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场景来看,地方指挥官从远处看到的是这样:
、
实际上如果你是前排敌方骑军你看到的是这样:
如果你是步兵,你冲锋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
你开心的跟伍长说你已经窥破了敌军弱点,所以选择了
这样和
这样。
军需官瞪了你一眼:我们是亚洲战场,哪儿他么有双手剑和塔盾这种玩意?然后把你武装成了这样:
你很开心的拨开了几个超长枪的杆子,贴近对方到了大概一米的地方,然后看到了这样:
一个竖劈,你架住了,你觉得自己帅爆了,然后你看到了这样:
你这次没那么走运了,只有用自己的头骨去尝试格挡对方的长戟,很遗憾,失败了。
下一个倒霉蛋看到了这样:
灵机一动,觉得对面的护甲等级是这样:
于是自信的把自己武装成了这样:
然后发射了箭矢,这才发现对面的防御等级是这样:
给个特写的话是这样:
你的武器对面感觉如同这样:
哦不好意思图错了
你很自信,蚁多咬死象。但是突然发现对面的投射火力是这样:
这样:
甚至是这样:
第三个倒霉蛋,也是最后一个,出来了,说,老大,俺寻思俺们可以这样:
它发射的是这样:
你觉得下令装填的时候自己是这样:
于是对面发现了你的炮兵阵地,他们是这样:
发射的是这样:
然后你变成了这样:
但是,鞑子败了,我们才得了个机会,不用再经历这样:
哦对了,别忘了黄石部队的抚恤金是这样:
对方的抚恤金是这样:
我曾经在洛杉矶机场的海关出口和一个明显是华裔的旅客打招呼,想请他帮我看一个报关文件是否缺少行李放行的公章。
我觉得,就算他不知道或者不愿意帮助我,最起码我自己出门不能太拘着,我主动了,也许能加快节奏。老婆孩子还等着出关呢。
当时那个华裔的旅客穿着一身整齐的深蓝色西装,内衬马夹,还系了领结,活脱脱一个西方绅士。但是,他改不了发色、肤色和眼睛的颜色。我确定他是华裔。
我当时先和人家讲英语,他斜着头,很轻蔑的把脸朝向另一侧,根本不搭理我,感觉听不懂英语的样子。这个我大概能理解,华裔未必能听得懂英文,对吧。
那我就改用普通话交流,都到了这个份上,英文你不理,那就母语吧。他非常不耐烦,感觉不想和我啰嗦什么,眼睛直视出关口,看都不看我,撇着嘴说:“我们赶时间。”然后,他推着行李,带着家人直接走了。
我就在那个瞬间,感受到强烈的民族精神。我们这个民族在外面不能掌权,不能占主流地位,是有原因的。我们大事不团结,小事情互帮互助也做不到。
当然,最后我回去找到海关人员,加盖了一个行李章,终于出关了。美国海关照章办事,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后来我们一家人在美国西部自驾10000英里,遇到的本土白人、墨西哥裔、印第安裔、西班牙裔和日裔,都挺友好的。
后来,我觉得美国这个民族熔炉,真的把各国移民都团结起来了。
以前宣传是的,我上学的时候教科书还这么宣传呢。
还包括封建制度,说中国封建王朝。
可教科书又说封建制度是领导的领导不是我的领导,臣子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
这又跟我认知中的中国古代帝国不同。
别说秦朝,周朝就说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莫非王臣了。
夏商应该也差不多,毕竟世界政治有个几千年不变的现象,那就是承袭前朝制度框架,自己再做修改。
大致框架是差不多的。
西方封建国家,自古以来也都是那样,大致框架基本没变过。
更别提非洲拉美,那更是一直都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