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菌群趋近一致”只在“生活方式趋同”里占一小部分。“人们本来就更容易对与自己相貌相似的人产生好感”首先发挥了作用:
那之后,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夫妻比“任取两个人”有更高的概率采用“相同或近似的饮食结构、作息时间”,加上消化道菌群的影响,让其身材在统计学上有更高的概率变得相似——低情商:基本上就是一起发胖。
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夫妻比“任取两个人”有更高的概率在情绪上表现得一致——低情商:偶尔同乐,经常对骂——这导致二人面部皱纹的模式趋同的概率上升。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皮下肌肉逐渐萎缩、皮肤下垂、头发变得稀疏,外貌更多地取决于骨骼和上面覆盖的皮肤的模式,在旁人看来夫妻也就有概率“随着时间流逝变得更相似了”。
人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尤其是经常遇到的人、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夫妻间有更高的概率相互模仿,让其动作、神情、举止、气质显得有所趋同。这不限于真人,实验发现人会和纸片人趋同。
2019 年,两个研究小组在《细胞》上报道“哺乳动物之间的互动会使大脑活动同步”。在这两项研究中,动物互动时间越长,它们的大脑活动就越同步。
2020 年对斗鱼的研究显示,动物互动中不止神经活动趋同,基因表达活跃程度也是趋同的。
https:// doi.org/10.1371/journal .pgen.1008831
这或许也能用来解释“长期生活在一起的某些夫妻的面部特征趋同”。
此外,人们有“夫妻相”的刻板印象。现实中,“夫妻相”并不是人们想的那样真实。
题目谈到的“一份说法”是“用消化道菌群解释一切”的不严谨说法,忽略了其它所有原因。
拔出来以后,互相都看着烦,你看我皱一下眉头,我看你皱一下眉头,你这么皱,我看挺好,我也这么皱,还不容易犯错误,惹没来由的麻烦,于是俩人就这么皱着同样的眉头,一天不拉下,十年如一日,脸上的肌肉一致性,训练得比大头和莎莎还狠,能不出夫妻相,都是活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