在于此,巴尔干的斯拉夫人问题,是俄罗斯社会的敏感神经,也是引导俄罗斯的注意力转向欧洲方向的不二法门。

新时期的好处说不完。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感觉很奇怪,网民口中的俄罗斯人都反华,现实中的俄罗斯人贼亲华。网上案例中的俄罗斯人极其反华,但即使是欧美民调公司做的民调里,俄罗斯人常年亲华率却是70%+。

似乎伊朗也是这样,网民口中的伊朗知识分子——亲西方,反华;现实中的伊朗知识分子——拿了菲尔茨奖,第一件事就是联系中国高校,放弃剑桥的tenure教授职位,到清华来当教授。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不知道有没有接触过现实中的俄罗斯人,反正我当助教接触过一个俄罗斯留学生,那人对中国的热情简直就是伏拉夫,主动提出要和国内学生一起住全校最差的宿舍,而不是留学生宿舍,而且即使我那门课最后没给他高分(我用的和国内学生一样的标准,给他打了大概70),后面再见到他还是热情地和我打招呼。

那门课还有一个美国留学生,朋友圈里各种晒肌肉图片,一看就是来中国猎艳,找了不少女朋友的,但作业一半都没交,催他补交也不理我,最后自然是挂科。


user avatar   ren-huan-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拜登上台后,一直在想方设法营造舆论环境,非常不希望中俄之间形成实质上的联盟关系。

比如,前美驻俄大使McFaul同学,就发了一条yygq的推:“俄罗斯会一直是中国的junior partner。不知道俄罗斯会怎么想?”

这是从民族主义角度,想要瓦解你们。


再比如日经找了著名的华裔教授,发了篇文章说:“普京的俄罗斯是中国应该避免的陷阱”

文章通篇都是从历史和地缘角度出发,想利用你的民族主义,瓦解你们。

还有cnn同学,看到中俄关系越来越紧密,酸溜溜的来了句:“你们的关系能长久吗?”


所以,看到了吗?美国在军事上将俄罗斯视为最大的敌人、在政治经济上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挑战者,他现在日益显露疲态的霸主实力让他非常不愿意、也无法同时面对一个强大的敌人和一个强大的挑战者。

所以这种时候,中俄的睦邻友好条约,是必然会通过的。

一个稳定友好的五常级邻居,是目前我们这个战略发展期最最最需要的。


user avatar   TigerfromSiber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际上,《条约》每隔五年就会自动延期,下一个时间节点是2022年。所以,即使昨天中俄领导人没线上会议,等到明年2月也是该延期就延期。

那为什么要提前6个月宣布延期呢?第一个原因,后天国内七一建党节,开会提前示好;第二个原因,本月16号(看看才几天),拜登跟普京在日内瓦见面,想要在中俄间钉一个楔子。俄罗斯显然不愿意等6个月后,热度都过去了,再跟中国延期《条约》。提前延期《条约》,也是为了恶心美国。

杀伤力不强,侮辱性极大。

塔斯社适时采访了zydwllbfbzgyz,g相信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人民能够实现社会发展的全部目标。

对于以上言论,观点报评论区充满了活跃的气氛。


user avatar   ci-hu-pan-xiao-q-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合作延期一点都不意外,只要普京脑子不抽抽做出诸如支持湾湾、要改变国境划分现状、加入美国阵营帮助美国重返亚太这种事,合约是一定会延期的。

延期不意味着改变,中俄关系将继续保持现在深度合作跟深度捆绑的状态,这种状态大概率会一直持续下去。


俄罗斯现阶段所面对的问题可不止一个,既要对付欧洲复杂的局势又要跟中东石油主要产出国保持合作关系,还要硬抗美国的死缠烂打。

他所需要的是一个能保证自己部分国境线大体稳定,有足够实力帮他分担美国和英法德压力,最好还在中东有一定话语权能帮忙斡旋能源问题的合作伙伴。

如果这个合作伙伴能跟他保持一定程度的贸易往来那就更好了。

这么一看俄罗斯的选择就很明确了


user avatar   tang-lin-81-22-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类条约延期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两国关系没有出现大问题,没有更多可说明的。结合现实最多说明普京没有突然想不开因为跟拜登见了次面就准备彻底投入西方,仅此而已。任何其他解读都是与延期这件事没有任何关系的。

此类条约延期是国际惯例,只有两国关系出现严重裂痕时才将不延期作为重要的两国关系破裂象征,而未到期就废止说明两国关系彻底破裂。典型例子如《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80年到期后没有续约,但即使中苏矛盾一度如此严重,两国也从不认为在六七十年代有提前废止的必要。

提前废止的条约有吗?有,《埃苏友好合作条约》。但废止是1976年的事,即使1972年萨达特驱逐苏联顾问时也丝毫没有废止的意思,反而在随后不久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继续依靠苏联支持。为什么埃及要废止呢?因为不废止怎么给美国交投名状去戴维营谈判嘛。

至于规格,按照国际签约惯例,这个条约什么级别的人签署的,续约时就由什么级别的人出面续约。规格降低和升高都是重要的外交信号,但不变只能证明符合惯例。

除此之外,中俄关系就这样了,中俄政治军事关系已经到了很高的程度,能维持就不错了;中俄经贸关系,就那样,说了多少年拓展经贸也仅此而已。其他方面更合作空间有限。但政治军事关系的高度绑定已经足够了。俄罗斯通过前几年的MT(主坦克,指网游里负责吸引怪物仇恨的人)经历基本走到了消化已有成果的这一段,接下来扩张性会暂时减弱。不过中国在“拜普会”以后会面临美国更大的直接压力,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俄国政界学界早就提出“前几年是我们当MT你们在后面打黑枪,现在该换过来了。”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俄说多么亲密,谈不上。

种族、宗教、文化差异很大,俄罗斯混合了斯拉夫、北欧和部分蒙古的文化,非常习惯于扩张,一直对中国领土虎视眈眈。

中俄蜜月期很短,斯大林和中国做利益交换给了一些帮助,赫鲁晓夫为了国内政治,在前期给了很多,但是很快就翻脸了。

恶化几年后,就是边境陈兵百万。

一直到90年代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弱了,中苏边境才安宁了。中俄关系才正常化,中国又利用俄罗斯,乌克兰的困难, 买了不少先进技术和装备。

最近几十年,中俄关系一直还是不错的,但是也谈不上蜜月。

俄罗斯真正倒向中国,是2008年入侵格鲁吉亚以后,俄罗斯被世界孤立,到了占领克里米亚,俄罗斯被严重孤立,中俄关系越来越近。

只要俄罗斯面对压力,中国就没有北方的压力

如果有一天俄罗斯没有压力了,和西方缓和了,中国反而要小心了。

对中国来说,最糟糕的局面是1972以前

和苏联闹翻,和东欧关系不好,与美国对立,和北约对抗

周边又和印度对抗,在东南亚输出革命,到处都是敌人。

和俄罗斯友好

与美国斗而不破,维持贸易和技术交流

周边国家安宁,没有边境对抗

和欧盟国家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好好做生意。

是中国比较理想的生存状态。

这种状态下,中国可以快速发展,产业升级,攀升科技树,增强国力。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

一是科技树到顶,有最强的军事和民用科技,自己到了无人区。中国控制的产业链可以造最快的芯片,最强的发动机,最优秀的材料,有最强的民用品,以后是自我循环发展,成为巨头之一。

二是军事投送能力可以保证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石油安全可以自保,能够保护自己的海上贸易线不被掐断。

三是内部和谐,贫富差距拉大本身很难避免,但是应该提高贫的底线,让穷人可以比较舒服的躺平。

到了可以持续发展的时候,中国可以要求与国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


user avatar   yi-li-li-ya-de-ma-k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直认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看看19-20世纪的欧洲,你就会发现,很多的路,那些曾经的列强们帮我们趟过了。

如果我们把中俄比作19世纪的德法,而美国相当于英国,你是否就会对现在的国际政治关系豁然开朗?设想188X年哪一天,英国发现这俩签订了为期20年还不断自动续约的条约,会怎么样?那就意味着要赶紧折腾出另一个陆上的巨无霸来拆散这对同盟了。不然,这俩陆权大国背靠背发展,眼睛瞄的全是海外,那么大英帝国岂不是危矣?

当然,历史不是这么演绎的,历史上,德国和法国是世仇,有点类似中国和印度,结果德国和俄国走到了一起(1881三皇协约,拉上了奥匈)。这也很让英国头疼,法国更害怕,毕竟这俩也是庞然大物。于是英国和法国绞尽脑汁想要拆散德俄这对couple。德国和俄国国内也有很大的民间压力去抵制这种关系,因为双方在农业上是竞争而不是互补关系。俾斯麦求爷爷告奶奶拉着两边在1887年签了个再保险协议,把岌岌可危的德俄关系再加了把锁。

“柏林体系”,或者说俾斯麦的“五球游戏”,成功将法国隔离在欧陆一隅

结果,老头子的一片心血持续没几年,就被上台的威廉二世给败光了。威廉认为,大陆列强之间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他更信赖同海洋强权之间的“友谊”。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德国在陷入法俄包夹之后,又被英国彻彻底底的玩了一道,英国成功的把欧洲大陆上对他威胁最大的德国孤立了起来。

德国从此,不得不把全部国防预算中的超过一半投入到陆军建设当中,然后他当然还想同英国竞争全球霸权,竞争贸易,竞争殖民地。历史上,对待陆军和海军同样狂热的帝国,还从来没有持久过,德国也不例外。最终,德国畸形的财政政策在扩军备战的压力下,越发靠近临界点。到了1914年,德国发现,自己要么面对两个欧洲陆军强国的夹击,要么面对世界第一海军的封锁,不论怎样,接下来的日子,双方的差距都会越来越大,所以,要么开战现在死,要么等着未来几年死。

帝国的开销中,DEF开销(军费)占据绝对大头,DEBT指代利息支出

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会发现,当年德国但凡能和法国或者俄国任何一个陆权国家搞好关系,都不会这么被动。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待《中俄友好条约》的价值。如果在世界岛上选一个国家搞好关系的话,俄国一定是首选。因为他不一定是最强的那个,但是他一定是最难缠的那个。当年威廉二世没能把俾斯麦的“五球游戏”进行下去,甚至没能平衡好俄国和奥匈的关系。而现在,我们面对的情况无疑比当年德国要好很多。俄国和我们没有核心的冲突(暂时忘掉外蒙,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吧,你我有生之年,大概率是看不到收回来了),我们和俄国的盟友间,也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印度不算是俄国的盟友,最多算个炮友),这就意味着双边关系回旋的余地会非常大。

更何况,咱们的农业和工业,同俄国互补性远远强于当年德国和沙俄之间的情况,无形中又给双方关系加上了一层保险。

德国当年需要的是巩固德意志地区的基本盘,消化巴伐利亚等南德天主教地区,彻底消灭法国的反抗能力。而东面荒芜的东欧地区,其实对德国吸引力并不大。而解体英国的殖民帝国,无疑可以为德国带来更广阔的市场。这和我们今天面临的情况很类似:解决好东南的问题,压制印度(谢天谢地,我们和印度这个shithole之间隔着喜马拉雅,不用天天被其骚扰),并且促成美国全球霸权的灭亡,可以让中俄以及一票国家获益,从这点上,大家的利益点是一致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一再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拉住大多数,打击少部分,俄国,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都将是我们的“准”盟友。

我最近又温故了19-20世纪那段历史,还是觉得,德国和苏联把很多坑都趟完了,我们需要小心避开那些雷区,稳定的前进,我有信心,在我们这代人,看到盎格鲁萨克逊霸权的彻底解体。

迈向战争之路 - 德意志帝国的修昔底德困局 - 伊利里亚的马库斯的文章 - 知乎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欧盟发布报告指责中国媒体「贬低西方疫苗」? 
  如何看待扎克伯格宣布封禁特朗普Facebook和Instagram账户,直到美国总统权力和平过渡完成? 
  特朗普称拜登是史上最差总统,给其打了 F 分,如何看待特朗普对拜登的评价? 
  如何评价以色列这个国家? 
  如何看待小红书暂停赴美上市? 
  写政斗小说,如何搜集资料? 
  如何看待韩国外交部把中国列为「发达国家」? 
  法国德国接连承认和道歉大屠杀,意欲何为? 
  如果全世界联合起来攻打五常,有几分胜算? 
  美国公布「全球态势评估」报告部分内容,欲升级关岛和澳军事基地对抗中国,释放了哪些信号? 

前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马嘉祺后援会自爆粉丝集资 700 万给公司?可能涉及哪些问题?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更倾向于住「大平层」,而不是买别墅了?「大平层」和别墅的居住体验各有什么优缺点?





© 2024-05-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