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保基金事业的直接参与者,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讲,这里面的所有回答都是不准确的。但这种不准确的回答却获得了“编辑推荐”,知乎的专业化水平真的需要提高了。
首先, 绝大多数人对全国社保基金的性质有明显误解。全国社保基金的全称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其定位是“国家社会保障战略性储备基金”,是国家拨出一笔钱用来投资,并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和调剂,与我们平时缴纳社保形成的“社会保险基金”或“养老保险基金”完全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全国社保基金的性质与一般意义上的主权财富基金(如中投公司)比较类似,由于没有直接的负债压力,因此全国社保基金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是比较高的。
这种高风险承受能力主要体现在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上。从大类资产上讲,全国社保基金的风险资产主要分为三类:境内股票、境外股票、股权投资。境内股票投资从2001年开始,直接股权投资从2004年开始,境外股票投资则起始于2006年。到目前为止,三者加总的风险资产比重占比已经占到基金总资产的50%左右,这一比例远远高于银行、保险、信托等同类资管机构(风险资产比重基本都不超过20%)。有答案列举了2007年美国主要捐赠基金的收益率,大多在15-25%之间,那么全国社保基金在同一时期的收益率如何呢?结果估计要让大家咂舌了——2006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高达29.01%,2007年更是高达43.19%!远高于美国同行。当然,我们知道2006-2007是中国A股市场上史无前例的大牛市,但即便如此,这样恐怖的收益率也足以证明社保基金在风险资产上的敞口之高。同样,2008年A股市场遭遇了史上最惨烈的下跌,社保基金当年投资收益率为-6.79%,但也没看到哪个主事的人进监狱或者把命丢掉。自2000-2017年,社保基金复合年化的投资收益率为8.44%,这个成绩即便放在全球同类养老基金相比也称得上优秀了,难道这一成绩光靠买买债券和做做存款去获取“无风险收益”就能达到么?
说回问题中提到的“风险投资和对冲基金”。这里的风险投资如果说是PE基金的话,全国社保基金从2008年开始正式投资,其与上段提到的直接股权投资一起构成社保基金“股权投资”这一大类资产类别。到目前为止,社保基金投资的PE基金已经超过30支,几乎涵盖了境内所有的头部管理人,金额也多达数百亿之多。之所以没有更高,最重要的原因无疑是社保基金目前的资金体量过大(超过2万亿),而PE基金的市场容量有限,尤其是头部管理人的资金管理半径有限。可以说,在目前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政策限制下,社保基金已经将风险敞口顶到了极限。至于对冲基金,确实一直不在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内,但主要原因并非社保基金不愿意承担风险,而是对冲基金的运作特征(同时持有多空头寸和运用衍生品)让其风险收益特征非常模糊,因此在大类资产配置时难以处理(往往会破坏大类资产配置的效应)。同时,对冲基金的收益有很强的幸存者偏差和回填误差,导致对其的收益统计经常会高估,如果没有选择到足够优秀的管理人,对冲基金未必优于一般股票或股权投资。
至于社保基金管理主体——社保基金理事会的事业单位性质,我承认目前的体制确实有一些不尽善尽美的地方,但绝不像一些答案所说事业单位就意味着里面是一群庸庸碌碌、混吃等死的老油条(现有答案明显不了解理事会的运作特征,现有的理事大会和理事职能类似于全国人大及其代表,实际理事会的运作还是按照资管机构的一般架构搭建的,即“投资决策委员会-各投资部门-投资团队”的条线)。事实上,理事会的成员每天都在兢兢业业地做着研究、配置和投资工作,希望这条回答可以让更多的朋友认识到社保基金的本质属性和真实面貌。