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7 月 16 日正式启动,碳价超过 50 元/吨,会产生什么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tzar-x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user avatar   lei-ting-zi-c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玩意儿是真•空气币啊。

首先,这个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根本目的是减少碳排放,不是为了交易而交易。所以其本质是有别于过去的一刀切政策,作为一种弹性政策的施政方式而存在。

相应的,这种弹性政策对施政者的综合素质考量也会更艰巨,要考虑碳配额定价,加装环保设施的定价,环保设备的产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等等等等。

这个市场的未来沦为一地鸡毛,巨头收割韭菜搜刮民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这个市场伴随着我们国家整体战略完成它的历史使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所以我们普通人如果真的担心,应当履行公民的监督权和积极参与人大议政,让这个市场可以完美的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之后顺利退场,而不是像祥林嫂一样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毫无意义。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放两张丁仲礼院士的名场面



我国现在的人均co2排放量连美国的一半都没有,如果从1900年算累计人均排放量,中国仅仅只有美国的1/8。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是说环保不重要,而是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和环保节奏。

然而,全球化的今天,既然你想要赚钱就必须按照西方为主导的游戏规则来。这是西方的阳谋。



但是,对我国来说,

1、碳中和对经济的影响,充分评估了吗?

2、碳中和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影响,充分评估了吗?

3、碳中和对全社会整体协调的影响、充分评估了吗?涉及科技、产业、zf、法律、家庭、个人……

4、碳中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充分评估了吗?

5、如此重大,不先经过局部试点论证,就直接全国铺开了?



我只希望,不要着急忙慌的全国全面上马,做一点看一点,不断积累经验。又不是对抗疫情,全国上下迅速部署防疫、隔离、打疫苗。碳达峰和碳中和,没有那么紧迫。

西方要真有那么“纪律”和执行力,新冠疫情能搞成这样?眼巴前死人的事情都搞得一塌糊涂,换成若干年后造福子孙后代的环保事业他们又突然都变得可以了?



现在这个时点,配合西方搞碳中和,

再加上去年以来到现在,外汇、国内资产和大宗商品给外资发了那么多红包,


我只希望,国家能交换到足够的政治筹码。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印钱,又不想要恶性通胀,就搞出新的抵押品来。这一波是金融神权的扩张。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碳税这种东西,在一个进口型国家,是一种对外征税的手段。比如欧洲和美国,他们的碳税本质上就是要求进口商为它国内的环保项目买单,因为碳排放权应该是很难跨境转移的。而在一个出口型的国家,是一种内部税务调节的功能。除非你从国内交易所的碳排放权可以让外国承认,我不知道现在各国有没有互认的机制,但是好像是没有的,因为这个本质上是另外一种印钞权。

所以出口型的国家日本韩国,对于搞碳税就兴趣不大。中国面积比较大,碳税是不是比行政调节更好很难说,因为虽然说理论上交易比行政调节有效,但是排放权确认这种有点虚的东西很容易制造白象和寻租。我觉得在行政能力强的情况下,直接支付转移的效果更好。

本来火电就亏本,现在再买碳权,除非涨卖给电网的电价。

有人一定要谈搞碳排放交易的国际大棋,那要等某一天中国成为净进口大国才有意义。但是看看日本和德国,基本上有生之年系列的感觉。

ps:碳排放交易这事从一周前欧美白左限制中国发展的阴谋到今天高瞻远瞩的时代大棋,中间就隔了一个交易所开业。


user avatar   guo-jia-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国碳交易是个新兴的东西,概念上比较好理解,毕竟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是个公开的国策了;但很多概念和发展思路目前的媒体说的都不是很清楚,使得绝大多数人对全国碳交易的认识存在于想象中。我之前对碳交易做了一次走访,总结了几个重点问题分享给大家。

1、中国是唯一有雄心通过碳交易市场实现减排的国家

我们为什么说现在的全国碳交易和大众关系不大,这其实是因为目前的全国碳交易中心还仅仅是个雏形。现在进行配额交易的,还仅仅是电力这一个行业;在第一阶段也仅仅是高耗能的八个行业: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航空。

这里面就涉及一个非常艰巨且宏伟的雄心壮志;我们国家在努力搭建一个可量化的、基于碳排放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这个雄心是全世界其他国家都没有的;哪怕欧美已经玩了很多年的碳交易,但是们的交易规则其实不可量化。

你说凭什么生产新能源汽车就能得到碳指标?他用一个假设,假设一个人买了新能源汽车就不开燃油车之类,并用这种基于假设的替代量,一次性获得一定数额的碳交易额度。这公平么?万一这辆车仅仅是用来收藏呢?一个城市建设了一个地铁,也可以获得碳交易额度,因为基于假设,有了地铁可以减少人开车的需求,那么在这个假设前提下,也可以获得未来的碳交易指标。这种碳指标的获得,直觉上是对的,但在计量上是基于假设的。欧美的碳交易市场,就是在这种频繁、反复假设的基础上建立的;他可以交易,但不可量化,就却不能用来作为行业之间严控碳排放的工具。仅仅成为一个稀罕的金融工具罢了。

我们国家正在建设的,就是一整套基于碳交易的量化管理系统,并希望用这个来管控未来的碳排放;这个雄心非常的巨大。

所以在这个雄心之下,全国碳交易市场选择了火电企业作为第一个试点。之后的路径其实非常清晰了,先用基本能源企业建立一个基于能源(电力)和碳排放的可量化转换标准;然后第一批次剩下的7个行业,其实都是高耗能企业,利用能源和各行业能耗的转换公式,就可以间接实现碳排放和剩下7个耗能行业之间的量化转换标准。在这个基础上,逐渐扩大碳排放和其他各行业之间的量化转换标准,最终形成一个涵盖各行各业的,基于碳排放的可量化、可管控的金融工具。他既可以是金融工具,也可以是宏观调控工具。

从这点上说,全国碳交易市场在远期未来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2、碳配额(CEA)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绝大多数媒体都有意无意的混淆了碳配额和CCER。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的品种,只有碳配额(CEA),而由于除了全国碳交易市场以外,我国在北京、广东、上海、武汉、重庆、天津等地还有8个地方碳交易中心(试点),存在大量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品种在其中交易。这里面的CCER其实和未来的碳配额不是一回事。

CCER其实就是我们前文说的,概念上我们认为可以减少碳排放,但是量化上比较困难的那些减排行为;也包括虽然可以量化,但是不是国家严格管控的减排行为。比如碳汇林业项目,现目前而言,种树是最为经济实惠的碳捕捉技术,国外的一些NGO机构,总结了一套基于种树的碳减排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新增的森林,就可以换取碳指标,在以前是可以到国外的碳交易市场交易的,因此被俗称为碳汇。在全国有了碳交易试点之后,国内的地方碳交易中心也陆续允许交易这些碳汇指标,这就是CCER。

和国外一样,CCER的标准很宽,企业修了个大楼,采用了新技术、减少了混凝土的使用量;理论上也减少了碳排放,就可以去做CCER评估。水电、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每发一度电替代火电,理论上也减少了碳排放,也可以去做CCER 评估;如此等等。

但就像前文说的, 这种指标的获得其实都是基于假设的,对全国碳排放的总量管控是不具备直接作用的。因此在试点的时候,各地都存在两个交易品种,碳配额和CCER;其中碳配额要求纳入管控企业必须在年末进行碳清缴的;而CCER的企业就不涉及碳清缴,所以是“自愿”。一些地方允许企业购买CCER指标参与碳清缴,但是往往都有比例限制,比如企业只能采购总量5%的CCER用于碳清缴,绝大部分的碳清缴还是需要依靠碳配额交易和企业自己的减排努力。

但全国碳交易中心目前并不涉及CCER;所以纳入全国碳交易中心的行业(目前只有电力),不能选择CCER,而是只能靠碳配额(CEA)来“刚兑”。未来怎么样?现在谁也说不好,CCER在未来还是有可能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但是这个时间可能非常的长。所以现在有人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名义,来推销碳汇林业或者其他什么CCER项目,咱们的清楚的知道,这极大概率是个长期生意,不可能是短期投机。

3、碳清缴机制

对于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行业和企业,其实就是纳入了全国碳排放管控;这个管控目前看是刚性的。

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全国碳交易中心的主管部门是生态环境部,也就是以前的环保部。这也就表明当前碳交易的工作重心,是建立碳排放的控制措施,而不是弄一个金融产品

所以纳入碳交易市场的企业,就相当于纳入了生态环境部的基于碳排放的管控体系。以现在的电力为例,企业首先需要受到各地生态环境厅指派机构的“审计”,根据电力企业机组情况、设备情况、工艺情况等不同,按照准则核定一个碳排放标准。目前的如下:

到了年底,生态环境厅又会派另一外一个机构对企业进行审计,看看企业今年一共排了多少吨碳。基于这个审计结果,对企业进行碳清缴,不足的就需要去碳配额市场去买指标;买不到就会被生态环境部门处罚。

比如一个企业按照现行的机组标准,应该排碳100万吨;碳交易中心按照标准的70%预发放碳指标,也就是企业得到70万吨碳指标;这个指标在年内企业可以随意买卖,但是年底你要根据实际排放情况买回来。年底的时候企业发现自己由于管理能力不行,实际排了110万吨碳,碳清缴的之后就需要准备80万吨碳指标(全年净买入10万吨)加上生态环境部门没有给你的30万吨去做碳清缴。

在这个体系下,实际管控的是电力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鼓励企业提高效率、改变工艺;是非常有效的控制碳排放的手段。

目前碳指标是免费发放的,也不排除未来收费的可能(这就成了碳税)。

4、短期全国碳指标的价格是会被严控的

一个基本判断是,在第一批8个行业全部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之前,生态环境部不太可能放开个人或者机构投资者入场。

这里面有几个因素,一个是碳交易市场目前体量太小了;在前两天国务院关于碳市场的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赵英民副部长透露了一个数据,目前纳入碳市场的2000家企业,一年的碳清缴数额大概是40亿吨。我们按照现在50元/吨的价格,整个市场也就2000亿。这是个碳的总盘子,但是考虑到,实际上企业只能获得70%的碳指标,碳指标的总盘子也就是28亿吨、1400亿。而无论碳排放标准定的高或者低,绝大多数碳指标都是会被拿去进行碳清缴的;整个市场富余的碳指标绝不会超过总量的10%;不然就起不到碳管控的目的。那么可交易的碳指标总量,就是2.8亿吨,140亿的盘子。对于一个全国级别的金融产品,这个量实在是太小了,比很多沪深300的实际流通盘还要小;那么如果放开个人、机构进场投机,这个价格会很快被炒到天上去;翻个十倍二十倍都不稀奇。这显然和生态环境部进行碳排放管控的目标不符。第二个是,碳市场的主管部门是生态环境部,管环保在行,管金融那肯定不专业;在第一个硬伤下,碳市场的金融属性短期应该不在生态环境部的考虑范围。

所以现在碳市场的价格还是政策主导,毕竟国有电力公司掌握了最大量的碳配额,而其技术水平又是最优秀的,有最大的余量。在一段时间内,碳排放基准值和碳价格,会是主管部门管控碳排放的两项重要手段。

5、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前文提到,目前的全国碳市场的参与主体只有电力行业,未来也只有高耗能的那八个行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国碳市场还是在一个封闭行业内部的配额流动。绝大多数热炒的上市公司,其实短期都不会涉及全国碳市场。

而即使是电力企业,由于碳市场实在是太小了;对单个企业的业绩影响,也就是几百、几千万,杯水车薪。

所以碳市场其实对上市公司没啥影响,现在热火朝天的板块基本就是蹭热点。

6、碳市场的困难之处

其实碳市场最大的困难,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在这个问题上未来一定会反复的。

现在碳市场遵循的是全国一套标准,但必然会受到中西部地区的抵制。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一些低端、落后的技术,在东部已经被淘汰了,但是到了中西部,他还是有经济价值的,能够增加就业,提供利润。

以火电机组为例,新疆建设的大量火力发电站,在东部发达地区看起来都是落后的;但是随着西电东输工程,用新疆的电力替代东部的发电,由于新疆都是坑口电;哪怕在发电上能耗高一点,由于减少了运输,总的碳排不一定高。

如果要求新疆的电厂都做技术改造,且不说技术上能不能落实,光增大的投入就可能导致项目从盈利变成亏损,维持不下去了。而如果根据各地情况,设立不同标准,又显示公平。

管的太严怕影响发电总量,影响国民生活;管的太松又起不到碳排放管控的效果。可以预见,未来碳市场将存在大量的东西部博弈、中央和地方的博弈、监管和企业的博弈。对于碳中和和碳达峰而言,这种机制的形成及落实,远比一个金融产品重要得多。


user avatar   chen-zhi-bin-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慨万千啊。

利益相关: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全国碳市场的设计,从2015年开始在知乎回答碳市场的内容,看着这个行业像过山车一样两度(算上试点就三度)起起伏伏,终于等到了市场启动的一天。

比尔盖茨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说到,我们要实现零碳排放,最大的问题是低碳、零碳技术太贵了,采用这些技术来代替现有技术,成本要高30%乃至200%。所以产业界一方面努力降低零碳技术的成本,另外一方面也通过碳税、碳交易来提高传统行业的成本,降低新旧技术的价差,促进新技术快速商用实现规模效应来降低新技术的成本。

以欧盟为例,所有火力发电企业都要花钱买配额。现在欧盟的配额高达50欧元/吨,一个燃煤电厂买配额的钱恨不得比买煤的钱还要高,使得可再生能源成为更有性价比的选择。在这样高昂的价格底下,连成本很高的碳捕集技术都有可能实现盈亏平衡。

另外,短期内(3年)碳市场对实体的影响不会很大,上市公司如果说通过碳交易能有重大获利,大家一定要谨慎判断是什么逻辑。

为什么全国碳市场那么重要?

碳市场机制通过设定配额(碳排放许可证)的数量控制碳排放总量,同时通过交易鼓励减排成本低的企业进行减排,能够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奖励低排放企业,促进低碳投资。建设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作为我国首个直接对碳排放进行限制的政策,全国碳市场上线运行意味着我国在落实“双碳”目标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国超过40%的碳排放开始实现“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随着碳价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碳市场有望成长成年交易额千亿人民币的大市场,并为全社会的减碳行为提供价格信号乃至资金支持。

全国碳市场规模有多大?

全国这两千多家电厂,总的排放量超过40亿吨,从管控的排放量而言已经超过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的碳市场。但是配额是免费分配的,估计缺口应该小于2亿吨,按照50元/吨的价格计算,碳市场初期全年交易额应该小于百亿。

但是随着国家不断完善市场设计,减少免费配额,交易额将不断上升。即使达不到欧盟现在2000亿欧元的规模,在5年后也有望冲击千亿人民币的交易规模。

交易情况怎么样?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面板显示,全国碳市场开盘价为48.00元/吨,开盘后快速上涨至50元以上,并在买一位置出现了106000吨的买入大单,整体成交较为活跃,每分钟产生数笔成交。

后续碳价的走势将受到企业配额供需影响,关注我持续给大家提供最近的碳价进展。

我能不能去炒碳?

交易主体为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规定的机构和个人。市场启动初期,只在2225家燃煤燃气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之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预计未来将逐步纳入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参与交易,重点排放企业也会从发电行业向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民航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拓展。

想炒碳的,先等等。交易所会在国家指导下,出台对交易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要求。门槛估计会比证券市场高不少。


为什么要参与交易?

政府会向重点排放单位(现阶段为电力企业)发放配额,企业要向政府提交和自己排放相等的配额,配额不足的话将受到政府惩罚。对于排放量低于政府配额的企业,高于排放量的配额可以出售;对于排放量高于配额量的企业,需要从市场购买配额。


配额如何分配?

现阶段政府采用行业基准法免费向电力企业发放配额。政府会设定行业基准值(例如每发一度电有多少碳配),企业的实际供电量和供热量乘以基准值就是企业的配额。相当于政府只控制企业的碳排放强度,不限制企业的实际发电量。只要强度低于基准值,发电越多盈余配额越多。


全国碳市场有几种交易方式?

碳排放配额交易可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


交易中心和和登记中心各自起什么作用?

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心设在上海,负责运行维护碳交易市场、确认交易信息。登记中心设在武汉,负责登记配额分配、配额清缴和配额转账。市场参与主体需要同时管理交易和注册登记两个账户。

全国碳市场时间表

根据《关于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工作安排,全国碳市场2021年6月30前完成发电行业碳排放量核查工作,9月30日完成配额核定,盈余或不足部分企业可通过全国碳市场进行交易,12月31日前需完成清缴履约工作。

根据试点的经验,大量交易应该会集中在履约之前。


以下是我之前写的部分碳交易文章,欢迎交流讨论。


user avatar   hereditaryrul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入关人:从此我们可以给德国日本的传统汽车厂打环保牌,让他们必须购买碳排放指标才能生产燃油汽车,而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厂则可以出售碳排放指标,让德国日本的支柱产业掏钱扶持我们的优势产业。

劝退人:许多中低端制造业本来就面临各种成本上涨很艰难,现在又增加碳排放成本,迁移到越南印尼等环保要求低的地方的进程又要加快,机械电气化工材料热动等专业的宫酱们又要困难。

综合上述这两种观点,我劝大家赶快考个公务员。要是入关人说得对,那咱们的产业升级成功税收增加,编制的含金量更大;要是劝退人说得对,产业外移岗位减少,有编制总比失业强。

另外呢,虽然现在发放碳排放指标政府不收钱,但未来也有很大可能性变成碳税增加政府收入。到时候全国喜迎电价油价上涨,行政编增加绿色补贴取暖补贴高温补贴。

总而言之,不管碳排放权这东西怎么搞,有行政编的都不会输,甚至总能赢。

再到国家这个层面,通过碳排放打击德国日本支柱产业,扶持国内新能源,再给中低端制造业一些压力迫使他们产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必然实现,还是咱们赢。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碳排放权的发行机制来看,短期内价格不会太高,做多需谨慎


user avatar   fei-yu-28-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各类财经主播已经把“碳排放权”这个概念吹爆了,但都没有提到我们普通大众最最切身相关的事:

物价要涨了!

你完全可以把“碳排放权”理解成“碳税”,因为它完全具备了税收的两大性质:

一是政府部门向社会主体征收,二是征收目的是为了给社会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环保)。

这次试点主要局限于电力行业,那我们来谈谈最主要的火力发电(煤电)。

按照度娘的资料,目前以国内电厂的平均能耗水平来说,一般发1度电大概需要300克煤粉左右。

煤的种类不同,所以其的含碳量也就不同,所排除的二氧化碳量也就不一样。碳在煤中含量约为20%到70%。一般电厂使用贫煤,烟煤,褐煤较多,含碳量约为55%。300克煤中就大约有165克的碳,也就会生成约为500克的二氧化碳(当然这是在煤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只是个定性的值)

按照今天碳价的收盘价51.23元/吨来计算,一度电的“碳税”(也就是指“碳排放权成本”)约为0.026元/度,而根据公开资料2020年广东省煤电基准上网电价(比到户价要低一些)则为0.453元/度,如果此项成本完全通过价格传导下去,则上网电价会增长5.74%。

PS:根据前期新闻报道,电价也确实快要涨了。

这还仅仅是电力行业的先行先试,将来一旦拓展到造纸、化工、煤炭等领域,那么我们的生活成本将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毕竟要缴纳“碳税”嘛。

所以,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是个普通的老百姓,指不能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获利,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降低自己的基尼系数,那么如此环保措施,到底如何呢?


看了各位知乎er在评论区的回答,我觉得有必要谈一件我在去年刚解封时和朋友的事。

“你说这次抗疫花了那么多钱,看新闻说确诊的全部免费,要知道看好一个重症的怎么也得几十万呢!”朋友说道。

“嗯,不过我觉得物价要涨了,尤其粮食啊、煤炭啊这些“国营”货。”

“为啥?通胀?”

“算是吧,你去看下煤矿、粮库这些,哪个不是公家的多,涨涨价,回收下成本嘛。”

“啥啊,人家还说要给扶持贷款、延期交税呢。咋可能那么做啊。”

“为啥不可能呢?你看吧,减下去的,迟早还得加回来,而且还会巧立名目创收的。”

有些事,咱们普通人也没办法改变,顺其自然吧。


我没想到评论区会有这么高的热度,所以再写一点:

个人以为一个人,一个思维理性的成年人,他的想法只能、也必须代表自己的社会地位。

你,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一个曾经猪肉涨到30几块钱就大喊“这还能吃得起,涨了这么多倍”的人,现在居然说什么“涨价也无所谓啦,为了子孙后代嘛”、“挺好的,支持新能源行业发展嘛”。

是什么让你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

是因为你看了“碳达峰”、“碳中和”铺天盖地的宣传,这让你觉得“人人有责”,可是人和人能一样吗?

这个“人”他可以发行“碳排放权”,从电厂的发电收入里分一杯羹;另外一个“人”他可以提高电价,把这个“碳成本”转移给你。而你呢?你只能是大热天少开几小时空调,或者尽量不开自己新买的电动汽车,再或者忍着独自一个人承担这个费用。

当我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我也曾为了我们经济年年腾飞、居民人均收入破万、飞入太空balabala而自豪,可当切切实实的走入社会,一个月区区几千块的收入,猪肉涨了几块钱这种屁事还得操心。我就觉得,这些事情都和我没关系,我所切身相关的主要就是两件事:物价、房价。

当你翻看文景之治、贞观盛世等史料的时候,你首先看到的一定会是这么一个词语: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而不是想方设法的创收!


这个回答下,我看了很多令人深思的评论,所以再写一点:

就像是自古以来任何人的家教都会说的尊老爱幼一样,关心社会最普通人的生活是每个人,当然也包括我,所应该做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小的时候、老的时候,也都有能力品品、家境普通的时候。

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关心最普通老百姓家明天会不会因为碳排放权而多掏出1块钱的人。你当然可以肆意的嘲讽我,因为你可以转换赛道、可以搭上政策红利的东风、可以物价飞上天依然吃上公家5块钱不限量的食堂,而我不能,我只有生活在这个地方,这个我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我关心所谓的“底层”,并不是什么自甘堕落、自取其辱,而是我清晰的认识到了一点:端着国有企事业单位、高端外企民企饭碗的人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我80%会成为那些最最普通的“底层”,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在不加价、不限量的情况下用上清洁环保的产品,如果当今生产力达不到,那也请“上层”优先保障“不加价”这个定语吧!




     

相关话题

  哪些产品、店铺的名字,让你看一眼就虎躯一震? 
  你的赚钱方法是什么? 
  执行现代货币理论(MMT)的后果会是什么? 
  市场占有率上升带来的「街机」问题是否会影响持续销量?如何解决? 
  网传南京一猪企遭遇经营困境,却收到大量「降薪请愿书」,有员工愿主动降薪与公司共度困难,如何看待此现象? 
  感觉经济十分萧条,体制外的人都没法过,为什么统计数字还那么华丽? 
  黑石 236 亿港元收购 SOHO 中国获市场监管总局立案审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花高价拍下和总裁共进午餐的机会,到底值不值? 
  如何看待「网友假装外国人,ofo 火速退押金并诚恳道歉」这一事件? 
  佳能珠海终止公司生产,并确定补偿方案为「 N+1 的经济补偿金不设上限」,如何看待这一方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睡前消息》第301期节目?
下一个讨论
博士入高校,踏实做老师,还是走行政?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