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从高二集训才开始学音乐能进中央音乐学院吗? 第1页

  

user avatar   fu-dong-dong-42-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我们这一代东北音乐生的印象中,要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最少也得花个一百万走人情,或者给学校捐献一个花坛。我们坚信,不能为学校建设花坛,就不要来考中央音乐学院。甚至,我曾经还在想,中央音乐学院,一定是一个环境特别好的地方,因为它的校园内,有那么多的花和花坛。在我们东北考生的传说中,花坛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专业,我们坚信,中央音乐学院的每一位和我们同龄的同学都能当我们的老师,他们弹的曲子我们永远弹不了,他们的音乐水准远远比我们要高,我们坚信,我们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贴的上他们的边,甚至我们听到中央音乐学院这个名字,都会觉得震撼。

在上高二时,基于我每学期专业第一的成绩,我曾向我们学校的校长,也是我的钢琴老师,表达过我想要考中央音乐学院的想法,因为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我觉得我既然可以在一个小的圈子里成为最好,那去更高的圈子去锻炼,才能发现我的差距和不足,即便是考不上,技不如人我也认,或者是复读有机会可以考上,我也愿意。但当时我的老师问了我两个问题,让我彻底放弃了这些想法。

第一个问题:你的专业水平,真的能比过那些校内老师的学生吗?

第二个问题:你家里有一百万为学校建设花坛吗?

其实专业水平我心里是过的去的,我当时觉得,以我的努力和刻苦,或许还有机会能弥补差距。但从花坛的角度来说,我心里过不去,因为我确实不能让家人为我的想法买单。后来,我去了沈阳音乐学院。

在之后本硕的学习中,我的专业课始终维持在学校的前列,虽然在这个小校园内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在全国范围来讲,这件事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我一次次看到央音、上音里与自己同龄,甚至比自己小的演奏家在全国、国际获奖。在感受到自己与他们的距离时,这让我很难受。或许我在高中时,还能有机会弥补追赶,但在当时,已经追不上了。我从本质来说是一个要强的人,这样的状态是我接受不了的。我真的不甘心,我希望还能够有机会,能让自己在专业上达到“全国”水准。于是,在我经过无数个辗转反侧和彻夜难眠后,我做了一个决定,放弃我以往的专业,换到民族音乐学这个专业。

我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有我的逻辑的,因为我当时认为,在硕士阶段完全去重新学习一个新的专业是很难成功的,只有在现有的优势和兴趣基础上去做事,才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准。我当时对自身除钢琴外的优点的总结为三点。第一点,是我比较努力,能吃苦。第二点,是基于我考研曲式和声音乐史的学习成绩来看,我比较善于学习理论。第三点,就是我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实践经历,这要感谢我妈,虽然小时候我妈没能帮我去中央音乐学院建设花坛,但她带着我参加了各种大大小小的佛教法会,让僧人教我唱佛教梵呗,熟悉佛教仪式。这,我本来觉得没什么,但我后来看到,这些东西是可以做成学术的,而我这些经历恰恰是民族音乐学这个专业的基础,而我有这么多经历,是绝大多数这个专业的人都达不到的,这让我有了得天独厚的一些优势,使我对这个专业开始感兴趣。

基于以上的特点,除了钢琴以外,我觉得我可能在音乐学理论,特别是民族音乐学的相关专业里还有成长的空间。因为当时我已经是硕士了,要是想换专业学习,再读个硕士没意义,所以我决定考博,恰巧,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招收博士,其中还有一个专业叫中国佛教音乐文化,当我在招生简章中看到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心里暗想,我挑战中央音乐学院的的机会好像要来了。当时我心里也是做了一些准备,考虑到经济和专业两方面来说,我当时自己教课开培训学校赚了一些钱,如果真的要捐一个花坛,我可能攒个几年钱还能凑的上,专业的话,我的经历算是一个加分项,如果足够努力弥补理论知识,或许能够考上。就算我靠不上,我去见识一下,我也值得了。

当时我是不知道知乎这个软件啊,如果我要知道,我一定像题主一样来提一个问题:“地方院校跨专业考中央音乐学院博士,有可能吗?(很努力的那种)”。但,估计提问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我相信,从第一反应来讲,大家一定持否定的态度会更多一些。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产生了这个想法后,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坎坷,我向我硕士阶段的几乎所有老师表达过求助的想法:“老师,我想考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博士,您认识那边的老师吗?”在问完这个问题后,绝大多数时候得到的是否定,甚至有些老师还会打击:“好好教你的钢琴,毕业找个单位吧,别瞎心思了。你边都沾不上。”在很多同学知道我要考央音博士的时候,大家看我的目光也会很奇怪,大家觉得我,是一个笑话。但,我并不在乎,我心底想的是,这一次,我不需要看所有人的想法和眼光,我不想再被任何事束缚,我就算是失败,也要失败在我自己手里,也不能失败在别人的想法里,我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皇天不负有心人,花了大半年时间,我通过我一个同学的老师的同学的老师的同事,联系到了我的博士导师。在和博士导师联系后,她约我到北京见一面。这,让我看到了一点点希望。

我到学校找我老师的时候,说实话我很紧张,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央音乐学院,我看每一位同学的气场好像都很足,我都不太好意思和别人问路。但进入校园后,我特意走了一圈,找遍了全校,也没看到有那么多花坛。这时我心里想,或许,从来就不需要花坛。我的导师是一位80多岁的权威学者,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带头人。在我的经验来讲,这样的人物应该排场很大,很严肃。但见面之后,我发现老师极其慈祥和蔼,在见面我描述了我的情况后,她看了我写的两篇文章,最后老师表达了几个观点:第一,欢迎我报考。第二,要来北京学习。第三,她认为我的经历很难得,如果有了理论的学习,会有很大成长空间。第四,他觉得我虽然没有过专业理论的学习经历,但这也可能是我的一个特点,这样会更容易接受她的想法。说实话,自从我想要考博开始,这,是我第一次获得肯定。我出了学校刚到酒店房间,我就忍不住的在那哭。过去的那些时间,说不在乎别人说自己其实是假的,每次面对着别人对我的打击,我其实都是硬着头皮挺的,心里也是很难受。但好在这些付出有了回报,我的人生迎来了一条不同的路。

就这样,我放弃了以往的一切,来北京开始学习。来北京后发现,这边老师教的东西真的好好呀,而且大多数老师的课费要比东北要低,有的老师甚至都不要课费,所有问题都会给你耐心的讲解。在这边学习,我觉得和以往学习不同的是,老师给你上课会注重培养你的专业能力,你能明确的感受到自己在知识和经验上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这边的学习状态更加开放,只要有理有据,是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的。在经过了半年的学习和努力后,我参加了考试,当时我心里也是怯怯的,因为按照传说来讲,应该是有一百万人情和建花坛的环节的,但我好奇的是,没有任何一个老师和我提过这些事,但其实就算提了我当时因为也没有一百万,所以我也就硬着头皮直接去考试了,第一次考试,一共60多个人考试,我考了27名,我不知道这个成绩是好是坏,但不管怎么说,能在好多高校教师、名校硕士参与的考试中,获得这样的成绩,我当时是满足的。当时我就觉得,我明年再试一年,如果进步了就说明努力有用,如果退步或者没进步,我就放弃。第二年,我考了第15名。我决定再试一年,第三年,我考上了。没花100万,没建花坛,就是靠着努力,考上了。我,成为了学校里为数不多的跨专业考入音乐学系博士的同学。

考上说起来很容易,但实际很辛苦。在这三年里,为了多赚点钱维持开销,我周六日教课,把学生从早上8点排到晚上8点,因为开始为了积累学生,就给琴行打工,8点的课,我需要6点左右起来,导两趟地铁,再换一次公交,再走十五分钟,一个半小时到单位。平时周一到周五晚上5点—8点给人做上门家教,其余时间,我都在学习,早上8点多起来开始学习,吃完午饭睡一个小时,下午2点起来继续学习,在晚上教完课之后回家学到后半夜2点。而到了快考试的时候,每天只睡4—5个小时,压缩出来学习写作背诵做题。三年,如一日。真的很累,有的时候累到自己在家哭。但没办法,路是自己选的,我一定要走下去,我一定要扬眉吐气。好在,我成功的考上了。

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地方院校硕士可能跨专业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的博士吗?”在现实中的一个个老师同学回答不可能后,最后,我还是考上了。

再换到题主的这个问题:“从高二集训才开始学习音乐能进中央音乐学院吗?”目前在100多个答案中,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你考不上,大家都觉得你是一个平平无奇,异想天开的学生,你,觉得你是吗?如果你觉得你不是,那就好好努力,相信自己,让大家刮目相看。如果你觉得你是,那就放弃,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也挺好。

其实,在我的观念里,你想要做任何事,其实都可以做成,就看你愿意付出多大成本,如果能够破釜沉舟,咬紧牙关,说不一定就能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

以上。


最近沉迷制作视频,好久没更新知乎的文字回答了。最近在知乎、B站、微博里,有大量同学在择校和报考上有类似的问题,有的没信心,有的不敢考,有的怕失败,借着这道题抒发一些我个人的想法,希望能通过我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给大家的学习有一些启发和思考。祝大家学业有成!!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角铁专业还是二踢脚专业的?




  

相关话题

  音乐学院的作曲系学习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为何艺术考级到了十级还要归结于“业余”?只有读过音乐类专业的才能算专业演奏者吗? 
  为什么作曲系的学生私下都“骂”“现代音乐”,有多么“想吐和排斥”,但表面上又不敢说真话呢? 
  音乐学院的作曲系学习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音乐学院真的难到普通高中考不上的地步吗? 
  如何出国留学指挥系并成为指挥家? 
  为什么我女儿老喜欢听这种音乐? 
  为什么国内音乐学院那么难考,还有那么多人考? 
  如何评价当今中国的音乐教育? 
  为什么有些人对音乐生歧视这么大? 

前一个讨论
普罗科菲耶夫国际音乐比赛是一个什么水准的比赛?
下一个讨论
想系统的了解音乐史(越全面越好),可通过哪些方式获取?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