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对藏族人的印象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ai-rui-ba-di-18-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嘉绒藏族

老一辈藏族人对于中国的认同以及毛主席的崇拜程度是很高的,我本人也是一直以中国人的身份自豪,也想要等自己有能力后去建设祖国,发光发热,在嘉绒地区,也就是《尘埃落定》作者阿来先生的家乡,年轻人也是拥护祖国拥护党的

如今很多牧区藏族年轻人受境外势力蛊惑,我本人就看到过很多的社交账号发表一些妄图分裂中国,分裂藏区的言论,而这些账号虽然自称藏族人,但是他们是境外的藏族还是bbc、漂亮国等的“藏族”就不得而知了

这就和当年内地公知和带路党大行其道一样,如今我明显感觉到境外势力对边疆地区年轻人思想的渗透加强了,国家需要重拳出击,藏区本就教育水平不高,更容易受到蛊惑,大家在遇到发表一些分裂言论的账号时,希望好好辨别,当然这种现象绝不姑息

藏汉同源,当年一支去了西南发展定居,一支在长江黄河繁衍生息,希望中华民族能够早日成为真正的多元一体民族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人追更,我也就多说几句。

在拉萨呆了大概一年,做过记者,所以对西藏的各阶层还算是了解。一条条的说吧。

1,绝大多数藏族人是发自内心的纯朴善良。这种话不是恭维,你在拉萨街头问路,只要能有空的,藏族人都会直接把你带到路口,甚至带到地方。314暴乱如此兵荒马乱,多少汉族人都是躲进藏民家里才逃过一劫。

2,在体制内,汉族和藏族确实各有点小圈子。一般来说,藏族在各基层领导岗位参与得会多一些,毕竟有各种照顾倾斜,而且现在的援藏干部跟以前那种落地扎根的不同,大部分呆几年都是要回去的。

汉族则把握了大多数技术岗位,因为这些岗位上对于实际的数理化能力还是有要求的。

3,藏汉通婚早些年很多,这些年变少了。主要原因还是援藏干部真正扎根得少,很多人说是藏族人故意隔阂,其实不是。

首先,汉族人中过来做生意讨生活的,大部分是来拉萨本来就没有扎根的打算,再加上文化不同,自然通婚的就少。

援藏干部也大多是结婚以后过来,就更不可能通婚了。

其次,高原毕竟不适合我们汉族的体质,通婚在低海拔的藏区非常常见,这个问题 @龙牙 具体回答过。在拉萨受过良好教育的阶层中通婚也有不少,这是客观条件的制约,并不是什么民族隔阂。

3,藏族人说话和行为模式,确实和汉族有比较大的区别。搞清楚了,其实很好理解。搞不清楚,就会认为这是民族隔阂。

汉族人说话讲究委婉,你一辈子都不会听到多少次有人当面对你有什么负面评价。但是藏族人如果当你是朋友,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很单纯的表达出来,不会考虑敏感不敏感的问题,你能不能接受。

如果你理解了这种说话方式,你也真实表达一番,哪怕针锋相对,也不会结什么仇怨。但是你故意阴阳怪气,言不由衷,这个朋友以后也就做不下去了。

4,藏族人普遍的民族态度。有人老是说藏族人对汉族如何敌视,认为这是民族问题。

其实在北京,没文化的老太太还不是动不动就说:你们这些外地人如何如何。

这跟一个没文化的藏族人动不动就说,你们汉族人如何如何并没有区别。

这样说可能更好理解。藏族同胞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并不比汉族同胞差。

分裂分子在藏族同胞中一样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当然,对于国家的认同,藏族同胞可能各自理解不太一样。比如有的认为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有的认为是石榴籽,有的认为别分这么多民族,都是中国人就可以了。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个人认为,这种话头不要主动挑起来,每个人的认知水平,生活态度不一样,没必要刻意去扯这些敏感问题,尤其是针对文化水平不高的同胞。


藏族人把衣服换了之后跟汉族人没有任何区别,而且长相上更接近传统北方汉族。藏汉同源这也早就是有定论的,无论是相貌还是语言习惯,其实从根本上讲是极其投缘的。

先说长相,你看如下三位名人,一位是世居西藏的贵族,一位是祖籍甘肃的回族,一位是正经的汉族。



你能区分出他们的民族么?

再说语言。虽然藏语汉语并不互通,但是在一些极其基础的词汇上,却有着非常的吻合。


再说风俗。汉藏之间的风俗看起来区别很大,那是因为在汉族儒家文化兴起以前,两个民族就分开了。

但是到了近代,其实你会发现两边的饮食并不违和,至少相互之间没有相互矛盾的饮食忌讳。

其实绝大多数中下层藏族都是非常纯朴善良的,和汉族一起生活习惯毫无隔阂。

当然,在拉萨也会看到随地大小便,路边野合之类的事情,这是跟个人素质有关,跟民族没什么关系。

再有就是藏族的党员普遍党性是非常强的,我听说之前有个藏族干部贪污之类逃到国外,很多国外藏独势力以为有机可乘拉拢他,结果反而被他义正言辞,公开臭骂一顿。

虽然不知真假,也有点哭笑不得,但是感觉这也是个颇有节义的故事。

总结一下吧。今天的藏族就是大约三千年前的我们汉族失散的兄弟。

如今他们回家了,你嘲讽他们,你就是嘲讽你自己,你嫌弃他们,你就是嫌弃你自己,你觉得他们跟你不是一家,那按照你自己的标准,你也要被枪毙五百年。


user avatar   yi-le-6-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甘肃有藏区的,我之前就经常在藏区出差!

藏族人对汉族是认同的,也喜欢和汉族人交朋友,藏族人热情直爽,我也被邀请去过藏族朋友的帐篷,跳过锅庄,喝过酥油茶,吃过开锅羊肉,和大喇嘛聊过藏传佛教,拉卜楞寺听过经,也被热情似火的藏族女孩吓跑过。

藏族同袍也非常希望汉族同袍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我大学同学在甘南迭部县的一个乡镇,不到一年就是小学的副校长,还娶了个漂亮的藏族媳妇,当地的藏族人非常的尊重和认可他。


我在甘南合作的藏族工艺商店,买工艺刀的时候,和熟悉的藏族老板聊天,无意中说了句:老板这价格合适吗?藏族老板暴跳如雷,拿着账本咆哮:我把你当朋友,你拿十几把的价格和人家拿一百多把的价格一样的,我连连道歉。因为我知道我犯了一个忌讳:藏族朋友之间,怀疑他欺骗朋友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即使是零八年,当地的藏族人都把汉族朋友保护的好好的,出事的前三天我还在甘南的玛曲县。

当然越是往东的藏族对汉族的好感越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也越高一些,藏族和汉族迟早会溶于一体,我们之间的差异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我见过年轻帅气的喇嘛用手提电脑上网,小孩子用手机吃鸡,白帐篷已经路上看不到了。

不过切记的是,不要和藏族朋友喝酒,不要和藏族朋友喝酒,不要和藏族朋友喝酒,重要的话说三遍,实在不行,你先喝翻。

补充一个搞笑的,由于南方人对藏族人的印象比较单一,我二姐夫山西人,在温州摆地摊老被城管撵來撵去的,后来让我在甘南合作市买藏袍、藏饰寄过去,果然再没有被撵过。


user avatar   chen-yu-98-28-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妈在西藏工作,我第一次去西藏是2000年,那年六岁,从那之后几乎每年都要去西藏。大部分人对藏民印象不好多半是因为在西藏各个旅游景点比如扎西半岛或者甘孜阿坝之类的地方遇到很多想方设法骗钱的人,其实仔细想想全国大部分旅游景点都有这样的人。其实深入藏区多和本地人打交道之后你会发现,藏民大多数都很好相处,无论什么年龄段。以前小时候和家人跑去牧区看赛马和别的节日,牧民总不会让陌生的客人空手而归,带点奶渣带点牛肉干什么的。后来长大了自己也有了很多藏族兄弟,大家相处都很和睦。

今年疫情在西藏呆了四个月,我特别热爱打篮球,可惜疫情期间所有的运动场所要么上锁要么篮筐被摘除。我每天下午两点准时出发开车出门找球场,由此又认识了一群藏族兄弟,每天我们一帮人到处找球场,溜门撬锁翻墙为了打球什么都干,同样也被警察抓了好几次(都是本地人,当地由于管控严格没有病例也没有外来人口,所以正常生活没有什么影响)。而且藏族人打球很文明,身体碰撞再激烈,也没出现过骂人打架之类的,都是主动道歉,至少相对来说比我老家重庆的野球场要文明的多。后来大家混熟了,就开始约各种饭局酒局还有野餐局(过林卡),他们吃的我也吃,他们喝的我也喝,多多尝试。平时他们都说藏语,我在的时候就说汉语,后来他们对我的评价是我除了不会说藏语其他基本和藏族人没差别。

其实我们很多国人有个缺点,喜欢抱团不和外人交流。可能是由于教育太过压抑心态不太开放,同时加上对藏族人的刻板印象,两个民族在地方容易形成小团体互不交流。我在球场遇见很多汉族人来打球都是自己几个人一组,也不和旁人交流,有时候看到球场上全是藏族人连过来加一组也不愿意,这样的现象不止西藏有,我在南亚东南亚当背包客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次。有次在马来西亚一个海上小旅馆里面(旅馆里大多都是中国游客,只有一对来自德国的母女,其他店员都是本地马来人),我去的第一天晚上几组游客都在露台上面坐着玩手机,毫无交流,德国人天生高冷也不说话独自在吹风。由于当天是我女朋友生日,我就去找店员陪我一起弹吉他唱了一首生日歌拍成视频发给我女朋友,结果一唱几个店员就过来了,开始一起唱,唱完生日歌就开始唱本地民歌,我就在边上跟着哼。后来每天晚上我都跑过去找他们唱歌,从一开始的民歌到后来开始唱hey Judy,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之类的世界名曲,慢慢的大部分游客都从那个露台来到了我们这个厨房边上的小平台上,再后来就开始开趴踢,喝酒,老板喝多了就开始全场酒水免费,最后大家就在露台上睡了一个晚上,还好没人坠海。我在那个旅馆住了七八天,他们店长后来说我像个吉祥物一样,白天就坐在那里晒太阳啥也不干,晚上就开始组织人开趴踢喝酒,这几天他的存货都被我们掏空了。

我遇到的国人大都喜欢抱团自己玩,很少参与别人的活动,青旅的趴体和当地的传统节日很少能看见中国人参与的。其实想起来我高中的时候也是这样,高一有一次我们学校和北欧一个友好学校进行交流,他们的一班高中生过来介绍自己的国家和学校,在最后提问阶段我们班没有一个人敢举手说两句,那时我也是特别的腼腆胆小。后来上了大学开始到处旅游接触不同的人,又看了许多书,慢慢心态就放开了。

遥想当年第一次走出国门去了尼泊尔,心里也很怕,怕我英语说的不好被别人笑话,后来才发现,除了英国美国等几个国家的人英语贼好之外,其他的都半斤八两,大家水平差不多,都属于半瓶水响叮当的水平。自从知道这个真相之后,我就放开了,而且肢体语言是世界通用语言,我可以用肢体语言和一个完全不会英语的西班牙大妈聊一个小时的金刚狼。而且最重要的是,和别人交流要放下自己心中的壁垒,与人为善大多数人也会善待你,同时见人发根烟也是世界通用的交朋友的办法。多去尝试融入别人的生活,多去尝试本地的美食,我到了一个地方必逛的地方是当地的菜市场,那里才是真正能够体验风土人情的地方(其实印度的街边小吃挺不错的,别有一番风味,哪有国人说的那么可怕)。

说回藏族,以一个友善地心态去和藏民交流,他们也会友善的对你。我记得没错的话,基因上来说汉藏两族都是o3,语言也同属一个语系,我那些在内地长大的藏族朋友长得和汉人也没有区别。所以,希望大家去西藏旅游的时候,热情一点,友善一点,离景区远一点,你会看见一个无比美丽的西藏。

最后,西藏的风景和我的兄弟镇楼。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军训的时候全年级打乱分宿舍,我的室友和我都不在一个屋了。室友宿舍有一个藏族女孩,我们叫她普赤。普赤个子很小,黑黑瘦瘦,但是力气很大,很爱笑,牙齿很白。我们每天要自己去楼下抬桶装水回宿舍喝,一帮女生俩人合作都抬得很费劲,我屋宿舍长和我去抬了几次,屋里其他人也抬过一两次之后也不愿意再抬了,所以慢慢最后我们屋没人抬水了。但是室友那屋一直都有水,室友训练的时候不慎扭伤了腰,之后一直是普赤在搬水。普赤还很爱干净,总是把宿舍打扫干净,还拿饭给我室友吃。

是不是以为我要说我对藏族人印象很好了?并不。我们屋有俩藏族女生,白曲和卓玛,名字很好听,干的事是真不是人事。食堂拿了饭菜回来吃不完不处理掉,一直放在那里,都特么臭了…那段时间屋里一直弥漫着一股酸臭,我们还互相开玩笑说这是谁的脚那么臭,结果发现是饭。打扫卫生是不可能打扫的,我们拖地的时候拖到那里发现地都黑了。每天晚上打电话,宿舍熄灯了还在打,被说了才知道出去打。基本上不和我们说话不和我们玩,一切都不参加,需要抬水,整理宿舍的时候立刻没影儿。

普赤也是西藏人,白曲和卓玛也是西藏人。我觉得西藏人和任何地方的人一样,有好的也有讨人厌的。


user avatar   xuxiao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年前,我参与了一次扶贫活动,对象是某民族自治区的优秀小学女校长。

看事迹,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人。

接触下来,也是个很好的人,非常乐观,开朗,很爱工作,爱孩子。

我们还挺聊得来的。

然后就聊开了。


有一天 她忽然聊起了当地的少数民族。

脏,懒,不讲卫生,不懂普通话,愚昧,笨拙,一辈子是个穷命。

她讲了很多例子。

我能理解她的不适。

只是,




只是她不知道,我从小是农村长大的。我小的时候,我的家人,亲人,最怕进城(县城,乡镇)。每次要去城里亲戚家就要互相提醒,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会被亲戚家嫌弃。每次从城里回来,还要再来一顿互相抱怨,哪哪做的不好,让城里亲戚难堪了。


最后,她结论说,她的理想就是会在镇上干一辈子,好好教孩子,把孩子养育成人。但是,她一辈子都不想跟某族人打交道,他们没救的。


从那以后,我就不太跟她闲聊了。没必要让自己不开心嘛。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认定,所有那些对某族人的论断,都不过是对穷人居高临下的自以为是的评判而已。

只是,那些穷人,恰好是某族,某地,某肤色的人,而已。


这个问题持续不断的被批评。

我看了一下,有一种观点主要是说:校长像张桂梅校长一样做实事,我捐个款拍拍屁股走了,人家留下来了。

我觉得这种脑补挺可笑的。

首先,这位校长是当地人,不过是汉族。小学毕业,后来通过自学拿到了教师资格,很励志。然后,她个性非常乐观开朗,特别适合教育小孩子。

其次,她所在学校是农村、贫困学校,但是是某县城边上的学校。----这也是我后来不再给那个项目捐款的原因。这样的学校在当地来说,其实是条件最好的,机会最好的农村学校。也是最容易得到扶贫的学校。反而交通不便的,更偏远的地区很难得到关注---因为扶贫志愿者走过去,都很难。


最后,从逻辑上来说,这位校长的确做实事的,值得尊敬。

但是,这不影响她是个歧视穷人和少数民族的人,这个判断。

她是个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老师,但是,依然是个歧视穷人的人。

一点儿也不矛盾。

因为前者,我很高兴我能捐助她个人的学习行动;因为后者,我不再跟她发生私交。

我觉得两件事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有这么一群送外卖的女人。

不想看图的国男们,可以看看文字,看看中国新时代女性是如何理直气壮“送外卖”的,省得以后被骗接盘。

今天我碰到了一件令我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和朋友(女)去中超买食物(当时我们都戴着口罩,),碰(未和她打招呼,她没认出来)到的那位来自西安的同学(跟波兰人谈恋爱,未婚先孕,正在备孕),她在中超里和老板娘夸夸其谈,说自己的波兰男朋友不关心他,说她怀孕如何痛苦。

这都无所谓,但是当她说"当我波兰男朋友这么冷漠对我,我都极其包容,因为我想着文化差异嘛,要是我谈了个国男,我的分分钟两耳光扇过去!”我很震惊,这凭什么,为什么穷得吊儿郎当的波兰人就可以无限被包容,中国男人就必须对她无限好,否则就是两耳光,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侮辱。

后来出了超市,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了问我的朋友,她居然也认同那个姑娘的,她说"这不是双标,不是区别对待,这是文化差异,她男朋友是波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这样,所以那样对她,情有可原。但是中国男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对女生百般呵护,要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一旦对女孩子冷漠了就应该被责罚。”

虽然她们这么说,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这是一种双标,是一种侮辱。后来我见再讨论下去会很尴尬,就岔开话题了。这难道不是一种侮辱吗?凭什么对中国男人要求就必须这样那样,对波兰男友就可以无限包容?

作者PS:渣男送盘,老实人接盘,所以国男不能太老实。


user avatar   shen-du-91-62-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认为是明粉,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少明粉,其实粉的是和“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的清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汉文明,不是一家一姓,不是几个皇帝。

有清一代,民间的反清活动打着“复明”的旗号,也出于现实的民族与阶级双重压迫(圈地投充、迁界禁海,剃发易服…)的不满,并不是真的要把朱家人请回去当皇帝;明朝只是个寄托朴素民族情感的“意象”。今天的明粉心态在这一点上和民间“反清复明”者类似;如果稍微有点什么不一样,那就是近代中国百年耻辱的buff。

至于明粉对明末乱局怎么看这个问题,朱舜水在追忆明末时局时,指出“搢绅罪恶贯盈,百姓痛入骨髓,莫不有‘时日曷丧,及汝偕亡’之心”。官僚与百姓之间的冲突矛盾最终动摇了政权的社会基础。“故流贼至而内外响应,逆虏入而迎刃破竹,惑其邪说流言,竟有前途倒戈之势;一旦土崩瓦解,不可收拾耳。”因此得出结论是“罪在士大夫”。如果把明粉放到明末接受了现实主义教育之后,大概他们也会抱持相似的看法。

所以真把明粉扔到明末,对拯救明末危局还有信心的可能投闯投献,也可能跟着永历去缅甸,也有可能像穿越小说里那样搞个根据地;没有信心的则可能东渡日本朝鲜或南下出海。


说到明末东渡移民,可以参考这本书。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miao-xiao-qi-19-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福建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此前安徽已决定于2022年取消,是否值得全国推广? 
  少数民族对国家的看法(国家意识)是怎样的? 
  说到西藏,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解决民族问题的最优解是完全同化吗?为什么? 
  藏族办护照需要多久? 
  作为少数民族是怎样的体验? 
  如何买切糕不会被坑? 
  少数民族名字是怎么翻译成汉语名的? 
  为什么异族侵略中原之后会“汉化”? 
  如何解释藏族人口不到千万分布的地域却很广? 

前一个讨论
王国维为何自杀?
下一个讨论
说起河南人,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 2024-11-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