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改土归流为什么在清朝才能够成功? 第1页

     

user avatar   gks-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个问题不正确。如 @弓长白告曰京 所言,土司制度的结束是在共和国时期。不过清朝所解决土司数量确实是历代以来最多的。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离不开前朝的努力。那么为什么前代没有完成像清代这么多土司的改土归流?这就要从土司制度的沿革说起。

唐宋时期就已经在西南华南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各级羁縻府州,他们成了土司的雏形。唐朝时期,经济重心还未完成南移,中央政府对福建和岭南的控制能力都相对有限,更别提云南还产生了南诏政权,自然不可能完成所谓改土归流。宋朝平定了侬智高起义,加强了对广西一带的控制。宋朝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有能力对南方进行力量投送。但毕竟是有名的矬怂,北方的军事压力巨大,而西南一带有大理政权,中间还间隔了很多小国首领,心有余而力不足。

土司制度正式形成在元朝。元朝兼并大理,再度开辟了云南,一度征伐缅甸,建立缅中行省(但行省的长官仍为当地国王)。但元朝主要采用笼络的方式,土司的内外分野也并不明确。后期麓川(名义上是土司,其实实力已经超过了一些王国)崛起,几乎打穿了大半个云南。中央地区则梁王和段氏并立。这一景况到明朝才得到改观。

明朝是土司制度的繁盛期,也是改土归流的先锋。它削平了两个土司的叛乱,首次在贵州设省,并拆分乃至平定了麓川王国。明朝在云南的羁縻区除云南腹地以外还包括大部分缅甸,大半个老挝,泰国清迈地区甚至部分印度阿萨姆邦(宣德时期形成所谓的三宣六慰)。主要以腾越八关为界,内外分野。后明朝又平定播州叛乱,在与缅甸的战争中加强了对八关以内的控制。改土归流也伴随着汉族的移民,可是明朝人口一直是一个硬伤,长期在填补元朝的人口黑洞,虽然恢复的迅速,但仍然不够。最终明朝遗留了一些土司,万历时期也无力稳固占领八关以外的地区。但总的来说,明朝对西南的经营是相当成功的。

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土司是石头,元朝就是把一堆石头圈在了自己的疆域内,明朝就是打碎了较大的石头,但遗留了很多小石头。到了清朝时期,便是把小石头逐步扫除。雍正时期大规模改土归流,恩威并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改土归流,汉民族的生存空间也不断扩大,这大大促进了民族交融。

到了共和国时期,土司作为旧的剥削制度被彻底废弃。才是真正的成功。

总的来说,改土归流的过程,是一个中央地区生产力发展推动边疆开发,从而进一步解放了地方生产力的过程,是汉民族扩大生存空间和民族交融的过程,也是中央对边疆控制不断加强的过程。这保证了云南贵州等地对中央的认同感,有利于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团结”。


user avatar   guang-she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土司在明末清初被来回收割了三波,大多被碾成了齑粉


第一波:杨应龙之乱,奢安之乱,沙定洲之乱

明朝末年国力军力衰弱,土司野心大爆发开始反叛

第一次大规模叛乱杨应龙之乱,明朝动员了二十四万大军平定

第二次大规模叛乱奢安之乱,前后持续17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大规模交战持续9年。

经过这二次战役,播州被灭,并入贵州;永宁被灭,水西地盘大幅度缩水,贵州土司基本上一蹶不振了

南明时期,各地土司再次野心大爆发,毕竟没有朱皇帝,哪来黔国公,沙定洲攻占昆明,全滇皆震,一度占领大半个云南,而此时的明军孱弱不堪,沙定洲一统云南指日可待

然后大西军来了,大西军长期和明军主力作战,战斗力吊打沙定洲,很快消灭沙定洲,王弄土司被废,阿迷州土司被废,附带一系列追随叛军的小土司

这一波下来反明的非死即残


第二波:明清战争

在1644年明朝灭亡之前明朝就经常动员土司兵作战,要么是拉到辽西打清军,要么和李自成张献忠打

1644年以后,因为土司三次大规模叛乱都失败了,所以土司放弃割据西南,开始老规矩,谁胳膊大腿粗抱谁的,这是土司传承千年的祖训

大西军势力最强,先是击败了沙定洲,又打败了云南明军,那么我们就去抱大西军的大腿

所以大量土司参加了(明军)大西军,后来大西军兵力能扩充十倍这些土司功不可没

然后大西军和黔国公以及永历帝合流了,挂着大明的招牌,变成了明清战争的后续之战

然后这些土司卷入了明清战争,而清朝对于敌人从来都是赶尽杀绝,明清战争的最后胜利者是清朝,这些站队明朝的土司又被清洗

但是大西军曾经一度反攻节节胜利,所以如果你支持清朝那么很可能一开始就被大西军灭了

这一波亲明的土司非死即残


第三波:吴三桂主政时期以及三藩之乱

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世袭统治云贵,既然云贵是吴三桂的地盘,那么吴三桂自然容不得土司分他的蛋糕

支持清朝还是反对清朝都不重要,没有云贵土司对我平西王很重要

吴三桂对土司穷追猛打,最著名的就是吴三桂逼反带路党水西,对水西大屠杀;

三藩之乱如果你支持吴三桂,那么你就会被清朝消灭,因为最后的胜利者是清朝

如果你支持清朝,那么吴三桂开始势如破竹,你又会遭到吴三桂的军事打击



无论是你是支持叛军,支持明军,支持清军,支持周军,最后的结局基本上都是被打

现在你开天眼了,你告诉我怎么在大明,大西,大清,大周四个鸡蛋上跳舞?

就算你闪转腾挪最后终于续到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但是由于太多的土司被消灭,土司已经没有实力抗衡朝廷了,最后对于你站队成功的究极奖励,就是一份改土归流的通知书。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明不是,就不要为什么了。BTW,改土归流,很难说是啥先进的东西。美国的州长都是由本州人担任,也就是土司。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强或四强的拉锯战

对地方势力来说,往往是摧毁性的战争。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还是啊

一、

归功于

明朝开始

就孜孜不倦的,动员土司的儿子们去府城学习儒家经典了·········

最后土司的儿子都废了,只能是什么白夫人这些女儿出来挑大梁

这就很尴尬了····


二、

大家可以搜一下大小金川之战,花了多少钱

我大清有的是钱,在江南杀的大儒人头滚滚,能保证江南正常收税

对土司这种地方,直接砸钱赢打


三、

刘统勋在乾隆西征前主张静待时变(反正后人比我们聪明,不如让后人解决),

西征后被乾隆写诗嘲讽:

集赛伊犁历一过,珠崖请弃竟如何。

我非勤远惟观火,卿误养奸作止戈。

究胜寒蝉原所谅,堪称老马可无讹。

犎牛骑进阳关矣,只恨难为叩角歌。


四、

当然,土司的彻底解决

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儿了


user avatar   zhang-lin-72-28-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比起儒家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儒家大湿们,连满清都是皇汉了。在大青果的体系下汉人比不上八旗大爷,但比其他蛮夷还是要强些的,满清又不是伊索寓言里面的牧羊人天天讨好野山羊做着“我对野山羊好野山羊就来投奔我”的白日梦,而是“我的羊就是比野山羊好”,所以很容易让别人羡慕而归化,这样就容易掏空土司老爷的统治基础。例如满清时有的土司面对改土归流想造反,结果底下的人却希望改土归流,土司老爷GG。

2.比起儒家文化熏陶下成长的儒家黄左来,清政府要凶狠得多,谁敢不服,满清会抡起刀子就砍。众所周知,夷狄畏威不怀德,被清军狠狠揍了之后,土司老爷再骄横也不敢在清朝面前造次。

3.既得利益阶层非常贱的,你如果以好人的面目出现,轻微地损害他们的利益去干好事儿,他们会竭尽所能地与你为敌。你如果以大恶人的面貌出现,上来就凶神恶煞地大砍大杀,他们全都怂了,你再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只会庆幸并感谢你没把他们锤得更惨。

很多改革者只是略损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就被既得利益阶层反扑,而满清上来就大开杀戒之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原先的既得利益阶层的老爷只敢跪下来谢皇上不杀之恩、“权当破财免灾”。

土司老爷也属于剥削者、既得利益阶层,既得利益者的毛病他们当然有。满清足够凶狠,土司老爷当然怕他们。


user avatar   zhang-xiao-diu-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土司制度是中国西南地区历史研究中无法跳过的一个话题,在2018年古装轻喜剧《夜天子》播出时也一度成为网络上的热点。

通说一般认为土司制度是从元代开始的,然而著名的播州杨氏的割据,从唐僖宗年间就开始了,显然远早于元代,这又是什么缘故呢?一切都要从土司的来龙去脉说起。

我们所说的土司,一般是狭义的,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这种制度是元代确立,明朝完善的。但广义上,少数民族头目建立的被中央政府承认的割据机构,都可被称作土司。

也就是说,秦代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羁縻制度,和后来的土司制是一脉相承的。

羁縻制度指,朝廷根据少数民族势力大小,赐其首领为王、侯、邑长或将军、都督与刺史等封号,受封者之世袭受朝廷认可。如隋唐时期曾经出过著名的冼夫人和冯盎的岭南冯氏家族,就是著名的羁縻领袖家族,而黄易先生名作《大唐双龙传》中的岭南宋阀,正是以冯氏家族为原型。

不过,羁縻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它在南方和北方执行时没有多少差异,也即同时实行于北方边境上的游牧、渔猎部族。另外羁縻制度对于边疆和邻邦实行时也缺乏差异,不利于边界的确定。

从元代开始,土司制度勃兴起来。滇黔桂等西南边疆地区的部族首领们被任命为土官,经朝廷批准可世袭,可招募当地壮丁为土军。

需要指出的是,其实宋朝在治理广西少数民族时,就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土司制度在宋朝就初步形成了。但宋朝能够控制的西南地区面积有限,元朝征服云南之后,土司制度才被元初的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推广到云南行省,把原统治全省的军事单位总管府、万户府、千户所改立为相应的路、州、县行政区域,主要由土官管理。很快,云南的经验又推广到湖广等地。

土司制度的建立,主要目的是为了“以夷制夷”,降低西南边疆的管理成本。这当然不是说羁縻治策时代便无法有效地利用部落互相牵制,并使其为国效力。唐朝初年,岭南冯氏首领冯盎屡次为唐王朝平定岭南叛乱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武德年间曾反唐的岭南蛮族首领,南州刺史庞孝泰后来也尽忠唐廷,高宗年间随苏定方平定百济,又参与对高句丽的蛇水之战,与13个儿子一同捐躯沙场。

但从元代普遍贯彻的土司制度,则是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制度的进一步体系化,完善化。元明清诸朝以南方蛮夷首领为国家官吏 ,并承诺世守其土、世辖其民 ,遂使土官土司长久获得占有资源和拥有权势的合法性。同时官府掌握收回其资源和权势的权力,迫使土官土司为之奔走效忠。

以土军代替官军镇守边疆,大幅度减少了国库的支出。清代廉州知府周硕勋曾说过:使用狼兵、瑶兵并不动用丝毫公帑 ,将其现有之田经理之 ,无事则耕 ,有事则调 ,“在公家无养兵之费 ,而地方有捍御之功 ”。


元朝在云南行省、湖广行省大量任命土官 ,却并无在安南、缅国和占城设置土官的记载 。这似乎意味着土司制度使得国家边界明确化,邻邦和土邦被清晰地划分出来。

但到了明朝,缅甸阿瓦王朝又被设置为缅中宣慰司,后改为缅甸宣慰司,老挝澜沧王国也被设立为老挝宣慰司,泰国北部的兰纳王国则设置为八百宣慰司。

明西南六慰


用当代的角度来看,缅甸、老挝、兰纳只是明朝的邻邦,却被设为土司,这是不是地图开疆呢?非也,非也,这正体现出明代西南边疆政区的内外分野性质,以及明代对于西南方向的扩张欲望。

当时云南的西南边疆“内 ”“外”分野很明显,显示着明朝对西南边疆管理与控制的差异。外边政区介于安南、朝鲜这样的外邦与帝国实土之间,所谓“内置府,外设宣慰等司为藩蔽”。帝国对外边政区予以宽松的干预管理,通过调节使其发挥屏藩的作用。



在西南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明王朝在元朝基础上进一步去羁縻化,但“复虑夷情反侧,有司迁转不常,莫能得其要领” , “仍以土官世守之”,形成土官 “与流官杂处”的土流并治态势。与之相对应的是明朝向西南的大规模移民,使得府、州、县政区不断向外扩展。

而外边政区则维持其羁縻统治,实质上有汉唐以来外邦和土司模糊难辨的性质。但这种模糊难辨,也意味着可以互相转化的。明王朝的外边政区设置,包含着逐步将缅甸、老挝等国转化为帝国实土的野心。

明朝田汝成的《炎徼纪闻》公然宣称:太伯端委以治吴,犹不革裸发文身之习。秦汉开百粤,而武帝以闽夷叛乱,徙其民於江淮间空其地,其时固荐奔狐兔之墟也,乃今声华文物与中州等矣……焉知百世之后,涢僰之地不有声华文物如闽广之交者乎?又焉知八百车里、缅甸诸夷不有列郡县置官吏之日乎?


固然,缅甸、老挝、兰纳最终未曾被中国所消化。但车里宣慰司,即当代的西双版纳,实质上也曾是的景陇金殿国,却终于转化为中国实土。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明王朝的西南经营战略是富有成效的,而就外边政区而言,外邦与土司也并非那样泾渭分明。






我们查阅有关西南土司的记载,常见西南土司倾慕华夏文化,好儒知礼义,甚至兴办学校的记录。但与此同时,西南地区的同化却又是一个反复而艰难的过程。

这是因为,西南土司家族一方面要做出归化的表象,来与中央王朝的统治阶层进行交流,寻求认可,维护甚至扩张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又需要维持蛮化的特质,尤其是领地中下层人民与中原的文化差异,避免因为同化而导致领地被中央王朝削除吞并。

典型如同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木氏土司,一方面引进绘画艺人、广交中原名士。但另一方面,又对辖区的人民采取高压专制统治,为了保持统治集团姓氏的高贵,推行“官姓木,民姓禾”的制度,将百姓全部改姓为“禾”,并严厉垄断文化,不让中下层百姓有学习汉文化的机会。

土司对中央王朝,既有依赖其施展威权的一面,也有猜忌、对抗的一面。许多土司家族实际上祖先都是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其中典型就是著名的播州杨氏,但他们也都采取了文化封锁的治理政策,严防辖区人民被汉地文化同化,这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利益的需要。


而在治理方面,土司也显示出显著的两面性。一方面土司家族害怕遭到朝廷的讨伐和废除,一般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往往注重通商及引进先进技术,开垦农田矿山,发展经济以增强实力,同时也推动了其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土司的统治又体现出高压、专制的特质,对于人民流动及学习中原文化实施严格管控,来维护其统治,土司家族大多生活奢侈,予取予求,对下层的剥削往往较为残酷。


正因为土司制度的两面性,因此任用土司来维护西南边疆,并借机进一步拓展,终究是权宜之计。中央王朝当然是以逐步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废除土司设置流官为目的。

一般将改土归流的功绩归于清王朝,但事实上明朝的改土归流规模还要大于清朝。只是明朝的土司往往实力强大,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因此削除这些土司往往伴随着长久而惨烈的战争。其典型就如明英宗时代麓川之役,成化至正德时代的大藤峡之役,万历时代的播州之役,天启崇祯时代的奢安之役等,随着这些惨烈的战争,以十万甚至百万计的户口成为帝国的编户齐民。

由于明朝的惨淡经营,当清王朝接手西南局势时,连州跨省的大土司已经几乎没有了,剩下的小型土司缺乏抵御中央政权的实力。因此从清雍正时代开始的全面改土归流,虽然也有战争,但大部分时候是较和平地进行。

但清王朝也没有彻底废除土司制度。由于投送力、管理能力的局限,清王朝中央认为“江(按 :澜沧江 )外宜土不宜流 ,江内宜流不宜土”, 云南南部的中小土司得以保留。而在川西藏区,许多藏族土司也并未被清王朝削除。

因此,在民国及共和国前期,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活动,土司制度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改土归流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司制度体现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的集权为主,领主封建辅之的特点,展现了对于边疆地区管理的灵活性。

帝国要对边疆地区强化控制力,乃至扩展边界,绝不是一蹴而就而过程。而土司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过渡,就发挥出其积极作用。但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土司制度渐渐成为维护国家集权统一、发展经济文化的阻碍时,中央政权就逐步废除土司,最终土司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user avatar   get-new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的水平究竟如何?
user avatar   jie-jie-94-26-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的水平究竟如何?
user avatar   zong-ma-shan-chuan-jian-zi-ti-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的水平究竟如何?


     

相关话题

  清朝时的科布多为什么归外蒙古管辖? 
  明朝大将徐达的死,真的是因为朱元璋在他病重期间赐了一只烧鹅吗? 
  崇祯是个小抠吗?巨量内库银舍不得拿出来用? 
  为什么光绪不杀了慈禧,康熙就能杀鳌拜? 
  为什么总有人粉明朝? 
  魏忠贤是个司礼监秉笔太监,那当时司礼监掌印是谁,怎么会让下属骑在他头上? 
  我曾疑惑琼瑶写《还珠格格》等满清宫廷剧,为满清歌功颂德,琼瑶是不是满清后裔? 
  为啥会有明朝这么烂的朝代,那些明粉看过明实录吗? 
  如何评价@不想上吊王承恩? 
  以明朝当时的政治经济局势,如果不实行海禁,有什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汉唐汉奸少?宋明汉奸多如牛毛?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好看的现代中式建筑?





© 2025-01-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