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奥密克戎到底有没有后遗症,实际情况是啥样? 第1页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恐怖的兄弟,美国有mrna疫苗,有充足的医疗资源,面对omicron依然死了几十万人。国内只有铝灭活,医疗资源也严重不足,如果放开,死得不会比这个数儿少。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面疫苗的保护下,号称最温柔的奥密克戎,

还是有1/3出现高烧或剧烈咳嗽

起码3%的人有一两个月的后遗症,比如体质下降,皮肤老化,嗅觉味觉失灵之类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看南非news24的专栏 living with long covid不就行了吗?

specialprojects.news24.com

南非BA1和BA2的两波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了(虽然最近又开始BA4的新一波),所以里面例子不少是奥密克戎的。自己去看就行了。


user avatar   lijun-yao-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我介绍:本人39岁,男,肉身在墙外,2021年底已经注射第3针科兴疫苗。

我是在2022年春节这一波奥密疫情中被感染。所在国对于年轻的轻症患者实行居家自我隔离治疗政策,只有年纪大并且患有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的患者实行集中隔离治疗。

初期症状发烧1、2个小时,自己吃了一粒PANADOL就睡了,后续几天一直没有发烧,但是喉咙非常疼,感觉半夜吞口水都会疼到,作为从小每个月都要扁桃体发炎进医院的老司机来说,这样的喉咙疼是比幼年时那种扁桃体发炎的疼痛感更强。检测出阳性状态3天之后喉咙疼逐渐转为咳嗽,连续2天夜里会咳醒。第五天开始症状明显减弱,咳嗽逐渐平复,喉咙疼痛感逐渐消退,7天之后咽喉部的不适就完全没有了,自我核酸检测呈阴性。感染期间每天吃莲花清瘟胶囊,感觉新冠属于中医里的热症,所以自己泡蜂蜜柠檬陈皮水喝,期间每天1粒维生素泡腾片,蛋白质管够。7天之后我在家撸铁,明显感觉到20组动作之后体力不支,动作变形。10天之后逐渐尝试做一些有氧运动,14天之后继续撸铁,感觉体力恢复。21天之后去健身房撸铁,基本可以达到患病前的水准。

我在国外10多年,从登革热、疟疾到这次的新冠,都算得过了,其中疟疾得过3次。从患病后痛苦值来说疟疾(全程青蒿素治疗)>新冠(莲花胶囊+维生素+PANADOL躺平)>登革热(浦尔西隆+躺平)。从痊愈之后三个月的自我感受排序也是疟疾>新冠>登革热。疟疾痊愈之后体感体力下降更明显。

综上,我只能分享自己的患病体会,可能因为3针疫苗的关系,让我躲过了重症。网上传的诸如认知能力下降、味觉消失之类症状我尚未体验到,X能力下降还未有机会验证……也有可能这些后遗症是重症患者有一定概率得吧。

插播:新冠痊愈之后的一个月时间,自己感觉痔疮症状要比以前更严重,经常需要吃药或者外用药才能控制住。这方个症状不知道是否跟新冠有关。


user avatar   17-22-53-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2/4/27更新。

领导来通知了。前天周一转阴。

明天来上班。说没啥问题,家里俩儿子也和他一阳了,也都好了。

虽然上周休息,不过也在家办公了。zoom会议啥的也来参加。

严重的时候说是嗓子疼,低烧,发力。早上开早会说是痊愈了。

领导今年49。

他来了再具体问问咋样。


------------------------------分割

2022/4/19更新。

坐我右坐的领导上周周六(15号)阳性了。

距离一米左右,有亚克力隔板挡着。

我昨天也做了pcr,没感染。

等他来了我在问问怎么样。


--------------------------------以下,原答案。


我在日本。公司同事1/5人都感染过。除了欧,德尔塔也有过很多。

还有我家里老人70多,也感染过欧。


日本基本都打了辉瑞或者莫得纳,且基本都打完了第二针。第三针最近开始了。

同事和同事家孩子年龄10-60不等,大概小20个人。都没有后遗症。

奥一周左右都回来上班了,德尔塔的时候休息两周也都回来上班了。

德尔塔的话还是挺难受的样子,味觉失灵什么的,不过说是病好了,味觉也就基本好了。

奥的话至少听他们说就跟流感差不多或者更难受一些。

感染德尔塔的老哥们已经半年多了。(3个人,一个22,一个30,一个50多岁。)

奥的话有三四个月的。还有最近刚刚感染的。(大概15-18个人,包含同事家里孩子和配偶所以不敢确定具体多少人,年龄也不敢确定。范围是30-60岁)

至少到现在他们都没啥后遗症。


我家里老人打了两针辉瑞。(老人70多,也在国外,不过不是日本)

2月末感染了奥。

没去医院,当地政府给家里送了药,在家吃药,休息一周就好了。


至少到现在也没啥后遗症的感觉。

以上。

有没有我不知道,至少我身边的人到现在还都没。

一堆驴唇不对马嘴的别评论我了。


—————————分割线


首先,希望语文或者眼神不好的同学仔细阅读。

我说至少,看好了是至少到现在没有,已经够严谨了吧。

其次,我只是说了我所见所闻。仅仅是我身边的例子。我没讲宏大叙事。

最后,看清楚了。我压根没说共存和清零的问题,碰都没碰。我也不做评论,也没任何观点。不要非给我扣个帽子。


我所说的大家可以质疑,可以不信,这是大家的自由。单纯喷就没啥意思了 。

当然,想喷我的我也拦不住,我也不删评论。

╮(╯_╰)╭


--------------最后一分割


给喷子们一点建议啊。

首先,很多人喷我一个外国人关心国内的疫情。

我不知道您是什么部门,可以开除我国籍。你真可以那你牛,我服。

不过我的护照,身份证好像还可以用呢。

奥,对了,好多大人们家属在美国的吧。但是他们似乎很关心国内疫情。

还有,我文中一句国内疫情的事情都没谈,说我对国内疫情有意见还是什么的是真的搞笑。

眼神不好or语文不行,要么就是脑子不好。也可能三个都不好吧。


其次,放不放开的问题。

跟上面的建议一样。

真的是眼神不好,还是语文不行。上面我都写过了。我对共存,清零都没啥意见,也没观点。

还看不懂,那就是脑子不好。


最后,瞎扣帽子的。

50w也好1450也好,大概看了一下,发放此类帽子的同学们一般会在很多内容下也喷同样的内容,可能键盘就那几个按键吧。还有就是也会发帖到各种提问下,点赞寥寥无几,喜欢就更少了,真的可怜。有几个喷我的我还给他们点了点赞。哎,真的可怜。还有,真的能拿到钱的话告诉我在哪拿吧。我也想拿。

要是喷的合理,喷的对口我觉得你很6。

不过喷子好像也没啥逻辑可言。

忘了说了。喷我的评论我一条都没删。被系统删了的我也不知道骂了我什么,我敢不匿名发就有被脑残和玻璃心们盯上的觉悟。估计就这点比喷子们强不少。

最后希望大家身体健康。喷子们也健康吧。

ヾ( ̄▽ ̄)Bye~Bye~


user avatar   paizhaoru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4月7号晚上,英国国家统计署(ONS)更新了最新一期《英国新冠病毒感染后持续症状的流行率数据集》(Dataset for Prevalence of Ongoing Symptoms Following Coronavirus (COVID-19) Infection in the UK)

——请品鉴:

简而言之,从2021年上旬开始,英国国家统计署(ONS)每个月都要搞一次确诊病例持续症状抽样调查,

样本量大概三十来万人左右。

ONS根据这每个月三十来万人的调查结果来搞各种建模,

最终估算出一个全英范围的持续症状流行率(prevalence of ongoing symptoms)。

——请再品鉴:

解释一嘴啊:

  • 从2021年6月4日的第二期开始,ONS这套数据集就进入了雷打不动的月更节奏,这一点非常值得点赞;
  • 这套数据集的每期更新,都会统计截止上月的四周时间内的Long Covid流行率;
  • 比如说:2021年6月4日那一期对应的是截止2021年5月2日的四周时间内Long Covid流行率;而最新更新的这一期对应的则是截止2022年3月5日的四周时间内流行率。
  • 每一期数据集更新都包含了12个子表,咱们今天主要看其中的Table 1(顺便兼顾其他子表);
  • 各位感兴趣的话,强烈推荐自行去啃原表[1]

——比如说,2022年4月7日这一期的Table 1是这么个造型:

​剪断截说,在截止2022年3月5日的四周时间内,:

  • 全英Long Covid患病总人数约为172.4万,大约占了总人口的2.7%
  • 其中42.2万Long Covid的症状持续时间没超过3个月,换句话说就是病毒感染的时间节点不早于2021年12月5日,再换句话说就是——这42.2万人大概率是Omicron感染引发的Long Covid患者;
  • 作为对应,ONS认为有33.4万Long Covid患者感染的是Omicron,和上一条基本可以相互印证;
  • 最后,“Extent to which Long COVID reduces ability to undertake day-to-day activities”(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Long Covid病例数为32.2万

干巴巴的数字看着太辣眼睛,

下面开始飙图环节。


首先咱把2021年5月起每个月的Long Covid患病总人数,以及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病例数这两项单独拎出来,搞了个合订本,也就是咱们的开局一张图~

——请再次品鉴:

以上纵轴左边是每个月的Long Covid总病例数(蓝色曲线);

纵轴右边则是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Long Covid病例数(橙色曲线)。

为了重点体现涨幅,

所以坐标轴用了点魔法,请明鉴。

如果各位不喜欢坐标轴魔法的话,下面还有ONS官方版本,

欢迎对比品鉴~

——当当当当: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插播一张来自其他研究的图,颇为应景[2]

以上是帝国理工REACT研究项目的结果之一,

讲的是Long Covid发病后的持续时间~

(话说这个REACT项目也很赞,有机会咱们单独八卦)

显而易见,大约三个月之后,

一大半的后遗症症状都会消失。

并且鉴于REACT项目的后遗症症状比较宽泛,略没有特异性,

所以实际恢复比例应该比上表还要更高一丢丢~

但是……这有啥鸟用吗?

并没有~

虽然患者个人的后遗症症状多半会在三个月内康复,

但是很遗憾,在全人口层面上,

这就是个经典的小学奥数水池问题式的困境。

出水口水量小于进水口水量,

于是,正如ONS数据集所示,

Long Covid患病人数一路水涨船高,

现如今已经涨到了全人口2.7%的程度。


来都来了,

咱们顺便品鉴品鉴这个数据集的其他一些有趣数字呗~

——比如说:

上图比较糙,简单表达一个意思就行,其中:

  • 每个色块的面积代表对应毒株流行期内月均Long Covid患病人数;
  • 其中原始株指的是Alpha之前的所有变异株(这个说法其实不太精确),流行期假设为10个月(2020年2月到11月);
  • Alpha的流行期假设为5个月(2020年12月到2021年4月);
  • Delta的流行期假设为7个月(2021年5月到11月);
  • Omicron的流行期则为3个月(2021年12月到2022年2月);
  • 另外有10.6万人对应变异株不明,这部分暂时刨除掉;
  • 请记住,接种疫苗可以降低约50%Long Covid风险,所以图中Delta和Omicron制造Long Covid的实力,其实是已经受到疫苗压制的结果。

——再比如说:

以上是各款变异株导致的Long Covid分别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严重程度,

  • 一目了然,Omicron对应的“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跟“稍微影响日常生活”的比例,几乎和Delta没有区别……
  • 有必要再提醒一句,接种疫苗可以降低约50%Long Covid风险,所以上图Delta和Omicron导致的Long Covid似乎比原始株或Alpha略轻微一些,但这大概可能也许主要是疫苗的功劳。

——又比如说:

如上图,截止3月5日的四周时间内,

只有5%的Long Covid患者在急性感染期住过院。

换句话说就是,轻症照样会悲剧~

(哦对了,各位不妨猜一猜,为啥上表会出现“联系过NHS,但没能入院”这个选项?)


——还比如说:

这张图需要自行结合英国的人口年龄构成来品鉴,

但不管怎么样,25到69岁年龄段遭重了……


——继续比如说:

以上是英国各职业Long Covid发病风险排行榜,

基本上,越核心的岗位遭得越惨……比如:

  • Social Care(诸如养老院护工那一挂)高达3.21%
  • Teaching & education(老师们)高达3.02%
  • Health care(医护人员)则高达2.78%

接下来,引用学霸 @dreamerchen 老师的话来个太长不看版的总结吧:

随着omicron感染人数不断增多,以及BA.1/2等各种变异株的不断肆虐,omicron带来的后遗症人数会继续累积;
不仅仅是Omicron感染后的死亡人数(绝对值)已超过Delta,后遗症的新增人数和现存人数也即将超过Delta;
且(Omicron后遗症)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的分布,与delta相比并无显著差异;然后疫苗对后遗症的效果也……(英国是高接种率国家);
深刻诠释了拍老师说的,只要感染速度足够快,后遗症消失速度(出水口)永远追不上新增的后遗症人数(进水口)。

——重要的图放三遍:


下面让我们顺便挖个坟,

欣赏欣赏某些打着“总是安慰”的旗号粉饰太平的“医学专业背景科普博主”的翻车现场吧~

——比如说,请品鉴:

——请再品鉴:



最后,当各位躺平党仍然拼搏在简中互联网舆论战场第一线,大力宣称“Omicron后遗症不需要过于恐慌”的紧要关头,

躺平党背后的总司令部,却暗搓搓地改了口径……


——请品鉴:

躺平党:MMP!敌在白宫!

参考

  1. ^ https://www.ons.gov.uk/peoplepopulationandcommunity/healthandsocialcare/conditionsanddiseases/datasets/alldatarelatingtoprevalenceofongoingsymptomsfollowingcoronaviruscovid19infectionintheuk
  2. ^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6.28.21259452v1

user avatar   san-ge-lao-ba-shi-yan-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4月5日,白宫发了一篇报告

标题翻译成人话:

关于应对COVID - 19 长期影响的备忘录

内容比较多,地址在这,各位可以自己去看,直接复制网址就能看到

whitehouse.gov/briefing

不过大部分内容都是一些未来做什么的套话。

我们主要关注他在文章最开始描述背景是说的。

正好可以驳斥很多人的言论,请去跟白宫battle吧

简单描述一下:

在我们准备往前看的时候,我们必须记得,超过95万美国人死在了新冠病毒手里 。

(别再扯车祸的时候死了算新冠了,就是死新冠手里的)

他们是敬爱的父母、祖父母、孩子、兄弟姐妹、配偶、邻居和朋友。

(张嘴闭嘴死的是老人,影响不大的那些物种,美国人至少在这还能装装样子,想想自己道德底线有多低吧)

在美国,超过 200,000 名儿童因这种疾病失去了父母或照顾者。

(注意,这是儿童失去父母的数量,说死的都是老人的,请问,儿童的爸妈超过60岁了?过几天我们会做这个专题视频。)

每个灵魂都是不可替代的,留下来的家庭和社区仍在遭受巨大的损失。

(还在遭受巨大的损失?不是疫情过去了么?)

后面几句就是吹嘘自己的功绩的,我就不翻译了,反正美国电影里各位估计经常听到。

我们继续下一段,关于long COVID,也就是后遗症的。

继续翻译成人话:

同时,我们的许多家人、邻居和朋友继续经历 COVID-19 的负面长期影响。许多人报告说感染了 COVID-19会造成持久的影响。(通常称为“长期 COVID”)

(说没有后遗症的,请去找白宫理论,让他们把许多人改成很少的人)

这些症状可能发生在任何感染过 COVID-19 的人身上——包括不同年龄、种族、性别和民族的个体;有或没有残疾的人;有或没有潜在健康状况的个人;无论他们是否有初始症状。

(说有后遗症的都是原来就有基础病的,或者说重症才有后遗症的,请去找白宫,让他们把内容改了,因为里面说了,不管以前健康不健康,不管感染后有没有症状,都可能有后遗症)

经历长期 COVID 的个人报告出现新的或反复出现的症状,包括焦虑和抑郁、疲劳、呼吸短促、注意力不集中、心悸、睡眠障碍、胸部和关节疼痛、头痛和其他症状。在急性 COVID-19 感染消退后,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请帮忙翻译翻译,那些说什么疲劳,呼吸短促,注意力不集中这些是个人感受的,要不你教教白宫怎么说话?)

即使是年轻人和其他健康人也报告了持续数月的长期 COVID 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个人工作、进行日常活动、参与教育活动和参与社区的能力。

(再次强调,年轻人和健康人也会有长期后遗症症状,甚至影响了他们正常社会活动)

后面一段就是吹嘘美帝的医疗机构正在正视和研究这些后遗症,并且会取得进展什么的,反正就是证明了一件事,后遗症这件事是存在并且大量存在的,以至于在老美这篇报告里,这段文字占了很大篇幅,甚至超过对于死亡人数的描述。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请杠精们去找白宫battle!



user avatar   sorl-gor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放结论,有后遗症。

转阴之后,你感觉不到它,但它还藏匿在体内,就像HIV或疱疹病毒一样。新冠病毒可在体内各个器官存留目前已知最长230天,且常规pcr检测不出来。另外,新冠叫肺炎格局太小了,这厮在感染者全身器官里被检出。所以部分权威发布已更改为新冠疾病。

如果走病毒共存的路子,各位恐怕没机会面对后遗症问题,就要面对被装哪个盒里的问题了。

说数据

如果躺平共存,中国内地14.12亿人,以香港目前感染率15.49%为例做个预测,至少需要 21882万 张床位。以香港阳性死亡率0.74%为例,至少将要死亡162万人。

医疗资源极端挤兑,疫情救治费用更是达到惊人的数万亿起步。请问你有什么神通找到医护人员/救护车/隔离病房/食品?

还没后遗症?大号流感?躺平势在必行?啊??我看像5毛,多一毛都不配


但是这个社会不是二元的。不躺平,不意味着为了抗疫运动,强行管制强行拘押,强行退学就是对的。

“zf有多大权力,意味着民众让渡了多少权力”。

首先。抗疫是好的,计划生育是好的,骑车带头盔是好的,骑车不带人是好的,让大国崛起也是好的。但必须要清楚,这里边有一个隐形条件:你要不要交出你的权利。很显然,很多人不愿意交出这部分权利,因为一旦交出,就收不回了。他们拿着这些权力罚你,惩治你。

电视剧里的黑x收保护费是强征横敛、打砸抢烧,也许他确实保护了你,抢过来的钱确实用作了安保工作,但没有人会感谢他们,因为他们是以侵犯个人权力、违背个人意愿、以不容反抗的手段强制执行的,民众没有办法要回这部分权力,而对方在享受到这种权力带来的便利之后,更不会轻易作出改变。

同样的,昨天你让渡了你的生育权,于是对方可以拉着孕妇流产,可以烧杀掳虐,可以扒房牵牛,侵犯你的私有财产,而你告不赢他,因为新建了一条计划生育法;今天你让渡了自由,别人可以新建抗疫法,于是打封条,消灭家禽,违法返乡,违法出行,你的亲人得不到救治,你说拉栅栏违反了消防法,你说连带孩子被退学违法了受教育权,他们也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因为有新法可依;明天你让渡了劳动保护权利,那么996、恶意裁员、35岁歧视、性别歧视……

而这一切你无处伸张,最终解释权在对方手里,是你错了。这才是最让人感到绝望和无力的。

于是,昨天孩子没了,今天亲人没了,明天你没了。那活着是为了干啥,为了大公无私?

当然,我不是说那就不要抗疫了、不要崛起了,这世界不是二元对立的,这一部分也不是民众该考虑的,民众只知道哪怕天大的道理拆我的房、宰我的牛是不对的。如果民众觉得对,那就没问题了,他让渡了这部分权利,那也自行承担所有的结果。


user avatar   hei-an-zhong-de-guang-mi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韩国的一所监狱里,三名囚犯在讨论自己被捕的原因。

金明焕:“我因为发动工会被文在寅关了进来。”

李相熙:“我因为破坏工会被文在寅关了进来。”

最后一名囚犯:“我就是文在寅。”


user avatar   she-qu-guan-li-gu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爸妈,庸医的最高境界。

我爸,南大生物系毕业,正高,研究方向是香烟烟气致癌性,然后每天一包烟。

我妈,上医大公共卫生系毕业,副高,研究方向是各类食品添加剂。目前三高,关键还不肯吃药,看着那高高的血糖,我担心的要死。对了,满满一箱的零食,高油高糖的那种。

家庭2个洁癖我从小生活在无菌中,结果抵抗力很差,经常感冒发烧或者拉肚子,2个教授会说看医生吃药没用,叫我多睡觉多喝热水,拉肚子拉干净饿2天就好了。

感觉学医的的确是挺无情的,看生死很淡薄,小时候有点伤心。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北极轮虫冰封2.4万年后被科学家唤醒,并即刻开始繁殖? 
  如何看待女子从武汉回河南后至今无症状,其 5 名亲人患新型肺炎? 
  如何看待台湾当局宣布每周供美国10万口罩? 
  如何看待吃清真食品长寿的虚假广告? 
  如果苍蝇变得有老鹰那么大,那它的飞行速度会有多快? 
  用勺子挖掉一块脑组织会失去意识吗? 
  美国新冠病毒的发展最恶劣能到哪种程度? 
  1月15日河北新增90例本地确诊,石家庄83例、邢台7例行动轨迹公布,有哪些信息值得重视? 
  台湾接种新冠疫苗死亡人数首次超过新冠死亡人数,原因是什么?将产生哪些影响? 
  美疾控中心称「 34.9% 的新增病例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 BA.2 分支」,其中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前一个讨论
宁德时代设备开发工程师猝死,真实情况如何,如何维权,个人如何与大公司对抗,超长加班如何改变?
下一个讨论
中国国航 2021 年巨亏 166 亿,你认为该公司发展前景如何?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