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算是新闻,我家小孩就读的实验学校已经搞了3年了。
但是这不是强制性的,是自愿加入,每学期要交几百元钱作为教师补助。
绝大部分家长还是愿意,因为比起送给校外辅导,学校安全可靠。
除了补习课堂知识做作业以外,还有兴趣班,各种辅导都有,甚至还有园艺栽培,在教学楼顶部种菜种花。
五点半离校,这就和家长的下班时间对得上的。
你说好不好?
我觉得可以。作业有保证,老师要讲作业重点,作业完成质量要好很多,省去了家长辅导。
绝大多数家长不会辅导作业,根本就没有这个水平,除了生气以外,效果很差。
花费不高,但是省心,可以很好地解决矛盾。
自从这个搞起来以后,学校门口以前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托管机构,就没有生意了。
以前下午3/4点放学后,学校门口拥挤成一团,接孩子的托管机构将学校门口堵死,光是接人这一环节就要消耗起码半小时以上,人潮汹涌。
托管机构的学习辅导效果,不好说,按价论质。
教师愿不愿意接这个活?
我看是愿意的。
更早以前的所谓托管班,就是教师带头搞的。
还有在教师家吃饭休息到家长来接的情况。
这种学生管理情况早就存在,只不过是在水面下,缺乏监管。
学校主动承担,就是将水面下的社会现状直接浮上来,统一由学校在社会监督下进行,得失可以进行总结,这也是一种阳光行动。
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权不能放出去。虽然说课后辅导的时间不长,但这也是一个教育时间,也在给孩子们灌输知识。而校外辅导,这些缺乏资质认证的机构和从业人员,他们会给孩子们讲些什么?
都是在讲知识吗?
恐怕未必,就像在知乎夹杂私货一样,他们也可以在不经意间给孩子讲一讲“伟大的日本”。
我家小孩就有个同班同学,还在读小学,日语的口语水平就不错了,各种对日本国的崇拜,她的理想就是将来去日本留学,然后留在日本。这个思想就是来自于她曾经上过的一个校外辅导班老师的宣讲。不是说这种理想不好,而是这种引导是不对头的。而且很难保证这种教学内容,特别是低幼时期的灌输,效果很明显。而这类社会需求又是存在的,家长没下班,学生又放学了。美国的底层社区就完全不管学生放学后的去处,不管他们要去干什么。
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就是要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引导学生,而不会是无序自由生长。有一个自由设定的教育内容空间,这样的小孩长大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就不好说。
当然,这样的举动对于校外辅导不利,这种矛盾会如何演化,不得而知。但是总的来说,就我接触到的情况,我个人还是表示支持。可能大范围推广的前期会出现一些问题,只要是摆在桌面上的,可以公开讨论,逐渐完善,对于解决社会矛盾有益。
我认为这个问题本来就应该有多方的意见。教育局、教师、家长、学生,这是直接相关。另外还有一支重要力量,一直试图插进来,那就是校外辅导。
教师有意见这很正常,不然为什么有的教师不进编制?教育系统都是知识分子,看问题都看得复杂。但是,在评论区还是要顾全一点脸面。比如说教师没有双休,只字不提寒暑假。教师最苦,收入最低,社会地位最差,被残酷压榨剥削,距离揭竿而起就差一个陈胜。
何必呢?大家有一说一不好吗?
就是因为本来4点多钟就可以下班了,结果要多干到差不多6点钟(这里说的都是小学,初高中我不了解,不要乱入座)。收入也并没有翻番,多了一点,自然不满意。
教育局愿意多这件事吗?还不是压力巨大,社会矛盾太大。如果教育系统不管,随意放任到社会上,由校外辅导来承担,这里面的危害是很清楚的。这个模式搞了有多久了?差不多20年了。有钱的进名师一对一,提前学习教科书内容,强化奥数作文音乐绘画外语等等。没钱的,爷爷奶奶带回家看手机看动画片打游戏。爷爷奶奶都没在身边的,要么就到街上游荡,要么上一个只有一个人看着的托管班。那种收费很便宜的托管班,就是一间房子,把学生关里面,一个年轻女子坐在门口全程看手机。问她作业根本不懂。
如果中国要搞社会分化,贵族资产阶级子女从生下来就是名师一对一,钢琴老师说不定就是郎朗,中科院院士的关门弟子,在某次酒会上喊马云干爸。
中产阶级守护好自己的地位,严防泥腿子往上爬,自己的子女读最好的私校,上最好的培训学校,长大了尽可能去澳大利亚留学。
泥腿子的子女最好是放养,汽车撞死几个就当是为社会减轻负担。
人性本恶。
现在的问题是国家并不这么认为,觉得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尽可能公平,公立学校要负起责任。当教师,要吃教育口的饭,就要服从安排。
中国的社会现实就是这样,总有人不满意。我是家长的身份,这本来就是有立场的。我在学校对于老师就够毕恭毕敬了,到了知乎这个地方,我站在家长的立场发言难道是不应该的吗?
而且我还没有骂人,也没有上纲上线。
对于校外教育机构,你们最好不要来怼。我这是说实话。我没有利益纠葛,我这支笔杆子,先说好,不要来惹我。我家小孩的课后服务都上了三年了,自然要继续上下去。这种事情,我就是说一说看法。作为一个普通家长,本学期全校还搞了一次家长民意调查,都认为这个好。这件事情在我这里就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所以我无所谓。你们要来怼我,要来掰扯,要混淆是非。
也就是说我不骂人,你们不高兴。那我就不客气啦。
好事好事。
说明上层真的想要办成此事,生育率刻不容缓。
比起教师,此事最大的阻碍应该是课外辅导机构等既得利益集团,所谓百万漕工是也。教师平日写报告、写心得的时间也顶上这些新增的工作时间了。
但是这群人很机灵,这时候才不会出来螳臂当车,一直未见课外辅导机构大规模发声,他们可是被削的藩王。但是搞小动作应该还是有的。不过最终应该会顺利执行。
此事能稳步推行,说明就目前现状来看,对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抗,对于高层来说就是想不想的问题,就是代价可不可以接受的问题。
能撤藩是一个证券组织力的表现。大明烂成那样,阿富汗糜烂了十几年了,虽是费了好大的代价、来来回回内部集团多次拉锯。可是确实正在撤军。
能消灭内部冗余的既得利益集团,本身就是组织能力的表现。(此处@帽子姐 @托卡马克之冠 )
另外,马逆狂喜,这个政策和自己一直提倡的方案非常接近。 @睡前消息
别指望了,现在彻查死路一条。
当初马科长说出别问了,别问了的时候你们说人家高情商,保护了当地的煤矿工人,现在说这句话的机会到了江苏省委调查组身上。
脉络早就理清了,是不是拐卖,是;为什么没人举报,因为整个地方都把这事当成和吃饭呼吸一样自然,整个地方都是知情人,你们能把整个地方人全抓了?你们心里装着九州万方,人家地方心里只装得下县城。
这个时候,徐州只能求你们了,别问了,别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